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0 09:14:54 条浏览
讲实在的我学了十几年的美术第一次听这个词,就我的理解吧,比如画水粉的时候不敢用颜料,画面效果体现不出来,还有就是,没有自己的风格,临摹一些画家的画,画风就很像。就这张画是我当时校考的时候画的,我当时临的是以为姓易的画家的作品,她的画面上会点很多环境色,人家点的很舒服,而我只学会了点。
画你所想,不拘一格,就能避免。
我认为绘画中的“学生腔”是指绘画中学生过于强调运用黑白灰关系,这一般在高考时用得上,因为是在无数的考试卷子中想引起判卷老师的注意,就要用极端明显的黑白灰关系,但是对一个已经会画成熟的人来说,它讲究的是和谐,所以生硬的黑白灰关系就成了学生常用的方法,也叫”学生腔”。因为线条也是同样由于老师出教,学生总是让她们呢画直线,不允许画弯线,长期以往,不管对什么线条都喜欢用直线条来画,所以呢,缺少了柔美性,也可以说这种只会画直线条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学生腔”。
艺术的重复等于零。——潘天寿
学生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想法和技巧全部展现出来。成熟画家总是会有节制、保留。大师和学生的作品,区别在于气质。
绘画,尤其是写实艺术,会有许多语言和技法。但是所有这些条条框框,都建立在深刻的理解之上。或者说,其实一切规则实质上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和情感——其实技术不是第一性的东西,越是大师,越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比如文学,有水平而层次尚不足者,尤爱堆砌辞藻;而真正好文,体现的却是一种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是《诗经》那样的淳朴古雅的大气象。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充满学生气的画作,稚嫩死板地践行规则,匠心十足地控制布局颜色,一笔一划地反映反光高光环境色,其实其中真的不乏优秀者,但他们往往并没有对物体有深刻清晰的理解,因此也会缺乏举重若轻的控制力,四两拨千斤的概括能力。因为绘画还没有到达表达自我的层次,学生们也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风味,容易千人一面,少有飞扬恣肆的张力和个性。
所以,充满学生腔的作品,常常有着较强的形式感,技巧外露,而又并不纯熟。就好像选秀的小姑娘,再姣好出众,也总怯怯的,没有特色,不敢妄动。究其本质,她扮演的是被检阅被挑选的角色,难免有讨好之气。可是实际上,大美人的性感在于不经意的流露,在于自信。
其实不反对追求技术层面,这是每个青涩学生的必经之路,但也希望喜爱画画的人,不要止步于此,毕竟欣赏作品时,眼目的愉悦是低级的满足。
其实中国画语境里就是“由生到熟”再“从熟到生”的一个过程,对应着一种学习的过程。学生腔大概就是从生到熟的这个阶段。
现代黄宾虹在《夜山图题跋》提出:“画须熟中生,生涩不浮滑,自有静气,而不甜俗。”凡艺术技巧,无不求熟,熟能生巧,随心所欲,运用自如。但不可太熟,太熟则易生习气,易流于圆滑,草率,缺乏厚重古拙之气。至于生,既为画家所忌,又为画家所需。初则忌生,必须苦练求熟,既熟之后,又须济之以生。大巧若拙,然后能控制太熟的流弊而有清新天真的气息。
从普高到零基础学美术考上清华,到现在每天为艺考生答疑解惑,见过的作品应该不能以“万”为单位了。
可以说,大师和学生的区别在于,归纳和取舍。
一、学习阶段
顾名思义,有学生腔的画,不就应该是学生画的吗?
