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你是怎么看宝玉和黛玉吵架的?

2025-05-21 16:13:53 条浏览

永远一个在哭,一个在哄。也蛮好的,现代男孩女孩可以学学。




相爱相杀




黛玉心思细腻没有父母兄妹孤单一人,所思所想偏为难受,不像宝钗可以有亲人在身边,因为只有把宝玉认作唯一的亲人和希望,吃醋吵架都可以理解,害怕失去的心理让她很在乎,所以有点误会就会难受。




两人有情才吵架,相最爱才生气,但总是戴玉多心敏感,宝玉出于真情有时孟浪,但却总是让着戴玉。虽说两人孽缘,但也是日常相处体贴,性情相投,感情日深。且长时耳鬓厮磨,又处花丛复杂关系之中,难免误会猜忌,不免吵架。但吵过之后,误会解开,知晓真情,又百感交集,悲喜不胜。两人微妙情感,真心挚爱,在《题帕三绝》中尽可解释……。




宝玉有点单纯,既然是玉,就会向往白壁无瑕,对感情的心态是冰清玉洁,单向的心态重些,即是跟你交往,我是纯洁、真诚的,期待对方的完美应称,而黛玉的性格也是单向型的,即你得体谅我的感受,她不会去根据宝玉的性格去应合,这点换作薛宝钗就好了,她了解宝玉性格,经常逗他取乐,很开心。




很正常的事情。




相爱相杀。浓浓的醋味儿。




小情侣之间的患得患失。林黛玉丧母后寄居外婆家,没有硬朗的娘家撑腰,本就自卑,觉得矮人一头,处处疑虑。再有薛宝钗,如此强劲的情敌在侧,容貌,才情,皆不输自己,又有亲娘,亲哥哥,强过她孤单一人。所以,时不时耍点小心眼,言语上夹枪带棒要探探宝玉的心意。宝玉,从小与黛玉一同长大,对黛玉的小心思自是比谁都清楚,更是小心伺候,又带着爱慕到小心思,有时不免弄巧成拙,过分小心,反而被黛玉误读了。黛玉和宝玉,就如同陷入情网,对爱情懵懂的两孩子,小心翼翼想要讨好对方,却还没有磨合出两人之间最默契的相处方式,吵架自然在所难免了。




这就像小情侣吵架一样,只不过是两个文艺青年吵架,那就是吵架也清新多了。只是宝玉和黛玉的命运挺令人伤心的,没有平平凡凡的过一生,先把好日子过完了,后来就是苦日子,所以就会觉得日子让人难过,特别忧郁。所以先苦后甜还是硬道理呀,也不要求什么荣华富贵,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快快乐乐,活的轻轻松松,虽然穷点,但是越穷越光荣呀,如果你的人生有意义,或者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太好了。快乐是最重要的,吵架还是算了,吵了没结果。




他们之间的争吵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交流,少男少女的一种交流方式。




大观园里只有一个“贾”宝玉,却有百花陪伴。

爱是自私的,又是无可奈何的。

黛玉,她无法去阻止那么多的美女不爱宝玉,她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争取宝玉的爱,告诉他,我很爱你,你不许和别的女孩子亲亲我我的,除了袭人。

宝玉,他也一再证明,我很爱你,一定娶你。

结果,曹雪芹的“宿命”给了他们这样的结局。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没有结局的吵,有点心酸!理想中的一对,被拆开。盼和现实有距离!




