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5 15:03:03 条浏览
不要太紧张,一切跟幼儿园同步就可以,不要给孩子压力,
教会孩子自己吃饭,自己会上厕所,做些她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包办代替,父母应该学会放手。
两岁七八个月的孩子,也差不多好上幼儿园了,上幼儿园之前,父母也得让孩子稍微学着独立点,这样,进入幼儿园才不会那样吃力。
没有多长时间就要开学了,有些事情妈妈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自理能力增强了,上了幼儿园,父母也会少操很多心。
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在幼儿园里虽然有生活老师会帮忙一下,但是一个班上有那么多的孩子,老师不可能给孩子喂饭。而且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多都不适应,孩子都会哭闹,老师很大的精力都要放在安抚孩子们的情绪上,那对于自己会吃饭的孩子来说,老师也会很省心,这样也会避免老师照顾不周,而导致孩子饿肚子。
有大小便,会跟老师说,或者是能够独立的去上厕所。最好是能训练孩子独立的上厕所。其实这个对于刚刚去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孩子刚刚去上幼儿园,有小便了,不敢跟老师说,然后就直接拉在裤子里,如果生活老师没有看到,那孩子就会一直穿着湿的裤子。
父母在家里可以多跟孩子说说上幼儿园的好处,幼儿园里有些什么,或者是趁有时间多带孩子去幼儿园里面先熟悉一下环境,对刚去幼儿园的时候会比较有帮助。不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里非常陌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模式已经被诟病许久,但是仍然有许多家长因为各种原因对孩子的生活依旧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文求救,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史,并希望大家能够帮自己解决问题。咪咪是这位网友女儿的小名,小时候因为生病高烧不退,差点离开了这个世界,于是病好了以后全家人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生怕她再出什么差错。生活中,衣服是爸爸妈妈穿好,然后由奶奶喂饭吃,没有兴趣班的时候是奶奶负责陪着孩子吃吃喝喝,照料生活起居;有兴趣班课程的时候就由妈妈全程陪着。如此宠溺的后果就是,孩子都要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经常穿错而且速度很慢。家长很疑惑,到底该怎么办呢?同样,也有家长提问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报名了幼儿园,还该不该继续帮她做事呢?
如果是我面临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再帮孩子做事情。
首先,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如果孩子都要去学校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了,还要家长天天跟在后面的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不仅让孩子更加依赖于自己的舒适圈,也无法让孩子成长。
再者,会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能力。孩子上学还帮孩子做事的话,她很难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离开父母走向课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这个时间也是教会孩子成长的过程。
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1.教孩子一些基本生活技能
爸爸妈妈帮孩子做事,无非是担心他没法照顾好自己,那么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就能很好的帮助爸爸妈妈们解除顾虑。
2.带孩子熟悉幼儿园
谁都会经历第一次,进入到幼儿园学习就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家长们可以带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这样他们上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陌生了。
3.培养孩子沟通能力
有了新的小伙伴,孩子就会更加有勇气,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更何况,有自己的玩伴对小朋友来说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让他尽快走出陌生环境对他的影响。
宝宝上学的第一步很关键哦,爸爸妈妈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无论孩子是否将要上幼儿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渐渐开始独立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个人不建议你再帮孩子做事情。
关于让孩子学会独立做事情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进行参考:
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这里说的独立性,包括独立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因为,在条件差点的家庭,家长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持生计上,对于孩子的关注和帮助则会相对减少,所以这些孩子只能早早依靠自己,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也因此更懂凡事的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并非残忍,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它可以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二、有助于削减孩子的“自我中心”感和优越感
如果孩子自小在顺遂、宠爱中长大,其“自我中心”感和优越感也会相对强烈。这表现在,他们不能容忍家人表现得与其他孩子亲密一些,更不允许家人表扬其他孩子。他们倾向于让他人听命于自己或者以自己为中心,否则便会生气、愤恨。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感和优越感不利于他们结交朋友和融入集体生活。
适当地拒绝孩子的求助,让他自己动手,让他明白,我们不会对他有求必应。而完成事情的过程则会让他明白,凡事皆有不容易,从而更能理解和感恩他人。
三、有助于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要适应学校生活,这对于在家里自由自在惯了的孩子来说是艰难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孩子都会表现的不安和焦虑。而学校老师不似家人的细致周到则会加剧他们的焦躁和难以接受。
针对这一情况,提前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他适应学校生活的周期,减少不适感。
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
案例一:年仅15岁的揭东县曲溪镇金溪中实初二(2)班学生吴伟强,因小事被学校老师罚课后打扫卫生5天。在第五天时又因其将扫把碰到教室天花板上风扇而被老师反映给家长,吴伟强遂“离家出走”。后被发现尸陈榕江北河糖厂码头边。案例二:立华县某中学4名15岁的初二女生因被同学取笑,遂到街上买农药回宿舍集体服毒自杀。被学校老师及时发现送院抢救才未酿成悲剧。......我们总说,希望孩子平安长大,但是,平安不等同于是顺遂和有求必应。太多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关注孩子的挫折教育已经不容忽视,而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则很有意义。因为,在孩子努力完成事情的过程中,困难、汗水、伤痛以及失败会不断地提高孩子忍耐力、抗打击能力和坚韧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动起来呢?
