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12:22:42 条浏览
糖尿病患者也不是都得打胰岛素的,还得分型,平时大多数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占到90%左右。而且打胰岛素还得有许多的适应症,要是盲目的打胰岛素降血糖,可能还会引起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就是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另外还有一些胰岛素过敏反应、胰岛素水肿等等不良反应。另外可能就是,打胰岛素因为要皮下注射,有些患者可能从未尝试过,自己没有经验,害怕麻烦,家里医疗器械不足,胰岛素用量等等一些因素的干扰,造成不想打胰岛素。
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上还是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病情监测这5个当年为主。最重要还是饮食上和运动上,当然降糖药物也起到关键作用。
至于打胰岛素还是咨询医务人员为主。
一些糖尿病患者拒绝使用胰岛素,对胰岛素存在抵触心理,是因为对胰岛素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不能够正确认识胰岛素。
案例1:陈奶奶尿病患者,医生建议她使用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来控制血糖,可是陈姐不愿意接受胰岛素,认为自己用了胰岛素,说明离死不远了。
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素促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但胰岛素也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当2型糖尿病通过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需要使用胰岛素,这样可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陈奶奶由于单纯通过口服通过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好血糖,则必须借助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样可以控制好血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出现。
案例2:张先生体型肥胖,虽然只有32岁,但是最近发现得了糖尿病,医生建议他启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来控制血糖,可是张先生不愿意使用胰岛素,他觉得自己才刚刚得病,怎么就用胰岛素了,而自己的邻居李大妈,得糖尿病20年,只要服药就可以了。
对于一些新发病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启用胰岛素治疗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尽快纠正高血糖状态,这样就可以尽早戒除唐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保护残存β细胞功能,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根据情况,改为口服降糖药,甚至通过生活方式就可以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适当补充胰岛素是合理的,但是胰岛素治疗的费用比较高,而且注射胰岛素不方便,还有很多患者可能会因为成瘾性等错误的理解拒绝使用胰岛素。口服药物便宜,并且易于携带,比较受患者的欢迎。但是其实最好的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如果患者经济允许的话,建议最好还是胰岛素治疗比较科学!
患者严格按照病情及医生要求使用胰岛素治疗,一般很少出现不良后果,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餐,或使用胰岛素过量等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另外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高胰岛素血症、产生抗体而形成胰岛素抗药性,注射部位皮下硬结,皮下脂肪萎缩等等。其他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是最理想的糖尿病药物!
因此,胰岛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想打胰岛素?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你不想打胰岛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开药方,假如说:先给你吃药你血糖达标了你有忘记了管住嘴,吃了很多血糖有升高了胰岛素细胞严重缺乏葡萄糖分解不掉,血糖大起大落这个时候医生给你胰岛素针,这是非常正确地选择,你不打血糖长期在高升位会发生并发症这个例子不要太多了,因而听从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做出正确决定。
为什么很多患者不想打胰岛素?我按以往的经验总结为3点。
1、觉得胰岛素麻烦。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总是以手脚不便、眼睛看不清等为借口,拒绝使用胰岛素。
2、认为胰岛素价格比口服药贵。一只胰岛素300个单位,其实换算下来,有时口服药还会比胰岛素贵。
3、传言胰岛素使用会上瘾。胰岛素不是毒品,人体本身也会分泌胰岛素,所以使用胰岛素是绝对不会成瘾的。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一阶段胰岛素之后,血糖稳定了,就可以撤下胰岛素转为口服药治疗。
所以,当医生提议使用胰岛素时,糖友们不要一味拒绝,只有正确用药才能更好的管理血糖。
为什么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想打胰岛素?因为在大家的心里都是认为胰岛素的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而且必须一直使用,他们对病情缺乏了解,唯恐原本有病的身体再受到长期注射胰岛素的伤害。其实使用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不用担心一旦打上胰岛素就停不掉。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非是化学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在控制血糖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家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中,97.1%达到血糖正常水平,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达到95.5%,而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为83.5%。
如果是1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要靠胰岛素代替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所以不能停止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治疗通常采用了循序渐进治疗,由饮食运动到口服药物,直到病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医生才会采取胰岛素治疗。
尽管现在的针头做的又细又短,但是毕竟是要往自己肉里扎啊,而且一扎就停不下来了。说上瘾那是胡说,有时一忙会忘记扎针,也没什么不良反应,我打胰岛素有几年了,但是每次拿起注射器,心里还是不舒服的,我想这或许就是许多糖友不愿意打胰岛素的原因之一吧。
肥胖2型打胰岛素更胖,且发生胰岛素抵抗,会不断加量!所谓成瘾完全是医生乱说的,谁都知道糖尿病是终生用药,关键是胰岛素抵抗,加重脂肪肝,加重血脂,且胰岛素贵,打廉价的又产生疼,且效果差。
,胰岛素作为一种药物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一般常见的比如第一低血糖,那么这是所有降血糖药物都可能出现的,和胰岛素使用量过大有关;第二就是水肿,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可能会出现颜面、手脚浮肿,这个可能和胰岛素引起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有关系;
第三个就是视力的改变,有些病人反映在使用胰岛素以后视力反而下降了,这和胰岛素会引起屈光不正有关系。一般出现在使用胰岛素的早期,使用一个月之后这种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
那么还有第四个,有的病人会出现过敏,就是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发痒这些都可能会和过敏有关系;
第五个还有一些就是皮下脂肪萎缩,经常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注射的局部皮下脂肪萎缩;
第六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是一种合成激素,那么长期使用胰岛素那么会增加病人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患者会出现对胰岛素越来越不敏感,常见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就是这些。
1.太麻烦
2.不方便
3.要费用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试试?