从这点看,红楼梦真是直指人心。他们这状态真像当今闪婚闪离,一对上眼就结婚,一有矛盾就分手。除开经济问题、出轨问题、婆媳问题离婚外,这可能是众多离婚案中的主要原因。这说明男女不懂爱情和婚姻,婚姻是要经营的,要做减法,每人约束自己不足,体谅对方,才能合二为一,直到永远的。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上他;若说有奇缘,为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宝黛二人的吵架就是现在情侣之间的吵架很有相似之处,但比起现代的情侣之间又更深一层意思。

他们吵架都是由那“金玉良缘”等传言而起,黛玉一心只碍着这些旁言琐语,那宝玉每每费尽口舌解释,最后大多就是“若有那个心,就去死,去做和尚”等历历誓言把个娇弱的林黛玉反唬得来哄他,最后两人又是你侬我侬、卿卿我我了。就像王熙凤说:“不用瞧,过不了三天,他们自己就会好了。”

宝玉和黛玉的吵架

宝玉和黛玉初次相识时就像是从前认识的旧友,后又加上两人情投意合,都是憎恨封建思想的先进分子,更是将彼此视为知己。

然而,爱之深,责之切,宝黛二人总是聚则争吵,散则思念。两人原是一个心❤️,偏被那些外三、四路的“宝姐姐、云妹妹”的旁枝末梢弄成了两颗心。

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吵架是写入《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这林黛玉因昨晚去怡红院找宝玉,竟遭丫鬟拒之门外,后又发现薛宝钗从里出来,疑是宝玉有意疏远她。于是这天伤春感花,将落花都用锦囊收了埋葬,作下了名篇《葬花吟》。

谁知那宝玉看见了她,也捧着一兜花瓣滴泪发悲,黛玉见就赶忙走开。宝玉见她走了,也往怡红院回去,就看见黛玉在前面,赶紧加快步子走上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不理他了?

宝玉好一番苦说,黛玉终于说出了缘由。宝玉心中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个事,都是那些下人自己做主不开门,才使得黛玉疑惑伤感。他解释后,两人又是亲热和气了。

宝黛二人吵得最凶的一次是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因贾母与他们去城隍庙祈福时,与张道士提起宝玉的亲事,贾母说要是“模样儿好,性格好的,”后又因一个金麒麟的物件惹得宝玉不乐,担心黛玉又为这个生分。

贾母祷福后,黛玉第二天就中暑了,宝玉就去看望。那黛玉便说为什么不去看戏,到这里来做什么?宝玉一听,原来的闷气更上了,就往着黛玉的脸上说“你安心咒我天诛地灭?你有什么好处?”黛玉被问住了,只颤声说“我若咒你,我天诛地灭...昨日张道士提亲,你担心阻了你的‘好姻缘’,拿我煞性子。”宝玉听了,就咽干气急,只想着把那通灵玉一阵乱扯,向地下狂砸,一心只砸烂完事。偏那玉砸来砸去丝毫无损,宝玉见砸不烂,就将身边能砸得烂的都拿来砸。气得“脸都黄了,眉眼也变了,从来没气得这样。”

黛玉见他砸玉,只伤心的大哭,连刚喝的药也吐出来了。

后那黛玉将玉上自己亲手编的穗子也剪碎了,说“自有人给串好的去。”宝玉听了直气得手都凉了。

后来王夫人和贾母知道了赶来一看,两人又都不言语了,贾母将宝玉带走也就这样了。

然终究“一个在潇湘馆洒泪,一个在怡红院长吁”。最后还是应了那“金玉良缘”,两人被封建思想生生拆散,宝玉被强娶宝钗为妻。




小儿女的吵架是真性情的流露,是人物描写的需要。




沟通。




谢邀。初读《红楼梦》最喜欢看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最开始的确不明白明明彼此深爱对方,却为什么总是会吵架。其实在男女相处的过程中,拌嘴和吵架都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她在意你的想法,在意你的行为,在意你的心。其实黛玉的生气是因为不放心,因为她生命中的所有情感都是在宝玉身上,这一份情已经在心底深深生了根。

女生在情感情上较为敏感,在意男生的行为,对感情是非常看重的,绝不容别人染指自己喜欢的人。男生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偏执于谁对谁错,而是要乖乖地陪着她说话,让她发泄掉情绪中的不满,再逐步地开导她,逗她哄她。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在宝黛吵架的过程中,宝玉是如何哄黛玉开心的?

