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15:34:07 条浏览
中国式的母爱母爱的特点是对子女过分溺爱,有的父母什么什么都亲力亲为,导致很多人成年后踏入职场踏入社会没有基本的独立能力,在家子女犯了错误母亲也要袒护,但是到社会上问题就严重了。
这个问题普遍的,子女犯了错误,父母要想办法解决,这是人之常情。至于说到溺爱,说到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说到中国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没必要单纯上升到中国式母爱的高度。
中国式母爱,第一条:孩子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孩子错了,按第一条执行。
看到这个问题挺想谈谈个人体会的。
“我以为我会一直在妈妈的庇护下过一辈子,没想到她不告诉我,就将我推进社会”
我觉得以上是很多被溺爱的孩子心中有过的想法。
中国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让父母对孩子的带养方式和期盼,有别于其他国家。好还是不好,暂且不论,只谈这些给孩子带来什么。
从小了说。从事教育行业,接触过一个孩子,4岁了,体重超标很懂,语言能力发展迟缓,运动能力也非常糟糕。后跟他的父母交谈得知,家里人平日里惯的特别厉害。要喝水,根本不用自己说,啊一声,奶奶就把水送到了嘴边。每天,都害怕孩子吃不饱,各种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喂个不停。而出去小区玩耍,更是不敢放手,怕别的孩子欺负到她家孙子......
在这样的带养方式下,孩子怎么会不出问题。
从父母的角度考虑,过分爱孩子有错吗?她们的成长背景和她们所接受的教养观念,让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这样爱的。这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溺爱给孩子并不会带去正面的帮助。反而会让孩子无法形成坚强自主的个性,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新闻也层出不穷。富二代开豪车撞人、星二代吸毒坐牢......溺爱都占据着部分原因。
我曾经经常会想。在中国式母爱的背景下,能不能有个比较折中的成长方式。
既不让妈妈受伤,也让自己自由生长。
结论是:长大了,多去理解妈妈的难,做父母的不容易。也不要总以为她不会理解,试着去沟通。让她知道你已渐渐长大。
最后,附上一首非常喜欢的诗。
纪伯伦《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我是【吴两鱼】,专注教培市场。感谢你的点赞和关注!
“”中国式母爱”问题所在如下:
1.传统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有很深的影响,时代在进步,很多人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人常说“青出于蓝胜于蓝”。
2.很多人都认为,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的肉,孩子是妈妈的一部分,所以有权利决定孩子的生活,学习。孩子就应该挺妈妈的,但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每代人的思想又有这差别,父母则被孩子认为是保守的,阻碍孩子进步成长的羁绊,所以孩子就会叛逆。
3.很多中国妈妈把孩子紧紧地把控在自己的手里,包办孩子的事情。没有考虑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需要一个安全宽松的成长环境,自己的探索着成长。
4.思想的不同,语言暴力的存在,对孩子造成心理的伤害。比如,你真笨,你就是不好好学习,我不要你了。等等。
5.时代在进步,很多父母缺少学习的机会,不读书导致教育的无知。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开始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有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沙拉后来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煲一个汤。因为三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中国式”母爱出现的问题如下:
1、过分溺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去考虑应不应该,值不值得。
2、包办一切。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是想方设法替孩子办好。
3、思想干扰。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允许孩子有奇思怪想,扼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行为干涉。牢牢地把孩子掌控在自己手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侵犯了他们应有的自由权利。
5、盲目追求。不顾实际情况,为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目标或任务。
中国妈妈们付出着、牺牲着,甚至不顾一切的爱着孩子。只希望孩子能成功、能幸福。不可否认这是真爱。
然而,中国式母爱孕育出的孩子却偏偏有很多问题:啃老、自卑、迷茫、自私……这说明中国式母爱也在伤害着孩子。
中国妈妈们到底哪里爱错了呢?
