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12:09:21 条浏览
对世界究竟是持悲观的态度还是持乐观的态度这个哲学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如何看待人的本质问题。
在悲观哲学家看来,人的本质就是对生命意志的不断追求。也就是人都是有需求和欲望的,人是不断追求这些需求和欲望的,而且这些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无论你怎么追求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得到满足。
而在最能代表乐观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本质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却社会关系总合。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关于悲观乐观哲学经典问题可能有很多,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是根本问题。这在中国哲学里也有所体现,如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的本质是善的。那么这种哲学肯定就是一种乐观哲学,是一种入世哲学。
看得透乐观,看不透悲观
总结一句,人生一世,一切无非,心绪体行,为何能让你分出悲哀痛苦,欢乐和开心呢?哈哈哈,好好想想吧
首先,明确一下,乐观″、″悲观属于美学范畴,不是哲学范畴。美学还远远达不到哲学层面!
战天斗地其乐无穷,团结起来到明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我们的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是红太阳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
用事实说一下物极必反:
一、乐极生悲:所谓成功人士及权重财厚者,若是疯狂妄为过度,基本都是落于衰败或灭亡。落马贪官、出事名星……,概莫如此。有悟性者,懂得谦卑低调、功成身退,可保安然无恙、平安着落。
二、悲极奋起:如鲁迅言:不是在沉默中奋起,就是在沉默中灭亡。奋起或灭亡,亦主要取决于悟性。有悟性者,可化悲痛为理智、坚强、力量,故而奋起。无悟性者,在悲伤中抑郁不化、茫然愈加,终至灭亡。
附:知识是属于社会的,人人可习,而智慧(悟性)是属于个人的,只可独悟。
举一个例,两个人生于同一天,同一地,同时上同一学校,并同时在同一学校毕业,考试成绩完全一样,所学专业相同,同时分配工作于同一地,从事相同的工作,但遇到问题时,一个总是迎刃而解,一个总是弄巧成拙,这其间的差距就是智慧(悟性)。且无悟性者,既使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家、教育家,也帮不了~老百姓早就说了:他(她)就这么个人儿。
哲学,用文字形式研究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科学。若自然界本身有乐观与悲观,那是创举。否则,悲观与乐观的哲学,是人为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