如果是一型糖尿病,体内缺乏胰岛素分泌,必须依赖外源胰岛素,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凡有一点办法,谁愿意每天甚至每顿饭都要给自己打一针?
如果不是一型,你可能也不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有四种类型,一型,二型,应激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种。这里面最容易被忽视的,最容易被误判的,就是应激型糖尿病,又称作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前仅特指少量烧伤病人等情况,但是现在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应激反应。
大量的应激型糖尿病被错误的归入二型糖尿病,用胰岛素相对不足这个思路来治疗,盲目降糖,过度控制,大量运动,反而令血糖和身体状况恶化。
我们的身体有主动调控血糖的机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糖素都可以快速升高血糖,帮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应对各种危机,这是一套精妙的高级系统。
任何人都知道低血糖的危险!与高血糖不同,低血糖的危险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呈现,并且,如果低血糖得不到及时解决,身体各个器官都会持续衰竭!甚至猝死!
那么,是低血糖容易发生,还是高血糖呢?
那些糖尿病患者真的是爱吃糖,吃了太多糖而导致的?为什么会居高不下呢?
还是因为他们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工作过度、劳累过度、没有及时就餐而导致低血糖,而身体无法承受低血糖状态所造成的各种损坏,启动高血糖基因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整个身体对糖的需要呢?
或者因为长期应对压力,致使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身体对糖的需求增加,肌体正常的血糖对于这些人显得不够,偏低,必须提高血糖供应呢?
又或者是因为血脂过高导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无法有效捕捉血糖,细胞、大脑需要血糖却无法满足,不得不分泌胰高糖素同时抑制胰岛素,进一步提高血糖水平?
更多糖尿病患者要处理的,或许并非是高血糖的问题,而是低血糖的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逐步将糖尿病形成的过程演示出来,第一步,糖尿病人在疾病形成的初期,由于两种现象的出现,一是长期不能够及时进餐,而身体又要应付各种需要消耗能量的工作,因而出现低血糖状态,在这样的过程中,肌体通过释放肝糖,和转化蛋白质、脂肪来补救,从而使血糖上升。肌体危机得以解除。此时,胰岛素分泌也会相应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身体通过自身调节,度过低血糖的致命危机。如果这个时候,被认为是糖尿病,而采取各种降糖措施,就必定引起血糖再度降低,而令身体进入低血糖危机中!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其实是因为压力太大,持续面对,而导致交感神经的不断兴奋,身体处于战备状态,从而,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糖储备增加,而引起的高血糖。这本是身体应对各种状况的主动调控,保证大脑和肌肉拥有足够的能量应对各种危机。
如果你处于受到外界刺激,持续压力,紧张,熬夜,饮食不规律,频繁低血糖,低血压,缺氧等容易触发应激反应的状况,更大的可能就是应激型糖尿病,进一步去查一下糖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的含量是否升高。
应激型糖尿病基本不需要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只要识别并消除了应激,远离低血糖,注意改善错误的生活习惯,完全可以达到摆脱药物,血糖平稳的状态。多了解一下应激型糖尿病,不要再被错误治疗贻误健康。
不帮助患者识别应激反应,不了解身体主动升糖机制,见到血糖高就想胰岛素降糖的医生,绝不是好医生。
最近20年,胰岛素的价格上涨了800%,这是怎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怎样一群“听话”的客户。
关于糖尿病营养调理,应激反应,生酮饮食等内容,可关注我的问答。感谢点赞关注,留言必回。vista在的292个回答
一个字~怕,两个字~不懂!
