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11:27:28 条浏览
首先学校让老师把教学经验心得进行交流,是让老师们互相交流经验,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让教学方法更加优化。而对老师进行评比,是刺激老师对教学经验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育教学的提高。
所以学校的这两种做法是可行的,两种做法的目的都是共同提高老师教育能力,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
老师的任务是好好的教书育人,学校应该督促老师提升自己,但不要为了自己的政绩,你动动嘴,让老师像个八爪鱼任折腾,不能好好教课,只要能教会并教育好自己孩子,谁在乎那些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什么优质课[捂脸]
为何会有此问?哪里不合适了?
您的意思是,教师交流了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会导致被别人偷学“绝招”,导致影响自己在评比中的成绩?
如果是这样,那说明您可能不太了解教学这件事。
我简单打个比方——比如足球这项体育运动,比赛都是公开举办的,任何技巧和招数都公开展示在所有观众面前的。那么如果我们组织国足天天观看世界杯上巴西德国法国这些国家球队的比赛,看各路专家分析讲解剖析这里面的技巧招数,那是不是我们的国足下次在绿茵场上遇到这几支队伍,就可以好好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知道技巧是一回事,能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却是另一回事。
给国足看一千场顶级的足球比赛录像,听一万场足球比赛经验技巧的讲座,当他们在场上遇到对手,依然是渣。
我再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描述演员工作的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其实讲台的这个“台”,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演员揣摩角色,磨练演技,需要的技巧经验不可谓不多。但是演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在自己发挥技巧经验的场合,会发生的剧情和台词都是提前知道的,都是固定的。如果是话剧等现场表演剧目,那都是排练无数遍的,一般不靠演员的临场发挥来达到演出效果。如果是电影拍摄中哪个环节的搭配出了意外,演员只会听到一声“咔”,然后再来一遍。
而教学这件事,很有意思,那就是非常考验教师对于教学技能的经验的灵活运用。你教案写得再好,学生未必能“配合出演”。当课堂上学生出现了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教师必须能及时调整,灵活应对。换句话说,教师在上公开课前既没法事先确定好自己上公开课时的每一句台词,也不知道到时候自己的“搭档们”到时候会是啥情况。
这里面的应对,您要是多听过一些课,就会知道,那真是高下立判。
这背后的能力,绝对不是听几次经验分享能得到的,那都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磨练中,在数十年的实践中积累得来的。
做教师的,哪个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哪个不知道陶行知。什么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的四种模型,教育的三大理论等等等等,各种教育教学论著简直浩如烟海。各种教学能力培训讲座听得人耳朵冒烟,各种校内听课、校外听课,各种精品课程,各种交流学习从不间断。
但是,知道归知道。这些技巧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当前课堂的这个情况该怎么处理,学生的情况该怎么判断,自己这个话该怎么讲,教师需要在一两秒内给出正确的应对。到那时候谁还想得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些啥,上次教师交流的时候林老师是怎么谈这个问题的,张老师又有哪些好的技巧。
教师能把一堂课中十几次乃至几十次此类反应都做对,靠的是那些早已融会贯通,浸淫到了骨子里的教学能力。
所以,教师之间交流教学心得只会互相促进,绝不会认为这会降低自己在教学评比中的竞争力而敝帚自珍。学校促进此类交流,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请问您的焦虑是什么呢?面对如此安排你是担心什么吗?
估计你的心中有很多负面的想法吧,学校有什么安排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把情绪先调整好,再来做自己的准备工作吧!
世上哪有公平的事情,好好争取不要被考核了,加油!