01.你放心,我心里只有你

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有个老道士想给宝玉说一门亲事,黛玉在旁听了自然不高兴,并没有给宝玉好的脸色。宝玉自然知道黛玉心里的想法,让她不要去理会老道士的胡言乱语。即使当宝玉怕黛玉热着,偷偷跑过来陪她说话,黛玉依然不依不饶,宝玉只好用天诛地灭的毒誓去证明自己说的话绝无半分虚言,传达出来就一句话:你放心,我的心里只有你。

02.以情化人,牵肠挂肚

尽管两个人都还生着气,但宝玉的心还是时刻牵挂着林黛玉。在他第二天匆忙跑到黛玉住的地方,请求着紫鹃开门,嘴里还说着“我就是死了魂儿也要一天来一百遭”,翻译过来就是我时时刻刻都想过来见黛玉,一刻都离不开,这样的言语让黛玉心里很是受用。当两个人生气之后,宝玉懂得如何拉近彼此的距离。咱们俩生气归生气,可是绝不能让别人劝我们和好,那样咱两岂不生分,还是咱们的关系最亲,你打我骂我都可以,但是咱们俩可别互相打冷战。因为看到你伤心,我的心都要碎了一地。宝玉用他的真情去感染黛玉那颗柔软的心,是一个主动认错的好暖男。

03.幽默风趣,营造氛围

在听了黛玉所唱的《葬花吟》之后,宝玉不禁为林妹妹的身世感到伤心,如何劝慰黛玉萦绕他的心头。可是黛玉偏要离开,宝玉无法,只得使用激将法,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黛玉停下(你且站住,我知道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勾起黛玉的好奇心,之后又是一问“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真真引起了黛玉交流的兴趣。通过回忆自己为黛玉所做的点点滴滴,让黛玉卸下了心理上的防备,一点点俘获黛玉的心。




红楼梦大观园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懵懵懂懂,情窦初开。

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儿不多情”。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大观园中是一对金童玉女。特别是贾宝玉是在一群姐姐妹妹和年龄相仿的丫鬟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林妹妹是寄人篱下,大观园中女多男少。贾宝玉和林黛玉所谓的吵架大多只是少男少女间的使性子闹脾气,并非真的矛盾。

贾宝玉眉清目秀、美女环绕,林妹妹楚楚动人、弱不禁风。二人的感情虽然被家族长辈看好,但是林黛玉是个敏感脆弱的女孩,经常触景伤情,又爱琢磨事儿。林妹妹看到哥哥有时候和别的女孩嬉戏打闹忘乎所以,当然会暗生怨意。但是林妹妹生性善良,对贾宝玉恨绝对谈不上,半嗔半怨倒是经常的事情有意无意的会表现出来。只是贾宝玉虽然聪明却常常不明白黛玉的女人心事,经常发生误会。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宝黛吵嘴(首见第五回)。自从黛玉进府之后,宝玉便与她“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比别个姊妺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他俩经常不知为何而言语不合,可以说这种感情风波一直贯串于他俩的毕生生活之中,而这种风波又正是他俩曲折表达爱情的一种特殊方式。

宝黛之间的吵嘴不和,每次具体起因不尽相同,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每次收拾二玉的文字也绝不雷同。这里试以以下几次作一对比:

第二十回写黛玉因为宝玉在宝钗处玩,便冷言讥笑宝玉;宝玉只是为自己辩解了一句“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那里一趟,就说这话”,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然后宝玉“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终于使黛玉回心转意。这种收拾二玉的文字在小说中最为多见,它多是以黛玉的赌气和宝玉的一再陪小心而作结。

第二十二回写贾母为宝钗做生日,黛玉已自心中不快;席间又因为宝玉称赏“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更是以言相讥;加之湘云以黛玉和戏子作比,宝玉在旁朝湘云使眼色,于是两人之间终于又爆发了一场唇枪舌战,最后一个“果断而去”,一个“赌气回房”。可这次却不再是宝玉前往陪小心劝慰,相反是黛玉主动前来察看动静,并以当面诘问悟禅了却了这次风波。

