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5:51:31 条浏览
一流985211的本科生,有的出国了,有的直接工作,竞争压力就小的多,才给了这种所谓努力的的人机会。
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不想再失去第二次,还有就是,高中刚毕业很多人对大学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随便混混,玩玩就过了,以为上了大学出来后就一定能有一技之长,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特别是大学的严进宽养严出制度,让很多人在大学里舒舒服服待了3年,等到最后一年,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他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什么也没学会,没有拿高工资的实力,有很多企业只招211985的毕业生,这时候才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也明白了211985与普通一本的区别,或许是逃避就业竞争压力,或许真的想再深入学点东西,所以很多人选择考研,他们此时已经体会到211985与普通院校的区别,理所当然的要选择211985。所以这个问题的原因只有一句话:他们心里受到了打击,他们长大了!
闻道有先后而已。
人总是要经历过挫折才懂得什么是珍贵,大多非985或211的大学生,在职场的发展都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这个时候更能领会一个重点大学的优越性,之前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再多么的真诚都不如自己经历过体会。没有比较哪有好坏。
个人因为上高中根本不知道985,211和普通本科区别有多大,总觉得上了大学靠的就是自己,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努力就好了,所以高中偏科也没有太努力的去弥补,反而天天研究数学每年高考的压轴题[捂脸]最后高考成绩也并不理想,普通二本就走了。
这问题有点矛盾,这世上没有早知道。更何况,高中考上了985,211就结束了,没有更高的追求了么,呵呵
大家好我是等待菩提花开,现在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不管是高中考入普通院校,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985研究生的人。还是直接考入了985高校的这些人,他们的能力和智力都相对不会太差的,而且多半是对称的。
人的懒惰是人性的根本,它所表现的就是逃避或者拖拉。人的懒惰同样也能影响大脑然后对神经产生支配,它与行动力的表达往往是相违背的,人懒惰的过程往往是和行动相抗争的过程。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今天外面的天气不好,你不想出去吃饭,这个时候你的懒惰就会占据大脑的主要神经支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感到饥饿,等到你饿得实在难受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懒惰思维开始退却,行动力思维一下就占据了主导,这个时候你不得不迈出家门去吃饭。还有如果五一放5天假,你有一个文案需要在这5天之内处理完成即可。你一般不会在放假的第一天,就选择把这个事情解决了。这个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玩乐或者休息,等到了假期的最后一天,你实在无法逃避了。因为明天即将上班,这个时候你的行动力支配会占据绝对的优势,然后让你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把这件工作给完成。
如果一个有梦想的人,他肯定会选择追求最好的生活。但这个梦想的达成往往取决于,他付诸行动的时间。如果他刚开始就付出行动,有可能他很快就能够把这个梦想达成。但是如果刚开始受懒惰性思维的支配,等看到了别人努力的成果之后,看到了与别人差的差距之后。他的行动力支配才会变得比较强硬,然后奋力拼搏达成这个梦想或者超越别人。
如果一个刚开始高考只考了一个一本或者二本的学生,因为智力因素是同等的。前期往往是因为懒惰性思维的主导,最后导致他只是考了一般的大学。等他进入校园之后发现,同等能力的人这个时候都在985或者211。这个时候他内心会产生极大的失衡,他的懒惰性思维瞬间被击垮,最后行动力思维完全占据主导。在加上自己内心梦想的引导,这个时候他往往会选择发愤图强、奋力拼搏。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打破自己曾经落后的局面,认为考入985的研究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衡。
而已经考入985院校的学生,这个时候因为有了明显的优越感。懒惰性思维会逐渐占据主导,这使得他往往会放弃拼搏的动力,停滞不前最后只成了一个985的本科毕业生。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的成功是看见别人的成功才成功的,很多人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前期优越于别人才失败的。这多半是因为人的懒惰性思维存在的诱因,以及梦想的对称性优势所产生的结果。
我河南的,我们那届一本线586,我高中时和同学闹矛盾患了抑郁症,做题就害怕,集中不了精力,考了578分,我们那年考生98万左右,哪去考985或者211,另外我们省一个985都没有,只有一个郑大是211,还不让扩招,所以河南大部分考生高考那天基本告别bat这些大企业了,不要说学历不重要能力才重要,人力看来学历就等于能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应该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说明很多原来不好学习不好的孩子,不能一概而论,也许他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有很好的发展。例如原来是考到了非985或非211的学校,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到985和211院校继续深造。
