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 16:10:17 条浏览
初中?高中?可能小学开始数学方面就是弱项,再经过这么多年的次次数学考试夯击,潜意识里已经给自己定义了数学渣,这会儿再提兴趣,太难了。要不试试从初一简单的重新开始学。
数学,想学好,只有不停的刷题
我曾做过两年数学老师,当年的收效还非常的不错。针对引导吧,把数学溶入到她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寓教于乐。试试看
怎么说呢,如果补习数学了,还是学不好,那可能真不适合学数学,好多人不也偏科特别厉害吗?
不知道这个孩子多大,有的孩子天生的逻辑性不强,这个就很难办。如果是低年级的,试试从人民币入手。
感谢邀请!我觉得还是从头开始学吧。然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记牢,准备错题本。一步一步踏实的学。基础打好了,做题能做对,增强自信,坚持下去......
数学很好提分,刷基础和中档题,保证基础不掉分,让孩子迅速见到成绩,有了好分数,自信心提高,孩子自然对数学[笑哭]有兴趣
很简单,从很上补,如果实在太差,就从现在学习入手,逐一解决问题。数学是思维性的,首先计算过关,那就剩下思路了。应用题大概也就哪几种,多练习就好了。写写讲讲,石头也会被捂热。当然首先要捂热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点,在培训过程中重优点,哪怕一点点都要看到。我也有个学生,四年级,最近被我夸的一来就写,她其实很聪明,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做起,一开始都是发呆,发愣,现在特别想试试自己对不对。总之需要耐心,我们明明知道他好差,可是仍然要一点点教,哪怕从一二年级,用灵动比喻之类的语言交流,找到适合的路,就好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真的很难!通过训练稍微提供点分数是可以做到的,但这真的和大脑天生的思维方式有关。本人就是个例子,即便同样是数学,几何因个人极为擅长而兴致盎然,代数因百思不解而兴致全无,几经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个局面。我感觉就是因为大脑思维特别偏向于某个方面所致,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这个现象。所以,如果不是现在高考需要全面抓分的需要,个人在设计发展过程中真的应该认清自己的短长,直奔自己所爱所长的方向而去,做一个有专长的领衔之人,不要成为猪头三三不精的平庸之辈。个人见解,不喜勿噴。
这个有点难,有的人喜欢数学,有的人喜欢语文,可能是骨子里排斥,记得我上学时一位同学,数理化都能考到满分,语文150分他60分不到,也不知道怎么学,老师也加强辅导了,没效果,数理化听一遍就会。这哥们很是苦恼,经常抱怨没有语文细胞,向语文老师请教,因为其他科成绩好,老师乐于帮助他,但一直提高不大。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排座位把他和一位学习很不错的女生同桌,他请教她语文、英语;她请教他数理化,相处两个月,两人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当时学习紧张,我们还没觉察出来,还是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所以因人而异,你认为简单的事别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他的女朋友帮他补习,说来奇怪,这哥们语文成绩直线上升,高考因为数理化成绩突出,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那位女同学谈朋友成绩直线下降,最后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
可以找有经验的老师辅导一下,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
作为孩子的母亲,收到这样的邀请很荣幸,也很有共鸣。
我自己的女儿目前三年级,也是偏语文。数学成绩说不上差,但和语文相比,投入产出比太低了。在语文上,我们除了买课外书,平时按要求完成作业之外,不用操任何心,上个期末不声不响地考了全班第一。相比之下,数学简直是耗尽了三人(父、母、女)的精力和耐心。
上学期,数学仅是网课就报了三个,难度从校优(和教材更贴近)到培优(偏向奥数)都有。校优自己上,培优爸爸陪着上。课外的题就更不用说了-网校的拓展题、本地的每课一练、黄冈.....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主要问题表现在:
学数学积极性低-每次做题都像上刑一样,孩子哭大人叫。勉强开始做了,专注度也是极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在草纸上涂涂抹抹......
计算总丢分-即使这样练,无论大考小考,计算没有不丢分的,而且全是丢在让人无语的地方。比如昨晚做口算错的一道题(33-21)/2,楞是写个4!
数学思维能力差-这是最让人头疼的。只要碰到数学,在语文上展现出的灵感,都凭空不见。比如一二年级就接触过和差问题,三年级做和倍问题时再碰到和差(其实就是大数是小数的一倍多几)题,又不会了,还振振有词说这里也没提倍数。他爸爸气得眼珠子瞪溜圆“一倍不是倍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外,一些应用题,比如盈亏、鸡兔同笼、周长等,刷过的题型,考试时碰到可能会(但绝不能保证100%),只要变点儿形,马上缴械!
本来回答问题,结果变成发泄了......但实际上我的答案可能就在上面了。尽管焦头烂额,孩子的数学成绩目前还不算差。我们头疼的是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孩子越来越大了,总不能一直用高压。但目前只能如此了。
对于问题中提及的孩子,我想还是要这样入手:
从基础抓起-这个一定要父母上心,什么样的老师也无法全天陪同。计算要天天练,哪怕一天只练十道题,不要停;每一单元学完后要检查,及时查缺补漏;最后,可能也是比较无能的一着,就是刷题。可能我们最终要接受有的孩子就是长了语文脑袋没长数学脑袋,那干脆就用记忆力来解决问题。尽管这样说,对数学来说是一种亵渎。
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数学-即便再不喜欢,要让孩子心里明白数学是避不开的,他/她必须要尽全力尽量学好数学,最起码不能比别人差太多。
这样的问题受到邀请,感觉很有缘分,自己也是一个英语老师,最近月考结束,自己班上也有这样的情况。这确实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吧。以下仅代表自己的观点。
很多孩子、家长、甚至老师总会谈到或者询问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兴趣的问题。老师们也是很用心地去做各种趣味教学,希望孩子们会爱上这个学科,家长也会希望老师可以注重兴趣培养。作为学生,当然也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节课都是有趣的。可是,在所有学科这么大的知识海洋里面,真的就一直可以很有趣吗,我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不怎么快乐的事情,因为你必须花时间积累,必须刻苦练题。所以我觉得“兴趣”二字,真的很难。我们自己也当过学生,我倒觉得所谓的兴趣,更多的是来自这个学科的成就感,你会发现你哪科越好你越感兴趣,反之则没有兴趣甚至想逃避。
所以我就觉得既然这个孩子在机构里面补习,老师可以一对一,从基础开始,慢慢让他觉得自己会做一些题,从易到难,当然这肯定需要老师的耐心和家长的用心陪伴。
在教和学的这条路上,真的是一个静待花开的漫长过程,愿这个孩子和老师都可以等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