生活知识百科

书法中“纸上调锋”是怎么才能达到的?

2024-12-30 17:29:41 条浏览

我习惯用通俗的比喻来回答专业的问题。书法调峰就像唱歌换气,你要把握好音律、节奏和断点,还要根据肺活量和音域去调整呼吸。换言之,书法调峰就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笔触和书写姿势,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性的调整。它是根据笔锋的出锋长短、弹性,以及纸墨的枯润浓淡而做出的一种调整。想要取得调峰的良好效果,除了了解上述的基本因素之外,更关键的是手腕和肘臂的灵活度(米芾八面出锋就是靠手的灵活度去调整的),甚至一种意在笔先的修为。只有在掌握了以上的技巧,才能胸有成竹,而后自信,自信就能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写字如此,唱歌如此,生活处事亦然,这就是书法教会我们的。

感谢支持并关注,共勉!




调锋,可分毛锥子触纸主动调,纸外快速捻管弯尖对准入笔点及墨池舔两种被动调。触纸调锋发生在点或线端存棱角的地方(曲线转绞为渐变调),锥弧面小折角调、大幅度翻笔调。入笔调锋为了行笔段能自如进入中锋态。收笔调即拢直锥体便于贯写下一笔。




书法的调锋技法是有多种的,确实存在纸上调锋和空中调锋,空中调锋,主要是取一个意字,笔不到意到,一般在行书和草书中居多。也可以说看作第一笔完成后蓄势待发,做好下一笔的书写准备的状态。

纸上调锋是指笔不离纸或者逆锋入纸式的调锋。这种技法是我们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技法,各种书体中都有。

比如楷书的横画的起笔收笔之处,都需要进行调锋。我们知道,逆锋起笔以后,有一个折锋向下作顿的动作,这时的毛笔是笔尖向上,笔肚在下,出于一个侧锋状态,可是我需要的点画线条一般中段都要求中锋线条,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调锋。怎么办呢?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技巧来改变笔锋的方向。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顿挫提按的技法来实现调锋改变笔锋方向。用顿挫方法调锋动作主要是先顿后挫,就是在折笔后做顿出下角轮廓,然后驻锋,以笔杆带动毛笔的笔法向右拉,这时候,就会将笔尖在上,的状态改变为笔尖向左且在画中的位置,笔肚在右接着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中锋运笔了。还有一种方法是折锋顿笔后,略做提按,先提后按,在按下的同时,挫锋向右,改变笔锋的方向。

现代的书法家李松写魏碑的时候,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技法,就是翻笔技法调锋,也是在笔不离纸的情况下完成的。

收笔时的调锋动作和起笔处的技法差不多,只不过调锋方向有异,如横画上收笔处,先中锋在提笔向上在向下作顿,然后再提按中略做衄挫而将笔锋收回画内的。




调锋的意图是转换笔锋与纸的接触面,多用于笔画起止处和转折的地方,常用动作有:抵笔法、驶转法。例如横、竖的起笔,折画的拐弯抹角处。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

注意,方笔调锋时,为了使形状齐整,尽量不要将笔锋折弯处直接向上提起来,然后再按下去,这样容易出现“骨质增生”和“指外翻”毛病,造成不必要的凸突多肉。如图:

如图:

▲图片源于网上书写技法、训练方法是永恒的主题,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学研究心得,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想了解更多的练字方法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我的抖音、火山、西瓜里面有小视频,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书法与写字教育发展动态,潜心专注书写技艺方面的课题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潘茂生•寄语




1、要注意笔锋的不同变化,灵活把握笔锋的提按使转;

2、要仔细体会笔锋在行进中所产生的力量感,以表现线条质量为目的进行笔锋调整;

3、要表现迟涩、徐疾、燥润等不同的感觉,就要求对笔锋的使转进行不同的把握与调整。

书写过程中用中锋、侧锋、露锋折转自如,按笔提笔不倒锋,不散锋等,都是通过笔锋才能完成的。

所以,笔锋在书写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调锋,便会出现偏锋、绞锋、散锋等现象,这样既影响线条的质量又给运笔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在行笔的过程中要时刻进行笔锋的调整,使之达到中锋用笔。




调锋是件精湛的技艺!

古人最讲究书写的流畅性,一篇书法捷滯,提按,虚实,轻重的把握,唯有技法精熟,用笔灵巧,方能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用笔按需按的多重,方能使锋豪不败,不散,提需提的多灵巧方能圆转自如,飘逸洒脱,其实,不管你怎样去提,去按,一定不能突破锋豪破散的极限!否则,锋豪散破平刷的痕迹凛然不说,连续书写也是粗糙难堪。

但是,艺术总是需要破的,锋豪也是如此,破是必须的,只是不能到达完全的破散,最高的境界应该在欲破未破之间,看出破的痕迹,还能保持连续书写的状态!

调锋是最精巧的技艺,其关键是在于手指的感觉,把握微妙就像庖丁解牛一般,在盘筋错骨间游刃有余,真的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妙境,无他!唯刻苦练习,没有其他的捷径!