二是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努力的,很多学生例如是在玩儿或者是没有认真学习,他也只是听老师说大道理,我应该努力学习应该怎么样,但是他体会不到好的大学和不好的大学的区别的。
我想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现在无论老师和家长无论怎样苦口婆心的说,很多学生仍旧是不努力的。
只有让他们经历这个社会的打击,让他们经历这种985211院校和非985211院校的区别的时候,让他们亲身去感受这种区别的时候,他们才能意识到这个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最后才能够开始努力去深造,去考到这样的学校。
高中的时候他们才十七八岁,大学毕业之后已经20多了。处在一个成年人的阶段了,思维更加成熟,更加清醒,更加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自然也就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努力。
考研是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只是大致分一区二区,地域因素很少。高考则不一样,在北京参加高考跟在河南山东参加高考完全不是一个难度好吧。
考研复习一年,普通二本也能上985,但是高中你苦读三年都未必能上985。高考是按排名的,北京每年也就几万考生,河南100多万,而且河南名校很小,外省给的招生名额又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郑州大学全国在校人数最多,这也是针对本省学子的一个政策吧,省内都消化不了,省外就更没办法了。在北京能考到清华北大的,跟在河南考到清华北大的根本付出的不一样。
我是80年代五线城市考进985的,我们班30人里考研的只有两个人,直接选择就业是因为当时国家包分配。也怕形式以后有变化,考研应该比考985容易一些,而且一本和二本就业也有差别。但是企业招聘注重的还是统招学历,我有朋友考的是二本,研博都是985而且成绩非常优秀,就因统招是二本导致无法留校任教,对学历一刀切的做法对很多后期努力的学子也不公平,应以才用人而非只看学历。
首先每一个为高考奋斗过的学生,没有不想上一个985院校的。考不上的原因很多:没有归纳或者训练过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做升学规划(这个也重要,看看那些做升学规划的机构收费也能想得到),无法享受相对更优良的学习资源,自身对大学教育认知度限制,还有自身不够努力等等因素。很简单,要是学生知道985院校和一般院校每年的拨款都能想象得到差别有多大,哪怕复读也会去争取本科就尽量进入985的
本科985有的还是比研究生985难一点。
而且有时候上了大学才开始知道学习,考研这个,你一直坚持一整年方法得当效率高的话,说实话,至少一半的985都不是问题。
而且本科985,估计考研就去更好的学校了。
985、211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而已,什么时候考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的是知识与思想的升华,而非一个标签。核心是你想成就怎样的自己,985、211毕业生是你的人生目标吗?
985的全国平均录取率是1.6%,北上津多点,三个点。本一录取率是10%。看懂数字就知道985多难。百里挑一。你以为大学生不值钱?
12年高考,英语发挥失常,刚及格,随便走了个一本。那个时候不知道985211,没有复读。按照平时成绩,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随便上。(高中全国排名18,平时班上成绩第三)
这个直接说到了教育不公平,高考录取率不同,各个省份难度不同!你如果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考个211已经将近万里挑一了,大学考研或者考博士,那就是公平了,没有低于本身带来的枷锁!
高中时都想考985.211可是并不是都能考上。特别二本的学生就业就不如985.211的毕业生好就业,所以选择继续考985.211的研究生来考进而好就业。是现实逼的。很多考不上研究生的。大学生毕业就业前景都堪忧。没办法社会竞争太大。就是考公务员条件也是985.211研究生优先。
还有一部分人高中时年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学什么好,到了大学人生目标才确定,努力有方向,所以学习自己想干的行业转型学研究生,还有就是当初选择专业不适合自己通过研究生专行业。
这几种情况大有人在,导致大学以后学985.211的研究生。
弥补以前的不够努力,能考上的谁不想上985。大学继续努力考上985不行吗。为什么不高考努力考上985,请问有后悔药吃吗,那只能大学努力改变了自己了,高考那是一去不复返。这问题问的!!!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当然想大学就考上985,211,问题是当年没考上呀!
就我本人来说,一个是地域差异,教育稍微落后,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当年不够努力,眼界太窄,考班级第一名就觉得很厉害了,问题是整体都不算太好,第一名也够不上985啊,这些都是后面才大彻大悟的。其次是学生时候想法太单纯,以为无论在哪只要自己够努力就没什么(道理是这个道理,现实会有偏差),等到上大学开阔眼界之后,明白自己的差距之后才会更明确一些东西,名校确实可以带来光环和敲门砖,但是更多的是氛围和平台,这些是非985,211学校真实存在的差距,也不是非上名校不可,只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努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