1922年1月,胰岛素第一次成功地用于人体试验。它被注射到一个14岁的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这个14岁的男孩叫兰纳德·汤姆森。当时他正在接受饥饿疗法,体重已经剩下不到30公斤,估计几个星期后就会死去。
1924年班廷提取胰岛素并用于治疗糖尿病,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
但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不敢使用胰岛素治疗呢,是因为对胰岛素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用胰岛素会成瘾,一旦使用胰岛素就不能在用其他的口服药物了。
一般用于治疗一型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特别高的二型糖尿病以及用口服药无效治疗后的患者,胰岛素是很好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不能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需要外援补充,所以需要终生使用。
而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并非是一条不归路!
这里说一下药物成瘾的概念:药物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而如果一天不打胰岛素的话,绝对没有遇上以上这种状态,无非就是血糖高一些。所以可以郑重其事的说胰岛素是不能成瘾的。
二还有人认为加胰岛素就是证明糖尿病严重了。其实糖尿病严不严重,不是看使用胰岛素还是口服药,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案,只要将血糖控制正常,都是非常好的。假如说用口服药或者是什么药都不用,自己饮食运动,但血糖一直持续在高的状态,已经出现的并发症,那也是证明糖尿病严重了。糖尿病严不严重主要看的是,是否出现并发症,出现多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要正确对待胰岛素,正规使用药物治疗,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听专业医生的话。
段医生答疑在线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打胰岛素的原因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却有很多人不愿意打。通过对门诊病人的观察了解,花费高的问题倒是其次,主要还是嫌麻烦、注射疼、怕依赖、有副作用等。
首先,大家必须了解一点: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就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相对不足,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物质。所以,只能通过外界补充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大家不愿意注射胰岛素的原因:
(1)嫌麻烦:
从皮肤消毒到调剂量,从注射到按压,不仅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每天在固定时间注射。一天只注射一次两次的还好说,有些人一天要注射四次,更麻烦。
胰岛素的注射过程,对中青年来说,很容易学会,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说,注射过程有点繁琐。
针对这个问题,熟练掌握注射过程,“熟能生巧”。有什么问题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学习。家里的年轻人拿出你的耐心教导老人学习,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教我们做作业一样。
(2)注射疼
有些人害怕打针,有些人担心注射太疼了。其实针对注射疼痛的问题,是可以减轻的①胰岛素注射针非常细,不会引起特别疼痛;②勤换枕头;③勤换注射部位;④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包括注射角度。
(3)怕依赖——用上胰岛素就不能停了
注射胰岛素很多人停不了,并不是胰岛素会成瘾,主要是本身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了,只能补充。就好比口渴了,只能喝水一个意思。
(4)有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轻、少而且可以预防。①低血糖:定时定量进食和运动、按照要求注射剂量、勤测血糖等方法预防。②体重增加和水肿: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可以控制体重增加。③皮肤的改变:勤换针头、正确注射、勤换部位可以改善。
(5)花费高
一支胰岛素本身花费就高,再加上针头,而且很多情况下需要同时服用口服药,花费更多。但是通过我对门诊病人的了解来看,大多数患者最担心的不是价钱的问题,而且健康问题。
胰岛素好,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得注射胰岛素,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该注射胰岛素:
①1型糖尿病;②经过严格的生活方式调节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下,糖化血红蛋白≥7%。③首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9%。④有严重的心,脑,肾,肝病者。⑤近期有手术、创伤、严重感染等情况。⑥妊娠期糖尿病。⑦有酮症酸中毒或高糖高渗状态。
段医生特别提醒:
(1)打胰岛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有什么顾虑,应该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打消顾虑。当你了解了之后,就不会对胰岛素产生恐惧心理。
(2)打胰岛素期间应该勤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总量。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关注了解更多!
