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 17:33:38 条浏览
感谢邀请!初学书法半年您可能遇到很多困惑,如怎么练习就是入不帖,找不到法门。这很正常,从笔者四十多年的学书经历来说,应该有两个时期比较困难:一曰“瓶颈期”。主要在技法学习阶段,如笔法、字法等技术性问题,因没有掌握运笔技术要领和结字规律或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一时无法形成突破。常见的如反复临帖就是临不像,背帖默写就是不行(也就是离不开帖),临写新帖无从下手,久攻不下等等。凡此种种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请教高人,让人指点指点。当然你也可以报一个书法培训班提高一下自己(但弄不好反而对你形成误导,请翻阅我的另一篇文章:学书法要不要拜师),否则很多人学习多年书法总是入不了门就是这个原因;一曰“平台期”。主要在突破一体基本技法后,融百家之长到形成自己成熟书体书风这一段时期,这一段时期非常漫长,会连续出现多个“平台期”,也就是到达一定水平之后若干年徘徊不前,总在一个平台上转圈打转,一时无法超越自我。这些“平台期”会遇到多个,如若十年为一个台阶的话,到终生总会有一个比一个更高的台阶等着你,所谓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此阶段主要是字内功夫与字外功夫都得内外兼修,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开始到了“平台期”就找到一位真正的高人拜其门下认真修炼(切记目前中国书法市场鱼龙混珠,真神很少,真正大师门下一般人还拜不上)。如若你聪颖过人能超越你老师的博学,那么接下来就是你自我修炼了,修到人书俱老时,也许高处不胜寒处你就是当今第一人!更多专业资讯尽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北京尚韵信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感谢您的邀请。个人浅见,多读帖。
半年间歇练习到这个程度很不错了。
1隶书有好多碑帖,石门颂,史晨碑,张迁碑,都可以用来参照,他们和曹全碑不是一路风格。不要被曹全碑限制住了。
2碑刻与墨迹不同,多看对应的古人墨迹,看看人家怎么写的
3精临写出味道来
4向上从金文小篆开始练习中锋运笔,可顺接石门颂这一路,体会隶书的藏露锋,方圆笔,提按变化。向下转楷书,多见识,再回头看,隶书必然有进步了。
谢邀!
首先要感悟书法之美。
临帖,拜师,继续坚持,没有十年八年是不行的,加油
尊师重教,路子重要,
选笔,选好笔,选顺手的笔!
临摹,下功夫临摹,下死功夫临摹!
放下,放下功利,放下心态!
這是寫的曹全碑吧,這個寫的挺好的,練習了半年就能寫成這個樣子,特別規整,特別美觀,應該說下了不少功夫。現在這個階段應該屬於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不要著急。每個學書法的人可能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過程。
曹全碑特別容易入門,但是想寫好卻很難。其實這也是隸書的一個特點。有了這個超強b的工地之後,可以寫一寫其他的字帖,也可以盯著這個曹全碑繼續練下去。
先练习笔画,笔画写好了结构就快了。练习笔画我给你推荐一个好方法∶球画沙教学视频。
诚谢邀请!学什么都可以自学或上课学。如果你感觉自学后有些吃力,那就参加正规的学习班学习。书法学习一般是根据你喜欢什么字体,就学什么字体,然后开始练笔画,读字贴(这个过程很重要),到一定程度后开时临摹字帖,当然还要了解书法历史,读些书。到学习班也不过如此。
不知你学的谁?不知道现在什么程度。按照一般规律,半年是看不出什么进展的,属于入门阶段。
我认为,还得继续写一段时间再说。
初学书法,没有老师的指点,就要提前规划好一个方案,一步一步来。学习书法不是速成的,这讲究恒心,悟性,练习与书写技巧。
初学了半年,如果在网上找到了内附点画,偏旁,部首起笔,运笔,行笔,收笔的释义及走向的话,此时应该练习的大差不差了。这时就可以练习整字的了,将一笔一画组装成字,逐字练习,才能找出不足之处,如线条的粗细,结构的疏密,结体的重心,提,按,顿,挫,的首尾呼应,笔势的顺锋,逆锋,回锋,侧锋的合理按排。
进行系统性的针对练习能进步很快,找到自信。由于刚学不久,可先追求形似,再追神似,也就是所谓的初学画其肉,深学画其骨。日积月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技巧,当掌握了书写技巧后,能触类旁通,举一返三,进步会更加明显。因此初学要耐住性子,脚踏实地的慢慢练习。
