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13:10:58 条浏览
评价一所中职学校,我认为主要看以下几点:
1.招生数量;
2.学生就业情况;
3.教师的构成及专业水平;
4.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
5.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与企业的合作情况。
以上几点,我认为是评价一所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标准。
(一)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二)重教学效果的评价,轻育人效果的评价。
中职学校一般是指中专职业技术学校或者技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是国家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学校的话是以就业为目的的,主要是选择单一技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需要IT技能人才,而现在的学生从小接触互联网,电脑,手机,学编程IT技术比较快,所以要是学个互联网技术的话就业前景是很好的。
职业学校: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说,是第二次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在国家对于有些行业来说是大力支持的,也就是承认学历;对于混日子的人来说:也是个好地方,如此而已!
中职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从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定义为不同类型的教育,中职学校办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稳定。
评价一个中职学校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二是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否端正,三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否做的到位,四是双师型队伍建设是否达标,五是学生的质量及就业是否达到社会和行业认可。
我是一页,一线教师,虽不才,对教育尚有情怀,偶尔发点“牢骚”,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欢迎邀请,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教师,我从学校角度来说说中职学校。
首先中职学校属于高中阶段教育,中职学校分为三类,职业高中、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技术学校,而这三类学校各自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式略有差异,大体方向都是培育技术性人才,为高等职业院校输送人才。
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同等重要,也是我国调整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目前,一些普通高校已经向技术行转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适应新时代发展,这也是将来就业方向的调整。
中职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简称,招生对象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的学生,教授内容以技能学习为主,文化课学习为辅。技能多是劳动型技能,像面点制作、计算机操作、旅游管理,等等,学制三年,包括半年期的实习。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春季高考或单独招生升入高职院校进一步深造。
中职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大部分进入中职的学生学习习惯有待于提高,学习兴趣不高。所以中职老师的教学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突破口;在中职,教育学生从不简单粗暴,每每循循善诱;许多中职生的生活习惯养成没做好,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个人认为中职是贯彻教育理念最先进、最实事求是的学校。
想来原因应该是中职的学生和老师没有考学压力。尽管这几年高职招生越来越火爆,但因为可以直接就业,中职学生的选择就多元化了,考学不是唯一,压力自然缓解了许多。即使考学,试题难度远没有高考那么大,所以学生学习相对轻松,师生关心相对融洽。
评价一所中职学校,我认为主要看以下几点:
1.招生数量;
2.学生就业情况;
3.教师的构成及专业水平;
4.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
5.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与企业的合作情况。
以上几点,我认为是评价一所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标准。
精准扶贫“赤溪模式”与中职破冰之路
福鼎精准扶贫“赤溪模式”对破解中职教育困境的启示,本人认为“赤溪模式”的成功经验,应该得益于三个层面的合力,一是国家层面,有好的政策;二是八方支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三是自身努力,坚持不懈的内动力。
一、从国家层面来说,土地问题,农村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
1、60多年前共产党能够夺取政权,最首要的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将战争时期的经验推向全国,在1950年发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仍然是重新分配土地,将地主土地没收,分配给农民耕种。
2、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初步肯定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农民再次获得了土地的部分使用权,并拥有了对缴税后的农产品的支配权。这次影响深远的改革极大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温饱问题被迅速解决。
此为正面,从反面看:
3、国民党的三次失败,土地问题也是关键。1949年,蒋介石,总结败亡台湾的经验教训,认为根本问题就是土地与农民问题,所以,他在台湾也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前台湾首富王永庆的身份就是农民,只有农民才能拥有土地。2000年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败选后,总结问题最根本是台湾南部农业和农民问题,民进党在台湾南部亲近农民,大肆抹黑国民党(小电台),抨击国民党方针政策,使得国民党威信扫地。2016年国民党三度败选,最大问题是,不得民心,票源流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观我们现实,也要警钟长鸣
二、现实。
1、农村与乡村。顾城《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里很近。”乡村是人们对田园生活美好的想象。实际上,农村是牺牲品。农村里,很可能豪强林立,山已被过度开发,水已被农药污染,攀比、投机之风早已败坏了道德,转基因作物早已淘空了土地,荒宅和野草一样凋敝、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一样呆滞。人们将对乡村的想象加诸农村之上,当距离没有了、美没了,便只剩了逃离。
2、中国的年轻群体---“留守儿童”。贵州六个留守儿童死在垃圾箱,令人痛心;湖南邵东县小学女教师在校被害,更为惊人:3名在校学生,年龄最大的13周岁6个月,最小的不满12岁。偷学校小卖部东西被值班教师发现,他们先用棍棒击打女老师头部,继而追打至厕所,并用毛巾捂住女老师口鼻,最终致其死亡。3人搜走财物后,将女教师尸体藏匿在床底,清理现场血迹后逃离现场。
“有人说,这是中国当代社会最大的溃疡。他们享受不到完整的父母亲情,感受不到公平教育,呼吸不到自由和尊严的空气,是流浪和失学儿童、心灵扭曲患者乃至少年犯最大的后备军。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按照官方10年前公布的数字,他们的总数为5800万。这5800万孩子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买单。”
国务院要求各省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对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对辍学的留守儿童要动态管理,相信对中职流生问题的解决与控辍会产生积极影响。
所以,赤溪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留住家园,留住乡愁,留住青山绿水,更重要的是留住希望,留住未来。
三、职教是解决留守儿童重要的环节,对于破解职教困境,我们认为,首先,顶层设计关乎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是纲,纲举才能目张。要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顶层设计的首要任务,尽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此引领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破解职业教育面临的种种难题。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必须统筹各类教育资源、行业企业资源、社会力量资源。其次,要全力突围。在体系的引领下,中职教育要找准位置,明确目标。要从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本源出发,拓展中职教育办学空间;要从中职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重要一环的使命出发,明确中职教育主要任务;要从校企育人是中职教育的本质规律出发,探索教学做合一的中职教育方法论;要从适应并助力产业发展的目标出发探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要从改革创新发展出发,切实赋予中职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并逐步杜绝行政权力对中职教育微观领域的干预。第三,要重点突破。我国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中职教育发展也不平衡,人才需求状况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明确各自责权利,形成职教“大合唱”,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办出质量,办出水平。
四、八方支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赤溪村摆脱贫困的事实,是广大群众以“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在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相较而言,破解中职困境也需要有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精神,融合各方力量,才能实现。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亲自抓职教工作提案和调研;省职教工作会议“破天荒”由省长出席并讲话,两个副省长讲话,比普教还隆重;市职教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市长参加,透露明显而强烈的信号,各级高度重视。市政协正在进行中职教育调研,市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为破解中职教育困境想方设法:落实普职比大体相当,高中切线,合理配置专业,规范招生等,不必赘述,剩下就是我们自身努力的,我们该怎么办!