虽然,我们多数人都明白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上手的机会,但是,真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做法却往往与初衷背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内心仍然在担心、焦虑、不安和不忍心。心疼孩子,这是家长们共同的心理。不过,我们需要明白,没有酸甜苦辣的成长,只不过是长身体罢了。
想让孩子动起来,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从小事做起,让孩子自己来
比如,家庭生活中,让孩子学着自己吃饭、睡觉、喝水、上厕所、穿衣服等,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热爱生活,阳光、积极、独立。
二、坚定自己的初衷
其实,就是“狠心”一点。当要求孩子自行完成某一件事时,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要坚持原则,让孩子切实的体会到,你不会改变注意,哭闹没有用。当他意识到这个信号后,他才会真的去考虑是否可以完成、可以怎么完成的问题。
三、及时给予信任和鼓励
孩子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很好的完成一件事情,我们应该学会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过程中,我们应以提示为原则,多陪伴、多肯定、多鼓励,并告诉孩子,他可以做的更好。此外,在完成事情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借此强化孩子再接再厉的决心。
我的女儿也是2岁7个月了,不过我打算明年再送,主要家里有人看,至于你说的帮不帮孩子,也不知道你具体指什么,如果是孩子不能自己吃饭那就不要帮了,现在开始训练自己进食,上厕所也要知道跟大人说不能再用尿不湿了,我孩子自己会穿鞋穿裤子但是衣服不行,我建议自己会的自己来,毕竟孩子还不到三岁。不过可以锻炼做些家务,我家每顿晚饭吃完都是孩子收碗放水池子里,然后擦桌子虽然擦不干净,但是孩子觉得好玩就让她干了!还有就是玩完了一个玩具要收拾好再玩下一个,好习惯要养成,不能每回都是大人打扫战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允许她玩其他,并帮她一起把玩具放“回家”,最后建议你买一套书给孩子看看,叫《爱上幼儿园》,不是打广告啊!
导读:女儿现在两岁7个月,9月份已经报名上幼儿园。我该不该帮她做事情?
我现在作为一名中班孩子的爸爸,我来说一下我家南南的事,希望能够对你有些帮助。我家南南之前还没上幼儿园之前也是一样,让她自己去做一些事看得出来老大不乐意,要么就是哭闹,要么就去找爷爷奶奶,我觉得孩子快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就和南南妈妈商量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当南南不能自己吃饭,我们开始不会帮她,而是示范怎么使用餐具,开始训练孩子自己进食。
厕所也要带她去,让她知道上厕所要跟大人说,不能再用尿不湿了。我家南南自己会穿鞋穿裤子但是衣服不行,我建议自己会的自己来,毕竟孩子还不到三岁。不过可以锻炼做些家务,南南每顿晚饭吃完都把自己的碗放水池子里。然后擦桌子虽然擦不干净,但是孩子觉得好玩就让她干了!还有就是玩完了一个玩具要收拾好再玩下一个,好习惯要养成,不能每回都是大人打扫战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允许她玩其他,并帮她一起把玩具放“回家”。两岁七个月的孩子可能很多都不会,在家需要妈妈亲力亲为,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但是如果你想让孩子上幼儿园了,那么就必须刻意的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这样孩子才会应该一对多的生活模式,幼儿园一个班最多配两个两个老师,一个生活管理员,在幼儿园是不可能一对一的照顾孩子的。所以提前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另外三岁之后是宝宝比较重要的时期,是孩子身体的快速成长期,同时也是宝宝开始培养识字的最佳阶段。当然学习这种东西不能强迫宝宝,容易让他对学习产生反感抵触,导致以后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兴趣。一是尊重孩子兴趣想法,多陪伴他,通过玩的方式让她喜欢上学习。我家用的是【猫小帅学汉字】,感觉还行,现在上中班,能认800多个字。
