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颜真卿的行书具有什么特点?

2024-12-28 13:49:32 条浏览

颜真卿行书“三稿”即《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和《争座位帖》,这是颜真卿的三个手稿。根据自己的临习体会,我认为先从《祭伯父文稿》人手比较合适,因为它相对工整,易识别,手法也相对简单。然后是《争座位帖》,最后是《祭侄文稿》,达到一定程度后再交替进行。

1.《祭伯父文稿》。

此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字少;二是字形相对较“正”;三是字迹相对清晰,章法相对规整。在鲁公“三稿”中,这一稿的艺术个性相对较弱,这正是其作为入门法帖的优势,上手相对容易些。

2.《争座位帖》。

此帖的特点亦有三点是字数多。有了临习《祭伯父文稿》的经验之后,再临此帖会有更好的感觉,二者同属拓本,且基本风格相对一致,这样临习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因为字多,因此又向创作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二是章法极为丰富,此前后变化较大,这样的章法学习,对于行书创作,尤其是大字路的创作是极为有利的。三是文章可读性强,这也是此帖极为重要的特点。它的内容是鲁公写给郭仆射的一封书信手稿,因鲁公对当朝宦官当道的不满,对郭公不敢申张礼法和不敢主持正义的不屑,虽文之前半部有赞誉之辞,然里面依然充满了嘲讽意味,既体现了鲁公仗义执言、不屈权贵的性格,又道出了极其深刻的道理。比如“满而不溢,所以能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能长守贵也

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3.《祭侄文稿》。

此帖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从古至今无任何争议,可见此帖在行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我在和书法同道聊天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谬论”,我说我觉得此帖应为“天下第一行书”。之所以这样说,是从它是真迹的角度而言的。《兰亭序》高超,可我们看到的好比是人的“照片”,而《祭侄文稿》好像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真人。严格意义上说,此帖是我们临习古人行书墨迹最可信、最完整的一本法帖,所以我才有上述的说法。其实这正是此帖的第一个重要特点:真迹无疑。与其他二稿相比,面对这样的真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鲁公书写的真实过程,包括线条的内外虚实、墨色的变化等等。

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一文《书临平原祭侄稿(丁西)》中说:“平原三稿,以《祭侄文》为最奇纵,定是真迹。”李宗玮先生解释说:“此文是包氏临颜真卿《祭侄文稿》而自题其后的跋文。《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祭伯父文稿》,被公认为是颜真卿书法‘三绝’,而包氏又认为真卿稿书又以《祭侄文稿》最为奇纵,故列为‘三绝’之首。鲁公在官场上为杨国忠所妒,张欲去之,乃出为平原太守,在平原太守任上,适逢安史之乱。真卿从兄果卿任常山太守,杲卿与季明两人同在抗击安史乱军中战死。季明只寻得首级,而尸体不见,仅以头入棺,称为‘首榇’。《祭侄季明文稿》写于乾元元年九月,真卿47岁。书写时心情激昂,怒火中烧,悲愤齐发,不可遏止,故不思笔墨之功,不求章法规矩,笔走龙蛇,着墨斩杀而一气呵成。这种不期然而然之书,却又深得书之神理,体现了一种不可言喻的精神状态,所表达的意境玻了旧有的范式,作品那种潜在的冲击力和紧张感,使你为之动容。这正是的真实艺术价值。”这是《祭侄文稿》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它是鲁愤情绪下所书,“笔走龙蛇,着墨斩杀”成了他最重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第三个重要特点是章法上富有生命韵律。打开《祭侄文稿》,我们似乎看到鲁公书写时的“心电图”,又像听到了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情绪的波动,眼中流泪,心中流血。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鲁公所书非书迹,乃心迹也。这样的心迹,创造了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章法,这样的章法是做不出来的经典的书法作品,一定是书法家情感的倾诉,这是艺术的灵魂。这与电影、戏剧、小说等艺术门类一样,情感的倾诉,使观者入境,产生共鸣,随之哭、随之笑。

学习鲁公的“三稿”,必须通过研究历史,了解鲁公人格的伟大,这样才能与之产生共鸣。他在书写《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时,心里是何等滋味?有失去亲人的彻骨悲痛,有对奸贼当道的愤恨,有空怀报国之志,却不能为民解难的遗憾与无奈……了解了这样的历史,用心去感悟鲁公的精神世界,才能读懂这“三稿”。




关键是用笔的内力。




刚劲有力,经道柔美!