练习书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兴趣的过程。能坚持练书法半年说明已经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性趣!接下来就是要选帖,建意先从欧体“九成宫”入手、再临颜体“多宝塔碑”最后临柳公权“玄秘塔碑”。欧体楷书用笔较单一,结字偏秀丽,适合性格内向、温柔的人练习;颜体“多宝塔碑”虽有欧体的成分但也多了几分俊健!比较适合性格内向刚毅的人练习;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又是来源于欧颜,较欧体而言更多了几分颜体的风格!且用笔变化多端、结字刚劲有力!字体多稳中求险!比较适合性格外向、坚定、果断的人练习。当然也可以学一学今人写字!总而言之,练字只是过程、只是修身养性!能够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书法,为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尽微薄之力才是目的!最后发几张图片献给那些为书法艺术克苦练习的人,恭祝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刚才转发了隶书大家龚望老先生临曹全碑,可参考。
因你的临字较小,看不清点画。总的感觉,非常静,点画笔法比较认真,结体控制也比较稳。说明你有一定书法基础。
曹全碑是比较适合初学隶书的入门帖,因为相对而言,笔法比较平顺,结体比较平正,这些特点容易初学掌握。
笔法而言,也是比较规矩的隶书笔法,主笔强调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结体左右极其舒展,而上下又随字而安,或呈现紧密状,或以某一特定的笔画拉长,使得结体生动活泼而彰显错落有致。
你在以上这些特点的把握上还不够肯定,有些拘谨。你可以把临字稍放大一些,改变临帖用笔习惯,因为临字放大之后,对笔力的要求和笔法、结体的控制都会有新的感觉。你也可以参考一些大家临曹全碑的方法,如龚望先生的临作,领会他是怎样的临帖方法,汲取一些好的方面,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微
初学书法半年,该怎么正确练习?
你的半年学习,非常有成效。书法水平的提高,是靠日复一日的磨练,所以,你别急,只要坚持住,你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
从图片上看,你的隶书写的蛮不错的。隶书相对于楷书而言,笔法要简单一些。当隶书学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现,工整的隶书大家的样子都差不多,于是就会有人在形态上作文章,改变工整的结构,写的歪歪扭扭的。这是为什么?因为隶书的笔法太少,大家很快就练习熟练,想在隶书笔法上寻求突破,你就要学习飞白。会飞白书的人,在当今书法界,恐怕只是个位数。非常难写,而且还失传,连他的形态都没有统一的认识。
我认为你要提高书法水平的话,就必须要学习楷书。楷书是书法中笔法最完善,最成熟的书体。楷书的笔法,可以应用于行书和草书之中。其丰富的用笔,穷一身之力也难尽其详!隶书学习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隶书写好比较容易,写出韵味来又非常难。在认识上稍有偏差,就会在体态上搞怪,还觉得这种搞怪“有味道”。许多学习隶书的人,到后期出现退化现象,就是因为隶书变化小,审美疲劳产生所导致的。
你半年的学习,就已经有了审美疲劳的苗头,再继续隶书的学习,无非就是写的更工整一些,越是工整,审美疲劳越强烈。只有转到陌生的书体学习上,才会消除审美疲劳感。
谢邀。
看题主应该是学的曹全碑,用笔结体都很规整。个人感觉相对而言,隶书还是比较容易出效果的,感觉书写有困惑或瓶颈了就要想办法去激发自己的兴趣,比如尝试写写大些的字,试着搞下创作,或者学下其他隶书,如张迁,史晨。
其实书法没有捷径,唯一的通道就是勤奋,方法得当,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找个老师,或多参加笔会,能得到更多的知道指导,也会进步很快的!
谢邀!
我没有练习书法。依我愚见,多看字帖,对照不同的字体,楷书、行书、草书,选择合适的方式,勤加练习即可!
初学半年书法,该怎么练习?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先从五个的运转规律入手,写不好五个点,别写书法,别练书法,临帖也要少临,不然会事倍功半,永远临不象,写不象,从书法的角度讲,见效低,进步慢,就是写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也达不到晋代唐代宋代的书法水准,明代清代现代的书法水准,己经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