第二十六回写黛玉春困,宝玉在窗外听见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长叹声,进屋后也用了一句《西厢》里的词开玩笑:“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黛玉当即就“撂下脸来”,哭着说宝玉看了混账书拿她“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宝玉正要陪罪罚咒,只见袭人走来说道:“快回去穿衣服,老爷叫你呢。”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雷一般,疾忙走了。这次收拾二玉文字,更是与众不同,正如脂批所指出的:“若无如此文字收拾二玉,写颦无非至再哭恸哭,玉只以陪尽小心,软求漫恳,二人一笑而止;且书内若此亦多多矣,未免有犯雷同之病,故用险句结住,使二玉心中不得不将现事抛却,各怀一惊心意,再作下文。”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吵架,次数频繁的只发生在他们之间“你证我证”,互相未正式确认恋爱关系之前,几乎每一次吵架都是林黛玉先发难,关键还是毫无道理的发难。那贾宝玉怎么办呢?林黛玉是不跟贾宝玉讲道理的,贾宝玉只能陪着小心,费尽心思和口舌去化解林黛玉怨气。因为林黛玉和他吵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吵嘴,林黛玉吵架狠的地方就在于,她不断的伤害自己让宝玉看着心疼。这就是爱情,相爱者之间不需要讲道理。

所以,林黛玉在别人面前并没有不通情理,只是在贾宝玉面前总是不讲道理。林姑娘越不讲理,宝哥哥就越想和她讲个理,直至后来贾宝玉也跟她不讲常理,最后只能纵容林黛玉的不讲道理。但可贵的是,林黛玉只要明确,贾宝玉心里只有她一个,她便晴空万里了。

在第三十二回,贾宝玉直接向林黛玉面对面表白,尽管听到的人是花袭人,但足以表明宝黛二人之间的恋爱关系彼此已互相确认。在此之前,他们二人一共吵了不少架,我们选择取八次重要的吵架来分析,他们二人每次吵架有何不同,他们的关系是如何在吵架中得到升华的。

第一次吵架:第五回

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这一回,交待了宝黛二人吵架的缘起,宝玉在男女情爱上还未启蒙,二人吵架的原因还仅限于孩提之间的不愉快。正如书中所言“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此回吵架算是虚写。

第二次吵架:第十八回

贾政游大观园把贾宝玉叫了去,宝玉从大观园脱身出来后,小厮们邀赏,把宝玉身上的所佩之物一应掠去。黛玉误以为宝玉把她送的荷包也被下人们给拿走了,因此发脾气。

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这次吵架就吵出味道来了,在此之前,林黛玉由于父亲病重回了苏州,回来后,在宝玉眼里起了变化了,她“出落得超逸了”,也就是说她变得更加飘逸脱俗了。两个人此时已处于爱情的萌芽阶段,贾宝玉把最在意的荷包戴在贴身棉袄里面,显示出他珍爱林黛玉送的东西,与众不同。林黛玉见此情景,又自愧又感动。贾宝玉想得理不让人,借此教训一下林黛玉,把荷包解下来还给黛玉,结果林黛玉拿起来又要剪。明明是林黛玉的错,最后成了贾宝玉的错,妹妹长妹妹短的赔不是。在贾宝玉的心中,林妹妹是永远没有错的,这就是他的原则,这就叫“爱情”。

第三次吵架:第二十回

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和宝钗一同到贾母那里探望,被黛玉看到,便讽刺宝玉被宝钗“绊住”,由此引发一场争吵并互相第一次交心。

