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11:55:03 条浏览
书法形成以后,慢慢发展,经历数千年风雨,已然有了其规律性,法度也就在其规律演变中产生,其中以唐楷最为法度森严。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前辈后人如何变化,也出不了他的法度之外,当然丑书另计。
其实我觉得法度也就是古今国人对文字的审美观的集合体,前人总结出了一套又一套的书法理论,并非凭借自己空洞的想像力而造出来的,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亲身体验与摸索而打造出的一套书法公式。
每个人的写字风格都不同,有的严谨,有的狂放,就形成了许多的字体,才有了如欧体、赵体一类的说法。书法一道博大精深,不深入其中你永远不会知道它的深度与美。
但是每个大家的作品,不论风格,不论字体,楷也好行草也好,它都不会跨出法度之外,因为跨出法度就相当于跨出人类审美观,也没见哪个大师随便画个圈圈就能流传百世,即使流传下来,也只能当古董文物,不能说它是一副作品,所以说个性必须依靠法度而生,不可超越,一旦越线,就相当于时下的丑书,只能引来骂名,不能成为一篇作品。
法度是传统,个性是创新。偏离法度谈个性,是无本之木;不思创新守传统,亦是作茧自缚。
法度与个性的关系比较复杂,与社会的风尚有关具有普遍性。文人为了官考必须取法官阁体,不然即不能录取,在这个时期个性不可能体现。
但是个性必须在法度内发扬这是根本,如果为了表现个性而不顾法度哪样只有极少数人做的到,那叫写出自己的面目。过于守法度最终把字写死写成匠气,字最难改的毛病是匠气。
法度中发挥自己个性唯多读相关艺术类的的书,写临古人的帖下它几年苦方悟出何为自己。
法度是个性的克星又是个性成功的推手。
书法的法度,顾名思意,就是书法的书写法则,包括书法的笔法,笔势,笔意,形式等等。
个性是指个人的风格。
两者的关系我认为是类似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书法的法度是根本,是大家学习的基础,这是千百年来书法艺术总结,传承的结果,有了各方面的规律性,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公理。个人的风格当然是在法度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能偏离基本的法度,这也是各个书法家都有不一样的风格。
书法的法度是对书法作品整体审美观的总成,书法的法度与个性并不矛盾,法度保证了你的作品为书法艺术的范畴,而艺术不排斥其中的个性风格的存在。个性风格偏离书法的法度,则为“丑书”,哗众取宠的东西了。
法度和个性是构成书法体式的两大要素。不管是哪种书体,或者是什么样风格的字体,都具有独特的法度与个性。法度是技术层面的,侧重于形象制作。个性属于艺术层面的,侧重于神采表现。例如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他们的代表作无一不是讲求法度与个性。
法度是指通行的书写技艺法则与基本规范,如:执法、笔法、笔画、结字、章法等。个性是指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节奏感、力度感、气势、韵味、竟境、情趣等。
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前者注重技术性书写过程,后者注重艺术性表达结果。在实际运用当中,无论是临帖,或是创作,很难把它们分裂开,否则,顾此失彼。
通常情况下,在初学书法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比如临摹法帖,必须忠实原作,正确解读范本精神,以获得技法精要,谓之取法。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熟练的各种技法元素,意在写出个性。因此说,法度是创造个性的前提条件,个性必须依靠法度来建树。
以上是我的理解。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谢谢支持!
