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09:55:46 条浏览
根据描述的症状考虑肝胆火旺可能性大,推荐可以使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这个情况总体看应该是肝胆火旺,口苦一般是心火和肝胆火旺;口干是指心阴不足,或者胃阴不足关系比较大;手心出汗一般和脾胃有热关系比较大;易怒烦躁一般是心火大,肝火大关系比较大;小便赤黄一般是指有心火,肝火等。长期耳鸣,一般和肝肾阴不足关系比较大,也是体内有火造成了火劫阴,造成了肝肾阴不足了。
一般治疗上可以用些清热去火的中药,或者清热燥湿的中药,滋阴养肝肾的中药。可以去医院看看中医,辩证论治,用点龙胆泻肝丸可能也会有些改善的。看年龄看性别。女性可以用点知柏地黄丸试试。
原创作者,本文为知识共享。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建议您到医院化验一下甲状腺功能和血糖,也可以根据当地医生建议检查其他项目。
口服中成药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疗程可以半个月左右,不超过一个月。
口苦口干,耳鸣易怒烦躁,这是肝胆实火上炎的症状,小便赤黄是湿热下注导致,手心出汗也是热邪迫津外泄。治疗应该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口干口苦有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之像,肝郁化火,火灼津液,故口干口苦。长期耳鸣,与肝肾亏虚有一定关系,易怒烦躁也是肝气郁结,肝气不疏之像,小便黄赤代表体内热重。治宜疏肝解郁,补益肝肾,清热解毒。
口干口苦,长期耳鸣,手心出汗,易怒烦躁,小便赤黄应该怎样治好?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龙胆泻肝丸,这是龙胆泻肝丸的症状吗?咋一看还真是,是吗?现实很残酷,当你用龙胆泻肝丸时,用一段时间后,却感觉没效,很打脸。有人说,我不信!不信你可以试试!试试也不花几个钱。为什么龙胆泻肝丸不行呢?
长期耳鸣。这个症状很重要,这给我们的信息就是什么呢?虚!关键就是这个“长期”,长期说明不是很严重,可治可不治。如果是实火,就不是长期了,而是严重,那种耳鸣是让你烦不胜烦!
口干口苦。口干,一是阴虚,二是实火。判断是不是火,还要看患者是否口渴,是否喝水。题主没有说这个症状,就说明没有口渴,口渴也是很不舒服的,如果有那个患者能不说呢?因此在这不是火,是阴虚。口苦,是少阳证,胆汁上泛,肝胆犯胃。
易怒烦躁。这是肝气上扰,肝失疏泄。
手心出汗。这不是热盛迫液外泄,是阴虚,阴液不能内守。
小便赤黄。这个问题应该是患者表述不清,我们的小便本身就是微黄色。如果真是小便赤黄,那还要有小便不爽,比如尿少,尿涩不舒服。这些患者都没有表述出来,看来是没有。那么这个症状是不成立的。
综合来看,这个患者应该是阴虚火旺,肝阳上亢。
回头再看看龙胆泻肝丸的症状: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我们细细地和上面的题主的症状对比,你觉得是肝胆湿热吗?
针对这个症状的治疗,应该采取养肝阴,滋阴以降火,疏肝气。方药可以采用知柏地黄丸+四逆散加减,可以加夏枯草、石决明、磁石等。
把脉
口干口苦,长期耳鸣,手心出汗,小便黄赤的表现一般认为是肝火旺盛,也称作肝经火热。肝火内盛,胆气外溢,则口干口苦;肝胆经络绕耳,故长期耳鸣,其特点是突然发作,鸣声如潮;肝火旺盛,烧灼津液,逼津液外泄则手心出汗;肝火上攻于头,则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尿黄赤为肝火之象。
肝火旺盛的治疗原则是清泄肝火,常用的方剂是龙胆泻肝汤,该方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主治肝经实火,胁痛目赤,口苦耳鸣,耳内肿脓和肝经湿热下注,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带下黄稠等证。临床可用于急性胆囊炎、膀胱炎、急性湿疹、泌尿系感染、急性中耳炎等属于肝火旺盛者。当归龙荟丸对肝胆实火,头晕目眩,神志不宁或胸腹胀痛、便秘、尿赤涩等证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肝火旺盛耗伤肝阴出现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表现的,可以配合服用杞菊地黄丸等滋阴补肾的药物。
肝火旺盛者要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以配合药物治疗,做好情绪调节,保持平和心态,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避免急躁发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劳逸适度,通过适当运动来放松身心。
口干口苦、长期耳鸣、手心出汗、易怒烦躁、小便赤黄,这些都是肝火旺盛的表现,所以要怎么治呢?那肯定就是降肝火了。
肝火旺是怎么回事?
