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你最喜欢谁的书法作品?有理由吗?

2024-12-28 11:49:08 条浏览

启功娟秀




颜真卿。

我一开始学颜,也觉得太胖,太死板,不好看。喜欢瘦硬的欧体。后来练了智永,进而其他各种字体,又看了一些书法史料专著,才理解颜真卿的强悍之处。

首先推荐陈振濂老师为最近日本颜真卿展写的文章。微信里搜一下就可以了。手机码字不方便贴地址。

①来自同时代的肯定是很多的,唐代极其重视书法,全民练字。敦煌有无数平民百姓抄写的经书。选拔官员的标准“身言书判”包含了书法。这个分母极大,而颜真卿能在当时享有盛名(具体文献很多,不引用了),可以说人中龙凤,天选之人。

不过,唐时王羲之才是真正的大众审美,一如李白的诗歌,这是当时最受追捧的。杜甫,颜真卿这类注重程式化,人格美的艺术风格真正登上神坛,是宋代士大夫欧阳修,苏子瞻这些人捧上去的(我欧说,颜体初看如忠臣烈士不可近逼,越玩却越觉可爱)。具体分析可参阅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②颜真卿的笔法很扎实,也有创新。

颜楷之所以一般人觉得“不好看”,是因为它借鉴了民间俗书笔法,为之后的宋体印刷体打下了基础,我们现在看多了印刷体会觉得审美疲劳,在当时,这种雄浑刚健的书风可以说一洗滥学王逸少的流俗时弊。整个唐代楷书形成的目标或结果之一就是普及书法。行书石刻不多见,因其不善于在石材中表现。(圣教序,李北海一脉不谈)而颜真卿的楷书用以刻碑是十分适宜的,有纪念,普及等功能意义。(书法的实用价值)

另外,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里认为颜真卿是基本笔法形式可能性的终结者,对笔法发展有贡献。

颜真卿不同的楷书也有不同的艺术变化,高票答案和陈老师文章有详细图片对比,故略。

③颜真卿也能玩花活儿。如果说,颜楷是其严整法度和深厚功力的外化,那么颜真卿依旧留下了不少展示才学灵性,完全融入了人生起落的行书作品。我颜的祭侄文稿,行书中笔笔藏锋,悲郁凝重,考虑背景故事,真是情之所至一往而深,感染力max。裴将军诗帖也是行书中不多见的雄浑气魄。争座位贴,刘中使帖就见得几分飘逸了。




古人自不必说,没法不喜欢。现代启功大师我最喜欢!




王羲之挥洒肆意很自由流畅多变




我喜欢气吞山河的毛体书法!




史湘




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遒劲美丽




王羲之

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书法第一人。

《兰亭序》

则是我国古代的第一行书。




欣赏每一个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书法作品。




弘一大师的,随性、淡然。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问题。

最喜欢《灵飞经》,钟绍京版最灵动。

作为一位书法爱好者,平时也喜欢写写字。尤其喜欢临《灵飞经》。

《灵飞经》作为优秀的小楷作品,被后世很多书法家认可,说是第一楷书也不为过。《灵飞经》全篇一笔不苟,风姿俊逸,神采飞扬。其字,在用笔上,露锋顺入居多,流畅中求稳健,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在结体上,造型优美,结构精巧,于飘逸中见稳妥,于典雅中见遒劲,的确是优秀的小楷范本。

每次看见别人临写灵飞经总是要做一下比较,看着自己写的和老师们写的如此大的差距,就下定决心一定努力写。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己书法功底太浅了,练习写字真的很吃力。但我不灰心,我依然坚持写着。虽然进步不大,毕竟自己高兴就好。练习写字一年多的时间了,水平没看到怎么提高。纸倒是浪费了不少,现在还没有写毛笔字的条件,等到以后准备练习一下毛笔字。看看能不能有所进步,估计进步也不能太大了。




八大山人的书法!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静气”——八大山人就是如此!!




最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原因有三:

1.书圣书法自然天成,和谐畅达,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形神皆备。

2.书圣人品贵重,豁达儒雅,性情洒脱。

3.在魏晋玄谈的风里,保持了清醒,富有进取心。




近时期的,喜欢启功的书法。喜欢他拥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比如他的字修长,瘦骨清秀,笔画之间协调又恰到好处。与古人相比,自然灵动又不古板。有阳光之气,又兼具阴柔之美。

另外他的书法里流露一种皇家贵气这是极少有的书法家拥有的。

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条幅、册页、屏联整体看起来都清雅脱俗,很舒服。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还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字里行间透露着既有书家的格调,更有学者、诗人之深厚的学养。

早期的,喜欢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我自己一开始练书法,就第一眼相中它。当时被瘦金体的挺拔,苗条,洒脱,锋芒毕露,以及富有强劲的骨力与弹性所吸引。

慢慢练习后,才真正感受到它的真正内涵。因为瘦金体的笔画启发于大自然观察,比如竖像鹤脚,撇像把剑,提像春风吹起的柳叶,点像一滴水,捺像躺着的美人,也像修长的兰叶。

总之难得的特立独行书写表达。把汉字书写得如此美,美的自然又狂野,又不失优雅。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说的就是它。

