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贴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

2023-07-23 09:16:57 条浏览

对联,也称为对子,学名叫楹联。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因此对联在我国的知名度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实,不仅是现代社会,在我国古代相当早的时期,对联就已经普遍使用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对联的前世今生。

我们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上联也称为出句、出对、上比等;下联也称为对局、应联、下比等。对联的艺术特点总结起来主要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则相对。总结说来,对联就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

那么对联是怎么产生的呢?

本文的立论基础是,对联是我国古代民间风俗驱邪“桃符”和诗歌律格类文体的演变相结合而产生的。通俗点说,就是对联的文本源头来源于诗歌律格类文体的诗句,而对联的载体源头则来源于题“桃符”的风习。以下具体展开来分析。

对联的文本来源:诗歌律格类文本的诗句及其演变。

在我国上古时期,就有初具对仗形态的歌谣,如《吴越春秋》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我们可以仔细品味这首歌谣,明显已经具备了现代对联的字句对等、节律对拍等特征。春秋战国时期,《诗经》、《离骚》等诗歌题材的文学作品名声显藻,流传甚广,而我们知道,《诗经》是四言诗的鼻祖,因此,《诗经》等类似文学作品的出现,就大大地的推动了对偶修辞这一文学表达形式的广泛应用。此后,历代文辞相习成风,如汉乐府民歌和汉赋,均讲究对仗平仄。故刘勰在《文心雕龙》讲:“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从汉赋到唐诗宋词,格律诗一脉相承,特别是到唐朝,格律诗发展到了顶峰。对联中关于上下联对偶的要求,甚至与格律类诗歌的要求如出一辙。不仅如此,由于汉赋唐诗宋词的内容创作,取材广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对联的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本基础,我们拿对联里面的五言联和七言联与唐代的五言诗和七言诗对比,可以明显的发现对联是吸收了格律诗歌的精华而产生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联的内容来源于是我国古代诗歌律格类文体精华,也可以说,对联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律格类文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对联的形式来源:“桃符”

我们知道,现代对联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贴在房门上或墙壁上,那么对联的这种表现形式来源是什么呢?

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来源于“桃符”。什么是“桃符”呢?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东海深处有一座山,名“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大桃树,桃树下有一个鬼窟,由两个神灵“神荼”和“郁垒”看管,这样鬼魅就无法出来作乱,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神灵,就在新年的时候,在桃木板上画上二人的画像,悬挂在房门的两侧,用来祈福纳祥,辟邪驱鬼,并称此为“桃符”。

此后,桃符的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一些变革。在内容上,比如在最早的时候,桃符上只是书写一些文字,到唐朝时期,桃符上也开始了另一种表达形式:绘画。如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形象绘画出来贴于房门之上的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形式上,桃木板也有了多种物质的替换。

由此我们也可以来看一下学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对联,来自蜀后主孟昶的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从这幅对联看,其能够称得上“对联”无疑是因为其表达内容与变现形式的高度统一。

综上,我们可以说,对联是在我国古代民间风俗驱邪“桃符”和诗歌律格类文体相结合的前提下产生的。对联的产生是古代文学性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讲“经济基础决定思想上层建筑”,随着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推进,就必然有一种新的文学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来丰富人们的生活,而对联就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对联的起源,已有答友讲述的很精彩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贴对联的起源,他也提到了,就是五代时候,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到桃木板上,代替原桃符上的“神荼”、“郁垒”两个神的画像或名字。《宋史蜀世家》中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室门左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题于公元964年)就是孟昶亲笔题写的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不过这位后蜀主冥冥之中似乎是有先觉先知,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四川,孟昶成了阶下囚,而统一后,赵匡胤委任了一个叫吕余庆(即太宗时名相吕端的哥哥)的人去接受蜀地,当了成都的地方长官。而孟昶投降之日,正巧是宋太祖的生日(农历二月十六)。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就将每年的二月十六日自己生日这天定名为“长春节”。一语成谶,不知是巧合,还是有预知,这副对预示了后蜀的灭亡。但是,孟昶却为中华文化艺苑催开了一朵奇丽的花朵。

宋以后,民间春节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节盛况的写照。由于它和桃符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人也把春联称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直接把联语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楹。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土庶家家过年须贴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观赏取乐。