横细竖粗!结构圆融!

大气!正气!




它能排第二行书,纯是真情实感流露,不是无病呻吟,,,故成榜样




颜真卿的行书是正人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的仁人志士,做官为民为君的一位忠志之士时心迹。无絲毫的浮躁与妍奇,“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觉似一位德高哲深的长者坐在堂中桌左与对话者既交心又道理,不激不励,情理并茂。




会用笔法之后,随意表达情绪,不加雕琢,没什么布局谋篇之类。重点都是笔法。其余皆是枝节。




颜体书法是书法中的精品,颜真卿生活在盛唐时期,盛唐以胖为美,颜体书法正迎合了这个时代,从颜真卿年轻时候的《多宝塔》的清秀飘逸,到颜真卿晚年的《勤礼碑》的肥厚高贵,颜体书法的特点逐渐现成,并到了最高峰。学习颜体我认为应该临写《勤礼碑》。




颜体贵在筋。即所谓的颜筋柳骨。颜体不仅筋重,而且厚实。实用于匾联。因其写法稳且法格太重,规则太死。变化太少。适用初学者。




与以前二王的秀美相比,颜书开大气纵横之先河,男性粗犷大气之美力压女性的柔美……




颜真卿,字清臣。由于被封为鲁郡公和做过平原太守,故人称颜鲁公、颜平原。他是唐代继晋以后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行书特色是,在结体俊秀的基础上,笔法圆劲,线条浑厚,常使中锋使转,线条厚重流动,中宫紧密,四肢开张,线条粗壮劲道,提按转折迅捷,形成一种浑强挺秀的风格。

他的行书代表作有《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贴》等。

下面是我临写的颜真卿的行书,请朋友们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谢谢邀请。颜真卿先生的行书,比较纵放,有种大开大合的感觉。也比较苍老浑厚,写大字榜书非常有力的。小字也可以。颜体不论行书楷书草书,都是中国文化史高峰。




颜真卿的行书应该说是中国书法行书体系里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技术系统,实际上他这个技术系统也是从二王技术系统里面生发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呢?颜真卿的书法是引篆籀入书,也就是说他的行笔过程中是以绞裹的运用,绞转的运用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他不是单纯的、简单的提按、反转来实现毛笔的节奏变化和那种断连、映带、牵丝、转换的。

所以说,在学习颜真卿行书过程中,你还是要建立在对篆隶书的技术体系上,建立在对篆书绞裹、绞转和平铺的这种小篆线形、大篆线形的基础上的,还要建立在对二王行书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因此说学习颜真卿这种技术体系,得有足够的前期技术准备,还要通过对颜真卿墨迹的学习,《祭侄稿》和《争座位帖》其实是一个技术系统,但是《争座位帖》是刻帖,《祭侄稿》是墨迹,那么我们在学习刻帖的时候能够以墨迹作为参照,那将会作为我们非常好的过渡。




颜真卿的书法,民间有“楷不如行,行不如稿”一说,颜稿尤以三稿最佳。然颜体后继者乏人,把颜体再推到一个高度者,后世者大家又更少。清朝的何绍基,算是有成者,但不幸他把颜体推成了老干体,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种发展吧。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通俗的说,古人学书,笔法技术是一脉相承的,然而能做到寄情于书,就完全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欢畅悠闲之余慨叹人生的,纯属闲情雅致。颜真卿的书法大多是悲愤激昂,一腔热血,充满庙堂之气。苏东坡的寒食帖又是凄凉寂寞的。虽说文以载道道有异,然而寄情于书亦相通,能从古人书法作品中寻情探道,才是现代人传承艺术的意义所在,而单纯的探讨书家的技法未免狭隘。