宝玉忙跟了来,问道:“好好的又生气了?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子。又来自己纳闷。”林黛玉道:“你管我呢!”宝玉笑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没有个看着你自己作践了身子呢。”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林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黛玉忙道:“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这一回吵架引出了宝黛二人互相表白“我为的是我的心”,这是一个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爱情萌芽,再到情意绵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林黛玉也发生着变化,进贾府时,她生怕说错一句话,如今在宝玉面前,变成了一个我行我素个性张扬少女。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除了贾母的疼爱,最重要的就是贾宝玉的宠爱,成了一个被贾宝玉惯坏的娇纵少女。

第四次吵架:第二十二回

贾母为薛宝钗过十五岁生日,搭台唱戏,王熙凤说一个戏子长得像一个人,薛宝钗笑而不语,众人皆知均不语,唯有史湘云说了出来,戏子扮像如黛玉。于是林黛玉便恼了,把气撒在了宝玉身上,宝玉护着林黛玉把史湘云也得罪了。宝玉调停于黛玉与湘云之间,两面不是人。

宝玉随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恼了,终是什么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不则一声。

在宝黛爱情当中,这一回,既跟史湘云有关,又和薛宝钗有关,这两人身上都和“金玉良缘”有关。贾母给薛宝钗过这么隆重的生日,林黛玉心里本身就不舒服,话语间时不时的透着酸味儿。在此之前,宝黛二人的吵架空间还局限于他们二人之间,在这一回,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维护空间扩大了,成了在众人面前公开维护。

第五次吵架:第二十三回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这回吵架实际上林黛玉并非真恼,在这一回中,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便是宝黛共读《西厢记》。共读西厢对宝黛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宝玉借《西厢记》之语第一次向林黛玉表白,不料黛玉又恼了。在这一回中,“吵架的爱情”吵出了贵族青年爱情的深层次内涵,也吵出了宝黛二人既向往爱情又受制于封建礼教的复杂心理。

他们二人之间从此有了共同的秘密,而且这个秘密在当时是禁忌,这是他们精神高度统一的表现,是他们心灵上的共通。他们之间的爱情,随着吵架不断升级,一次比一次吵得特殊,先吵架后和好,吵一次感情也升温一次。宝玉的“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这是在向林黛玉示爱,并在黛玉的心里激起更大的爱情浪花,使黛玉对爱情的渴望更加觉醒。经过这次吵架,宝黛爱情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第六次吵架:从第二十六回至第二十八回

林黛玉夜访怡红院,被晴雯误拒门外,林黛玉又生气了。她生气的关键在于,听到了薛宝钗和贾宝玉在里面有说有笑,偏偏将她拒之门外,想必宝玉还为之前的事真恼她了,对贾宝玉产生了误会。由此还引出《葬花吟》的诗。

林黛玉的天空就是爱情的天空,和贾宝玉一次愉悦的交谈,顿觉晴空万里。一次误会,马上便会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薛宝钗背后栽赃她的事件,不得不说薛宝钗不断在明里暗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对长辈对下人的笼络都不放过,所谓明枪易躲,暗剑难防。林黛玉对薛宝钗的嫉妒多半在明里,在众人在宝玉面前发难,而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嫉妒,大多时候做得滴水不漏。

以林黛玉的聪明,她不会感觉不到薛宝钗的威胁,对于黛玉莫名其妙的生气,贾宝玉一时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发出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悬念一出,林黛玉不得不问个清楚,一问之后,贾宝玉对二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来了一次大总结,期间如何的让着黛玉,顺着黛玉,惦记着黛玉,直到如今,黛玉总是把他三日不理四日不见,倒把宝姐姐凤姐姐放到了他前面。当然这是贾宝玉故意这样说的,因为他摸准了林黛玉爱听。

他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林黛玉他的心里只有她,同时他也希望,林黛玉心里只有他。宝玉更卑微的表示,如是他错了,打也好,骂也好,只是不要不理他。世界上最善于赔礼道歉的恋人莫过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卑微到尘埃里。

这次他的赔不是,换来的是,宝黛爱情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两人误会解开,感情更加深一步。