到了清代,对联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名联佳对。对联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婚丧嫁取、庆生贺寿、买卖开张,人们也习惯于贴上一副对联表示庆贺,或者是追思。

现在,贴对联早已成了华人过春节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密切、加深,一些中华文化圈的国家,也有了贴对联的习惯。比如日本、越南等。




春联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学形式,大概始于明代。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写,还鼓励臣下们一起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族每家需加对联一副。从此慢慢流行至今。




一般认为,春联滥觞于先秦时期,人们在门前挂桃符辟邪的传统,当时人们在桃木上写的都是神荼、郁垒的名字。《后汉书·礼仪志》: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到了宋初,当时统治四川的后蜀政权统治者孟昶突发奇想,在964年的春节在桃符上写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第一幅春联就此诞生。这件事是记录在正史的,《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时正史中可以找到的关于春联的最早记载。不过这副春联也是一语成谶,第二年,也就是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后蜀的都城成都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自己的生日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还真是“纳余庆”“号长春”呢!

不过虽说宋初就出现了春联,但在宋代春联的普及性还不高。在王安石的诗《元日》中,还是提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说当时人们过春节时,还是换桃符而不是贴对联。

真正将对联风俗普及到千家万户的,要属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皇帝么,过年总是希望“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为此,朱元璋下令,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还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只要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结果看到有一家没贴,就问怎么回事,侍从询问后告诉他:“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亲自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到了下午,朱元璋出巡回宫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还命人赏他三十两银子。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之下,春联这一具有趋吉避凶寓意,同时又方便实现(总比买桃木板子要便宜)的美好习俗,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

关于第一幅春联,最近又有新的研究,有人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发现了十二幅在岁日(正月初一)、立春日所写的春联,其中的第一幅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上面落款写的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这比孟昶的春联早了240年,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目前可见的第一幅春联。从这个发现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民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演化、发展,也许比唐代更早,就已经有零星的春联出现,只是不见于历史记载而已。




古代,蜀国吧




春联俗称“门对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唐以后逐渐改为尉迟恭、秦叔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徵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官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以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

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一般卖对子的过了“腊八”就开始筹备了。在大街上找个好地方,选定一家商号的门前不碍事的地方,和那家买卖打个招呼,用一张红纸写上“书春”、“泼墨”。“借纸用字”等字样,贴在那家商号的门柱上。再托个熟人和南纸店联系好,南纸店就可以把大红纸、毛笔和墨汁,先赊购给他,等他卖完了,收摊儿以后,再算账付钱。贴红纸标志的地方放上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上红毯子,把笔筒摆上,里边放几枝毛笔,放一个小炭炉,一个放写好了的对联的箱子和放钱的小盒子。炭炉上放一个墨砚,预备写对联的时候,把炭火燃着了温上墨水,因为在寒冬腊月,墨汁容易冻上。然后在墙上或者桌子的外侧,放写好的春联,用小线挂上几幅,用来做幌子,招引买主。要用小线绷紧了,以防止被风刮坏。过了腊月二十三,买对子的人就开始陆续到来了。

新春佳节,国人都习惯在门楹上贴着表现喜悦心情的春联。春节就是从买春联开始的。每年除夕前十几天,集市的大、小街道两旁,就已经有不少卖春联的,他们搭个架子,挂上数十副印刷好的大红春联。买春联的人有老有少,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他们徘徊顾盼在垂挂的春联面前,指点忖量,审慎选购。街上的人们捧着新春联,一群群地走着。你看那甜蜜的笑容,大概是买上称心的,准备拿回家去细细地欣赏哩。那一副副春联,就像朵朵鲜花,回到家,将红红的春联贴到门上,传递春的气息。




谢邀,这个还没研究过




贴春联的风俗,是从战国时期的“桃符”演变而来的。那是每逢过年人们会将分别刻有神茶、郁垒是专门捉恶鬼的天神。唐末五代时期有个读书人过年在桃木板上写上“新年纳余庆”“佳节庆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北宋时期过年开始贴对联,有北宋王安石的诗为证:新春送暖入复苏,常把新桃换旧符。

那时候管对联叫“桃符”

不过现在的对联,都是买的印刷的那种。小时候农村有老者裁红纸,用毛笔手写。

总会不是每个人都能DIY




春联起源于周,它的最早形态是“桃符”,最初是把神荼,郁垒两个神仙的神像刻在桃木板上,用来趋避邪秽,这就是我最早的门神,后来就演变成把这两个神仙的名字刻在桃木上,挂在门的两侧,这就是最早的春联雏形。