颜体行书特点:

化篆隶高古之法入行书,创造了与盛唐相应的新书风及新体势。自然雄健,博大壮美,气骨森然、奔放挺拔,真情流露。其中的《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乃颜真卿悲愤交加、情难自禁时作的祭侄文,虽作品中错桀之处不少,时见涂抹。但通篇凝重峻涩、神采飞扬,笔法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粹自然,妙处连连。其中情感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真真是一篇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故元人鲜于枢认为:此帖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评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一评论,也为历代书家公举。颜真卿行书还有《潮州帖》,乃颜公任湖州刺史时,湖州遭水灾平静后所作。《潮州帖》笔法侧媚多姿,字法圆转连绵、丰丽灵动,墨色华润光亮,由章法井然纸上可见颜公当时的安然心境矣!再看他的《刘中使帖》,此帖又称《瀛州帖》,约写于唐大历十年(775),为颜真卿得到打败安禄山叛军的消息后,(因其侄颜季明皆因安史之乱而惨死,而悲愤作《祭侄文》)大喜若狂(个中当有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所描述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样的狂喜情状。),于是奋笔疾书而成这《刘中使帖》。该帖:运笔古劲酣畅而不露锋芒,结字跌宕多姿而熟合规矩。帖中“耳”字结束那笔拖长竟占了一行,其欣慰之情,由此溢于笔端矣!后面21字线条遒逸联绵,更见激情不绝。故明代书家董其昌称《瀛州帖》: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生异趣。

总之,颜真卿行书就如他的颜楷一样,以“筋”取胜,兼收汉隶及魏碑笔势,再以篆籀行书,化瘦硬入丰腴,改“二王”阴柔秀美转雄浑宽博而气势更为恢宏,骨力更为遒劲,风格凛然气概,终成万世典范!




感谢大师兄的邀请,我从几方面来回答:

一、颜真卿所处时代的书法流变

唐代的行书和草书,均看齐二王的风骨,以二王为正格,欧阳询、虞世南都勤于临摹和学习,《圣教序》敛入规矩。

到了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学王右军行法,摆脱旧习,《李思训碑》以行作楷,趋于平实。

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崇尚隶书,一改行草笔势,张旭更是将草书的用笔由清健演变为圆劲。

颜真卿真草兼通,用笔从母亲启蒙时的清健,到《颜勤礼碑》时期的圆劲,行草书,则以《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为杰作。

颜真卿书法的主要特征是雄健而外拓,创造出盛唐浑厚丰腴的书法新风,后人将颜真卿的书法、杜甫的诗句和韩愈的文章,并称为“唐代文化三绝”。

颜真卿幼时受家学影响,非常注重文字的规范,受褚遂良时风影响,可以说褚遂良是他的老师。之后,颜真卿又师从张旭,尽得其楷书笔法,有意思的是,同时期的怀素,吸收了张旭的草书笔法,也自成一家,宋人董逌认为:“鲁公受法得尽于楷,怀素受法得尽于草”。颜真卿存世的楷书作品,风格也是变化很大的。

颜真卿书法中有篆籀气,楷书结体中常常参有篆书结体,而且不使巧劲,不求妍媚,也不趋于简便,独守拙气。颜真卿一生仕途起伏,被贬谪近十年后又升迁,最后以忠骨报国,为人尽忠职守,正气凛然,天性如此,他的书法也自然刚劲独立,因为整体结字非常端庄,初见颜体的人有些难以入帖,然而越看越是可爱敦厚,后世也广为取法流传。

二、《祭侄文稿》

公元758年,颜真卿49岁,书写的原因,是正当英年的侄子,惨遭杀戮,而且身首异处,归葬时,仅有头颅,没了身躯。

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最终“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季明是颜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

