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6:32:55 条浏览
心肺复苏是增加你呼吸大的空气,进入你的体内,当你走在路上,突然有人晕了过去,就得心肺复苏按压,叫附近的人在晕过去的人脸上,用手还是扇子扇动,让空气流动更凉快一些,就会慢慢的醒过来。
在心脏骤停情况下才需要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这一急救措施,还是很有必要在社会公众中进行培训宣传的。
首先来看一下,为什么急救要用心肺复苏?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跳、呼吸停止以后,脑组织在常温缺血、缺氧的条件下,只能耐受4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能够得到及时的、正规的心肺复苏,有一半的病人能够被救活。如果超过了6分钟,存活率仅为4%,而等到10分钟之后再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话,基本没有存活的可能性了。
如果发现病人并积极地实施心肺复苏抢救,这样可以把时间延长至20分钟左右,这就为救护车的到来赢得了时间。也增加了病人生存的希望。因此将“从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到最初的10分钟”,这段急救的最关键时期称为“白金十分钟”。
其次,来看一下注意事项,心肺复苏重要的五个环节都有哪些?
1、对患者的判断
对患者进行明确的判断,如果是心脏骤停,而且无意识,对呼唤、拍打都没有反应,摸不到脉搏,感觉不到呼吸,符合以上条件的,就要及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了。
2、急救的姿势
将需要急救的人仰卧放置在平地(不要放在柔软的沙发或床)上,注意,移动时要头和身体同时移动,救治者在患者的右侧,站着或跪着,保持患者的口腔内清洁,然后进行施救。
3、按压步骤
双手叠加,手掌根放置在患者胸部上侧,双臂垂直,以身体的髋关节为轴线,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后放松掌根,但不能离开按压点,然后不停地重复着以上的动作,成人按压的深度要超过5厘米,速度每分钟在100--120次以上。
4、人工呼吸的步骤
患者由于意识丧失,很容易阻塞气道,而这个时候保持气道的畅通是尤为重要的,用左手按压患者的额头,右手托着患者的下颌角向上抬高,这样可以打开患者的气道。然后救治者深吸一口气,双手捏住患者的鼻翼,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为1秒钟,这样的动作反复持续进行。
5、持续的时间
对患者的救治,一般是做30次胸外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这样的循环持续5个周期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就继续之前的循环,一直等到医生的到来。
最后,看一下施救者主要担心的问题
对于施救者来说,最担心的无非是两个问题:
1、担心口对口人工呼吸,使自己被感染上疾病。
2、掌握的知识不够,技能操作不够准确。
其实,只要认真学习,掌握一定的技巧,这些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对公众普及这项技能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也希望大家都能放下包袱,积极参与到这项技能的学习中去,这样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别人,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个人要想活着,首先就得要有呼吸,心脏得跳动呀,当一个人遇到车祸或煤气中毒等突发事故时,有可能出现暂时没有生命体征的现象,也就是呼吸心跳暂停,所以急救这种病人首先得心肺复苏。咱们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先拨打120吧。感谢邀请。
由于致病因素的多样性,可以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也有相应的急救技术。
正如止血包扎应用于各类的外伤出血一样,心肺复苏术主要应用于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
什么是心脏呼吸骤停?
心脏呼吸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静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经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获存活。
心肺复苏术需要注意什么?
(一)检查意识及呼吸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倒在地上,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拍打患者肩部并呼叫:“你怎么了?”,观察患者有无语音或动作反应,再直接观察病人胸廓有无起伏,时间在5~10s内完成,若无呼吸应立即求助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国内可以大体理解为“120”,并即开始CPR。
(二)求助EMSS
单人急救者发现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呼吸或异常呼吸,应拨打急救电话求助EMSS,之后立刻返回患者身边开始CPR。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一个立刻开始CPR,另一位求助EMSS。
(三)检查脉搏
检查颈动脉无搏动或10s内不能明确地触及脉搏,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四)胸外按压
1.复苏体位:CPR时将患者放置仰卧位,平躺在坚实平面上。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3.按压手法:患者放置于仰卧位,平躺在坚实平面上,急救人员跪在患者身旁,一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进行按压;身体稍前倾,使肩、时、腕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用力、快速”按压,但不得冲击式按压。
4.按压/通气比:该比例为30:2,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致2分钟。
5.2人以上CPR时,每隔2分钟,应交替做CPR,以免按压者疲劳使按压质量和频率降低。
(五)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
(六)电除颤
以上六点以正确有效的胸外按压和电除颤最为重要!