几千的书法演变发展,笔杆垂直于纸面,中锋用笔成了书法正统,控笔的原则是把笔提起来,让笔听任调遣,即调峰。

中锋行笔既浑圆饱满,圆润又富有质感。

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锋,侧锋等情况,及时的调整,才能保证中锋用笔,以及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调峰的主要目的

1.调成中锋,2.把散开的笔锋收拢起来,3.把聚集的笔锋分散开。等等

我们主要看看如何调成中锋

纸上调峰无外乎如下几个方法:

1、捻管,即转动笔杆(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

如图,在调峰的时候,拇指的主要作用就是转动笔杆,可以向里转动,也可以外旋。

比如我们在写横画的时候,直接斜切入纸,此时笔尖与笔杆不在同一个方向上,也就是侧锋状态,通过逆时针的转动笔杆,就可以把侧锋调整为中锋。

2.提笔

同样以横画为例,在斜切入纸后,把毛笔抬起,让笔尖站立在纸上,然后顺着笔杆的方向顺势翻过去,即可调成中锋。

3.顿笔

以横折为例,在转折处,把笔按下去,重顿,转一下笔锋,即可成中锋。

熟练掌握以上几点,就可以把中锋用笔运用自如,写出一手好字。

良品文化,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谢谢!




乍一看这个问题,感觉问得好奇怪。细想一下,调锋确实不只是纸上调锋,离开纸面的调锋也有两种。

索性一块说一下。写字之前要蘸墨批笔,批笔其实也是在调整笔锋,把凌乱或者散开的笔毛调整顺序。离开纸面的调锋还有一种,严格讲不是调锋,应该叫顺应笔锋,比如一笔写完了,毛笔提了起来,此时笔锋已经散开或者弯曲了,接下来要写下一笔,总不至于笔笔批笔,因此可以把笔杆转动一下,把弯曲的笔毛扣过来继续写,这个方法写字的人不经意间会常常用到,虽然它没有直接对笔毛进行过调整,但是也起到了调整笔锋的作用。

纸面调锋是问题的关键,也是调锋的核心,首先做一个声明,纸面调锋只是说毛笔不离开纸面去调整笔锋,并不代表毛笔不做提按动作。只要笔尖不离开纸面,那么笔毛所有的动作,都可以称之为纸面调锋。

纸面调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把侧锋调整成中锋,主要靠转、顶或者顿。比如写一个横,起笔下切,这是侧锋,为了要调整中锋,可以切下去后,捻管或者用腕力把笔锋扭转过来,然后行笔。再比如写横折竖,到了要转折的地方,把笔按下去,顿笔,然后扭转笔锋,调整成中锋,然后下行。

如果是篆书的笔画,要写一个圆弧,还要保证中锋,就不能用顿,只能用转,靠捻动笔杆或者手腕的旋转来调整笔锋不被绞裹在一起。

这个是顿笔或者转,什么是顶,比如上面说的横转竖,到了要转折的地方,把笔往上一顶,横向的笔锋自然竖过来了。

二。把散开的笔锋收拢起来,需要用到捻管、转腕或者倾斜笔杆。比如写一个长捺,最后下压铺毫以后,如果笔毫弹性较弱,弹不起来,笔毫收拢不住,出不来细尖,那么就可以通过转动笔杆或者倾斜笔杆把铺开的笔毛用转换锋面或者绞转的方式聚拢起来。这么说可能不容易理解,比如一个拖把,一拖地,铺开了,想要把拖把毛聚到一块,把拖把头放地上然后转动拖把杆,毛就绞到一起了。

三。把聚拢的笔锋打开,按下去,或者一挫笔即把笔毛揉一下就打开了。写点画时会经常用到,要不然只是下笔由轻到重按笔,写出来的点,形态不饱满,总有一个尖。

总结一下,调锋不外乎侧锋转中锋,粗笔画变细笔画,那么提按顿挫转,这些最基本的笔法技巧,就需要大家有一个认识继而掌握。

其实还有一些小技巧也应该做一个详细说明,比如,提笔暗转,方中有圆等等一些调整笔锋的动作,但是由于篇幅太长,怕大家不愿意看,就不细说了。




调锋可以说是书法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笔法。

起笔逆入作点后,是否能及时调锋,实是用笔之一大关键。写字的人都知道用笔最忌偏锋,因为偏锋用笔,其点画扁平浮薄,墨不入纸,显得怯弱无骨。

而点法起笔,笔尖在上,笔肚在下(横画),或笔尖在左,笔肚在右(竖画),此时笔锋呈偏侧之状。若毫无起伏地平拖过去,一偏到底,就会犯用笔之大忌。

故点后要迅速使已偏侧的笔锋由偏转中,令行笔时笔心在点画中线上运行。

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要“提得起”,即指将笔心收归画中,以恰到好处为度。由于书写行书时速度较快,是否能将笔锋收归画中往往是靠手腕中的感觉,在实践中要做到亦殊非易事。

调锋之法,可用手腕带动笔尖,加以提按(上下动作,提时以笔心收归画中为度,按时以笔毫平铺为度,提时由于笔毫自然弹性,可使已偏侧笔锋收归画中)、衄挫(即写横画时作前后、写竖画时作左右挫动)螺旋形的复合动作,边走边调,逐步将偏侧笔锋糅人画中。

如发笔不慎,已成偏锋,或书写行草书时,由于运笔速度较快,偶因发笔时未能及时调整笔锋而出现起笔浮薄,露尖露怯时,可临时用补救之法。即迅速将笔锋回复至发笔处,不可离纸,使墨由中溢出,待笔形饱满后再继续行笔。但这只是一种救急的方法,不得已而为之,这称为往复。

综上,提按、衄挫、往复是调整笔锋的主要手段。但必须说明,这些调锋动作,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这些动作,可将已散乱、纠缠、偏侧的笔锋调整过来,糅入画中,使之达到中锋的目的。如锋已中,就不必再多此一举了。

此外这些调锋动作在实际书写时,动作都是微乎其微的,甚至肉眼也不易察觉。

初学时,可从慢动作入手,一心一意注意到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线上不断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