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古代诗歌发展到宋元明清,为什么注重理论?

2024-09-04 16:23:42 条浏览

創作經程序升華了。




这种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认为。记得我多次提过,鲁迅先生曾讲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堂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当然,先生可能指的是诗的韵调与格律。诗到宋元后,宋以词,元以曲而名。明清時诗人词人名家很多,举不胜举。到了这个時期,诗词家遵循唐诗宋词格律。也无半点创新立异。但从意境上有很大的突破与进展。重在立意创新,理论的精僻。到了民国,诗词更重理论与情调。象鲁迅先生,林纾,郁达夫,还有出家僧人苏曼殊等。他们的诗词作品,都有社会特色。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工笔上也赶上和超过了唐宋時代的名作。所以就我个人认为,诗词是中华民族特有独一无二的传统典范。也会隨着社会的发展,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开拓进取,再铸輝煌。




我们能发现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在汉代之前,几乎没有人会去考虑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去写,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才突然开始关注这些事情。

而诗歌这种文体,宋朝之前虽然也有一些作者去“论诗”,比如杜甫就特别喜欢和别人探讨“诗歌”如何写的问题,但是几乎是不成体系的。

真正让诗歌鉴赏这种文学批评的内容成为一种系统的学说,是从宋代之后逐渐兴盛的。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之前的人只会写好诗,不知道为什么能写出来好诗吗?

写诗这件事,从天才独有变成了人人可为,是从魏晋开始的

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魏晋之前的诗人,包括魏晋这个时期,比如“三曹”、嵇康甚至更早的屈原等等,他们的人格魅力要远远超过作品的知名度。

如果要你讲几件曹植、嵇康等人的趣事逸闻,估计很多人都知道,比如七步诗的故事,临刑前弹奏广陵散等等,但是如果让背诵一些诗歌,估计就很少有人能背完全了。

但是,如果让背一下李白、杜甫这些人的诗歌,肯定就要容易得多。

这种现象如果不点破,估计很多人会忽略,但是如果一旦深究,其背后的缘由也是值得深思的。

魏晋之前,人们关注作者的力度要超过作品。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崇拜能写出这样优秀诗歌作品的人,而不是单纯地欣赏作品。换句话说,人们更关注作者的才华,而不是已经成型的作品。

这是因为,当时的诗人写诗是凭借“天才”的。

在魏晋之前,那才真是一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年代,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还处于一种懵懂的时期,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文学是好的,但并不清楚好的文学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所以我们看那个年代的“文学批评”作品,像《诗品》、《文心雕龙》、《典论·论文》等等,它们切入的角度不是教人如何创作,而是在讲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美妙之处。

但是,这种情况被一种诗体的出现所打破了,那就是“永明体”。

“永明体”是南朝梁朝时期沈约等人在永明时期创制的一种诗体,是格律诗的开端。

话说,沈约、周颙等人没事儿就喜欢聚在一起来探讨文学创作,在一次集会上,他们偶然撞破了汉语“音韵”的秘密。

他们突然发现,用汉语写成的诗歌,其韵律之所以如此美妙,是因为“声调”的存在。汉语的读音其实就像音乐中分为“宫商角徵羽”一般,互相配合才能形成美感。

所以,沈约用音乐来对诗歌进行类比。他说:

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他们分析了一下曹植等人的作品,发现这些作品之所以这么好,就是因为暗合了他们发现的规律。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进而明了了如何来创作一篇好的诗歌。

于是,讲求音韵配合的“永明体”诗歌应运而生,写诗不再是“天才”的专利,如果能掌握汉语音韵的规律,人人都可以写出来美妙的诗歌。

宋代之后,诗家开始尤为推崇杜甫,就是在进行创作规律的探索

虽然沈约等人将汉语“音韵”的规律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并且提出了“四声八病”等等规则。但是这种新的认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这些内容。

所谓的“四声”,就是指“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而“八病”是指因为声韵搭配不对而产生的八种弊病。

可见,“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是格律诗的开端。

唐代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二次诗体变革,第一次是由“四言诗”、“杂言诗”向“五七言”诗转变,而此时出现的第二次就是“古体诗”向“格律诗”的转变。

李白以古体诗著称,走的其实还是“天才”的路数;而杜甫是以“格律”擅场,走的就是“努力”的路数。

所以,李白这种风格学不来,但杜甫却是可以模仿的。

唐代正好是处于两者交混的时期,所以诗体显得比较杂乱,而文学批评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更多的是关注作品本身的风格等等,很少去专门探究如何写诗,反倒是像杜甫这些诗人比较喜欢考虑创作上的问题。

宋代的时候,宋诗走出了一条有异于唐诗的新路,注重理趣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是精华的内敛。

当时其实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宋朝的诗歌,所以喜欢“宗唐”,而“宗唐”的一大流派就是“学杜”的“江西诗社”。

像陈与义、陈师道、黄宗羲等等名动天下的大诗人,其实都是“江西诗社”的顶梁柱,而南宋时期的陆游其实也是从学习江西诗社开始的,更别说后来的文天祥等人对于杜甫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

那么,当时的人为什么会去学杜甫呢?

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因为崇尚杜甫的为人或者精神,而是崇拜其作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想要学习如何才能写出和杜甫同等质量的作品。

那么,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分析成名诗歌创作规律的文学批评,其中有“论文”形式的,也有批注形式的,还有“论诗”形式的,种类很多。

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单纯地欣赏文学作品,变成了对于文学创作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尤为明显。

明朝人比较擅长“模仿”,并且技术非常高超,甚至他们有些人的作品混迹在唐诗选集之中,几乎是毫无破绽的,可见创作理论在实践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而清代人更为擅长总结,像“肌理派”这种学派甚至达到了拆解诗歌形式和内涵的地步,不仅仅追求形似,连内蕴“精神”也要找出一些规律来。

所以,经过了唐诗的辉煌,格律诗已经取代了古体诗成为新诗坛的主流,这也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创作者了,“写诗”再也不是天才们的专利。

那么,自己去总结规律,撰写“文学理论”,研读他们对于创作的理解,这就形成了一股长盛不衰的风习。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理论就是兴者王候败为贼。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