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6:19:20 条浏览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也就有每个人的评价。刚读完第二遍,直接贴读书笔记吧:
看完《围城》电视剧之后,搁了几年的重读《围城》的想法终于成为做法。
第一次读它,喜欢的是钱钟书爆炸式的文才,最爱读他的那些文采斐然的“譬如”、力透纸背的讽刺、入木三分的分析。时隔几年,见识了电视剧,又回味一遍小说,惊叹他的文才之外,又有一种新的感想,使我对钱老的景仰之情又添一分。
重读之后,可能是自身近几年经历和阅历的成长,让我对那些精彩的句子多多少少消减了一些喜好,反而偏爱起这故事,这情节,这感情来。
你我谁不是方鸿渐呢?阅读越觉得钱老不是在写方鸿渐,是在写他自己,写他的读者,写普天下的男男女女。
面对苏文纨,你我何曾严词拒绝?谁心里又没有一个珍藏着不愿旁人吐露自己更不愿提及的唐晓芙?而最终真正与你走到一起的何尝不是孙柔嘉这样的,可能屈服于年纪,异或再不愿让心灵承受痛苦,而接受一个不太爱的人,来对付现实,挑战生活。
头一回读《围城》是初二,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那时候我喜欢的是金庸。
第二回读《围城》是高一,看着看着睡着了,因为觉得节奏太慢,不过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还倒也读下来了。这是第三回读。好像还真发现他的高处了:恕我直言,自《围城》以后的中国大陆的小说没有能超过他的。方鸿渐就是唐晓芙那棵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就是孙柔嘉那棵普普通通的树。不过其实在方鸿渐眼中孙柔嘉也是那棵树,但唐晓芙绝对是大麦穗。当然,也许唐晓芙并没有觉得前面有棵好的麦穗,但总之是没有摘成。最荒缪的是苏文纨,她并不是真的爱方鸿渐,方鸿渐本也不爱她。可方鸿渐因为她而失去了唐晓芙,因为他认识了赵辛楣,因为赵而去的三闾大学,因为去三闾大学认识的孙柔嘉,——方鸿渐的婚姻还是拜她所赐呢。
在方鸿渐身边的女人中,苏文纨代表了女性的虚荣——她的所有活动都为了这两个字。苏文纨是因为虚荣所以亲近、引逗、诋毁、嘲笑方鸿渐。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在人群中我理所当然是焦点”这种大小姐思想。她之所以选择方鸿渐也是认为他软弱,自己能控制住他。所以方鸿渐说“苏小姐是理想的女朋友”——一个官府大小姐做自己的女朋友当然有面子,可也没有谁会心甘情愿接受这个大小姐脾气的。唐晓芙正是方鸿渐的心上人,方鸿渐对她的感情最纯洁,两个人本来是最理想的爱侣。可是,方鸿渐不幸被她表姐选中了——“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于是这一对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完了。
十月围城!
很好的一部诠释人生和生活的电视剧,非常经典,演员表现出色,人物角色刻划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围城》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断断续续的终于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越看越觉得有趣味,语言幽默风趣,人间百态,嬉笑怒骂,比喻精俏,时不时地像用针戳你一下的酸疼。附录杨绛描写的钱钟书真是痴的可爱。
方鸿渐,中国旧式知识分子形象,生活优渥法国留学,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伪造毕业证“遮羞包丑”“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方鸿渐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弱势形象,不好不坏,缺点很多。有几分才气却维诺无用,在三闾大学被看不起。玩世不恭喜欢高谈阔论,懒散牢骚满腹,优柔寡断拿不起放不下。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方鸿渐的影子。
围绕方鸿渐身边各式各样的女子展现出不同的爱情婚姻观,在回国途中被风情妩媚的鲍小姐引诱,沉迷肉体的狂欢,鲍小姐只是逢场作戏玩玩,他反倒被套路,有些玩不起了。
而苏文纨,留过学的新式女性,有自己的追求,但也只是流于表面,端着大小姐姿态高高在上,自己永远是焦点。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对追求自己的赵辛楣爱答不理,对方鸿渐挑逗撩拨,挖苦讽刺,殊不知只会让男人躲得更远。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并不爱她,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方鸿渐是真心喜欢唐晓芙,唐晓芙聪明可爱,就像美好的初恋一般,女人有女人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了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沉淀渣滓。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方鸿渐“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思”,一封信一封信诉说着自己的思念,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无奈被苏文纨挑拨栽赃,苏小姐这样的女人也是相当刻薄狠毒,得不到就毁掉。
唐小姐说,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方鸿渐的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
