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15:37:19 条浏览
所谓盛世,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国力的强大。康乾盛世中,文化方面其实是不好的,那会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管制,儒家文化、三纲五常在社会文化中仍占主导地位,而西方各国已经倡导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等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世界之林里逐步走向衰落的。
个人感觉是在国家治理和用人方面较突出,两位黄帝都是虚心学习的人,善于发现人才并且重用人才并且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2)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之教训,注重调整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
(3)统治者初履皇位和个人特有的经历,致使其有较好的个人政治品质。善于用人,注重纳谏。
(4)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外交流加强的作用。
(6)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盛世”局面的表现:
(1)政治上: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2)经济上,经济发展,百姓相对富足,国力强盛。
(3)民族关系上:民族和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对外关系上:对外开放,中外交流频繁,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影响。
历史学家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由大乱走向大治,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稳定,则可称之为盛世。盛世必须具有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社会总体和谐等特征,且这些特征缺一不可。
以此来看,康乾时期之前,中国主要有两次盛世。第一次是西汉文景之治时期,经汉武帝时期延续至汉宣帝时期,总时长131年;第二次是唐代开元盛世时期,可向前追溯到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时期,总时长129年。
康乾时期同样具备了盛世的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政治长期稳定。自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中国境内超过100年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其次,外贸长期顺差。康乾时期中国对西方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德国经济学家贡德•弗兰克曾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提到,16世纪至18世纪,全球白银总产量12万吨,其中一半流入中国。
最后,高产作物大面积种植。康乾时期,玉米、花生、白薯等高产作物已经大面积种植,大大降低了饥荒引起的人口死亡率。同时,粮食产量的猛增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当然,康乾时期虽然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但能否成为盛世,还要看其他方面的作为。接下来我们将逐条分析,看康乾时期的中国是如何成为历史上最兴旺繁荣的盛世的。
盛世大事:康乾盛世的形成
康乾盛世的形成,和以下几个因素密不可分。
①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下,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康熙进行了很多制度创新,例如“御门听政”和设立南书房,这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策权力,加强了皇权。同时,推行奏折制度,既实现了保密的目的,又能快速掌握第一手信息,有利于巩固皇权。
雍正对很多制度进行了完善。例如设立军机处,使皇权达到巅峰。同时,他吸收以往夺嫡之争的教训,推行秘密建储制度,确保了清王朝长期的政治稳定。
除了中央层面的改革,康乾时期还通过各种制度改革和创新,加强了对官僚系统、军事系统和司法系统的控制。
②经济方面,传统与转型并存
这一时期,清王朝推行了大量的经济制度变革,如对零星开垦的土地不再征税;实行“摊丁入地”,废除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局部开放矿禁以推动手工业发展等。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清王朝的传统经济繁荣发展。乾隆时期,全国垦田数量超过了10亿亩,奠定了今天中国18亿亩耕地的基础。同时,永佃权(土地长期使用权)的普及,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也使更多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第二和第三产业,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一些新经济形态也开始萌芽。棉纺、制瓷、缫丝、制盐等手工业非常发达,江南地区实现了“早期工业化”,全国性的商业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晋商、徽商、粤商、浙商等商帮的崛起。
③边疆问题上,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
东南战略方向,康乾时期平定了三藩之乱,并收复了台湾。收复台湾之后,清王朝在台湾设置了管理机构,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此前都是在澎湖或福建设立机构来管理台湾。
东北战略方向,在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对沙皇俄国的胜利,并在《尼布楚条约》中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
西北战略方向,清王朝和准噶尔部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统一了天山北路,随后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叛乱,稳定了新疆的局面。同时,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中俄西段习惯边界正式形成。
西南战略方向,清王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对西藏地区的世俗政府进行了改组,驱逐廓尔喀侵略军,明确了西藏僧俗基本制度;出兵大﹑小金川,稳定了四川西部的局面;进攻缅甸和安南,将两者纳入朝贡国。
④文化方面,融汇与防范兼顾
康乾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是对中国历代文化的总结和归纳,如纂修《四库全书》等。这一时期,中国有很多舶来的科技文化,如圆明园里面的“西洋景”;民间的文化也比较繁荣,最典型的就是《红楼梦》和京剧的出现。
不过,这一时期在文化方面又是一个戮心的时期,清王朝对知识分子一直处于防范和警惕的状态。这种防范最初体现为政治性的绞杀,最后发展到大家熟知的“文字狱”。诗人龚自珍曾写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诗句,反映的就是清王朝低落、沉闷的社会文化气息。
⑤涉外方面,实行有争议的闭关
康乾时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闭关锁国,而是在闭关和开关之间反复摇摆,从四口通商到一口通商,最后到乾隆年间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对西方展开贸易的闭关政策。
当时,中英之间的贸易成本非常高。英国人必须把商品卖给政府指定的行商,不能直接卖给普通商人,这些行商利用垄断地位赚取了高额的差价。同时,粤海关经常向中英商人勒索规费。为了解决这种扭曲状态,英国人曾多次展开交涉,最终都无果而终,这为19世纪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康乾盛世可以用三句话总结:
1,经济自由;
2,政治专制;
3,文化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