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13:57:29 条浏览
我一天抄一遍,共抄了300多遍了。
没有学的,只听人说
遒媚,文与字都美。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是我国历史上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一部书法精品。这部作品无论在章法、结构和笔法上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行书”,自古以来学习书法的人都作为必学的“师法”。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兰亭序》有这样高的评价,首先是它在书法技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古人称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究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原因,不只是它在书法艺术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它在思想内容、文风等方面,都是一篇精品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其次是作者用完美雄秀的书法艺术充分表现了积极进取、清新优美的文章内容和文风,使书法艺术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三者达到了高度统一。
学习《兰亭序》的书法艺术,首先要深刻理解《兰亭序》文章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的气度、襟怀、情愫和文风,只有理解了作者的“精、气、神”,并把它融入书法艺术中,才能下笔有神,真正学到真谛。作者处在统治集团保守偏安、尚玄务虚的东晋时代,正是抓住这一时政弊端,在文章中宣扬了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痛乐观、生死观”;作者一改魏晋时期一味追求对偶、词藻、音律、典故的浮躁文风,代之以朴素简洁、洒脱流畅、自然清新的风格,就是在字体上也改变汉魏以来质朴稳掘的书风,开雄秀流畅的先河,这些进取思想、革新精神都在书法艺术上体现出来。由于有了这种思想和精神,作者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气氛和环境下,必然文兴、笔兴大发,一气呵成,写成了这千古绝篇!传说作者“他日更出数十本,但比之原作,终莫能及”。唐太宗组织多人临摹本,和后来的石刻拓本,以及近代人的不断临写,都只能在书法艺术上发扬光大。其次,贵在学习《兰亭序》凝固的思想精神,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固然形式技巧和基本功很重要,但立意反映什么也尤为重要。我过去常临摹《兰亭序》,也把影印本放在一边仿写,写的时间长了,看起来不错,其实仍然是“形似神不似”。后来熟读文章,领会思想精神,钻研书法技巧,用自己的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出来,写多了自然就会把《兰亭序》的思想和技艺贯注到自己的书法中,形成自己的书法特色。
对于为什么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兰亭帖,一方面写字必追正宗,所有书法家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王”字,都在王字的影子里追求变化。另一方面王羲之的书法端庄秀美,无论懂不懂书法,看上去舒服不怪,所以我认为练字从王字入手不会错,原书法爱好者共同商讨
下面是我临写的字!欢迎关注我的火山小视频书法直播!
圣经
我也这样傻过。
《兰亭序》不仅仅是中国书法是史上的一座高山,也是王羲之自己都无法超越的高山,主要是因为这件作品是在特定的环境、情绪之下的无意于佳乃佳的作品,其书法的自然而然,水流花开,潇洒流畅到了极点,还有就是与流美便当的创作中还有一种似有若无的感慨与沉郁,这较之一味地漂亮,形成一种世人万难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李世民不惜以帝王之尊称赞王羲之的书法: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这个很正常的啊,学习肯定要找经典的有代表的去学吧!