落魄之时同赵辛楣、孙柔嘉前往三闾大学任教,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孙柔嘉没什么过人之处,就像如今大多数的女性一样,受过教育有独立的工作,喜欢方鸿渐又不说破,聪明通透却假装天真无知,“处心积虑”耍各种小手段得到方鸿渐。而方鸿渐爱孙柔嘉吗?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方鸿渐也许没那么爱孙柔嘉,只是困于流言,又觉得“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娶到的总不是自己的意中人”。婚后孙柔嘉有自己的主张,与传统保守的方鸿渐一家格格不入,被婆家指责不懂规矩。同时她又心眼颇多,对男人的控制欲很强,而方鸿渐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男人,不能忤逆父亲,加之工作不顺,赚的钱没有老婆多,敏感脆弱自怨自艾。两人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天翻地覆,孙柔嘉仿佛跟鸿渐抢一条绳子,尽力各拉一头,绳子迸直欲断的时候,她就凑上几步,这绳子又松软下来。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鸿渐夹在其中陷入围城不堪其烦,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淨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方鸿渐父亲送给他们的钟慢六个小时,起初还想着好好过日子,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切又滑回黑暗里。比如黑夜里的两条船相迎擦过,一个在这条船上,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这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逵隔的渺茫。
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纸影』,有闲有书有电影,无羁无囿天地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校园内流行看小说《围城》,校园外万人空巷看电视剧《渴望》,一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也买了《围城》来看,一下就被幽默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也许是因为从小到大都身处校园,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了解更多,另一方面又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对进出围城有着莫名的期待与徬徨,总之对这部小说爱不释手。后来陈道明主演的同名电视剧播出,深深感叹对原著的诠释十分到位,尤其是陈道明对方鸿渐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或者说陈道明本身就是现实版的方鸿渐,百看不厌!
《围城》就是方鸿渐,方鸿渐就是《围城》,有小聪明,嘴皮子利落,但全无用处。抗战血与火的大时代,却只做得一个不那么相干的背景。很怀疑方就是钱钟书先生的自我画像,一个活在时代边缘的无用之人。
如何评价?写这本小说的是文学大师,碰巧写了一本小说,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经历和阅历不是普通作家所能比拟,特别在细节处入木三分,读起来跟其他小说有别样的风味,大师级小说。
围城中那句婚姻就是围城,里面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写照,也是大多数事的写照。用大张伟的话就是人生就是怎么着都不行!我觉得他写的不止是方鸿渐的爱情和婚姻,同时也是那个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们的一种处事方式。我觉得没有身处那个时代是无法真实和感同身受的。我总觉得的理想就像是方鸿渐和唐晓芙甜蜜却也缥缈,而现实就是方鸿渐和自己并没有那么爱的孙柔嘉结婚。有一种现实和理想的的差距和任何人对未知事物和已经历过的事物的不同感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看过别人的看法,纯属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围城》看了好多遍了,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里面尽是民国时期那些所谓文化人,上层人的人生百态,在钱先生的妙笔之下开花结果跃然于纸外,让人看到了民国时期的的一窗风貌。再加上钱先生的嬉笑嘲讽用他那独特的幽默感,往往在故事中插上一句比喻,让人大笑之后细品越来越有味道,忍不住再次拍案叫绝大呼:精辟,精辟。而且行文绝无废话,大有填一词则多,减一词则少的感觉。再说内容个人比较喜欢鸿渐回乡,初见赵辛楣,和颠沛流离赴三闾大学这几段。感觉这是方鸿渐的三个阶段。一步一步走入现实之中,尤其是赴任三闾大学中同行的几人,各有特点,一行之中发生之事也是千回百转,精彩纷呈,每人每事鲜活如真,其中的一些小人物也是栩栩如生,客店老板娘,王美丽,营长等等出场不多,却很有生命力。
《围城》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绝不是伟大的作品。它的人文关怀远远比不上巴金与老舍,而它对本民族的深度挖掘又远远比不上鲁迅。但它语言很机智,很俏皮,会玩聪明。但文学最需要的还是鲁迅老舍们。
《围城》做为小说故事性、曲折性不强、人物刻划也不深刻。但它却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休、夜未能眠。看多少次仍不厌倦。主要是语言的功夫、思想的深度.睿智的哲理、辛辣的嘲讽,幽默的比喻非常人何比,可以说句句经典,步步莲花。反正我阅读多年再无碰到可以比肩。
超赞!机智幽默妙语连篇,没有惊涛骇浪般的跌宕起伏但平凡普通的情节发展仍然引人入胜全胜在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最爱的一本书!边看边倾倒于钱钟书先生的那种才情!真是挡不住的涌现!孙柔嘉打个了个面积一平方英寸的哈欠,啧啧诸如此类的表达手法,当年真是跪着看的。
最爱的小说排名并列第一,另一个是白鹿原。两者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个华丽入心,一个浑厚震撼。都是巨座。