合理而且很有必要。教师交流心得互相听课议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是个人魅力与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别人是学不来的。
交流和评比都是为了提升、激励大家再进步的方法手段。让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借鉴、都有提高,在评比中树立榜样,激励后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如果大家都能正确对待,积极响应,效果应该是显著的。但有的时候在执行中,被有些人流于形式,反而成了大家的负担。我希望你能放下负担,和大家坦诚相待,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你一定变得更加强大![赞][赞][赞]
交流和评比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方法。
交流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可以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交流是必要的。当然,前提是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为了交流而交流。
评比是学校为了激励老师,让老师们都能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教学中去,同时,也可以让那些教学效果显著的老师得到大家的肯定,内心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交流和评比都是学校正常工作中的方式方法,正常的交流和评比,有利于帮助老师们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那些效果显著的老师给与肯定,继而激发更大的动力。
但是,如果交流和评比只流于形式,在交流中不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夸夸其谈,评比不根据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是根据领导的喜好,或者领导内定的优劣,那这样的交流、评比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了。
我们学校每学期也都有评优评先,只是评价的标准受到大家的质疑,结果让大家感到不能理解,所谓的优秀不能使人信服,这样的评比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笑话!
首先,你有这个问题,是你觉得不合适么?我觉得你在质疑这个做法,恕我冒昧,猜测你的心理。
我觉得学校这么做的目的有二,一,让大家分享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有利于大家成长。二,评比,可以刺激大家的竞争意识,分出水平高低。
当然,存在一种情况,大家积极性不高,在交流阶段会有所保留!
我们单位经常有这种活动,尤其学期开始时。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做教师多年,分享一句话:越分享越成长。
学过教育学的人应该都知道,掌握知识最牢靠的方法就是把知识教会给别人。
越越分享,越能提高自己。不要介意别人把自己的东西能学走,别人学了只会促进你创新,改进。
一个教师要有格局,要有创新意识。
排名让老师互相竞争,对比。分享又让老师毫无保留?让其他老师超过自己,我认为是矛盾的。
我曾经托管过很多教育培训机构,教学教研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不但要展开备课,磨课,过课,评课,还要举行优质课大赛,优质教案评选。这是每一个教学团队都必须经历的。只有通过大练兵,对比,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自评,他评,专家评,授课技能才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为什么还要评优呢?这是一种激励手段,树立榜样,才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您好,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是不是您理解的有问题呢?正常的安排应该是这样的吧:
首先,学校要求写心得,写前是可以交流的,这样就想评课一样,相互学习指导。可是交流并不是所有人都倾其所有,而且交流中还会激发你的联想和想象。我相信这方面大家的收获还是有不同的。
其次,在自己写的过程中你可能还参考网络上一些心得体会去写,每个人的不会完全相同。
最后,拿出来评比也是可以的。毕竟可以选出比较优秀的作为备案资料。因为你是老师你应该知道学校搞什么活动都是要备案的。
总之,我觉得您的问题不是问题,可能就是您的理解有偏差。而且像这样的评论性收获性的文章也没什么可比性,不必太在意。
希望我的回答您可以满意。
交流分享当然可以,评比分等大可不必!笔者以为让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其利有三:其一是以活动促进教师动笔,反思整理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体会,自我改进提高;其二是以活动促进相互启迪,大家以欣赏的态度来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其三是以活动彰显先进案例,树好榜样立好标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交流分享颇有价值。
如果把教师评比分等其弊有三:其一是褒奖少数必然容易伤害多数,评上奖的不见得多么可喜,年资有深浅、水平有高低,没评上的一定会下不来台;其二是品头论足、分等设奖往往还会伤害获奖者彼此感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品往往不见得都有可比性,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分三六九等本身就不科学、伤和气;其三是容易亲疏有别,因为不客观不公平而产生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矛盾。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孰高孰低,很难一碗水端平,滋生干群矛盾。
建议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自己和自己比,二改和一改比,引导教师相互写赏析式评语,在“展示——鉴赏——改进”中引领教师发展提高!
我们这边一方面大力提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一方面又进行成绩排名,绩效考核。我也觉得这两者有点矛盾。
我是一名多年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很想坦诚地交流下对这个问题。打造教师专业化成长,一直是许多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倾力努力的事,并制订在工作计划中实施。我的管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每学期必须完成三个一: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心得;读荐一本好书;发表一篇校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三个一工作纳入学校考核评比,由教务处检查实施。
同年级中交流教学心得:旨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这项工作也一直得到教师肯定和支持。但严禁网上抄袭,不结合实际应付了事等。每次交流评出优劣等次,特别出格的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你说批评合适吗?懒散的工作就是要批评,可不惯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