作为爱好者学习《兰亭序》是没错的。因为爱好者已经有了书法学习的基础。然后在去学习兰亭序的时候,会更加理性的注重仔细读帖和分析运笔趋势等。如果是书法初学者,不建议学习兰亭序,可以不断的观看读帖。但是要从其他书法家的帖子开始学起,最后在上溯到兰亭序。方为正道。
《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其艺术魅力与无可替代的时代风貌即使放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领先和绝对引导时代书风的。是所有行书范本中无可替代的佳品。
很多人爱写兰亭序,这并不奇怪,所有喜爱书法的人都会被兰亭序的不断变换的笔法,调锋技术以及来自自然书写的感官所折服。因为兰亭序代表了古今书法届自然书写的最高水准。至今无人超越。
所以,古今很多名家都会争相临摹兰亭序,都想从中参悟书圣王羲之的用笔与创作之道。确实,兰亭序的笔法也好,书写规则也罢。都蕴藏着很多可以参考的资料。无论是单字书写运笔,还是整体气息的连接,都有很多可学之处。而且最为难得的是控笔感与及时调锋技法,这些都是高级进阶者可以学习的。也一定可以受益匪浅。
初学者不宜学“兰亭序”,“圣教序”更容易上手
首先《兰亭序》号称天下一行书,名气大,又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学习书法是绕不过去的。其次,兰亭序的书法成就很高,认真学习也能收到很多好处。最后,跟风也是社会现象,不必要大惊小怪。
兰亭序的确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至今无人可以超越。不但笔法,结构,章法达到极致,而且最可贵的是王羲之这篇杰作,达到情致在笔端上的流露。自然生动,仪态万千。
被誉“天下第一行书”!学书者固然要首选习之!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书法爱好者,也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不断的积累,对于书法的认识会逐步提高,越知道的多,越觉得自己懂得少了!从小由不认识到认识,从不会写到会写,从写不好到知道写好!进而又知道怎么写才美,怎么写是丑,没有学习到一定程度的书法爱好者,是看不出《兰亭序》的美的,当学到了一定程度,不但看到了《兰亭序》的美,还深不可测,书法爱好者就奢望自己能复制《兰亭序》,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这就是书法爱好者喜欢学习写《兰亭序》的理由。
书法爱好者入手临帖应以《圣教序》为好,而不应上来就奔着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来临写。因为前者为集字贴,收集了王羲之各时期的字迹,所以更适合初学者作为长期临帖的摩本。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天下第一帖,学习的人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说凡练习过书法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接触或研习过《兰亭》,只是深浅、粗精、受宜程度的不同而已。
一千六百多年来,王羲之与《兰亭序》已成至善尽美的象征。一方面是世界知名度第一的书家;一方面对他真有研究的学人又不多,“非遇真赏,未易遽识”。
前者有与书法以外的传播和耳学上的原因;后者由于崇拜形成惯性,对其美学特点熟视无睹,求甚解而不深刻为病。
《兰亭》的审美,可让少年青年惊喜效法;中年咀嚼出哀乐无端,旷达冲虚;老年看到中庸祥和,苦味淡出。。。如此螺旋上升,又是一番风景。但这并不妨碍你去爱唐前碑碣、造像记、摩崖;也不妨碍你去欣赏颜真卿、张旭、怀素、李邕、杨凝式、黄庭坚、祝枝山、倪元璐、徐文长、黄道周、王铎、傅山、沈寐叟……但再也不会骂赵子昂、董其昌以及“馆阁体”了。
黄庭坚说:“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言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非复常理可以待之”。
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以法缚,不求法脱。真,从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
周必大说:“盖胸中全无滞碍,故形于外者乃尔,非但积学可致也”。
岑宗旦说:“其众妙足以争造化”。