我女儿上幼儿园小班,有时候睡得晚了早上叫不起来。为了避免迟到,我也会帮她穿衣服,穿鞋子。
我们做母亲帮助孩子,总是怕太过宠溺孩子,让孩子丢掉了独立的能力,事实上,只要不是事事都是家长替孩子做,孩子不会完全丢掉独立能力。
孩子还不到3岁,这个时候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最重要的,所以到底要不要帮孩子,肯定是要帮孩子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怎么帮。
帮孩子之前确定孩子有足够的自理能力。
孩子喜欢让妈妈帮忙,并不是她不会做,相反孩子有时候就是撒娇,想要获得妈妈的关注。在孩子已经掌握了某种能力的前提下,妈妈可以适当帮忙。
不要有求必应,可以偶尔帮忙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说事事必须孩子亲自独立完成,所以妈妈要制定可以帮忙的原则,不是事事都可以去帮忙,但是偶尔帮忙是可以的。比如和孩子定好一天只能帮几次忙,或者哪些事情孩子必须自己动手,妈妈不能帮忙。
帮忙之前可以谈好条件,用最少的付出换最大的成果
我女儿早上如果必须让我帮忙,我们就会提前说好,妈妈给你穿好鞋子,刷牙,洗脸自己来。有时候满足孩子一点小小的愿望,他就会特别乐意的配合家长完成其它事情。
总结下,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父母也需要适当帮忙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所以只要遵守大的原则:做到帮忙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掌握好分寸就行。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马上升小学三年级,小宝幼儿园毕业即将上一年级啦!您的宝贝即将上幼儿园,做为妈妈我觉得可以帮宝宝做一些事情,一边引导宝宝学习,培养宝宝学习、时间的意识,一边引导宝贝与同学之间相处与交流!这些都需要妈妈的耐心引导与教诲!也非常有利于宝贝后期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妈妈可以帮宝宝做一些事情,给宝贝起到示范的作用,慢慢引导慢慢尝试让宝贝自己动手去做,让宝宝在不断成长中学会独立……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妈妈不用过度担心。
小孩子本来就内心里依靠妈妈,在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某件事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会想到妈妈,迫切想要妈妈的帮助,想让妈妈替她做好。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成什么样,而妈妈却又希望女儿能够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这个就两边矛盾,妈妈想让她锻炼能力,而她需要妈妈的帮助,所以就产生脾气,认为妈妈不帮她。
面对这个问题,我希望这位妈妈呢,要循序渐进,不要激进,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小孩子不会的时候,可以在一旁慢慢辅导,教育,并且给予必要的帮助。
毕竟她才两岁多,动手能力等等还未达到标准,比如:
画画,让她画个小动物,她肯定会画的不太像,这个时候妈妈就把重要的绘画细节勾勒出来,让她完成最后的部分,然后给她讲解怎么样才能够画的像,怎么样画妈妈画的那部分,这一来,既让她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也教会了她知识和能力!!
其次,妈妈的核心就是帮助可以,但是不能全部完成,要让她完成最后的部分,给予她成就感和自信心,完成后等段时间,让她再单独完成同样的作品,如果还是需要帮助的话,这次再较上次的帮助减少一点。
妈妈要有耐心,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需要妈妈的教导和引领!