五、自身努力,坚持不懈的内动力。
1、我们认为“宁德模式”的内涵实质上就是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弱鸟先飞”的闯劲,久久为功的狠劲,敢为天下先的创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提振精神,破解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首先,加强党的领导,抓好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破解中职发展困境要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岗双责,守土有责,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抓好德育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队伍建设。把落脚点放在心中有民、为民谋利上。第三,以抓党建示范培育工程为平台,提升“168”基层党建模式,拓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第四,抓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清正廉洁,为民务实。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强化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党组织监管职能;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主动参与决策。
2、摆脱贫困,就要有弱鸟先飞的精神,必须探讨因地宜发展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特别是在关键时候和复杂矛盾面前,是勇于负责还是上推下卸,是敢抓敢管还是瞻前顾后,是坚持原则还是是非不分,最能看出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和智慧勇气。面对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承担风险,坚决克服不思进取、消极懈怠、为官不为等问题,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努力为学校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求我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按照转观念、强素质、聚人气、提功能、增合力的总体思路,扎实抓好本职工作。一是观念的转型升级,铲贫先铲根,扶贫先扶本。我们应该学习赤溪村及时转变,从源头抓起。中职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环,必须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中职教育的破冰之路,一是依规办校、依法治校。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进行宏观管理,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要研究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二是强化管理、规范办学。要高度重视非师范类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解决最基础最基本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问题,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一次教育心理学的考试就合格上岗;三是要规范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标准、教材使用、教学管理,强化内部管理和内涵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正视问题、破解难题。学校必须破解以下办学与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进行师资优化组合,集中优势资源强化重点专业建设,打造强势专业能力,破解学校办学质量不高问题;统一招生工作,破解学校招生就业困难问题,确保招生的有序进行,破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实际操作能力不高问题;集中精力和财力进行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破解争取项目实力不强、规模不大和分散投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破解中职困境,如同赤溪模式一样,既要有自我拼搏,时不我待,改天换地的精神和内动力,还要有八方支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帮助和支持,更要有高屋建瓴,顶层设计,如椽大笔的谋篇布局和政策保障。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有确信,中职教育的坚冰必将打破,中职教育的春天必将到来!
你好,我是萱宁老师,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我分为职业学校非常重要。
事实上整个社会对中职学校认识有很多误区,但是我认为中职学校对社会的作用非常重要,下面我从以下几点展开讨论:
1、国家教育体制的需求。
其实学过教育学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教学体制是不一样的。像德国实行双轨制,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并存。其他很多国家也是如此,甚至有些国家学生高中教育之后必须要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咱们中国沿袭的是德国的双轨制。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技能型劳动力,而且很多都是有才华、有特长的人。这是对社会做的第一大贡献。
2、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成人成才
中职学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提升技能水平,拓宽自己的就业道路。在技能大赛上获得很好成绩的学生都是各大企业争夺的目标。
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参加春季高考实现大学梦。春季高考相对夏季高考要容易的多。只要努力,将来你获得的是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同的文凭和机遇。这是对社会作出的第二大贡献。
3、社会稳定的需求。
有人说:“多开一间职业院校,就少建一所监狱。”这句话说的特别中肯,充分的体现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相对来说成绩不太好,但是基本素质特别好的学生;一种是成绩不仅不太好,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
第一种学生可能是因为学科上偏科造成总成绩落后或者其他正常因素导致的成绩落后,这一类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其他很多方面特别优秀。事实上只要选好专业,完全可以通过专业上的优势弥补那些弱科。
第二种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对孩子缺乏关爱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他们往往被人们称为“问题学生”,其实这种学生在所有中职学生中占很少很少一部分。
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和老师最头疼的事情,但是幸运的是中职学校的老师相对都比较有耐心,有包容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约束和教育这些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如何理智地解决一些事情,使得他们拥有更好的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中职学校的存在,这部分学生何去何从?如果都在社会上任之发展,会怎么样?这是没法预知的。这是中职学校对社会的第三大贡献。
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见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