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8 12:45:21 条浏览
道家的创始人,一般认为就是老子,是中国比较早的一个所谓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这个人,按照唐朝人的说法,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据说他的时代大约与孔子同时,而老子的年纪比孔子稍大一点,具体大多数,没有办法考证。依据《史记》的记载,老子这个人曾任周的守藏史,也就是周王朝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那时代,读书的人少,书籍也少得可怜并且不容易获得,老子掌握了周王朝的国家图书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阅读大量的书籍(那时候是竹简),自然知识比普通人广泛一些,足以在酒席上装逼。孔子见了老子,老子就对孔子装逼。据说,孔子对老子的装逼的恶劣行径极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所以就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老子后来去了哪里呢?按照神话传说,老子是出关到西域去了。这是神话,其实,老子晚年是隐居于楚国的。这已经有很多古代历史典籍予以了确定。老子的著作,也就是《老子》,是一部装逼大作,洋洋洒洒几千个字,尽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我们今天看见流传下来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其实,在古代,本名叫《德道经》,有差不多5000来个字。这部《德道经》,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
老子这个人的政治理想就是“小国寡民”的社会,所谓“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大家关起来门来和家人做打麻将造小人,你别管我,我也懒得管你。最好大家不要串门,落个自在。一串门,就会八卦,隔壁马振宁娶了个18岁的小女人,村头赵寡妇家添了一只大狼狗,闲话伤神,影响社会和谐,不来往最好,杜绝了闲话就是杜绝了烦恼。统治阶级最好也别管我老百姓的生活,你不管我,我就自由自在。老子这个人既反对仁义,又反对法治,主张清净“无为”,以无为达到“无不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因为它是无形体的虚无,故又称做“常无”。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一有一万物,就是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但是,老子又认为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思想宝贵之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总之,老子的思想就是装逼的次最高境界(第一装逼境界是庄子),提倡无为而治。
也不能说历朝统治者全部都不推崇老子的思想,起码在汉帝国的初期,统治阶层还是非常推崇“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提倡与民休息,薄赋税轻徭役。知道汉武帝掌权,才终结了“黄老”思想在朝廷的统治地位。但是,绝大多数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不看重老子的思想的。老子的思想有“无政府主义”的倾向性,而且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提倡积极入世辅佐君王,与老子的思想格格不入。不过,老子的思想并没有退出,而是与魏晋流行的玄学结合起来,影响了一部分儒家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思想。
因为老子的政治理想是“世外桃源”式的小国寡民,历史上只有在魏晋时期出现过“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社会变革思想。推崇老子思想,社会上就会出现“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所以,封建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是不会推崇老子思想的。
个人觉得,老子思想,若用于治国,不切实际,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只可用于个人修为。才疏学浅,请博学大家教诲。
1、“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死而不相往来”。这是一个乌托邦的概念,注定只是个想法,没法付诸实施。人是有欲望,有感情的,有社会性的群居高等动物,如果去掉这些属性,人就不是人了。
2、“无为而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不加以干扰,顺从于道,自然发展。我们知道,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人强壮有人孱弱,有人聪明有人愚钝,有人生来残疾;人的境遇也不相同,有人会遭遇横祸,有人会一帆风顺;家庭情况也不同,有的家丁兴旺,有的人丁单薄;即使是田地,也有肥沃贫瘠之分。以上种种,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如果不加以干涉,势必形成祸乱。
3、“治大国若烹小鲜”。并非不加以干涉,要在适当时机,给以合适的干涉。那么干涉的时候,对方不听怎么办?暴力抗争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靠说教吗?那是儒家。靠国家机器吗?那是法家。道家没有给出答案!如果说有,那就是人人都要悟道,这个要求太高了。所以我说老子思想于治国,不切实际。