好了,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
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快乐成长。
我是“孩儿初长成”,欢迎关注我!!!适量即可,这是孩子一个独立的开始,加油
我非常理解这个妈妈,可以说这个妈妈是一个非常好的妈妈,能够知道在入幼儿园前要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所以这个妈妈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想说,两岁七个月的孩子即便自己动手也不能做到很好,原因是他的年龄段和他的能力发展还不足以支撑他自己把事情完全做好,所以有时候孩子还是需要帮忙的。
在这个时候帮忙家长要懂一定的方法,当孩子求助的时候,家长不可以马上去帮助他完成,需要一个步骤。孩子虽然年龄段很小,但是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激发孩子独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说的一些办法让孩子去思考选择。所以当孩子求助的时候,家长应该走到他面前,蹲下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他说:“我需要妈妈的帮忙,我搭积木搭不好。”那家长就重复他说的话之后说:“你是需要我帮忙是吗?”孩子说:“是啊。”“那你告诉妈妈,希望妈妈怎么帮你?”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思考,其实他的这个帮助并不是全部让妈妈做,而是他希望有妈妈跟他互动,不是独自让他去做一个事情,所以他这个时候是需要父母陪伴,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他会有求助的信号,当家长收到信号之后,就要询问孩子如何帮助,当孩子说出来,就按照孩子的方式做。比如搭积木,“我搭不好。”“那我怎么帮你呢?”“妈妈帮我一下。”接着帮助他一下,说他一定可以的,这个时候家长既帮助了他又鼓励了他,同时也陪伴了他,孩子需要的是这样的帮助。
如果家长置之不理,强迫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两岁七个月的孩子不足以把每件事都做得很好很完美,他这个阶段需要陪伴,有的时候会求助,如果置之不理会让孩子内心感觉到无助和失败感,所以孩子就会慢慢的对一些东西失去兴,也会影响他对未来的学习失去兴趣。因为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他,所以他索性就不去寻找那些所谓的难题,不去探索,这样他就不会被拒绝了。家长要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询问如何帮助,适时的帮助之后鼓励他继续做完,最后要表扬孩子做得很好。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增长,孩子才能逐渐的从父母的陪伴当中慢慢脱离出来,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三到六岁阶段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并不是预示孩子可以完全独立,这个阶段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第一,要多陪伴他玩他想玩的游戏,第二,陪伴他走走看看,有条件的话多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涨涨见识,对孩子未来的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亲子运动更是需要和孩子进行互动,每天都跟孩子踢球,跑跳,这些既增强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对孩子未来的抗挫折能力铺垫了一定的基础。还有当家长发现不帮孩子,他就哭闹的时候,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情绪指导师,在某种情况下,家长要允许孩子哭的,他哭的时候是情绪已经起来耍赖在哭了,让他哭一会儿,待他情绪平静之后继续跟他心平气和的沟通,继续把刚才的方法应用上,问:“我知道你需要我帮助,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帮你呢?”我相信孩子慢慢的就学会不用情绪与人沟通,而是用语言或者是肢体语言进行沟通,明白用语言或肢体语言沟通是有效的,情绪沟通是一个糟糕的沟通方式。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插播一个小消息:
我的账号从今日起,正式更名为:海绵妈妈育儿,专注领域仍然是育儿路上的一切,持续与大家分享育儿路上的点滴,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让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对于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般都能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吃饭、穿衣、上厕所等,而且,这些在幼儿园必备的技能,孩子最好在家里就能学会。所以,妈妈当然不能帮孩子做事情,而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既然这位妈妈有这样的担心:害怕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又怕孩子哭闹耍赖,那么,何不在如何引导孩子的事情上多下点功夫呢。
在幼儿园,最多3个老师,管理班级30个左右的小朋友,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小朋友,有时候难免疏忽了孩子的需求,所以,让孩子在家里就学会如下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吃饭
自己穿衣
自己上厕所
自己喝水
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孩子偶尔会发脾气,会不听话,会让我们生气,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反应,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做:
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人处在生气的边缘,是无法对孩子的需求或者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的。这时候,让自己暂时离开孩子一会儿,待自己心情平静以后,再回到孩子的身边。
温柔的抱抱孩子,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当孩子明明能做某件事,却故意不做,并且哭闹耍赖的时候,孩子其实是想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这时候,平静下来的你,温柔的抱抱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孩子也冷静下来。
引导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当孩子得到父母足够的爱的时候,父母要适时地引导孩子,完成本应该由他/她自己完成的事情,比如:吃饭、上厕所等。
及时鼓励孩子。当孩子尝试自己完成了一件事,父母要及时给予孩子反馈和回应,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心,鼓励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上厕所等,并暗示孩子坚持这样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必须学会的技能,这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心急,遇事上火,只会更加火上浇油,让自己先冷静,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会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我是海绵妈妈育儿,育儿专栏作者,希望通过身边的故事影响你我他,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及评论】
以我的经验,现在要教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洗手,喝水,然后上厕所清理。这事情尽量找到教会孩子,这样孩子到学校去可以更好的独立,然后也会少受罪哦,家长也会少一些担心呢。
女儿现在两岁7个月,9月份已经报名上幼儿园。我该不该帮她做事情?
谢谢邀请!