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实认真来说,应该是所有人都不想打胰岛素,但是有些人能够面对疾病,认清现实,知道胰岛素才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病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来更好的管理糖尿病。
对于需要胰岛素控制血糖,但不愿意打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究其原因有三,怕成瘾、怕疼、怕不方便。
怕成瘾是因为对胰岛素不了解,不知道胰岛素是人体内本身存在的,只是因为胰岛素的相对缺乏,体内胰岛素分泌的量不足以降低血糖,而口服降糖药又作用有限才采取的措施。胰岛素非毒品,所以不会上瘾。疾病好转后可能会停用。对于1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的那部分人群,几乎对使用胰岛素没有什么异议,这是因为他们暂时没有别的选择来治疗疾病。但2型糖尿病,如果胰岛功能非常差,和1型糖尿病的功能差不多,那也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
怕疼:这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其实是很多人的畏惧心理,因为有些非常怕疼的人在注射第一次的时候紧张的发抖,但用过一次以后,也会大大的松口气说,我以为多疼呢,打完也不觉得疼啊!现在的注射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好了,基本可以达到无痛的地步,更有血糖非常高的时候如果应用胰岛素泵,5天植入1次,更感觉不到疼痛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怕不方便:这种情况更多的出现在正工作的人群中。他们认为我要上班,要出发,要应酬,用胰岛素会很不方便。但是胰岛素注射次数有很多种,多次注射可能不方便,但居家治疗以每日1次或2次为主,早、晚餐前注射或者睡前注射,都是比较方便的。现在的胰岛素笔设计很隐秘,也不太引人注意,出去就餐注射完全没有问题。而且目前胰岛素品种很多,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餐前应用还是餐前30分钟使用。
所以所有的理由都不是理由,究其根本,是对糖尿病不重视。经常有许多长期胰岛素控制差的各种并发症已经出现的万分后悔,说,医生啊!当初没听你的话啊!早控制也不会这个样子啊!这都是很令人扼腕叹息的!
所以当用则用!控制血糖为目的!
胰岛素是糖友控制血糖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可是仍然有很多糖友谈之色变。今天,“问上医”收罗了6个常见的糖友不愿意打胰岛素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原因1:怕上瘾,不敢打
药物成瘾指的是由于药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使用者产生难以克制的继续服用的渴望,以体验药物带来的愉悦感,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而胰岛素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药物。它是调节血糖的生理激素,即便长期注射,那也是病情需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原因2:胰岛素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药性,到时候血糖就没法控制了
耐药性指的是一直使用的抗微生物药物,不能继续杀灭或抑制这种微生物。而胰岛素只是一种激素,所以并不会产生耐药性。
但确实有一部分糖友,胰岛素用了一段时间后,对胰岛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先的剂量已经控制不住血糖了。这种看似是“药物失效”的现象,大多是因为在出现皮下脂肪增生(即注射部位出现的小疙瘩)的部位注射。这种增生在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友中非常常见,在这些部位注射会阻碍胰岛素的吸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原因3:胰岛素是激素,用了会发胖
葡萄糖进入血液变成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由胰岛素将血糖输送至各个细胞,转化成我们日常所需的能量。
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大量的血糖在血液中堆积,细胞无法将其转化成能量加以利用,只好去分解我们的肌肉和脂肪,导致糖友出现不正常的消瘦。
通过注射胰岛素,人体的血糖代谢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体重自然也慢慢恢复,这种看上去是胖了的现象其实是病情控制良好,体重回归正常的表现。
原因4:只有到了糖尿病晚期才需要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下降或出现功能障碍,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就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与病程的早晚没有关系。
1型糖友由于自身基因缺陷,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友在降糖药效果欠佳时,要加用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女性,必须选择胰岛素治疗,因为相比于降糖药,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会对胎儿的营养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原因5:胰岛素用一次,以后就得一直用
1型糖友,因为遗传基因、先天缺陷等原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丧失,必须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代替治疗。
2型糖友,如果是自身的胰岛B细胞还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仅需要在刚确诊的时候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此后可换用降糖药治疗;但病程较长、血糖波动较大、胰岛功能衰竭且合并有其它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友,则必须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
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束后血糖会自动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再需要胰岛素。所以,是否需要胰岛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胰岛B细胞的损伤程度。
原因6:胰岛素的副作用大,难以承受
事实是:注射胰岛素的确可能出现一些过敏反应:
初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常出现视力模糊、远视以及面部、四肢水肿等症状。等血糖稳定后,这些症状会自行消失,不需要额外处理。
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硬结、脂肪萎缩、瘙痒、皮疹等。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换个部位注射即可。
极少数的糖友再使用胰岛素后会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等,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对于上述现象,继续使用可逐渐增强自身对药物的耐受性,症状会有所缓解,必要时可联用抗过敏药物。如果过敏严重,可考虑更换胰岛素制剂。比如,把动物、重组人胰岛素制剂更换为胰岛素类似物。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