汉初确实黄老思想一度占据主流,但那只是思想,皇帝在位,刘氏子孙封地封王,国家机器健全,等级制度确立,何谈老子思想?!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弗足以为道。”“上士”指具备非凡智慧的人,这类人占千万分之一。“中士”指非常聪明的人,这类人占一成多。“下士”指智力差的人,这类人要占八成多。所以,孔子对老子的思想评论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儒家认为:如果帝王们一旦听信老子的话,用道治理天下,那就断送了他们的仕途与财路,于是,儒家买凶暗杀老子而导致老大逃亡。
中国社会凡是推崇老子的时代,必是兴盛的时代,凡是无视老子的时代,必是走下坡路的时代。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都是盛行推崇老子顺天应人思想。当今社会科技发明大爆炸,正适合用老子无为而无所不能为的哲学思想处乱。
统治者推崇的是帝王云道,那么,要统治天下,必然有所为,必然有私心,更会有野心;而老子道家思想,乃顺其自然,休养生息,各安其宿的无为思想。
老庄哲学的核心,开章明义已经点明,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恒名。就是说那些前沿性理论,是谁也说不清楚的,象现在的量子理论,量子可以在同一时间,在北京和天津的各个点上同时出现,谁人能解释清楚.而我们现在所用的,能夠说明白的定理,法规又不断在更新,不是常道。当年孔子入周问礼,想恢复周礼。老子说:孔子呀!你说的圣人,己经死了几百年了,他们的骨头都烂了,只剩下几本书。现在时代变了,你还要恢复周礼,不如回去好好做学问吧!你说孔子能欢迎他吗?我认为孔子思想充满了辩让法,后来人们才提出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种思想比古希腊哲学要高明德多。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家的关系。道家代表人物有伏羲、黄帝、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司马徽、诸葛亮、徐茂公、宋濂、刘伯温、范文程等等。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深远。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皆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成为最强盛的王朝。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古代老子思想很受推崇,但仅限于天下刚刚平定残破待恢复时期。为什么其他时期统治者更推崇法家和儒家了?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1,历代对皇帝的评价主要两点,文治和武功,文治要靠儒家推行,而法家令行禁止统一思想一致对外。相比之下,黄老思想清静无为,不符合雄心壮志皇帝的基本要求。
2,道家在汉朝以后,演变成道教,竞争对手变成了佛教。唐宋明喜欢道教,金元清喜欢佛教。道教和佛教互相竞争,儒家吸收佛道有利成分渔翁得利。
3,道家本身有出世特点。与世无争的道家和道教在大臣中间竞争不过儒家,在皇帝那里成了昏君代名词。
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八个字概括就是“外儒内法,兼及佛道”。
与其说,统治者不喜欢道家,不如说道家本身不稀罕皇家恩惠!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丹水秋风!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凡读过《道德经》的都知道老子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是视百姓为刍狗。因此,老子的无为只能用于统治者上台伊始,政权不稳,阶级矛盾(有时还有民族矛盾)激化之时,采取黄老学说无非是为了缓解矛盾,权宜之计。试想有哪一位统治者又会真正为老百姓的疾苦着想,为百姓的悲惨生活痛心疾首呢?
没有盘剥,没有压榨,哪来的秦始皇陵中列队守卫的士兵;没有盘剥,没有压榨,拿来淮南王身上的金缕玉衣,墓室里的黄肠题凑;没有盘剥,没有压榨,哪来曾侯乙的编钟;没有盘剥,没有压榨,哪来今日紫禁城各殿的灿烂辉煌。长城,大运河,甚至还有浑天地动仪等等,无一不是体现着统治阶级有为的思想。
老子同时代人孔墨都是以私人讲学著称,而《老子》二十七章说“不贵其师”;二十章说:“绝学无忧”。孔子博学,墨子善辩,而八十一章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孔子讲仁,而《道德经》十九章主张“绝仁弃义”。墨尚贤,而三章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
《道德经》还有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对仁义、智慧也有讥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二十八章,更是提出对礼的抨击:“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如果说儒家学说是明目张胆鼓吹礼教,等级制的话,老子则从另一个角度批判了统治者赖以生存的学说,有哪一个帝王在江山稳固之后,会主动放弃来之不易成果而放百姓一马(视百姓如刍狗)呢?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喜欢追求有为的东西,名利权情,多多益善。老子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来源于道,道是无为的,无为而无不为,道本就可以生万物万法,与其追求有形有为的东西不如追求虚空的道,有了道就可以拥有一切,何必舍大求小,舍本逐末呢?!老子虽未究竟,但已明心见性,脱凡入圣,岂是芸芸众生所能理解,所以他是孤独的,他的思想也是孤独的。
不是不推崇,是留着自己用,不想让百姓掌握,因为老子思想是帝王之学。百姓都明白了老子思想的道理,帝王之术的那点小心思都让大家看明白了人家还怎么统治你呀。老子思想你搞不明白你的智慧就只有人家的一半,所以当然不愿意推崇。
老子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治国,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做人思想,那么那些统治者肯定是无声之处显无声,统治者如按老子的思想做,那么统治者当权时肯定没名气,权势在民众没威严,统治者如锦衣夜行,出行时十里百里迎接都是为了显示权威,统治者怎么会干
为什么老子的思想不被历代统治者推崇?