心肺复苏是对呼吸停止,心跳骤停病人的一种急救措施,试图通过心肺复苏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是抢救病人必须的条件。
注意
1.抓紧黄金时间
2.操作正确
3.联系医院
只有心脏骤停的患者才可以使用心肺复苏,除此以外任何情况下的急救采用心肺复苏都是对病人的加重伤害,
我是急诊科医生,这样的问题我一定要回答!
心肺复苏是一项并不复杂的急救操作技能。它的普及推广已经在全世界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然而只有医务人员掌握这项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当病人需要通过心肺复苏才能被挽救生命时,真正有效的急救时间窗口只有发病5-10分钟以内。
只有身边的“第一目击者”,马上施以援手,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才有可能大幅提高。因此,这项基本技能只有被普及到所有民众,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果。
(为拯救触电同事而献上的「生命之吻」。获1968年普利策奖)
心肺复苏的适用范围
心肺复苏适用于所有原因导致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
请注意:心跳和呼吸停止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相当于死亡的认定标准,此时病人是毫无反应的。(网上流传一些视频,在患者手脚还有活动,甚至还能发出声音的情况下被做心肺复苏,就是施救者在判断上有明显失误。)
心跳停止发生以后,在心肺复苏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大约10%。只要患者不是慢性疾病晚期,或者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早期施救仍然有很大机会把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因此,抢时间是最关键!
为什么要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说简单点,主要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主要部分。(有除颤仪的情况下,早期电除颤也很重要)
通过人工呼吸带入氧气,通过胸外按压人工推动血液循环,这样可以把少量的氧气带入脑部,维持脑细胞的最低需求。脑缺氧超过几秒钟,人就会昏迷,超过4分钟,就会细胞坏死,超过10分钟,就可能出现脑死亡。
如果患者各个脏器功能良好,通过心肺复苏,有可能恢复自主心跳呼吸。即使不能恢复,也为医生到来进行后续更高级的抢救争取了时间。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尽早发现患者
●尽早报警(拨打120)
●尽早电除颤
●尽早开始胸外按压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前面几点都是强调抢时间的重要性,原因不用继续多说了。最后一点还要特别强调一下。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才能带来有效的血液循环。无效的按压就是在做无用功。高质量的按压应该记住以下几个要点:
■持续不间断(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早期也可以单纯按压,不做人工呼吸)
■快速有力(每分钟100-120次)
■深度足够(5-6厘米)。
以上是胸外按压的动作要领。
请记住:不要怕出错,关键时刻,出错总不什么都不做要好!
要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请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学习更多急救知识。
有任何疑问我将在留言处尽力解答。
谢邀。
大家好,我是周教练。
很高兴有网友提出急救这样的问题。看到很多热心的网友也关注积极发言表示欣慰。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学习急救知识。
急救是在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很多人觉得只是跟医院有关系,那是大错特错的。比如家庭急救:物体堵塞呼吸道,刀伤,跌倒扭伤等小伤痛都需要简单的急救常识。户外的话:比如骨折等比较小型的床上都需要急救。
那什么样的急救才用到心肺复苏呢?当然是影响生命安全的!比如:窒息无意识,心脏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猝死,溺水,大创伤引起的休克等一系列引起生命的都需要用心肺复苏术。
当然,这需要确定被救者是不是已经没有生命特征。要是有生命特征就不要做心肺复苏了。
怎么确定有没有特征呢?轻拍双肩呼喊,看胸部起伏,摸脉搏,感觉呼吸等。
一般没有学过的朋友千万不要随便去施救。可以在旁边急救协助就好。不然会弄巧成拙。
欢迎大家点评,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点赞。更多急救知识可以去我的文章里面看。
谢谢大家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