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在云南财经大学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5-05-18 13:54:02 条浏览

他是云南财经大学毕业的,毕业13年了。19年,毕业十周年,他们开了一次同学会,他也带我去了他的母校,见了他的同学们。

同学中很多都留在了云南,当然因为统计毕业同个专业工作并不好找,所以很多都已经不从事所学专业了。但是他说感觉留在云南的同学都冻龄了,不会老,而且他的同学们也都很淳朴,没有那种大学同学会相互比拼的感觉。

他在读书时候,有一年比较冷,学校还给他们发了棉袄。学校交通还挺方便的,去对面的招待所过个天桥就到了。据说学习压力也比较小,那时候毕业挺容易的,可能到了大学大家都不常读书。学校环境还可以,看得出来年份比较久了。

云南其实好的学校不多,整个学校氛围不错,他们和老师的关系也都很好。

所以我还是很推荐的,毕竟学校重要的是氛围。




云南财经大学,简称“云财大”,坐落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春城”昆明,是省属重点大学,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

在云南省知名度很高,比较好的专业包括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这几个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金融学是热门专业,就业很好,毕业生大都进入大型国有银行,在云南就业优势明显,进云南省分行的很多,去某四大银行的省分行实习,也不难发现里面的一些小领导都是云财毕业的。

至少在省内,云财在金融业内的风评不错。其他的考公务员,大型国企单位,信托,投资等公司,发展也很好。剩下的有考研出国升学的,学校与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大学有合作,交换生项目多,出国留学渠道广。

财大的会计学和审计学在云南省内也相当不错,就拿会计学来说,每年的取分最低也超过了一本线50分,超过70-80分的也大有人在。

师资力量很好,大都是西财,西交上财等名校博士教授,教学水平足够优秀,并在学术上取得了大量的成就,在云南省内排得上名。分类也比较多,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等。

就业方向找工作就是会计,审计,财务一类,还有很多人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的也很多。主修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隶属于会计学院,是属于云南财经大学比较出色的专业之一,入取分数要求也相对较高。会计学院男女生比例差距较大,男生人数较少,女生人数很多。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专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学校的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积极调整,实践性的课程比较多。

只是财务管理人数较多,造成就业压力较大,低端的人才比较多,而缺乏高端顶尖人才。所以在就读于本专业之后,只能一条路“考证”到最后,不断奠定自我的基础,提高综合素养,才有可能在此专业的道路上真正的发光发热。

税收学专业也非常不错,属于财政学的分支,拿到的是经济学学位。所学的课程主要有税收筹划,初级会计,财政学,税收学,财务管理等,就业方向主要就是财务岗,公务员,银行这几大类。当然,经济类专业最好是多考证,对找工作有很大帮助。研究生含金量当然更好,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方向,最好还是考研。

其他软件工程专业也是热门,毕业后一般从事后端开发,就业前景不错,也有很多同学考研,在整个云南省里排名大概前十,全国排名大概就很后面了,整个专业男生偏多,毕竟也是个理工科专业。

总的来说,云南财经大学属于云南省最好财经院校,为云南本地财务会计类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财经类专业较好,其他专业竞争力不强,云南本土许多企业的财务会计类人才都出自云南财经大学,因此它是云南本地最好的一所财经大学,但在全国范围内,不是特别有竞争力。

附最新云南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供同学们参考




我本科是在云财读的经管类专业。

1.环境。昆明的环境不用说了,我曾患有肺部疾病,在云南四年是彻底好了,回到北方得了鼻炎,学校环境,老校区背靠蛇山面向盘龙江,除了坡太多,不错!

教学配套,我住的菁华6号楼6人间,破是破,但便宜啊,一年600,当然现在都装修了,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都有。

2.教学。其实学校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受限于地理导致师资以本地人为主,但本科就业考研的竞争力在同级别学校里不错,你不能拿这个学校和中央财经、西南财经比,那就是自找没趣,但这个学院经管专业本硕博都有,比之一群博士点都没有的财经类学校,还是强的多。

3.学风。财经类的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就业导向的,学风偏实用性,但整体上学风还是正的,学校还是注重教学和科研的,SRTP、挑战杯、大学生学术讲坛都可圈可点,我的第一次学术报告就是在第一期大学生学术讲坛做的,坚定了我读研的决心。

4.青年疗养院。足够慢的节奏,女多男少的比例,恋爱确实比我硕士院校容易,所以学校有了青年疗养院的外号,但我认为这也有利于让人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所以我当年毕业离开时很干脆,云南虽好,但说实话不适合外地人、不适合奋斗,也许我以后读个博士后会回去当老师养老,但为了以后老了可以吹牛,我还是离开云南去奋斗!

既来之,则安之,选择了这里,我不悔,离开这里,我也不悔!

在这里的记忆,有食堂的腌肉包子和米线,回族餐厅的羊肉,有在运动会做志愿者的苦逼经历,有社会实践的新奇,有艺术团的话剧歌舞,有那个她。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活着回忆里,做好当下,以便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是83年考进云南财贸学院金融系金融专业,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有点不太合适,毕竟我就读期间压根就没有云南财经大学什么事,只不过刚好这两个学校的校址重叠,都在昆明北郊的上马村,所以只能说是回答在云南财经大学“原址”学习的体验。也不能说云南财院攀云南财大的高枝,工作多年简历上还是自豪的注明财院毕业,当年云南财院毕业生百分之百的就业率,足够让云南财大膜拜。话回正题,刚入校时学校派车去昆明北站接,车过小菜园后看到路两边都是农田,校园周边也是都农田和池塘,不禁令人心里拔凉拔凉的。好歹当时财院的录取分数线,在云南省的大学中仅仅低于云大和昆工呀,千军万马中杀入个荒芜之地的学校,第一感受不禁令人泄气。好在学校82年才由财贸干校升级为学院,并在当年才正式招生本科生,所以校园内的环境和住宿条件都非常不错,这是云大和昆工等学校不可比拟的。财院当时貌似只有金融、会计、商业经济、统计、基建与财务信用5个系,每个系每年只招一个本科班和一个干部培训班(专科班)。我们金融83级本科班学生不多,46个同学刚好男女对半分,当时的云南财院包学费、包住宿费、包分配,就差没包婚姻啦。大学期间只要不犯错毕业肯定是去政府机关、各大银行、各大国企。因此学校生活压力不大,学习压力基本没有,加上学校位置偏远,入个市区仅有的9路公交车能把人挤成照片,学校男女搭配又好像是有心的,基本男女各半。闲着也是闲着,恋爱就成为大学时期最好的选择。每天傍晚时分,学校对面小山坡,校门后盘龙江边,都是一对一对小情侣,同班同学间、同校同学间牵手蔚然成风,出校门手上不挽个伴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在马村上大学啦。当然我们83年金融班23男23女到毕业后,同班同学还走到一起的也就两对半,那半对是一起分到昭通后,在一起过了几年最终还是劳燕分飞啦。所以要忆起在云南财经大学“原址”读书的感觉,过了三十多年啦,除了心里青涩的感情纠葛和体内鹿撞的荷尔蒙体验依然仿佛昨天,其他的学习感觉和生活体验都微不足道,慢慢消失时间的长河中…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