钱钟书最有价值的作品就是《围城》。这本书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在中国文学里,算是横空出世,估计也很难有同样类型的超越者了。因为它身上的那种英国式的观察和幽默都是中国作者难以把握的。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太奇特了。
但是这本书确实能看出别人的影子。王朔说钱钟书缺乏原创性,也不算冤枉它。《围城》里有谁的影子呢?有人指出有《汤姆琼斯》的影子,有人指出有毛姆的影子,但是我觉得都不太准确。我觉得《围城》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衰落》的大影响。《衰落》是伊夫林.沃的早期作品,写的非常有趣,又幽默又刻薄,当年丘吉尔就读得入迷。如果你喜欢《围城》,那我推荐你一定读读《衰落》。
从书名就概括了故事说的是中国式婚姻的特征。年代背景只是让故事更具有灰色幽默的感染力。围城式的婚姻在当今也是主流婚姻的模式,相比那句“城内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我更感觉另一句更形象“城里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站在城上遥望城外的天空,另一个人所做的不是一同眺望而是一点点加高城墙”!其中滋味过来人自知!
杨、钱出生于20世纪10年代,正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浪潮;那个时期的中国还没有陷入全面的战争,但是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开始被迫接受西方文化,这就我们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杨、钱是两家,均是当时无锡地区的书香门第,在当时西方列强的胁迫下,大部分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开始家道中落;部分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文化靠近(杨父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大律师,钱父则是大学教授);但中西文化的冲突仍随处可见;杨、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洋英国(1935);当时正值国内全面抗战时期。
1938年回国任教,时上海沦陷,是夫妻俩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就是在这艰难的岁月里,钱、杨开始了文学创作。
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而此时,钱钟书的创作还只是些零散的文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远谈不上系统的文学著作;受妻子的激励,钱钟书开始了首部小说的创作,经历两年的磨砺,1946年《围城》问世。
《围城》的写作进度每日500字左右,每日完稿,钱钟书都拿与妻子杨绛评阅;而此时的杨绛甚至放弃了原有的文学成就,做起了全职太太,全心辅佐丈夫的创作;可以说,《围城》一书,倾注了二老在那个困难年代的全部心血。
本是钱的无心之作,却也是一般作家的天花板。他自己不屑,所以不再写。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围城》全书并没有很明确的故事线,但其中充满了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入骨的心理描写,是钱钟书通过锱铢积累,用连珠妙语写就的一部将人性中隐藏的阴暗角落大白于天下的奇书。
在《围城》这本书里面刻画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在琐琐碎碎的情节里面,许多话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含量,时常散发出机智的光芒,还有很多新奇的比喻和警句。虽然不是那种鸿篇巨著,但是读起来也不是很轻松。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不是个令人喜欢的人物,他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他性格鲜明,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各色人物。
方鸿渐不是那种被打上鲜明烙印、有着极高辨识度的人,但却极具代表性。他虽然不算精明,但也不是糊涂人,可是他每次进出一座城都不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不得不或是不由得被裹挟着糊里糊涂地做出了选择。
回到现实中,我们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自己是不是也曾糊里糊涂地做出一些决定,以至于糊里糊涂地走进这座城里来的?
对于方鸿渐而言,进入哪座城也好,从哪座城出来也罢,无论多么努力向目标奋进,似乎仍注定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拿方鸿渐所遇之人举例,他先是受了鲍小姐的勾引,之后又吊着苏小姐的胃口,却去追求完美的唐小姐,最后被孙小姐套牢,着急忙慌地冲进婚姻的围城里。
这些女性都是方鸿渐人生中的遗憾,与此相同,这种遗憾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毕竟在那些已经流逝的岁月中,我们总会错过一些原本能让我们过上更幸福更美好生活的机会。又或许,无论我们如何周密谨慎去做选择,仍旧会留下各种各样的遗憾。而正是因为存在遗憾与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不断在城内与城外纠结,不断进出各种围城的人生。
围城背后有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以前是杨先生不允许说。现在可能也不是时候,我只能忍住,等待时机了。
在城里的想出城,在城外的想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