确实难,我自己练好几年都觉得有一定难度,但依然还是喜欢。难,难在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底去驾驭,难在需要极高的涵养和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




每一副书法作品都是作者用心去创作的,它们有灵魂,有开放,有包容,有豁达,有血有肉,我们只有欣赏之份,至于喜欢谁的作品不喜欢谁的作品,要看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自己的爱好。




我最喜欢王羲之的字,他的字是建立在章草,籇隶,行,楷多种书体之上的,行中可见楷,见篆隶,楷书也不象唐楷之后的楷,那样拘谨。学习书法最直接的路,就是学王羲之,可有最大获取。




从古至今,优秀的书法家有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也不少。不得不说每一位书法家的每一件作品都有让人值得称赞的地方。以楷书四大家为例:

颜真卿雄浑朴茂,又不乏秀丽之姿。

欧阳询结体精严,又不失飘逸之气。

柳公权肃穆庄重,又时有洒脱之笔。

赵孟頫世称妍媚,又时见筋骨之力。

故而每当我进去入书法的世界无不被历代优秀的书法家们的作品所惊奇和震撼。

然而在这众多的书法大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王羲之。至于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是王羲之的技法或者说功力是非常高深的。

由于王羲之没有真迹流传下来。我们一般认为唐代御用书法拷贝大师冯承素临摹的《兰亭序》最接近王羲之原作。唐代的这种拷贝技术在今天被认为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那就是“双钩填墨”。即通过强光照在书法作品的背面,让墨迹显现在拷贝纸上,再用细毛笔勾勒出字的轮阔,然后再参照原作笔意将轮廓中间的空白填墨。这种方法在古代没有影印技术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作的笔意、结构、章法。所以要想快速理解一幅作品可以尝试用“双钩填墨”的方法。接着我们看看这本兰亭序的两个细节。众所周知的是兰亭序中的二十个不同的“之”字,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我在这分享另一个细节。那就是他的露锋和牵丝,曾有专家表示把兰亭序作品放大一百还能看见其中极细的牵丝。

介于图片质量问题我并不能放大那么多倍,到在这种倍数下的细丝仍然值得我们惊叹书圣并非虚名。

第二便是王羲之的帖子个个独树一帜。

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每个帖一个调,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多样的风格体系。

二谢帖、得示帖

丧乱帖

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伯远帖合称“三希”)

何如帖、奉橘帖

第三则是王羲之无一卷真迹传世。

唯一一卷有记载去处的还被唐太宗带进了棺材。众多摹本尚且如此精彩,那么真迹的面貌则不得不引人遐思。可以说这也为我们学习王羲之书法带来了无尽的可能




楷书喜欢欧阳询的险劲挺拨、储遂良的遒劲秀媚,行书喜欢王羲之的流丽婉转风度劲媚,章草喜欢皇象朴厚大气。




书法之美还是在与应用。仓颉造字,记载万事万物,方有后世法度。现在流传下来的祖先文化瑰宝,无论是文史典籍,亦或是楼阁匾额、山川崖刻,乃至往来信札,无一不透露出文字书写应用之美。其次才是彰显修为的书法作品艺术之美。

书法是记录文字的书写之道,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前人书写韵律。其美关乎书写者的历史背景、学识修为、人格魅力,三者缺一不可。至于后世以书写之法标榜自身的学识渊博,乃术士之流炫技而非大家。大家者,集大成与一身,可别开天地,创门立派,虽历千古不可朽。

至于喜好因人而异,每个阶段能够欣赏的艺术水准,对作者的历史背景的认同与否,决定了对于书法作者的喜好厌恶。余初学,喜王楷之娟秀,厌颜楷之粗鄙。深入,则喜赵楷之连贯,惊颜楷之朴拙老辣。因而历代名家皆有可取、可学、可喜之处,恨己不能博览众艺之长。唯今理应海纳百川之德,却还是无法接受跳梁小丑之乱象,文字书写之实用价值,在众大师穷凶极恶的表演之下变成猴子杂耍取悦众人,不知乐从何来。当下打字取代纸笔,书写逐渐退出文字记录之功,乃成与古人对话之途径,一品茗,一支笔,修心养性之福哉。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最爱赵孟頫的楷书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用一句话形容:继唐代以后,赵孟頫是唯一以楷书进入中国书法史的书家。

虽然赵孟頫的行书造诣也很深,甚至从某些层面上讲要超过他的楷书造诣,但真正奠定他书法一代宗师地位的,是他的楷书。楷书在唐代达到顶峰。欧柳褚颜四位大师将楷书树立起典范。从唐代以后,书法家们大多以行草著称,到了清代又涌现一批篆隶名家。但能以楷书著称,在书法史上和唐四家并列齐驱的,从唐代以后有且仅有赵孟頫一人。

宋四家的楷书也很高,但他们的主要成就并不是楷书而是行书;董其昌、八大山人也是同样。鲜于枢虽然与赵孟頫齐名,但论楷书的影响力,赵孟頫仍然甩了他一条街。唐代以后,唯一能跟赵孟頫拼楷书的只有宋代的张即之。但张的楷书高虽高,却并没有达到赵孟頫那种在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成就;另一方面,张传世作品太少,影响力也远不及赵。所以,赵孟頫是正儿八经的,实至名归的一代宗师。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