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16:46:20 条浏览
任何一种教育,任何一种考核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有能力的人,会主动学习,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考核总能脱颖而出
学校是学文化学知识的地方学习的,主要是人类获取的文明成果,学习的是间接的知识,实践比较少一些。
根据历史经验考核普通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主要考核的是理论知识,主要通过考试考核通过成绩考核,这个没有过错。
我个人认为,学校以学文化理论知识为目的,以分数大学为效果,是弊大于利。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明确了教育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也说明了学文化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学校把途径当目的来抓,势必会影响同学们将来毕业后为四化工作的能力,势必会影响同学们工作和就业,没有工作和就业,各种学校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就会凸显出来。学校以学文化知识为目的,很多学生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误认为学习是为家长为老师而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学们学习的内在潜力始终表现不出来,当然就谈不上学习的活力与效率。好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培养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科学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我们的教育走了两个极端,一讲到要重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就很抓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忽略了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讲要重视文化理论知识,就很抓文化理论知识学习而忽略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这是教育培养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企业家……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学校要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培养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上,这有利于唤起学生们责任和利益的自我认识,有利于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知识就是为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营造幸福生活打基础的,学习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本能,是自觉行动,用不着外部力量去抓,去促、去管。老师主要就是要做好规划(规划好各种学习任务,任务要具体而明确),协调(协调好各种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监督(监督同学们的学习以及组织纪律),发现(发现每个同学所具有的优点和特长),引导(引导和鼓励同学们特长的发挥),老师去做同学们以及各自的能力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同学们能做得到的事情就要尽量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做,充分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内在潜力,通过学习的办法(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知识)去管理学习,促进学习(指的是文化理论知识)。学生一旦走上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道路,其意义将不可低估,学校培养出劳动者的数量多、素质高、质量好,教育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社会矛盾将会轻易得到解决。
个人认为应该是利大于弊。
这个问题太大,简单点说,先把孩子的习惯、性格培养好,成绩只是结果。成绩肯定很重要,除非你有把孩子当试验品或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