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6:20:15 条浏览
比得上,赶紧去
最好去清华北大亲自调查本科生为什么要出国读研。在这里瞎哔哔没有用!
难道他们不了解不清楚985211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吗?
他们竭尽全力出国读研该不会是脑子有病吧!
有些人连大学门都没进过,也在这里胡扯一通,是不是就是来满足发泄的欲望的?
是的。
留学首选美英瑞士(苏黎世)德国(机械,哲学方向),然后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基础理工科方向)。
有些学校可能没有常春藤那样顶尖,但也是不输复旦上交的名牌大学。
关键是,算一个成本,国内考研,一盒笔20块,各类辅导书教材2000块,报名费100多块,然后你就能通过努力获得国内/国际名校毕业证一张,毕业校招进五百强。
出国砸钱选一个野鸡大学,一年花几十万,没有校招,回来啥也不会,大企业不一定认可,最后找一个几千块没前途的烂工作,没必要。真要混日子,几十万首付国内买套房,慢慢考公务员不香吗?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大背景下来分析。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本上超过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所有国家,在这个大背景下,在国内读书还是流学就要看专业,人脉,市场等多个因素
如果从地域上看,大体上说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不太建议去,这些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较慢,等留学回来就跟不上国内的形势
如果从专业上看,国外的优势专业还是很棒的,比如美国的金融和科技,德国日本的机械制造。有血专业比国内前沿。
如果从人脉上看,出国留学对于很多同学是人脉上的损失,毕竟大学也好研究生也罢,会有导师和同门,这都是日后发展的重要人脉资源,当然如果不差人脉或者本科人脉实在有限的另说。
如果从市场上看,有些专业在当地市场广阔,有前景,比如美国的信息技术,毕业还可以在硅谷实习就业。但如果你在澳大利亚学这个专业就没什么意思,再好的学校也白搭,没什么市场,还没毕业就落伍了。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国内的985/211也是很牛的。最后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规划
现在许多差生在国内上不到才出去的
我在澳洲上的专业化工硕士,回国工作无缝对接,pfdpid什么的都会,但是这些国内好像是不教的
是的!
目前,国内的985.211大学的办学水平越来越高,部分985大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到国外读研还是读名校,否则还不如读国内的985大学为好!
如果考不上国外顶尖大学的研究生,是不是比不上985/211的研究生?
我是留学李玲芬老师。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国外的院校分类,并不像国内的院校分类似的:211,985,或者是双一流,二本,一本等。
如果说想要在排名上或者是名气上对学校进行对比,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参照很多世界排名,比如:times排名,QS排名等。
不过整体来说,研究生阶段对于学生的一个锻炼以及思维的发展可以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说,家里资金允许的话,自己也满足留学的基本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话,那么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毕竟,出国留学,你获得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学历或者国外院校的一个名字而已,你在自己的思想、眼界等方面都有一个自己的收获。
只能这么说,澳洲,和英国的水硕就不要说了,澳洲和英国只有少数好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就别说了
近年来出国出国留学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来,名校毕业生申请出国的比例逐年降低,以清华北大为例,2017届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28.2%,201届年该比例为26.3%,2019届为24.6%;北京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30.85%,2018届为30.34%,2019届为30.01%;在录取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也相对稳定),清华北大的出国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他重点高校也基本呈现出类似趋势,具体可以参考各高校公布的历年就业质量报告。
近年来留学归国人员比例越来越高
与出国人数呈下降趋势相反,留学生学成归国的人数比例却越来越高,根据教育部2019年3月27日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积达到585.71万人,其中已完成学业的432.32万人,这其中有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这个数据可以说明两个问题,首先可以纠正部分网友认为出国留学就是人才流失的观点,其次说明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的意愿非常强烈。
国内各方面发展是吸引人才学成归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为什么选择回国发展,某第三方机构做个一个调研,海外留学生考虑回国发展的因素中,排第一位的是国内经济发展、行业趋势更理想,其次是国内工作机会更多,家庭/婚姻原因,喜欢国内的环境和文化,出国前就做好了回国打算等。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国内各方面的发展,是吸引人才学成归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内高校能进入世界一流高校名单的还不多
回到问题本身,上不了国外顶尖大学的研究生,是不是比不上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不知道国外顶尖大学是如何定义的,如果放宽泛一点,把顶尖二字限定在TOP100,(国内重点高校统计出国留学情况时,一般会统计去到国内外TOP100高校的人数比例,也有部分高校是统计到TOP200),参考2019年软科、泰晤士、USNEWS、QS四大高校排行榜,内地高校可以发现国内高校能够进入世界TOP100的也只有清华北大及华五少数几所高校而已,进入前200的高校都不多。当然不能说排名高就一定实力强过国内的985,211高校,但总体上来说,国内大部分高校与国外一流高校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出国留学的价值主要在内在能力提升
从高校实力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仍然具有一定优势,根据《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留学期间,个人能力的提升是整个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之一,半数以上留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提升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此外、厨艺、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留学生的主要收获。
“海归”回国发展存在明显短板
而从用人单位来说,海归的学习能力、独立自主和语言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留学生和用人单位普遍认可的优势,而企业普遍认为留学生的务实性、稳定性、包容能力和自制力不足。
随着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对于“海归”的态度不再盲目“崇拜”,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海归”的质量本身参差不齐,二是“海归”在海外读书的过程中与国内信息脱节依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根据《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受访的留学归国人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缺乏实践经验”成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也是海归的一项主要劣势。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会降低出国留学的性价比