五代的时候,有人在桃木板上题写了联语,成了第一幅春联。

宋代,春联依旧被称作桃符,所以有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得诗句。

明代的时候,桃符改称为春联。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春联源自桃符,桃符自周朝便已出现。古代中国庆新春时,有挂桃符的习惯,既在桃木板上画驱邪的门神,讳曰“神荼”“郁垒”。

据敦煌出土的资料考证,即斯坦因盗取的第1601号文献,可推论春联的出现可追溯在盛唐时期,即公元7世纪左右。

公元964年,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让手下在桃符上写下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了中国有确切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及宋代,王安石的那首著名的《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体现了这种民俗的普遍性。

明代,春联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出现了很多的楹联大家。

时至今日,此俗,一脉相承,方兴未艾!




春节贴对子是我国大部分地方的风俗,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关于起源有很多说法。

〈一〉我国最早的对联

我国最早的对联是明朝人在考古中发现的,有历史记载是创制于三国时代的一副对联。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铸有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架上铸有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二〉对联孕育于古诗

古诗中的律诗特别讲究对仗声律,其中的对偶句就类似于对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的名句,对仗工整。所以说对联文化应该说是孕育于古诗中的律诗。

〈三〉春联的诞生

据说五代时,即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国君孟昶让手下大学士在桃木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话做为桃符挂在自己住室门框之上,求一个吉利,成了中国第一副春联。其实门口挂桃符的习俗在秦汉以前就有了,只不过那时刻画的是威慑邪恶鬼神的符号,不是文字。到了五代,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文人将美好的祝福形成对偶的文字刻在桃木上,挂在门边,对偶句与桃木板相结合,春联便应时而生。

到了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后逐渐演变将春联写在了纸上、布上,演化成祈福纳祥的特殊民俗文化符号。

对对联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平仄声律。清代车万育,官至兵科掌印给事中,著有《声律启蒙》,读懂了,就学会了对对联。如其中的“东韵: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简单的说:春联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的故事在民间流行,跟帝王的推广有很大关系!清代帝王春节期间都要写对联或者“福”字赏赐群臣!最有名的是康熙、乾隆、慈禧赏赐“福”字的故事!

门神由来据说是唐代,大家听说过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门之变后夜夜恶梦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守门的故事后来演变成门神,门神的形象就是根据二位大将而来一位手握双锏,一位立枪握鞭,一左一右,遇神杀神,遇鬼杀鬼!

鞭炮起源最早,上古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先民围着火堆燃烧竹节“噼噼啪啪”的响声,吓退鬼神,火药发明后才有了鞭炮!后来又经过能工巧匠改造有了烟花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隆重节日,每逢春节人们总要写上几幅春联贴在门上,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法考证。我看了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此可以肯定春联始如宋代,诗中的桃符就是春联,桃木有避邪之意,古代人过年用桃木刻上符画桂在门上,可除邪气迎来吉祥。古代最早的春联是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来人们为了增加春节喜庆的气氛,发明了春节用红纸书写对联,从古到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以上答题本人言论,不代表权威!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大红的春联,给新春佳节平添了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

贴对联有史为证的大约是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当时称桃符。

后来是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这天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其走到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屠夫,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给其写了一副春联。可见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才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贴春联,一是保留了镇邪避灾的意义;二是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三是红红的对子衬托了节日喜庆气氛。【图片来源网络】




感谢邀请。

春联,起于周代桃符。《辞源》说,明初开始以春联代替桃符。这应该不对,至少要推早至宋代。

桃符,是周代悬于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因为古代相信桃木有驱邪之功效,《礼记》、《左传》都有记述,庄子亦曾论及。《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或书或画“神荼”、“郁垒”二神。之所以弄这二位守门儿,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关于桃符,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了,“元日”就是大年初一,诗中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朝的姚之駰,编了一部《元明事类钞》,40卷。其中第三卷说到了“春联”,他认为是明初才有春联取代了“桃符”。

同为清代的翟灏,辑有《通俗编》一书,在“春联”条目里,也谈到了明初春联的兴起。但他考证,宋代已经有了第一幅正经八百的“春联”。其实在五代,桃符上已经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写的,是一些迎春的词句。

