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如何看待95后?

2024-06-27 12:15:46 条浏览

很个性,很特性,很任性。

我妹妹95年出生,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自媒体行业。每天的任务是处理一些跟老年人相关的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跟我说,哥,我准备辞职,换一个。我说为什么,她说,每天做一些跟老年人相关的东西,感觉我自己都老了。

没过两天,给我发消息,哥我辞职了。裸辞,还是。

又没过几天,哥,我找到新工作了,这边比较时尚,工作内容是做一些段子视频之类的。就是每天加班多。我说,你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她说,好的,不过,我不怕累,我乐意。很快,第二个月,老板就给她转正了。

95后,选择自由,自由选择,就好像最近网上比较热的一句话:找工作,不看工资,先问老板有没有下午茶和健身房。

或许,这就是他们的态度。




“95后”是生意上最大的坑之一!

我们认为的95后的“个性化特征”,往往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将时代特征作为标签贴在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

例如,95后具有的时代特征之一:“你若端着,我便无感”。这是人们对95后的误解:岂止是95后,任何年代的人都对“端着”无感。其他年代叫做“装腔作势”、“一本正经”,95后称之为“端着”,只是个时代创造的特色词语而已。

再比如,我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嘲讽60、70后“装B”。其实这又是一个大大的误解:“装B”又是一个时代特色词语,它来自于网络语言。

所以说,不喜欢“端着”、反对“装B”,是这个时代集体的认知,而并非“95后”的专属特征。

另外,人类的共性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是主导95后行为的主要特征。不管95后表现出多么的“不可理喻”,其底层心理和行为逻辑都逃不出这两个特征。

我们错误地将人类的年龄特征和特定的时代特征,当成了标签,贴在了正处于这个年代的年轻人身上,这是个典型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本身并不可怕,它也是人的共性特征之一。

可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大师”,擅长做各种概念包装,利用人们的认知偏差,发布“读不懂95后,你就完蛋了”之类的危言耸听,制造“恐慌”和“焦虑”,趁机牟利。

而很多企业家,因为固守旧时成功的经验,忽略了时代特征带来的市场变化,生意稍稍受阻,便很容易着了这些所谓“大师”的道,花高价请这些“大师”搞培训、搞转型、上战略,结果往往被带入了更大的坑!

面对这样一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无需焦虑,不要过度反应,不要盲目跟随。有时候,新鲜事物都是过度包装过的,慢半步反而更能看清本质,而快半步最有可能成了先烈。

我们必须承认,过去的成功模式确实已渐渐失效。企业应当用现代流行的语言和消费者沟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人话”“接地气”。

除此之外,品牌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可持续的价值传递”。

现在是一个大众焦虑的时代,一些企业家受了别有用心者的蛊惑,或者自己听风就是雨,片面而又极端地理解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流量思维”,最后往往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利用网络传播特征,制造热点,迅速得到了巨大的知名度,却忽略了产品能够持续提供的价值才是品牌的立足之本!

通过年龄、性别、学历、家庭、地区等静态参数进行目标人群定位,是品牌营销上最常见的大坑之一!因为这些静态参数只是人口特征,并非消费行为特征。




现在九五后被贴上独行特立,不可理解的标签儿,这就和以前人们说90后都是脑残,80后是垮掉的一代是一样的,一群闲的蛋疼的人做出的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论断。

现在九五后很多行为确实不容易让人理解,这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很小,最大的九五后,今年也才只有21岁,00后们还处于十几岁的年龄状态。将心比心,大家回头看看自己20岁以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当时的自己也很傻逼。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当你30岁的时候依然被别人所变低的话,那就和你是哪年之后生的人没有任何关系了。用你吃了几十年咸盐的经验去评价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并且贴上各种各样诡异的标签,这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为什么对于某一年龄段群体的标签可以这么火,这反映了成年人对于孩子教育的观念,家长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而不是去考虑孩子的想法,不同年龄段观念的冲突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社会矛盾,而媒体将这种社会矛盾放大化,就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观念,于是每出现一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就被贴上各种贬低的标签儿,这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

现在的人都太急于求成了,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能够懂事儿,这样自己可以少很多的麻烦,但是这是不现实的,你没有做一个正确的引导,反而一味的去批评和贬低,只会增加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导致社会的对立,对于年轻人的标签化弊端大于益处。

我是一个80后,现在终于可以摆脱人们对于80后的认知,现在想想当时他们说的是对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错的。社会妄图把一颗年轻躁动的心控制在一个狭小的框架里,让所有人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做事,这是大多数年轻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个时候你就算骂我一千次我也无法理解我究竟错在哪里。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对于90后的讨伐甚嚣尘上,现在90后们也已经年近30,人们又把目标转向00后,总是在欺负一群没有反抗能力的年轻人,打着教育的旗号,带着卫道者的面具,肆意的践踏年轻人的尊严,年轻人冲动的反抗只会将这个标签的烙印做得更加坚实,最后无力反驳。

这些喜欢给别人贴标签的人的心理,很多都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而不去考虑怎样正确的引导,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连以身作则都做不到,这是一群有文化的网络喷子,永远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而一群愚昧的人选择盲目的跟随,而不愿意去发现事件背后的真相,如果理论被拆穿,还会恼羞成怒,成年人的面子是不容年轻人去践踏的,哪怕年轻人是对的。

对于年轻人,我们应该更加宽容一点,犯了错误,应该心平气和的去教育,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的将一群高帽子丢过去,然后恨铁不成钢的谩骂。打铁者不可能等着钢材自己成型,还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塑造,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希望大家都能够拒绝这种标签化的言论,你不可能通过一个人去看到所有人的行为,因为少部分人行为而下的结论太过苍白,以偏概全,永远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




平心而论,95后撑起了职场的半壁江山!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95后不好的传闻。

但是从我这几年接触下来,真的不是这样的感觉。

目标感非常强,懂的自我发掘,综合能力也很强,逻辑和表达这两个职场通用技能远超大部分职场老人。

我无意于评价所有95后,但就我身边接触的这些感觉非常好,脑筋也很活络。

其实有的时候还有些惶恐,我们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95后可能一两年就掌握了,剩下心态上的优势更多。

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是拼劲儿和激情足够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而且大多数职场工作不难,只要够细致,三年工作经验和五年工作经验做出来的成果不会差别很大。

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强是必然的,而且95后经历了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社会转型,在很多方面都要比80后强。

当然确定不是没有,但是瑕不掩瑜,更何况无论哪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曾经垮掉的80后现在也都是职场的中流砥柱了嘛!

95后真的很厉害!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点意思或者有点用,欢迎点赞或关注哦,我是煮酒,写点职场问答,欢迎交流!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