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为啥当年公务员纷纷下海,现在又挤破头考公务员?

2023-10-24 12:49:24 条浏览

这个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

当年是因为改革开放,全国经济搞活,体制外的人只要好好干,都能赚钱,而且是来钱特别快。而当时体制内工资非常死板,物价涨工资不涨,又因为中央和各地方财政问题,造成工资拖欠。工资低还发不出来。同时国企下岗大潮,所以很多公务员辞职下海了!

后来近二十年来,GDP高速提升,中央和各地方财政充裕,给公务员都涨工资了,而且按时发放。也就出现了“中华第一考”的局面。

现在好了,地方财政又出窟窿了!好多地方发工资都吃力了!拖欠工资,不涨工资,减少工资都出现了!又该有人辞职下海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局面轮流转啊!




因为他们“不忘初心”想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现在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幸福!




最近几年考公的热度是大了些。既然这几年才出现变化,热度增加,那一定这几年发生了变化。我作为一名体制内人员的理解是这样的。

第一,这几年,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自主择业,都没有好的结果,媒体也没有宣传出好榜样。尤其是创业,这几年创业极易失败,这毋庸置疑,可以在大街上看一看,门口隔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换一家店面。在自主择业上,企业要求的越来越高,并且毕业生和企业要求不匹配。企业要好条件的学生,学生条件好的会找更好的企业。这就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学生,学生不愿意找低配的企业。这导致恶性循环。

第二,最近几年,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招考倾向于集中联考,招考量加大,媒体宣传造势更热了。此外,各大培训机构也积极拉客户,在社会宣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随着缝进必考的执行,公考程序变得越来越正规,考生相信规则的公正公平透明,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所以愿意去尝试。

我认为,前两个原因是被动性的。第三个原因是主动性的,是新生代青年对公考规则的认同,所以主动考公的人增加了。

同时,那一部分被动考公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父母推动的。




当年公务员纷纷下海,现在又挤破头考公务员?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公务员待遇并没有比企事业单位好,甚至比一些企业还差。

政府鼓励公务员下海,背景是为了解决机构膨胀问题。1992年,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年头,中国进入了快车道,体制内大量的公务员开始脱离母体的供养。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下海,超千万人停薪留职。多个行业空白、竞争压力小、创业成本低等原因让一些“下海人”尝到甜头。王石、褚时健、王健林等体制内的人,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我一个朋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政府一名副处长,到一家指定专门对台贸易的公司当部门经理。起初公司做得风声水起,没几年,人人赚得盆满钵满。又没过几年,公司出口贷款很多收不回来,传闻是内外勾结,大概1997年公司倒闭。我这个朋友是因为副处长的职务才当上部门经理,并不熟悉业务,后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次在菜市场遇到他,看他菜篮子买的都是些“下等货”,才知道他彻底下岗了。

另外一个朋友也是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当年他注册一个房地产公司,起初,地产业还没有起来,公司也只有6~7个人,他主要是买地。1996年开始开发楼房,第一次赚了几千万,公司几个股东被他以每人200万买断,他成为唯一的法人兼股东。从此一路顺风顺水,二十一世纪初就成为厦门有名的富豪。

现在很多做实业的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甚至债台高筑,濒临破产。不少的上市公司、大企业一年的纯利润不够在一个一线城市购买一套房子,生意难做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技之长,肯定要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除了稳定外,年底还有十三薪、绩效奖、文明奖等。我的大侄子在县城当公务员,他告诉我现在每月实到手7000多,年收入十多万,还有公积金户头里2~3万。如果是像厦门这种沿海城市,科员最低收入都有20万左右。所以现在当公务员确实是香饽饽的职业。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