出国留学还有一个劣势是付出于回报难成正比。如果是非公费或者能申请到学校的奖学金,每年出国留学的费用保守计算也需要40万人民币左右,国外硕士研究生一般两年,大多数是直接申请博士研究生,求学时间一般需要5年左右,也就是说留学费用至少也需要200万人民币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但是归国后,“海归”的薪酬待遇却很难达到预期要求。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在京发布《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企业招聘海归平均月薪酬为10996元。即便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但是与之前的付出来看,确实不成正比。
辩证看待出国留学问题
综上,从求学提升个人能力方面来说,选择出国留学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目前国内高校实力与国外一流高校还有差距,很多先进技术与核心科技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如果仅从个人发展与就业来说,国内的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已经比较有说服力,就业难度相对不大,拥有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从性价比来说,如果去不了国外顶尖高校,留着国内读研确实更优。
第1名;“河南大学”。[呲牙]。第2名;“郑州大学”。[呲牙]。第3名;河南科技大学。[呲牙]。第4名;“河南师范大学”。[呲牙]。第5名;“河南工业大学”。[呲牙]。第6名;河南理工大学。[呲牙]。第7名;河南农业大学。[呲牙]。第8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呲牙]。第9名;“郑州轻工业大学”。[呲牙]。第10名;河南中医药大学。[呲牙]。第11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呲牙][耶][呲牙]第12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呲牙]。第13名;信阳师范学院。[呲牙]。第14名;中原工学院。[呲牙]。第16名;“新乡医学院”。[呲牙][呲牙][耶]
老穆认为,如果你去国外读研究生,倘若去的不是名校,还不如在国内读985、211名校研究生。
说句实话,倘若搁在二三十年前,哪怕你去国外读的是个不出名的研究生学校,回到国内,也是很有可能会受到一些企业的热捧……
要知道,毕竟当时我们的综合国力和科技都还不够发达。
但是,搁在今天,情况就不同了……
网络那么发达,世界各大高校的排名一查就知道了,如果你读的是不知名的高校,甚至是野鸡大学,是很容易就被企业的HR识破的。
所以说,如果你在国外读研究生,如果不是顶级名校,意义不大。
老穆认为,国内的一些985、211大学,也是很不错的,值得你去读。
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
当然,前提是你能考得上,如果考不上的话,想再多也没用!
【结束语】
时代不同了,不要总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我们中国的大学,同样也很棒!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出国留学热从盲目走向了理智,或者说到了另一个极端。
在很早以前,在国外读书都是比国内厉害的,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有各种优惠条件。比如,能在上海快速落户,其他人还要积分落户。
不过慢慢地大家看到,国外大学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很好,尤其硕士研究生,在国外就是一个过渡性的学历,不需要做科研,上课拿满学分就够了,很多人一年就可以读一个硕士。所以,大家看清了国外大学的硕士的含金量。
所以,现代很多人会说除了国外顶尖大学的研究生,其他大学的研究生不如国内的985、211大学的研究生。
这里面有两个误区。第一,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是以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为主,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大家可以说,我们研究生的研究做得不怎么样,但能力培养的功夫还是做了的,有时候研究生学位并不好拿,所以有时候国外名校也不见得比得过。
像哥伦比亚大学,算是国外顶尖大学,但它在研究生培养这块,主要是招收国外留学生来赚钱,所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的水货不比很多非著名大学的水货要少。前一阵很著名的把大奔开到故宫去的那位女的,很有可能就是哥大的研究生毕业。
第二,国内认可的顶尖大学都是类似于哈佛、剑桥这种层次的大学,这个难度很大,有些学校在某些专业非常有名,但国内听说的不多,也不被认可。我上次看到华师大一附中的拟聘广告,里面有位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是施一公的母校,生物和医学在全球数一数二。但明显华师大一附中的人不太了解这学校,第一次发名单时,把学校名称都写错了,写成了“霍普斯金”大学,后来才换。
所以,在国外读研究生,学校的知名度会打一个折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在国外前20的大学就读的。
其次,国外上研究生的,回国之后会遇到人脉问题。除了几个特定的行业或者公司,大部分公司里外国留学生不多,对外国留学生不管是顶尖名校还是普通学校,都会有挑刺心态。这点要注意。
但是,是不是去国外读研就不好了呢?
我觉得不一定,毕竟现代科技的源头在西方,去国外认真读两年书,我自己觉得会有收获。
比如,到欧洲去读数学和物理,现在虽然从指标上来说,中国的大学很厉害,进步很快,欧洲衰落了。但你如果去欧洲读书,发现他们在科研方面和学习、沟通方面,都有着原先的一些传统,这些传统在我看来,就是科研人员的素养和品味。
还有,到美国去读计算机,跟国内的感受就不太一样,尤其在加州,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在这个行业的前沿,而不是很茫然。在校园里,大家是如何热火朝天地学习,并想着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开公司。在那里,产学研是一体的,而不是我们的极为书斋气,离产业有些距离。
总之,这个是否出国读书,我觉得要看自己的目标,如果是想镀金,那确实没有必要出去。如果想要学点东西,找合适的学校,还是可以出去的。
大家觉得呢?
曾几何时,我们听到“海归”,感觉特别神奇,尤其是“海归”硕士毕业,更是视为天神下凡,以为本领大得不得了,其实,现在看来不尽然。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世界都是比较好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中美的硕士研究生。
一、学制不一样。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是3年,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年,甚至有9个月的。大家都明白3年的时间所学的知识应该比一年所学的东西要扎实、要多些吧。
二、培养人才方向不一样。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学硕,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而美国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显然,研究型人才要高于应用型人才。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的办学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我们来看看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有以下6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强(2020年):清华大学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世界第22名,复旦大学世界第40名,浙江大学世界第54名,上海交大世界第60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第89名。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学制3年,我国的顶级大学有7所进入世界前100强,所以我国的顶级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水平必然高于世界一般大学的水平。不过,我们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韬光养晦、砥砺前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力,实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