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 12:14:05 条浏览
简单点说,比如你是个IT高手,或是个高级电工,高级专业科学家,医术高超的医师,高级司机,高级技术工程师,对你来说你所学的专业都是知识,而且由于你达到的业绩水平,你都进入了高级阶段。算是高知人材。但这些专业知识并不代表你的文化水平也达到了高级。比如,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居然不能写论文论述他自己的科学发现。
知识之与文化,就好像一个石榴里的石榴籽儿,全面发展了,知识才能变成文化,如同一个石榴籽成不了一个石榴一样,单一的知识代表不了文化。
所以国家现在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知识和文化是不一样的:先讲下知识,知识就你的生活经验、你的工作经验、你的阅历、你对某个领域的了解,比如,你会喝茶,不了解茶种类、茶的生长、茶的采集、茶的文化、茶的泡的方式,这个可能我们都知道简单的了解,但是,我们不知道茶有茶的文化,那么,我们只能懂得一些简单的知识,不能说我们对这茶很精通。
那我们就讲下文化了,文化是要经过时间的沉淀、知识的沉淀、经历的沉淀,慢慢的一代代的传承的东西,才能是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作家梁晓声说过文化人的大概意思;
第一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第二做任何事无需提醒的自觉。
第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第四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所以说文化,是智慧,需要我们一代代的去研究、实践得出来的一种智慧。可以这样说,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个有文化的人,但是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个有知识的人。
针对题主所说“有知识没文化”,我想,这句话表达的侧重点是指一个人的素养不够,也就是没素质。
那么相对应的,这里的知识,很明显就是指高学历了。
在《论语学而篇》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孩子在家孝顺父母,外出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民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多余精力,就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的理念,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培养素质为先,以仁德为本,这是文化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还有余力,则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而如今,我们的教育理念已经本末倒置了,培养了很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清楚,知识与文化的定义。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一下知识,百度百科上这样说道知识是符合人类文明方向,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总和。也可以说知识是指在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简单来讲知识是能够被概括被总结,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常见的输出形式便是文字。
然而作为一名文科生,我记得高中的《文化生活》课本上是这样说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种解读给我们展现了一种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点来说可以理解为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但并不全是,可以说是一种内外兼具。输出方式那就很多了,定义解读完毕这样看来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涵盖知识的,但不是约等于更不是等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里可以狭义点把知识比作诗书,把文化比作气质。到这仅仅说明了,知识的是文化基础的一部分,但要想达到气自华这样的高度,仅仅靠知识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啊。但是在大众意识里,常常把文化与知识混为一团,他们常常讽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为没文化,还嬉称他们为文盲。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一个的道德素养等内在层面的品行远远高出他的才能方面。这也正是为什么国在在应试教育下还增加了素质教育。光有知识,没有文化,不会为人处事,没有素质涵养,难以走的长远,因为你满腹诗书被你肮脏不堪的品行遮的严严实实的,但相反,知识层面的欠缺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培养。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分别界定一下,这样你才能明白我说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含义,就是说读过书,受过教育,却不懂得如何做人,没有函养。“知识,就是“知和“识,即知道和认识了某事物及规律,或者掌握了某种技能。知识是可以通过读书获取的,书读多了就自然掌握了知识。但没有升华和感悟就内化不成文化。“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层面,包括人格修养、理想信仰、精神境界和社会责任等等。有专业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人知识水平也不一定高。文化是个人修养行为。
往往有些时候我们被自己的父母说没知识,我听到这句话很愤然,读了这么多书竟然被说没知识,其实他的意思是没学会做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我们在学校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但“知书不一定“识礼。只有知识没有文化是万万不行的。要成就大事业,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有文化,必须要有文化的熏陶和指引,必须要有文化的情怀,必须要有科学先进的理念和意识,必须要有真诚的助人、慈悲、奉献的精神,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理解知识是人出生所学习到的各个领域的技能方法,有一系列体系化结构化的内容。而文化则是借助你所拥有的知识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化,是有化解矛盾之意,促进沟通,本质上来说文化应该是和过去历史沟通,和现在当下沟通,和未来沟通,解决诸多沟通方面的问题。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还要善于用知识和过去,当下,以及未来做沟通。
本人认为文化与知识可以是德与才的问题,亦就是说文化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问题,知识是比较单纯的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主要的积累更多偏向于书本知识,文化却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俗语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文化的人有家国情怀,他爱自己的民族、国家和文化,他慈悲于别人的伤痛离别,他愿天下人都生活幸福,总之,他希望人人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概括一句话,有文化的人懂得如何对人对己。有知识的人就不一定会做人,可能他极端自私,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做事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句话,不懂得如何做人。所以,传统文化侧重与文化教育,现代文化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故现在出现很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与现代教育缺陷有不小的关系。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正是为了纠正现代教育的偏差,全面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
所谓文化:
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基于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对于族群与国家来说,就是彰显事物特质的本色,传递群族基因格调的优势,孕育美好境界与风格的精神气息等。
首先知识分子肯定是有文化的。
你所谓的有知识没文化的,说的是教养范畴类了。
有的人,读书很多,却是没有多少道德修养的人。
有些人,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是做人善良,有底线有原则。是个有道德底线的人。
婆婆不认识字,可是却是明白事理的人。
总是跟我说:她没有我有文化,可是她们那个时代的人,懂得好歹。
也就是婆婆说的:不识字要实事。
所以有文化的人,不一定高学历。
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
中国的文字是很博大精深的。
有时候同样一件事情,可以解释出很多版本来。
知识多少是指收到和积累的讯息量大小,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事,听了多少声,都是知识;知识,是人生的负载,有多少知识,就背负了多少负载,所以,只贪着于知识,会成为人生的负累。
文化的高低是指知识被生命内化后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生命的智慧和元动力,是生命觉悟后形成的自然习性。文化越高,生命越轻松丰盛和富足。
所以,人生的圆满幸福,不在知识的多寡,而在文化的高低。
知识与文化是两码事。知识是经验技能学识方面的,文化是浸透了学识及文明的精神气质及处世格局。
有知识无文化的人,做事能干,做人精明,但如果此人没有文化气度,那么就显得做作虚伪,要么为名利冲锋陷阵舍生入死,要么乱泥一滩涂不上墙。
有文化气度又没知识的人,虽然做事笨拙,做人木纳,但真诚正直,明大义,不会为名利迷心窍,不会因逆境而失志,可能一时穷困了倒,但其精神与人气始终是旺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