书法的法度就传统意义上书法的循道,其中书写格式和字的规正及规则统称为章法。关于个性就如美玉之沁色,在遵循传统书法法度规则章法基础上能够表现出自我独特艺象,从而是书法作品更具聪灵秉性独特。
@墨干古回答:书法与个性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是水与鱼,骨架与肉的关系。想要写出的字有风度气势。这里面就包含个人的个性了。何为书法。也就是为什么有柳体,王体,欧体和米体。正因为他们所写的笔迹透着他们身上的性格,章法严紧,个性独特。形成完美书风,风体。
书法的法度与个性
书法艺术在于精通书法的原理上使用成熟技法创造性的表现出形态美与内涵美,表达高尚的情操,体现一个中心思想,赋予了书法的人格化,这个结果彰显个性。
书法的个性:不同个性的书法,总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和精神启示。就像面对冰山与大漠时,会有一种野旷高风的审美联想;当面向大海时,会有一种海阔天空的审美感受。
法度是一种介媒,法度是一个办法的概括。法度是一个共性的作用过程,个性是个体活动的综合结果。不停地完善创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总结形成法度。等等一系列稳定有规律的办法概括为法度,于是法度上就有了种种的归纳。当你从书法的法度上和个性上找到一个结合点时就有了一个感悟,谁都能自己创造新法度,谁都有个性。
法度可以共享。法度有一个创造构成来源于实践的概括,这些概括也构成了一个概念。那么你的概念正是你的法度所在。实践者的方法总结都可以构成一套成熟的法度。王羲之有其法度、欧阳询有其法度、颜真卿有其法度,法度也是创造的,创造产生了法度。
这些用笔办法可以共享:"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用笔须变,周全单断;主张运腕的,主张运肘的,主张运指的;主张要笔笔中锋的,主张笔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的;梁同书总结技法:"笔长则灵,毫软则遒,墨饱则厚,笔快则意出",这也生成了一个法度,不同办法自构了不同法度,有了完善的技法构成法度的系统,法度是有共性的,因而法度可以共享的。
独特的宋徽宗法度的来源。早年学薛稷、黄山谷,中年又学习褚遂良后知用笔兰亭法度所变而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着力研究,运用了褚遂良笔路拉长路程距离,再变化薛稷、薛曜尽瘦劲挺秀润笔致,其线条笔画进行瘦劲塑身,行笔变化兰亭的曲为刚直挺拔,只保留起笔的一波三折法并压缩缩小角度,这是清刚的关键。横画收笔带钩(取《九势》钩裹钩弩)加大加长加快,竖画收笔用顿点压制垂直度与重心,加大撇画处的夹角白面积,捺画用复式一波三折法舒展延续连接,竖钩拉长距离并压缩夹角和锐化,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实质上也是一波三折的最大限度的扩大拉长行笔路径,结体的体势取黄庭坚的中宫收束呈辐射状法则,同时在斜画紧结的体势上反用褚遂良平画宽结法进行补充,这个处理办法使其体势与笔势使矛盾协调统一,这是瘦金体的核心所在,体势的彻底创新,与黄山谷体势完全不同概念。这些组合了另一个新的法度,他的创造办法产生了新的法度,这也是一个综合体,也因为自已的创造才产生了宋徽宗的法度,他的具体使用形成了他的个性。所以法度是可以共享的,个性只是使用者的组合体,是无法共享的。
徐生翁法度的来源他这样说:"我学书画,不欲专从碑帖古画中寻求资粮,笔法材料多数还是从各种事物中,若木工之运斤、泥水工之垩壁、石工之锤石,或诗歌、音乐及自然间一切动静物中取得之。有人问我学何种碑帖图画,我无以举例。其实我习涂抹数十年,皆自造意,未尝师过一人,宗过一家。"这是他的办法。是可以共享的。
弘一法师法度的来源这样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按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斯可矣。不唯写字,刻印亦然。”这是也他的办法。是可以共享的。
自己是可以创造法度的。法度是进化的再生产法度。共享了他人的法度,他也可以创造自己的法度个体,使用了自己创造的新法度个体才能产生个性,个性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使用结果,是唯一的无法共享。
法度是死的,个性是活的。仅有法度而无个性必然千篇一律缺少生气,仅有个性而无法度就不能算是书法了,毕竟书法也是有传承的,也要遵守点规则。故二者相辅相承
那么法度和个性如何区别呢?我们在临摹时都会有这样一个经历,就临摹不像,有的地方像,有的地方不像,实际上像的部分就是法度,而不像的部分就已经具备了个性的萌芽状态。也就是说个性就是有别于其它自己独具的特点或特色。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醒一下,学习书法,不要刻意追求什么个性,要以无我为上,有个性非常容易,而无我却是非常难得,因为,无我全靠向他学,而个性出于自己内心。书法需要个性,但个性超越了一定的度,势必会失去作品的艺术性。因为艺术不是自我的任意发挥,是审美情趣或思想的提炼概括的表达或表现。
书法的法度是技术手段,个人喜好是动力方向,二者融合在一起是有机的结合,不会割裂。也即喜好选择你是站在高处还是半山腰,你的见识也随之发生变化,悟性高低相应,那么最终你走得远近,达到的高度,有的出神入化,有的就只在门前徘徊,这与你的学识渊博程度技术手段熟练度有关。
读、临、比较是非常好的学习书法。
书法的法度和个性是怎样的关系?