颜真卿看到侄子的头颅时,悲愤交加,写字用笔顿挫纵横,情绪注入笔端,收放顿挫激昂,能感受到行笔速度极快,下笔也是狠重猛烈,为书法史留下“天下第二行书”的千古绝唱。

从整篇的气息,可以看出纵笔浩放,遒劲又不失流丽,篆籀笔意,或者像镌刻,笔意自然,书写速度极快,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通过文字的书写,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没有过多注意到章法和布局,所以笔画非常天然,没有半点刻意。

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祭侄文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文稿墨色浓重而枯涩,书写工具可能是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蘸取浓墨,使用麻纸,所有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一致,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从情感表达来看,颜真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

字与字之间,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行与行之间,如同过桥之担翁,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

最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到了第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所以《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人们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最高。

三、《争座位帖》

《争座位帖》书于广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64年,距离《祭侄文稿》已过去6年,颜真卿55岁了。

颜真卿与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书信手稿。相传有七页纸,大约64行。信中直指谪郭英乂在两次隆重的集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以致礼遇高于六部尚书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

鱼朝恩在当时大权在握、骄横跋扈,是让朝野为之侧目的人物,颜真卿痛斥责他嚣张气焰,奋笔直书,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全文内容大义凛然,维护朝廷纲纪,铿锵有力,忠义之气贯穿字里行间。

书法随意自如,然而又裹挟风雨于空中,横斜曲直相联飞动,米芾曾说《争座位帖》是颜鲁公第一行书,后世也有评论,说此篇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为颜真卿行书第一书。

苏轼曾于北宋长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全篇书意不在字句,完全跳脱出法度之约束,肃然之气出于绳墨之外,有着魏晋以来风流气骨,被推为神品。

总之,两篇行书作品,都得笔神妙,是颜鲁公直抒胸臆之神品,从其中能获得不同的养分,今天的回答就到这,下次见。




谢谢邀请。颜真卿的行书,总体上的感觉,是大气厚重,,用笔沉稳,富有思想,充满感情。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悲愤之下,焦墨渴笔,如泣似诉,声音都沙哑了,还在控诉安禄山的罪行。、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颜真卿争座位碑同样在用笔、结体、布局上率意自然而富于变化的,加上用笔具有篆书的特点,以中锋、藏锋为主,很少露锋,线条圆转遒劲,在浑厚雄伟中又带有灵巧,显出一种“沉郁顿挫”的郁勃之气来。湖州贴虽然有人说是米黼所作,从湖字,常字看的确与米黼特点相似,但从凑字,年字等看,米书中似乎找不到类似的笔意,因此我还是觉得属于颜真卿所作,米黼中的一些笔法或许正是出自鲁公。这幅字如大江奔流,气势磅礴,用笔仍然是以中锋为主,在环绕的笔画里调锋自然生动,不激不厉,富有揉劲,趣味横生。总之颜真卿的行书以沉稳厚重,朴拙大方为主基调,具有篆籀味。结体布局自然富有变化。




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认识这件颜真卿的作品,通过分析这件作品,我们来看看颜体的书法特点。

《刘中使帖》字体结构宽博,线条丰满而又极富弹性。作品中用笔提按顿挫的起伏与律动,体现出颜书强筋的特征。

宋代的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也对这件作品进行过点评:“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驽。”点评中的“屈金发驽”的比喻,揭示帖中的线条弹性之美真的是一阵见血。

颜体的结构以宽博为主,体现线条运动时的丰润感与弹性的力量美,环绕连带顿挫分明、肯定果断。此外作品还有飘逸洒脱的一面,如“耳”字的长笔直下,其势迅疾,其意遒劲,如锥画沙。《刘中使帖》与《蔡明远帖》内容虽同属一般书信,但此帖有一种欣慰之情,溢于笔端。《蔡明远帖》之字,锋多敛含,律动缓缓;《刘中使帖》则锋芒耀露,急湍迸流。“耳”字末笔拖长竟占一行,其欣慰之情,借此线条一抒为快。且情无尽,意未完,故其下半篇之字比上半篇更大,如心之舒,而线条更加遒逸联绵。第五行二字相联,六行三字相联,七行四字相联,又似情激不已。董其昌称其“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

