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10:44:47 条浏览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是有效课堂实现的,一切不以学生成人为目标的教育都是耍流氓。而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老师,老师如何做呢?首先,高度负责的态度,满心满意的职业操守。其次,汗牛充栋的才学,认真负责的爱心。再次,育人为先,知识辅助,培养良才才是真正的目标。最后,不歧视任何人,教育做到培育合格人就是最好的教育。各位,这好实现吗?
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进步!
感谢提问:
老师备课的核心目标:将知识与授课对象进行二次适配。
备课的核心目标:用讲授方法把教材和学生的综合成长情况重新适配
备课,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本门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物质世界中,所有生命个体的综合生存都必须降生之后被动适应、主动索取。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综合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
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利用抽象符号+发音记录生产劳动经验、利用自然非生命物质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都属于人类主动劳动创造。然而,人类社会后天形成的所有文明生存方式都不具备生理遗传特性。因此,为了将业已形成的社会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现代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传授道义、教授学业就是老师根据人类社会既有文明智慧要求,主动担负起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教化工作。
植物使用水份及其中蕴含的微矿物需经过根系过滤、素食动物采食植物时需先经过口腔过滤、人类进食之前会把食物做搭配烹调......同样,人类在讲话之前会事先经过大脑遣词造句、组织话语。因此,人类教育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复杂的内容组织形式——备课。
人类原始祖先教孩子采摘+捕猎技术之前,自己必定亲自实践过许多遍;农牧时期,父母会以自己娴熟于心的播种技巧+圈养牲畜的技巧示范给孩子们。进入附带动力工业机械时代之后,人类教育工作被职业化、离开了生产劳动第一线。因此,教育工作主要以内容讲授为主,许多老师大概率自己都未曾正式体验过教学内容。
备课要求:
1.钻研教材,包括专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相关参考书。首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是指教师要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其次,钻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认知结构、重点章节等;再次,教师应在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
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3.设计教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学科能力、学科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教材、学生、讲授方法是教育工作的三大内核,老师是把这三大内核凝结成团的“粘合剂”,粘合水准决定着教学水平、决定着教学成效。现实教学过程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授课时长,不同老师教学的效果完全不同。因为,好的老师用讲授方法把教材和学生的综合成长情况作了重新适配,将教学内容转换成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的话语。
如何备课?网上一搜答案一大堆,我们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也了解不少,比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等。
不过随着新课改教的推进,这几备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备学生成为第一重要。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好因材施教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给进步慢的同学表现的机会,帮他们树立自信,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其次,明确教学方向,备教学目标。新课改要求教学目标不能再只集中在知识层面,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设定,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植,因为教师要转变教学只是为了分数的陈旧观念,真正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服好务。
最后,备教材。教师要转变教材观,不唯教学至上论。而且要拓展教材内容,只要能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材料都可以拿来我用。
总之,真正备出一节好课不容易,需要教师逐步树立课程观念,不再把一门课程当做学科去教授,就能真正实现以育人为目标的提质增效。
课堂就是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的以育人为目标的提质增效,在备课中,就是体现在“如何落实”要有指导思想。
这样的话题,是教师专业上的事。我一个过来人,就“班门弄斧”谈三点主要的梗概:
一,任何一门课的备课,都要渗透德育教育。
二,任何一门课,都要备学情上的育人。
三,备课除了备知识的演变推进,还要备学生学法上的相关先进理念和方法。
备课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育人目标也在其中。
教学育人目标,很显然不只在学生要学会什么科学文化知识,当然也就包括如何获取、如何成长的问题了。
最主要的例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合作精神,而且要有“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和思想基础;
再如:让学生不仅只在获取知识,还要获取如何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学习的快乐情绪、情感体验等,这些都是培育学生如何学习会学习、学习成长有素养。
课堂中的育人目标,离不开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态度等。
当然,备课中的育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只是育人中的以学习有关的一部分,正如题中所述:它只是为育人目标提质增效;二是备课只是预案,预案有时是赶不上运动变化的。老师们旨在有这种指导思想,重在形成全面育人的教育观点和习惯,有方法有效果是根本。
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课堂教学中要既教书又育人。在备课时对于如何教书,不在本题探讨之列。对于如何完成育人这一目标,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首先,在制订教学目的时候,要确立育人方面的任务。根据教材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是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以及培养革命意志的教育,等等。
其二、在教案实施的过程中,要有机地结合教材,把思想教育穿插其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各种有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其三,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机地结合学生的各种表现,举实例进行思想教育。好的予以表扬,差的加以鞭策,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好学生。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