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13:12:03 条浏览
翠花,上酸菜!
我是东北人,最喜欢东北人说话,最能反应人精神状态的语言,也是最幽默生动的一种语言。有好多特色词汇几乎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我喜欢的是这句话
你瞅啥瞅瞅你咋地再瞅一个试试试试就试试,充分反映了东北的人火爆脾气和豪爽的性格
整出来了新的境界,!
最可爱的东北话莫过于抖音里怕打针的男孩说的:哎呀妈呀!哎呀妈呀!那么尖……将东北话的喜感发挥到了极致
整一口
最喜欢俺们东北都是活雷锋,这个讲出了东北人讲义气,不怕死,永当先锋的特点。特别是东北人纪律性极好,我记得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毫无抵抗力,全军撤退,导致了全中国陷入对日作战的被动局面。
干哈
你干哈没干哈没干哈那你干哈没干哈就是没干哈那没干哈那你干哈我说了没干哈那就是真的没干哈哎哟妈呀那你那啥你贼干哈
我爸在广州都定居快十年了,有一次,我妹让他出去时带点东西回来,他回来说没开板,把我们笑够呛。
麻爪了!这句话最有意思,感觉是不小心被电到的猴子,手和手上毛被烧糊了一片,剩下不多的毛随手颤抖着惊叫着,跳来跳去,不住的甩手,这是第一次听到麻爪了这个词,给我笑得肚子疼的猪叫。。。
实际是形容做什么事或工作前,没有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到时把事情或工作搞砸了,为麻爪了,其实不光东北这么说,北方一带都有,只是东北人用的比较频繁。
《整个浪》作为副词不能简单理解为范围广区域大,而是一个重点用来形容迁延变化的过程,浪这一动态名词体现了由点及面由近到远的画面感,是东北语言文化生动修辞的典型词汇。比如即可用来体现积少成多勤劳勇敢的农耕文化,如眼前这片高粱地整个浪都是我们家的;也可以用来表现意外事故造成的破坏性,如大火把这片林子整个浪都烧没了。除对空间上的描述外,还可以用于抽象表达,如中国男子足球队整个浪一群草包窝囊废,比起使用全都是窝囊废,整个浪能体现出一个接一个从而报废一整窝的动态过程,从而充分表达出烂泥扶不上墙的无奈心态和更夸张的讽刺!
拥护啥啊
大妹子,你嘎哈呢。
没有,任何语言没有最受人喜欢的某句话。有人说是:你瞅啥?听了好尴尬,这那里是喜欢,这是野蛮,至少是戏说。黑龙江部分地区说这旮瘩、那旮瘩、嗯哪等,不用离开东北,辽宁人就哈哈笑你。语言是组合,只有组合起来才有最美好的、无以伦比的词语,曼妙的天籁之音、如此多娇的江山。如是,说标准些的普通话,每一句都好听!
你这话问的好,卧操,我就是东北人,卧操,你问我就对了,卧操这话我喜欢,卧操!
干哈呢?话出帅哥口,带酒劲。
干哈呢?话从美女出,引蜜来。
哎呀妈呀
那可老鼻子啦~
我目前在南方生活,出生在东北,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听东北人说话特别亲切,我用东北话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再说一个孩子,看别人家孩子吃好吃的食品时的贪婪的表情:我在东北那旮旯生活了四十多年,看你馋的汗喇子一直在淌,磕不磕碜。
东北话你喜欢哪句?
姥爷抽着烟袋锅子,喝着地瓜烧,哈莫赖味充满窝棚,寻什着学摸点哈事,嫪二(外号烙腐子)拐着脚上园摘菜,二人见面唠上了,这磕唠的,黑天嘛火的,从哈拉滨扯到山海关,从旅顺口整到牡丹江,还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地猜上拳了,眼瞅着天黑了,拉拉咕踢着土圪拉叫,一老娘们心激嘛火地冲进窝棚,揪着嫪二耳根子,唠啥唠的,下晚等你摘菜,吃烙茄子,没事别尽扯那王八犊子。
首先声明,我不是东北人。但是特喜欢东北人说话的韵味,给人以特直爽、特逗的感觉。
其实,让我真正了解和喜欢上东北话的,就是那些经常出现在屏幕上的小品、电视剧。我感觉,东北人的幽默是天生的,这与他们的说话方式有直接关系。有时同样的一句话,别的地方人说出来和东北人说出来,那感觉是相当不一样!总觉得他们说话特逗,这可咋整?你说气人不?咱也学不来那嘎达人的幽默。你瞅啥?我说滴不对吗?最后说,东北人的精点通用话应该是犊子,犊子前面可以加不同的字,可以组合出很多与犊子有关的词语。总之,犊子成为万能了!
就聊到这里,有说滴不对的地方,恳请东北人指正。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