元朝也有为书法家评论称这件作品“英风烈气见于笔端”张宴也称赞说:“观其运笔点画,端有闻捷慷慨效忠之态”。

明代文徵明认为在颜书存世墨迹中“此帖为最”。并且花了很多的时间专门研究这件作品。

释文: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吁足慰也。

好多专家鉴定完这件作品以后都认为笔法虽然是颜真卿的,但是有些细节方面却存在疑点,怀疑是后人高仿的,特别是其后有个收藏界的毒瘤“米大神”,虽然是怀疑,但是还是没有过硬的证据来证明是米芾的仿作。同时认为其为真迹的一边提出了新的证据:

据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颜真卿大字《瀛州帖》,为宋宣和御府故物,元初藏张可与家。”又据帖后王芝题跋: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王芝曾从张啸江处以陆柬之《兰亭诗》、欧阳询《卜商帖》易得。明代归项元汴“天籁阁”,后辗转落入厂肆。民初归李石曾。帖内钤有“三槐”、“悦生”二半印,“绍兴”、“张晏私印”、“王芝”、“项元汴印”等鉴藏印。后有元代王英孙、鲜于枢、张彦清、白湛渊、田师孟及明文衡山(文征明)、董思白(董其昌)等题识。明《戏鸿堂》帖刻入。

看过这件作品专家的点评,你明白颜真卿作品的特点了吗?




《祭侄稿》率性、随意、粗放、移情、偏草,叙事明显。《争座位铭》法度谨严、风格卓约:矫键、挺拔、奔放、多姿,示范明显。




谢谢邀请!在这里就不对颜真卿的生平简介再重复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百度科普。颜真卿的书法以雄强为主,曾学法于张旭,但并未得张旭草书的精髓。其中以楷书为主,楷书中的许多法帖也被奉为圭臬,例如《颜勤礼碑》、《麻姑山仙坛记》等。在行书方面,颜鲁公以篆籀入行书,笔画中常有屋漏痕的感觉,但传世作品较少,其中以三稿《祭侄文稿》、《祭伯父稿》、《争座位帖》最具代表性。至于《湖州帖》、《刘中使帖》中无论是用笔、字形都完全和三稿不同,却和南宋米芾的书风有很多契合之处,因此被历代书家鉴为米芾伪托鲁公之名而作。

单论颜真卿三稿之中,又以《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最有特点,《祭伯父稿》在用笔上也有点脱离鲁公的笔法,不推荐作为学习的范本。

《争座位帖》又称《与郭仆射书》,在用笔上有强烈的篆籀笔意,多中锋,笔法劲挺有力,也是非常典型的“屋漏痕”。字数较多,可以作为创作的集字工具。但与《祭侄文稿》相比,其中的笔法变化较少,较为单一,显得整篇字帖都略为平稳,给人的感觉就是厚重。

而《祭侄文稿》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无论是章法,还是用笔,亦或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悲痛之情,可以和学习者产生跨时代的共鸣,这也是此稿被推到这个高度的原因。在用笔上变化丰富,顾盼生姿,全是颜鲁公书写时的真情流露,没有刻意,信手拈来,多了一份古朴和自然。而在笔画上,用笔浑强,力透纸背,篆籀笔法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章法上变化丰富,虽有删改,都是也正是这种随意的改动,却打破了章法的平齐,显得更为自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在学习颜体行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是藏锋,将笔锋内藏,显得更加含蓄有力,这也是和二王行草不一样的地方。颜体行书对线条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找到笔与纸的摩擦点,将笔墨刹入到纸中,如此才能将线条变得更立体、浑厚,这也是篆籀一脉行书比二王行草学习难度大的原因。以上所答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也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互相交流。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