1、过度承担——“放着我来”
穿衣喂饭、刷牙洗澡、做菜陪读、接送辅导……中国妈妈简直是完美照料者。看似是帮孩子扫除了很多障碍,其实却是剥夺了孩子们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讲一个例子,一所高中,学校规定学生们自己打扫寝室卫生。旁边寝室四位舍友的妈妈们,在开学第一天就达成了共识:为了孩子能专心读书,我们轮流来替孩子打扫。这本该孩子承担的任务被妈妈们抢走了,顺道还抢走了孩子们一次学习自立的试炼。
其实,孩子不需要一个事事包办的完美照料者。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建议者和坚强的后盾,让他们在一次次试炼中收获能力,自立自强。
2、边界模糊——“你好,妈妈就好”
在中国很多亲子关系中,妈妈和孩子之间是没有界限的。中国式妈妈觉得:孩子和我是一体的,孩子幸福成功,我就幸福成功;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于是,边界模糊的中国妈妈有个通病就是控制欲极强,希望孩子走她已经规划好的人生道路。
这个春节,被提及最多的词是“催”。这就体现了中国式母爱的模糊边界和高控制。妈妈们的内心独白是这样:你不结婚生孩子拿高工资,你就掉价丢人,那就相当于我掉价丢人。你必须得麻溜的赶超隔壁老王家那个当了公务员、迎娶白富美、生了双胞胎的儿子,那样我才扬眉吐气。
看似是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把孩子当成用于攀比的“物品”。这很容易导致孩子焦虑、自卑、没有主见。
所以,希望中国的妈妈们能认识到自己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各自都有自由的权利。也许孩子并不会像你希望的那样成功,但必定会活出TA自己的精彩。
3、付出牺牲——“你这样,怎么对得起我”
中国式母爱往往笼罩着悲情色彩:辛辛苦苦一辈子,含辛茹苦地将孩子拉扯大。牺牲付出太多,最后孩子长大了,却离年老体衰的妈妈越来越远。
中国妈妈的内心或潜意识里往往藏着很多不甘心。
相对的,孩子们内心也有负疚感。曾看到有人这么说:“我最怕妈妈跟我提她为我做了多少事,每次听她这样说,我都会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坏的孩子,让妈妈操心又失望。”
这种负疚感会令他们自卑或是自我要求过高,更是会束缚住孩子,使他们为迎合妈妈做出违背本心的选择,造成很多情绪和行为问题,与内心的幸福渐行渐远。
中国妈妈们,也许你们该“自私”一点,这会让孩子和自己都更加轻松。
中国式母爱之殇:是真爱还是伤害?
中国式母爱的悲剧在于妈妈们搞错了孩子的意义。孩子对于妈妈的意义并不是让我们学会去塑造成就一个完美的下一代,而是让我们可以完整的见证一个人的成长。
从孩子的成长中,妈妈们会悟到自己成长时的很多事,不断治愈和提升。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们紧挨着走在不同的轨迹里,既独立又互相支持,自由而温暖,这就是母爱的意义吧。
中国的母爱往往只注重了物质溺爱,忽略了人格培养,其实在每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不过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减少,我身边的宝妈们现在都先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毕竟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式母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就像玩网游,妈妈帮孩子申请了账号,然后一起打怪升级。毕竟boss都是和妈妈差不多等级的,妈妈也只让孩子打打小怪,打boss怕孩子直接回到出生岛。打boss的时候都是妈妈打,然后孩子直接检拣装备升级。
在游戏里,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升级的,只要级数升上来了,差不多等级的也boss也基本都能打了。
但在现实世界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难道希望孩子一夜长大懂事吗?所以就会有很多妈宝男。
有一句话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式母爱。事事都替孩子考虑周全,所有的都要给他(她)最好的。所以孩子基本上不会吃亏。
问题是总有母亲力所不及的时候,也总有孩子单独出发的一天,那个时候孩子就会不知所措。
所以,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准备好,有意地让孩子独自解决问题,让他体会自己解决问题之后的快乐,甚至让他体会到挫折,可能对他的成长更有帮助!
用溺爱代替了管理,用无力的哀叹代替了智慧的教育,很多母亲,开始是关爱,忘了孩子还需要管理和教育,等他发现孩子不听话了,孩子很多行为习惯有问题时,已经晚了,因为,很多不良习惯已经养成。妈宝就是有母亲一手培养,又被母亲深恶痛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