到了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命学士幸寅逊在除夕题写桃符,他看了学士写的很不满意,于是抢过毛笔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开创了一种新文体——联语。那么,姚之骃和翟灏所说明初春联兴起是怎么回事呢?他俩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庆贺建国立业,除夕时传旨,各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大年初一清晨,朱元璋微服查看,发现竟然有一家没贴春联。经询问,这是一个杀猪敲猪人的家,没钱买纸。他命人取来纸墨,当场写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然后掷笔而去。从此,春联就不写在桃木上而写在纸上了。




春联最早的历史雏形是桃符,桃符起源于周代。什么是桃符呢?桃符就是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在上面写上驱邪降魔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有点儿像咱们现在贴门神的意思。

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一些文人墨客就开始在桃符上,书写现在形式春联的语句。一直到宋代才将在木板上书写,改为在纸上书写。一些人误解在宋代就把桃符改称为春联了,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大多记载在把木板改为纸张后,是有春贴纸和春联的别称,但并没有广泛的认可和流传开来,宋代人还是把春联称为桃符的。所以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现在咱们概念上的春联,应该是在明清才开始兴起。

以上是历史上春联的基本记载,下面咱们再简单说一下,现代考古中发现最早的春联。在现代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唐代春联,春联内容为“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专家认为是公元723年的作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最早的春联应该是在唐时期,可能唐代春联并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所以历史上鲜有记载。

手机打字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写的《元日》诗。在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每到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悬挂桃符的盛况。这里的“桃符”,其实就是今天的“春联”。

春联,有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它以对仗工整、简介形象的文字抒发人们美好的愿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贴春联是华人血统的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每逢春节到来之际,无论是城市还是广大的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把最漂亮的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节日的祥和气氛。

春联起源于我国周朝的“桃符”。据史料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尺,桃木板上书写着“神荼”、“郁垒”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正月初一日,造桃符着户,名曰仙木,百鬼所畏”。所以,在周朝,当时人们把“桃符”悬挂于大门两旁,主要用于驱鬼避邪。

直到宋朝,春联仍称桃符,有王安石的《元日》诗为证。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也有人说孟昶的儿子孟喆)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们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据流失国外的敦煌佚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在近代被西方强盗斯坦因盗走)该佚书记录有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其中“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一联,是十二副春联中的第一副。其撰联人为唐代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比起后蜀主孟昶的题联要早240年,如此看来,刘丘子的题联理所当然应为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朝时,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做“春贴纸”,后来称为“春联”。古人认为红色预示着吉祥,有驱鬼辟邪之功用,所以制造桃符的桃木是红色的。后来春联也大都沿用大红纸书写。(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庙宇里的春联、楹联一般都是用黄纸)这一汉民族习俗起于宋朝,并在明朝时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贴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群臣撰写。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族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大街上家家户户张贴着各式各样的春联,心中不免大喜。可当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时,猛然发现门上没有贴春联,心生纳闷。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家是屠户兼阉猪的,因为自己是文盲,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一时兴起,于是挥毫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样一副春联赏给了这户人家。得到皇上赏赐的春联,这家人不胜感激,如若至宝,把它悬挂在正屋中堂两旁。

私下感觉这个故事有点好笑,因为据我所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他的儿子成祖朱棣都是文盲,大字识不了几个,怎么会写出如此潇洒、神采飞扬的春联呢?为了不打扰大家的雅兴,权当作一个有趣的笑话以资乐趣吧。

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才使得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蔚然成风。

咱们中国封建社会从官府到民间,最注重的莫过于孝道。如果家里有老人“老了”(意为去世),晚辈们需要守孝三年,服孝期间,一般从当年起三年内不贴红春联。可用白、绿、黄三种颜色的纸贴春联,即第一年要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第四年服孝期满,方可恢复用红纸贴春联。故白绿黄三种颜色的对联俗称“孝联”或“丁忧联”。不过也有的地方,在服孝三年期间可以分别贴黄蓝绿三种颜色的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新春佳节,万象更新,普天同庆。所以除了个家各户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牛羊圈、鸡鸭鹅等畜舍以及存放粮食的粮囤上也要贴春联,寓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所以,过去人们过春节时贴春联是很必要的。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