第七次吵架:在第二十九回

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有意给贾宝玉提亲,再度引发林黛玉对金玉良缘强烈嫉妒,同时也引发了贾宝玉对金玉良缘的极度反感,于是二人爆发了一场大吵。在这一场大吵前,还发生了一件事儿,贾元春端午赏赐,宝玉和宝钗赏了同样的东西,这是带有“指婚”意向的行为,贾母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意味,但她也不可能公开和贵妃唱反调。

在清虚观,当张道士说起贾宝玉的婚事时,贾母表明了自己态度,首先贾宝玉不易早娶,其次选孙媳妇性格模样儿好是前提。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的这一态度表明,她并不看重“金玉良缘”,同时对木石同盟也没表态。不过根据她喜欢晴雯,内定为贾宝玉的侍妾,而晴雯与林黛玉又有几分相似,从这一点看,贾母此时还是偏爱林黛玉多过薛宝钗。

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

在这一回,作者对宝黛二人之间的现状做了总结,宝黛两假相逢必有一真,宝玉总是有意无意去试探黛玉,而黛玉也总是用假情试探,两假相逢必有一真。贾宝玉对张道士给他提亲表现的极度愤怒,和林黛玉为金玉良缘大闹了一场。这次二人吵架是一次大事件,宝玉又是摔玉,又是砸玉,林黛玉又是哭又是吐,最后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

贾宝玉的恼怒在于,他不希望别人给他提亲,除非是林黛玉。因此不高兴起来,到了林黛玉处,希望得到林黛玉的安慰,不想林黛玉并未理解。贾宝玉罕见的率先向林黛玉发起了脾气,林黛玉自然不吃他这一套,两人就此展开了一场辩论。

什么金锁、金麒麟,再加上贾妃端午带有指婚性质的赏赐,林黛玉自然历历在目,因此越发不饶贾宝玉。而贾宝玉为了表忠心,表明他从未在乎过什么“金玉良缘”,马上把通灵宝玉摘下来要砸碎。那贾母、王夫人跑来一探究竟,二人均无语,谁也不说缘由,事实上这缘由也没法说出来,就连紫鹃也选择了沉默。于是贾母把袭人和紫鹃两人骂训了一顿。

贾母在这次吵架中,还抛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妙论,“冤家”在古代是夫妻的代名词。可见经过这次吵架,贾母对木石同盟持乐观态度。所以,宝黛这次吵架吵出了贾府高层对宝玉婚事的不同看法,吵出了贾宝玉的命运,“你死了,我做和尚”,也预示着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第八次吵架:第三十二回

”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

这一回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吵架,只能说是拌嘴,但是这次拌嘴意义重大。史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面斥这种话是“混账话”,还说林姑娘从不曾和他说过这种混帐话。黛玉偷听到了,知宝玉为知己。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后黛玉又合什么“金”、什么“麒麟”来讽刺,气得宝玉“筋都暴起来”。最后宝玉对黛玉说出刻骨铭心的一句话:“你放心!”,诉尽了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其意一再向林黛玉表明,“你放心,我的心里只有你,我永远只在乎你一个,永不变心。”但是在强大的封建礼教之下,贵族青年男女的表白也仅止步于此,三个字”你放心“,代表了贾宝玉的再次承诺和爱情誓言。所以林黛玉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番肺腑之言更让她如轰雷掣电,林黛玉彻底明白了贾宝玉的心,所以,她走了,没听剩下的话。

那剩下的话被花袭人听了去,痴宝玉错把袭人当黛玉,在反对宝黛爱情的袭人面前彻底暴露了爱情的秘密。这就为袭人、王夫人、薛宝钗形成一个新的联盟,来对抗木石同盟。此回之后,宝黛二人之间的相处进入了和平世界,但他们的爱情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了。

综上所述,宝黛之间的吵架并非单纯的斗斗嘴,而是大有深意的。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