肝火旺,是肝脏调节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属于肝病的一种表现,肝火旺盛,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影响。
肝火旺还有这些表现:①心情烦躁、急躁、易怒;②入睡困难容易醒;③干涩无神;④口干咽干神疲乏力;⑤脱发严重;⑥全身皮肤容易出现瘙痒;⑦皮肤暗黄容易长痘长斑。
在中医里面,有“肝为刚脏,不受弗郁”的说法,也就是肝脏的阳气本身就是很足的,火气很大,不能被压抑。
所以对于身体来说,发脾气就是宣泄肝火的过程,一般不会伤到身体,除非气急攻心;而还有人喜欢生闷气,这样肝火就容易被压抑,无力宣发,只能停滞在脏腑之间,形成浊气。
然后浊气就容易在体内乱窜,影响新陈代谢,造成“上火”。在体内横冲直撞,蹿到哪里,哪里就会产生相应的不适症状。
所以肝火旺了,不能任由它发展,帮助它去去火,脏腑才能和谐相处。
怎样降肝火?
1、喝去火茶
取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橘皮10克,决明子20克,甘草5克,枸杞子5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
菊花,清热去火,清肝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橘皮,理气消食,健脾养胃;决明子,护肝明目,通便清肠;枸杞子,保肝明目,解热镇静;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
每天早晚代茶饮用,坚持一段时间,会对去除肝火有很好的效果和改善。
茶方材料经过精挑细选,独立包装,每天一袋,方便又卫生,养肝每天都能坚持。
2、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是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向脚踝方向三指宽处。此穴是肝经的原穴,即肝经的发源、原动力。
用拇指指尖对太冲穴慢慢进行垂直按压,一次持续5秒左右。在家看电视就可以按压,没有次数要求,多按对肝好。
口干口苦,长期耳鸣,手心出汗,易怒烦躁,小便赤黄,这是肝火旺盛的表现,在门诊也经常遇到,与朋友们浅谈一下。
一、症状分析:
1、口干口苦:
《管子·水地》中指出:“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
上文文献中可以看出,苦主肝,口中苦味应责之与肝。是由于平素脾气急躁,或情绪低落,形成肝郁气滞,日久肝郁化火,肝火上炎于口,灼伤口中津液,故口干;口苦主肝火,肝火上炎于口,故口苦。
2、易怒烦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在《内经》中指出:“肝为刚脏”。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强,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平素生活与工作压力增大,心情抑郁,或与他人纠纷,情志压抑,发则为怒。
3、手心汗出:
情志压抑,形成肝郁化火,肝火迫手心汗液而出,故有手汗。
4、小便赤黄:
情志日久化火,肝火随小便而下,故小便黄赤,小便黄赤主热证。
5、长期耳鸣:
应考虑肝郁化火证,或肾阴虚火旺证。
(1)、肝郁化火:
在《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指出:“有肝胆火盛,耳内蝉鸣,渐至于聋者。”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肝火上炎,上扰清窍于耳,故耳鸣,此时耳鸣往往是暴鸣,而且声响比较重,如刮风样,或机械声,重者可以耳聋。
(2)、肾阴虚火旺:
《黄帝内经》中指出:“肾开窍于耳”。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耳鸣与肾有关,特别是长期耳鸣,此证耳鸣往往声响比较小,如蝉鸣。本证形成的病机是肝火旺盛,日久耗伤肝肾之阴,肝肾阴虚,虚火内生,上扰清窍于耳,发为耳鸣。
二、可伴随症状:
脾气暴躁,或心情抑郁,两胁胀痛,脘腹胀满,嗳气频作,攻撑作胀,暴发火眼,耳鸣耳聋,巅顶头痛,女子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不孕,闭经,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三、病因病机:
平素脾气暴躁,或者有生活与工作压力,形成肝郁气滞,日久肝郁化火。肝火上炎于口,口干口苦;肝火迫手液而出,故手汗;肝在志为怒,情志化火,发为怒;肝火随小便而出,故小便黄赤;肝火上炎于耳会耳鸣,或肝火灼伤肝肾之阴,日久肝肾阴虚,虚火内生,上炎于耳,故也耳鸣。
四、治则:清泻肝火,滋阴补肾
五、方药:龙胆泻肝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六、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耳聋左慈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
七、养生注意事项:
1、平素少生气,少有工作与生活压力,保持好心情,以免肝郁化火。
2、少吃辛辣之品,别酗酒,以免火热内生,加重肝火。
3、少熬夜,以免暗耗肝肾之阴,虚火内生,引起耳鸣。
4、治疗其他疾病时,少用温热药物,以免加重肝火。
以上浅谈症状分析,病因病机,以及调理与养生,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朋友们,万事如意,远离肝火,天天有个好心情!
(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