仔细看了题主对问题的描述,题主之前让孩子多动手做事的做法是对的。当然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来说,动手做事情时而喜欢,时而不肯做是正常的,允许孩子有反复。不过,既然孩子即将上幼儿园,我的建议是: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该再帮孩子去做。针对你家孩子即将上幼儿园,特建议最好做好如下几点:
1、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之前,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如今都是在父母和家人的呵护下成长,无论做什么都由家长呢。孩子一旦上了幼儿园就不一样了,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都要孩子自己来做。比如:吃饭、喝水、睡觉时(有的孩子只是在幼儿园午睡)的穿衣、脱衣、穿鞋子;还要自己去厕所大小便等等。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家长会说幼儿园不是有老师吗?别忘了,幼儿园虽然有老师在,毕竟两三个老师要看几十个孩子。我们平时在家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忙得团团转,两三个老师看着几十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孩子的事情老师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包揽,所以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穿鞋子,还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要方便,要学会自己去厕所大小便。别认为撒尿、拉粑粑是小事,如果在家习惯了让大人到时候提醒才知道方便的孩子,到幼儿园难免不因了孩子不知道下课及时去厕所而尿裤子的情况发生。
为了父母放心也少给老师添麻烦,上述这些自己能力一定要在孩子入园前训练好。
2、提前体验熟悉环境
孩子上幼儿园,不仅要面对与家人的分离,同时也进入了陌生的环境,再加上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孩子顿时便感到失去了安全感,所以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离开家人半天,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相当漫长的。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由于环境陌生、周围又全是陌生人,孩子便会紧张、焦虑、恐惧不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长最好能提前带孩子去幼儿园体验(我们这里有些幼儿园都有体验的安排)。通过体验让孩子对环境熟悉一下,同时也让孩子在与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钻山洞等活动时体验到和众多孩子一起玩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还能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
我家大宝宝入院前那段日子,我们也没少做功课。比如:帮助大宝宝准备开学的物品、教大宝宝背书包、和大宝宝一块儿收拾书包、给大宝宝买来画笔,陪着大宝宝阅读绘本等等。同时,奶奶还一遍遍地给大宝宝说幼儿园的趣事,并在大宝宝面前夸幼儿园如何如何好。不仅如此,奶奶还亲自带着大宝宝去幼儿园参观幼儿园小朋友上课,课余时间陪着大宝宝和其他幼儿园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钻绳洞、荡秋千等,让大宝宝真真切切体会到幼儿园的好。
3、找理由与孩子短暂分离
上幼儿园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断奶,宝宝入园也是孩子人生途中踏入社会的第一次,这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个坎儿。孩子离开父母会产生恐惧,会暂时感到失去安全感,因此孩子会哭会闹。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看到孩子哭会揪心、伤心,父母离开孩子会各种担心和焦虑,所以每年幼儿园开学时,幼儿园门口都会出现孩子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妈妈偷偷抹泪的场面。为把揪心的程度降到最低,建议在孩子入园前这段时间里,妈妈想方设法找各种理由与宝宝渐渐分离一段时间,分离的时间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刚开始分离的时间短一点,以后逐渐加长,相信做好这种分离的铺垫,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和父母双方都会淡定得多。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即删)
以上是针对家有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的父母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这样做】
每当孩子入园时父母都会很迷茫,我们到底要帮孩子做哪些准备,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我认为要做以下几点做准备。
1.准备一:时间安排
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跟幼儿园的时间作息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晚上11点左右才睡,第二天自然就很迟才能起的来,而上幼儿园后,孩子要早睡早起。
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可以去了解下幼儿园的的作息时间表,提前让孩子适应。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不会因为早上起不来或没有睡饱而闹情绪等
2.准备二:跟孩子描述幼儿园场景
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幼儿园。面对新环境,孩子多多少少会焦虑,所以我们可以在讲睡前故事的时候,跟孩子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故事,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描述幼儿园场景可以有多种,比如:跟孩子一起看关于上幼儿园的绘本;给孩子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生娃幼儿园会发生的事情;以画画的形式,描述幼儿园场景等。
3.帮助三: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
两岁七个月的孩子可能很多都不会,在家需要妈妈亲力亲为,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但是如果你想让孩子上幼儿园了,那么就必须刻意的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两岁7个月的孩子可以让她自己学着吃饭,独自去上厕所等,孩子能做的都让她自己去做。
这样孩子才会应该一对多的生活模式,幼儿园一个班最多配两个两个老师,一个生活管理员,在幼儿园是不可能一对一的照顾孩子的。所以提前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这个年龄段还不够入园年龄,如果9月份入园只能是小小班,在幼儿园上四年。
孩子马上入园了,做家长的重点是引导孩子提高自理能力,因为幼儿园是集体活动场所,孩子入厕、加点及用餐等事宜需要孩子单独面对,尽管有老师帮助,但毕竟不是一对一,不像在家有家长重点单独照顾,还要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