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老子的思想是什么。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我们通过道德经与老子对话。有人说道德经是老子的治世主张,政治理想就是“小国寡民”的社会,无为而治。认为老子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果只是这样理解老子,就不能解释老子的道德经如何能从古至今被全世界的人们研究和推崇。因为没有那哪个地方,哪个时期的统治者把老子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没有哪个地方,哪个时期的民众把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作为生活准则。
老子的道德经不是老子的治世思想。老子是超越时空看世界,是给人们指出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从时间上,他的思想不只是停留在他所处的时代,思考的问题穿越千年。直到现在还给人们照耀前进的道路。从空间上,他思考宇宙万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不是给人们说要怎么做,而是教给人们怎么看!告诉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什么,应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历史上、全世界的人,都在探索如何认识我们所在的世界。但是能超脱个人局限看世界的人少之又少。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草民,都局限于自己的环境,为自己及自己的小社会抗争。所以老子的思想不能被历代统治者推崇。不仅是统治者,连普罗大众也不能用老子的思想作为指南。
但是世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不管人们如何抗争也不能改变。历史上总会有超脱时空的人,能超脱自我认识这个世界。人类认识世界的步伐也一直在前进,人类认识与自然规律也越来越接近。老子和其它先贤圣哲的思想是人类的思想灯塔,也会被更多的人理解。
因为道德经难到太易。学不到他的思想,古往今来,只有达摩。慧能体认到了本真。知难行难。知行难上难而想像不到的太容易了。人们只能学孔子一步一步的渐修做社会有意义的人随岁月去悟吧。
浏览了一下所有评论客观地说还没有一个进入老子位置观察或对老子思想进行品头论足的!也没有进入帝王位置对帝王思想进行品头论足的!更没有对两者的利益需求与各自的客观存在或主观癔想进行系统比较后的观点与看法的!只有站了在两者之外依据自己的意愿的照搬别人的的话来说事的!如何能找到问题的结症所在?帝王是企图从上至下地构建金字塔型的统治制度而使自己永居自高无上的位置行使统治权的唯我独尊!只要对百姓仁义就是好帝王!道德经说那是不可能的!自然规律是从下向上地遵循自然规律的构建社会结构才是稳定的社会!因人类只是寄生于天地之间的万物中的一类!人类必须遵循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才能生存下去!.....。道德经并未涉及政权呀!人如何做等等的具体问题而只是揭示天地之间的种种客观存在及可以利用的东西!至于用与不用是读者的问题!用得好与不好是使用者的能力问题!老子作为著述者对这些管不着也管不住!也不属于著述者的事。那属于读者自己的事与做事者自己的事!故不管来尊重别人的选择权!也表明你没有依赖我(老子)的权利!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后果必须由自己承担责任!同道家别的文化因果报应对应地说自己种的何种因必然会受到何种对应的果!那是自然规律无人能逃避。
简单点:这是一个搞笑的尴尬,也许这才是统治者的最务实策略吧!
有人说:统治者!
高举的是皇权,统治的是人心;
传播的是仁政,奉行的是法家;
提倡的是礼仪,修行的是道家;
高举的是法器,推崇的是儒家;
……
统治者对待老子和对待孔子基本是一样的尴尬:
推崇孔子而不用孔子――务实;
修行老子而不说老子――时务;
为什么老子的思想不被统治者推崇
这话问的好就是现代中国也不被统治者推崇不过唐朝李世民还是大力推崇老子以李耳为祖先代理人宋朝姓赵赵框胤以赵公明为祖先代表
至于战国时期既然是战国时期明显就是打仗站地盘不可能讲大道理有句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老子的思想就是无为不治,因而才会太上不知有之,甚至不要有思想而回到结绳记事、小国寡民的矇昧时代。老子之道就是效法自然,自然哪来的统治、统治者?
古代或现代,如果你是统治者你愿意推崇老子之道而放弃你的权柄吗?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其实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种限制,当时的统治者对老百姓采取的是极端、无节制、为所欲为的统治手段,随意横征暴敛、随意征伐其它诸侯国,老百姓的生死一概不管。老子通过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行,得出最好的统治就是能够让各物种各随其性的生存发展,将其运用到社会管理即无为而治是最好的统治。再加上道家崇尚科技,有许多隔空杀人之手段,任其发展对统治者不利,因此大受制约。历史上重用道家治国的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