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16:10:11 条浏览
不是。
不是。没有自我,什么都是错误的。包括爱情,包括对待孩子。
父母为了孩子,放弃自我,不是好的教育。父母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是好的。我们说凡事过犹不及,父母放弃自己原本好的工作,完全去陪护孩子,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会让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最近发生的,张一得事件,未尝不是如此。张一得考上美国名校埃默里大学,去学习上学不到2个月,自杀身亡。一得他爹,知名育儿作者,辞去企业高管的职务,搬到郊区,靠种菜、捡垃圾等维持生活,专门去培养儿子,初衷是好的,但有没有想过,孩子需要你这样吗?他是否也需要一个可以在同学们面前炫耀的爸爸?需要和别的孩子一样工作的父母?父母过重的付出,是孩子身上的枷锁。孩子要陪伴,但不是牺牲式的陪伴。(图片来自网络的,侵删)
孩子考入名校后自杀,可能是这个男孩子非常要强,可能在学习上或物质上自卑,或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杀与父母的教育关系不应该很大。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这种行为对家庭的危害非常大。也许我们社会应该从小,让孩子们树立生命的价值和责任感。人生苦短。
我是老师也是家长,我是反对家长为了孩子放弃自我的,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教育。
经常看新闻有家长为了孩子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那是砸锅卖铁,不给孩子后路,以为这样逼迫孩子就能让孩子很优秀,其实能成为顶尖人物的很少,有的哪怕看起来很风光,可能内心也是一片荒芜。
我家邻居夫妻俩都是普通工人,可是他们为了孩子的教育,举债在市区买了学区房,结果孩子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孩子在普通小学读书就是很平凡的一个孩子,但父母认为当地教育水平不行,是老师不行,所以不顾别人劝说买了学区房,可是孩子到了重点学校上初中后,明显跟不上,还成了问题学生,自己也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去谈话,最后孩子厌学,死活也不去上学了。
这对邻居夫妻想不明白,自己每天那么辛苦,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她为什么就不懂父母的心呢?
还有一个带过的学生,母亲了带他,没有工作,像个保姆一样,结果孩子并不领情,反而责备母亲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妈妈那样去工作,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些。孩子开家长会从来不让妈妈去,都是让爸爸去。
其实最好的教育是陪着一起成长。当家长希望孩子怎么样时,家长也要努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家长朝着目标前行时,也会影响孩子,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一同成长。
孩子自杀,惋惜!
父母“放弃自我”可悲!
这种教育方式,不可取!
孩子自杀,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也与父母的管理方式有关!
看过一集电视剧有句话说得好,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其实是矛盾的。有时候管的多了,说你压制孩子天性;有时候管的少了,说你教育不负责任。所以,作为家长管理孩子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做好全面的分析与工作,不然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
管理孩子,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孩子,的确不容易。管不行、不管更不行。管的分寸和尺度一般家长难以把握。
在管理孩子方面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粗放型管理,放任不管。一个是管的太严,孩子没有任何自由的空间。
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为人父母的严重不合格。假如你没有科学管理孩子的能力可以理解,老夫认为,假如没有科学管理孩子的能力,多管不如少管,管不如不管。
管的太严格了,不给孩子留空间,更不可采取。如果为了孩子把自我都牺牲了,老夫认为简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孩子能理解父母还好受,假如孩子不领情那就欲哭无泪了。
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更是独立的个体,假如你连自我的不要了,那么你还有什么呢?管理孩子不要想当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
在管理孩子方面可以这样去做。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遵循“有求必应,无求不扰”的宗旨。一般不要主动去打扰孩子,孩子需要你时,必须积极呼应,和孩子朋友般的沟通交流。
无论你的孩子有多么“荒唐”的观点,作为家长你都不要“吃惊”。
首先“认可”孩子的观点,先取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就有了“共同语言”,为下一步沟通做好了准备。
沟通时一定要遵循“因势利导”和“疏而不堵”的原则,慢慢谈、好好谈。
教育管理孩子是一门学问,不是拳打脚踢、也不是自我牺牲。而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景下,采取不同的适合的措施。
可能我的观点会刺痛许多家长,但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还是希望大家从这样的事例中警醒,避免重蹈覆辙。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包括孩子,包括父母。无论孩子,还是父母,为了对方放弃自我,都不会是好的方式。
有多少父母用“我为了你牺牲那么多,你怎么对得起我?”这样的话语指责孩子?又有多少父母用自己的一生绑架孩子的人生?
也许这位父亲没有用类似的语言和行为左右孩子,但是他的名誉,他的名声,他的生活是全部围绕孩子而展开:孩子优秀,他就是成功者,围绕他的就全部是光环;孩子失败,他的光环就全部散去。
在他和周围人眼里,孩子就是他打磨出来的作品,这件作品不允许存在瑕疵,必须光彩照人。在他父亲眼里,儿子是他全部的骄傲;但在孩子心里,他维持这份光彩有多辛苦又有谁知?
好孩子更会累啊!
记得女儿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午饭时,突然哭了,说:妈,我不想当好孩子了,太累了!
我听了也忍不住眼睛发红,思考了一会,说:妈理解你,但是所有不好的行为都是可能付出代价的,有些代价甚至会毁了自己的一生。坏孩子是眼前拥有自由和轻松,妈相信你将来会有自由轻松的人生。
我也曾经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父母虽然从不赞美,周边人对我一直是赞不绝口,我也曾辛苦维持自己的“美好形象”,内心却对叛逆充满渴望。
记得初中时,我特别羡慕敢于逃课的同学。有一次我鼓足勇气,提心吊胆藏在女生宿舍一节课,试图看看老师的反应,结果竟然毫无动静。我厌倦了那种紧张害怕的感觉,开始心甘情愿继续当个乖孩子。
女儿成年以后,开始反思我的人生,她认为我在为她委屈自己,也有位朋友在她面前说我在牺牲自我。我不希望女儿带着这样的感觉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告诉她:既然当母亲就必须承担为人母的责任,不能说委屈,也不能算牺牲。我希望你将来成长母亲之后,在做选择、做决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一下孩子。
当父母的绝大多数是爱孩子的,但是怎样爱需要我们终身学习。我们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必须同时给孩子带去希望,带去力量。
谢邀。看了相关的文章。孩子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没有公开。本次不做揣测。仅就本人30年前的困惑及和儿子的讨论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我高中时蒙慈母精心照顾专心学习。高三上半年尤甚。每日被妈妈轻抚唤醒,起床时洗脸水是温的,牙膏是挤好的,早饭是热的。饭后被子已叠好,自己收拾书包。自行车已擦好,架好书包扛下五楼去上学。放学到家约九点半,饭已盛好。晚饭后自己学习夜宵为牛肉干之类零食。
上大学在本市。之前家里没有人上过大学,我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特别迷茫。出于适应社会目的留校住宿。面临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穿衣的困难。生活节奏完全打乱了,上课就困,半夜就精神。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几乎所有科目都徘徊在补考边缘。从春风得意到窘况百出很难适应。好在兄弟我的天赋厚脸皮。从小就立誓不后悔不放弃不自杀。不然真的很难挺过去。至今虽然仍然惋惜荒废了四年但再遇到困难就知道如何调整心态和克服了。私下认为,生活技能不足是原因,抗压能力耐挫能力是关键。
儿子今年十岁,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同样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近乎为零。他认为张一得被照顾的太好了,没有任何遗憾。
另外公众面前的曝光过度让孩子的压力成几何级增长。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从众星捧月跌落到被人嘲笑的落魄浪人的落差。历史人物可以参考一下史记中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