总的回答是:书法的法度和个性是相互依存、彼此互补、交相为用、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称得上书法的作品,法度和个性缺一不可。
法度的基本释义为:1.法令制度;法律。2.行为的准则;规矩。在书法中,法度的涵义主要是指第二义:准则、规矩。
个性,则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个性,有人也称之为“人格”。在心理学中,个性与人格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性是人格的同义词,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和各种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合。狭义的个性通常指个人的一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有时,甚至指个人的品德、操行。
纵观书法史上成功的书家的成长过程,就可以印证法度和个性对于书法家艺术成就的重要影响。或者说,法度和个性的因素,决定了书法家的艺术品位。
书圣王羲之,他学习书法最初是从师于卫夫人的。而他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以后,也有自己追求和创意,终于成为书坛的圣人。王羲之的个性,从郗鑒选婿时,兄弟们毕恭毕敬,唯有他“坦腹东床”若无其事,可见一斑。
再说王献之,他是受其父亲自指导学习书法的。可是,他有自己的个性,并不是跟着父亲亦步亦趋。有一次,谢安问他:“汝书比右军(王羲之)如何?”献之回答:“固当胜。”谢说:“物论殊不耳。”固当胜,意思就是:固然应当是胜过右军。在学习传统法度的前提下,这种自信争强的个性,成就了王献之。因而,王献之创造了有别于羲之的具有“外拓”风格的书法。羲、献草书见附图一、二。
其他如唐代张旭,性格洒脱不羁,所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因而,他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狂草书体。其狂草见附图四。
唐代怀素,他是僧人,但是个性也比较突出。怀素喜欢喝酒、吃肉,也喜欢吃鱼。他“西游上国”,对前代书法多有阅历和学习。专攻草书,与张旭并称为“颠张狂素”。其草书见附图五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其书法个性十分突出。代表作见附图六。黄庭坚学习草书,最初从师于周越,后来对老师不以为然了。因而,他按照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写出了风格独具,草法新颖的黄体草书。这充分证明了个性在书法中的位置。当然,对于黄体草书,后人是有批评的。元代鲜于枢说:草书“至山谷(黄庭坚)乃大坏,不可复理。”这是从继承传统方面说的。
若论书法个性,明代张瑞图的书法风格更为突出,见图八。张瑞图的书法面貌与书法用笔,与前代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家都有很大的不同。张的书法,或者可以看成是个性对于传统法度的巨大冲击。在张瑞图的书法中,“法度”显然已经臣服于他的个性了。作为“明代四家”之一的张瑞图,其书法艺术成就是不容否定的。
还有明末清初的王铎,他是法度与个性糅合为一的典范,书法作品见图九。王铎鄙薄怀素书法,主要继承发展王献之的书风,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大草书法。东瀛人士甚至誉之为“后王胜前王”。
至于精通书法法度而个性并不十分突出的书法家,唐代孙过庭和元代赵孟頫都是。其余不列。
总之,法度和个性是书法的两极,譬如太极图中的阴阳图像。没有法度或不懂得传统法度而随笔书写的“作品”,不成其为书法。没有(缺少)个性,其书法往往成为笼罩于前代大家阴影之下的“奴书”。所以说,法度与个性这个问题提得好。确实值得研究。
附九家草书如下:
书法的法度与个性有何关系?