《兰亭》摹本不会百分之百神似,摹者的笔墨个性总会渗入摹本,说任何一种摹本有失真之处是对的。但原件无存,丢开摹本而论大王书则是无从说起。摹本是追索原件面目的桥梁,全信全不信都太执着。
古今临习《兰亭》者数以亿计。写活古人,得意忘形,独开流派者却甚少。对临《兰亭》的困难要作出充分估计,方可保持恒温,持久韧战。
若将入选古今名家临本,对照《兰亭》总结出成就与不足,似有四个层次:
一者,心浮气短,本在字外。未曾走进,亦不存在走出。墨不入纸,点画无根,仅从形和材料上找“窍门”,忘了修持与内在大美,傀儡列阵,远观森严,拆开则少内涵。
二者,力求形似,亦步亦趋。略输神采,稍逊书香。受原作驱使,该不该如此临习,逼着自己作出判断,不允许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三者,不肯背离原作,又有不似之似。反覆品嚼,找不到一字不似,又一字全似。异峰突起,另具做人为学之道。移步换形,核心含王书特征,对后学颇有启悟。
四者,神形兼备,渗入临写者的理解和感受。有独立于原序之外的审美价值以供人分享。
《兰亭》有许多打动人之处:风光友谊氛围对作者心灵仓库储备的调动,逸兴灵感激荡,神与物合,心共天游,即兴效果理想,喷射奔泻,游刃有余;即将告别政坛,如释重负的憧憬,同时报国大志未酬的无奈放下,似囚徒走出囚室,千丝万缕不忍割舍,更不愿恋栈。
复杂情思利于创作。作者艺至化境,返虚入浑,寄无于有,心手相师,自然合度。多味的坎坷,送入点画空白,不计工拙,无技为最高技巧,无态生众美。。。
《兰亭》于爱书者可以临习,不习者可以展读。临与读皆要百遍得其味,千遍得其神。右军文字以《兰亭》最耐回味,最完整。尤其是书帖,达意而止,不尚浮文。如果从书法里分离出来,仅文学作品读,达不到读帖的厚度。字是文的肌肤表情,又富潜台词与思维脉络。读进去,进深了,右军便跃然纸上,由平面而立体化。再看看《晋书》、《世说》,了解右军生存空间,把他放到典型环境中看,味如嚼橄榄。
生活节奏越快,越需慢节奏的艺术来调节身心的倦怠紧张。写字读帖是要心敬、净、静、进为烦燥岁月中最佳的“补药”。比花道、茶道更具清心。书法无重现物象的负担,点划线条运动节奏鲜明,有诗境、乐律、舞姿。。。
放松神经亲近《兰亭》,为身心找个真善美的安顿处,腑脏清凉,燥热自消。我们没有文化巨人的创造力,却有使命和责任去解读先哲的遗产,与之神交心会。走进崇山峻领,贴进一草一花,去游目骋怀,去聆听点画的对语,找到星辰与泉眼,与昨天无言一笑,交换充盈……!
这也许便是人们喜爱《兰亭》万千理由之一罢!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拘泥于习书的传统观念和旧有惯例,通常认为无有正楷之砥砺功底,安有行草之飘逸遒劲?显然,一个“楷”字,误导了初学者,殊不知一帖《兰亭集序》,适是蚕头燕尾之汉隶,进而脱胎换骨演化而为行草之最佳楷本。初学书法,无须练正楷,径直临“兰楷”,何乐而不为?
除了至高的行书的造诣,兰亭序文字的哲理和魅力同样也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少长咸集本是开心的聚会,但文人的悲悯情怀禁不住在文末感伤起来。无论古今,每次亲朋好友的欢聚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不散的宴席,众人散去,每每有感于斯文。撰文、情绪、书写无不佳境,摹写者可取其一,偶遇其二,难得其三,故多成为诸多书家一生膜拜摹写的对象,终难超越。于是很多书家取其文,变换书体,以享佳境。不妨试下搜索,可以搜到篆书、楷书、魏碑、草书各种书体的兰亭序。本人钟情汉隶,亦试之,还请方家指正。
《兰亭序》是公认的最有地位的书法作品。
喜欢写《兰亭序》的人大致有以下五种
第一、初学书法。有些外界评价字写得不错,但基本是从老师或同学那学来的,从来没临过帖,觉得有必要临临帖提高自己书法水平了。一开始不知道从哪开始,听说过的法帖只有《兰亭序》,所以开始临帖就找来《兰亭序》。
第二、寻求突破。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唐楷,比如柳体、颜体、欧体,觉得应该学习行书了,而所知道的书法作品中最先听说基本是《兰亭序》,先入为主,《兰亭序》必然成了首选。
第三、取法乎上。认为写《兰亭序》能更好地学好书法。“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自然成了很多书法爱好者亲睐的对象。
第四、证实自我。某种程度上能临好一篇《兰亭序》,往往能映证书写者书法水平所处的位置层面,以致能使所书写的其它书法作品更好地得到外界认可。
第五、挚爱兰亭。《兰亭序》自然天成、和谐畅达之美以及“得意忘形”的境界,让书写者不能自拔,流连忘返。
您属于哪一类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