一般都是因个性的不同就有不同书法风格的追求,例如米芾生性癫疯,性倔怪性放宕,有喜欢奇石,一则放纵则有近王献之书,王献之倜傥狂放,书法尽萧然简散之能。米从而恋献之书之法度。后有了变化无常之刷笔。之风格。应该说意气笔是从王献之书多少受到了影响。
书圣王羲之,书妙,源自好游山,玩水,垂钓,寄情自然万物,属于烂漫情性之人,喜好翰墨,因此个性自由自在,所以书法创作出遒丽万化笔端,开创了一个行书特点为流变之体。也从此有了意法的书法欣赏性。
由此个性多少对书法的风格法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也有个案,欧阳询个性平常,人长的畏缩,但是书法景观俊美,气象有大。字体漂亮具有q奇特险峻状。
可见个性豪爽喜欢书写草书法度。严肃整饬者喜欢楷则。这是一种普遍规律,也有特殊情况,因此个性影响书法法度,仅仅是一个因素。促成一个书法家的风格,有很多因素。时代背景,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经历阅历学识艺术修养以及……
由此所提命题,仅仅有点牵强了。多少有相关纽。
如此理解,浅见
在书法上法度是指笔法与运用笔法需要把握的分寸。它是书法学习的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不遵守法度,字是永远写不好的。法度与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性追求的是变化、超越和独特性,而个性的创立绝对不能抛弃法度,对某些法度的运用可能更加炉火纯青。
在美好一天很荣幸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认为唐人尚法。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都是法度森严的楷书。但是,他们五位的楷书风格却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就是说的个性。
在以下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我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书法形成以后,慢慢发展,经历数千年风雨,已然有了其规律性,法度也就在其规律演变中产生,其中以唐楷最为法度森严。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前辈后人如何变化,也出不了他的法度之外,当然丑书另计。
我认为每个大家的作品,不论风格,不论字体,楷也好行草也好,它都不会跨出法度之外,因为跨出法度就相当于跨出人类审美观,也没见哪个大师随便画个圈圈就能流传百世,即使流传下来,也只能当古董文物。
我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最后在这里,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书法的法度主要是讲书法的用笔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书法规则,尤其以唐代法度更为严谨,例如书写书法作品要留出天地边来,写作品落款的规则。
个性可以在书法中体现,个性与法度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的法度里面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在行草书中书法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出来自己情感的同时,又遵循一定的法度。
法度是共性的,个性是个人的审美取向。
共性的笔法,结构,大家都得遵守。写个“人”,左撇右捺,得按规矩来,如果为了追求个性,要写的与众不同,偏偏要把大家认识的“人”写得无人认为是个“人”,他就不是“人”。个性,也是要在共性的框架内,超出了共性的框架,就是出格。
书法的个性是什么?就是个人的风格。个人的书法风格,取决于笔法的组合和结构的搭配。笔法的组合叫用笔。笔法是单一的一个书写动作。用笔是把多个笔法组合起来完全一个笔画。笔法的组合不同,写出的形态就不同。藏锋圆润厚实,露锋劲利爽朗。方折圆转,提按顿挫,各有所爱。
结构的搭配,长短窄阔,方正欹斜,各安其位。如钟繇的扁宽,欧阳询的瘦长,颜真卿方正。法无定形,贵在通会。
法度不是为了束缚书写的手脚,而是利用法度来使我们的书写美观。法度与个性并不冲突。抛弃了法度的个性,就是野路子。一些人抱着古人的法度是人创造的,今人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创造?今人当然可以创造。你创造出来的东西能够得到大家的赏识,大家都来仿效学习,你创造的东西就成了大家学习的法度。这个真不是权威、专家所能阻挡的。关键是要被广泛的人群接受。
窃以为书法的法度与书者的个性是有某种直接关系的。无法度常规,书者依何为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法度,才有个人特色,法度是为你进入书法的高峰境界铺路搭桥的。这里所说的个性我觉得是书者的个人性格所形成的个人书法特点风格。
书法的法度泛指所有的书法知识,有各种字体门派的用笔方法,笔法,字的结构造形。从草书方面看就比较复杂,整个篇幅构图布局,在章法上来说,讲究轻重缓急,大小,粗细,开合,收放,疏密,争让的变化穿插。我们说某位同志的字写得好,很有特色个性,正是因为他严格按规矩办事,遵循书法的法度章法,不苟落笔,刻苦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他就领会了书法的精髓要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他的书法就形成自己的风格,破壳而生。越是有成就的好的书法作品,从它里面越是找得出古人的踪迹,严谨的法度,否则,他的书法就找不出古人的踪影,就象脱轨的列车。
所以说,书法的个性特色是由法度派生出来的。就象有了好的工厂,好的技术,好的原材料,才有好的工业产品。
这个问题稍微有些抽象,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我们把书法的法度比作我们人人都要遵守的国家宪法,把个性比作个人行为。那么,个人的行为是要受宪法所约束的。但是,在法律范围内,人的行为是自由的。所以,在书法的法度范围内,在遵循法度的起前提下,是可以任意发挥,可以个性化。可以说越个性,越出色。
个性指个人的精神面貌,心里面貌。出类拔萃的人这两点肯定是区别于普通人的。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门传统的艺术,可以称为艺术中的佼佼者。我们知道,所有被称为艺术的东西都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而普遍的,统一的东西是不能被称为艺术的,因此,个性是艺术的必要条件。所以,书法是需要个性的。
我们看一下古代的书法大家,哪一位不是遵守古法的?哪一位不是具有独自风格的?所谓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说的就是法则千古不变,只是结体因时代不同有相应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是个性的体现。
所以,书法的法度与个性是不矛盾的,并且个性是受制于法度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初学法度,积累法度,最终在法度范围内形成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