当然,不否认优秀的学生腔画作有很纯真的表现手法,容易出效果,对于应考来说是一个很吃香的事情。
那种骨子里透露出的稚嫩,对技法的熟练运用,注重画面效果的表达。
毕竟,作为学生,不就是应该做这些事情吗。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证明自己画的很好,在一片画作中你的最亮眼,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所谓系统训练出来的学生腔,的确对考学有很大作用,也会很快得到老师的认可,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这也正像是一个学生对于绘画认知的起始阶段。一定要先证明:自己画的不差,有一定基础。
而且对于画面的要求而言,那种千篇一律黑乎乎的素描,透视夸张涂鸦式的水粉色彩,也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学生腔本身不能以好坏片面而论,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现象而言,不同阶段,学生腔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上文给大家明确的阐明:考学阶段来说,学生腔的作用是很大的,确切地说,考学阶段的学生腔是必要的。
这一阶段我们称其为学习生涯。
二、创作阶段
在创作阶段,在绘画惯性上,就应该是脱胎于学生腔的一个过程,不过,由于在此前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阶段,在创作的过程上难免还是留有一些稚气。
这个阶段,应该是转型的过程。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考前集训长期以来的绘画思维和惯性,导致在大学的课堂上难免受到影响,被固有的思维定势束缚住。
但是大学的环境理应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开放自由的环境。
在这种制度下被培训出来的学生们,被条条框框圈住了,所以在画面中,不可避免的,在瓶瓶罐罐上用大白色点出一个刺眼的高光。
随后的发展中,学生腔多表现在对优秀作品的模仿上,到了大学,会讲究对大师优秀作品的临摹,当真正接触到好的作品的时候,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在认知层面上,一是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二就是要在模仿中寻求创新,寻求自我。
这就是在画面中的稚气,模仿的稚气。
就像中国的艺术一直在强调通过传承来重构。比如我们看董其昌某个《仿倪云林画意》或者其他画家经常出现的仿某某笔意,其实和倪瓒或者他们声称模仿的那个人并不相同,有的时候甚至我们觉得区别特别明显。
《仿倪云林画意》
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积淀和灵感。
三、成熟阶段
事实上每一代的绘画特点都是对前人习惯的打破重组,新古典主义也是继承了古典主义的衣钵,在表达内容上趋于成熟。
其实无论大师还是学生,对于绘画本身而言,就是技法的不同,大师往往有着成熟的技巧,学生的技巧总是建立在模仿和摸索之上。
在绘画气质上,二者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有“学生腔”就一定是不成熟的。
对于学习绘画的我们,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绘画个性的同时牢牢掌握基础,学生时代的作品是对基础的不断巩固,这种巩固是一辈子的事情,毕加索也在穷其一生在训练造型。
本质都是基础的,都是有一种稚气的,那是绘画的本真,没有本真,就没有好的绘画。
在绘画的过程中,要记住由技术性转向绘画性,米开朗基罗说: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
绘画的过程,也正是观念从拙朴走向成熟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创新,推陈出新,从注重形式的表达到注重内在本质,你的作品一定会有质的提升。
多去对比一下入校新生的展览、毕业展览、老师作品展览和大师藏品展览,什么是学生腔作品就一目了然了,作品带学生腔不是说技法问题,而是那种作品给人的整体感观,没有作品好坏之分,青涩、故显、作杂、揉繁等等都是学生味很浓的作品特点。
绘画中的学生腔作品表现为呆板,没有层次感,作品缺少个性生气活泼,过于程式化,不会变通,听课缺少悟性,画幅图画,画来画去就那几个笔法,
小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由于从幼儿时期学的简笔画,涂色画等习惯,到后来学素描,色彩,国画,有个转变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孩子影响特别大,这就是那些教儿童画老师给孩子们造成的弊病,我们在教学中不会为了出成绩给孩子一直灌诉儿童画的程式,而是提示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去了解和掌握,以及把手工课的内容与绘画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无限量地发挥小学生们的思维空间,而不是局现在儿童画里。
绘画中的学生腔意思是指一看就知道某个老师教出来的作品,画出来作品大同小异,如果不看署名,不知道哪个学生作品,没有自已独创的一面。
关于绘画中“学生腔”的定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总结起来,其实无外乎以下几点:
明明绘画技法看起来很熟练,却作品总会有一种被束缚住手脚的露馅儿感,仿佛在小心地完成作业,很少让人能与个人体验产生相关思考,尴尬于题材和风格不般配。这种作品一般会被称为“学生腔”绘画。
很多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风格,其实和多数人的绘画学习过程不无关系:
阶段1:模仿
大部分学生开始学画的时候都是在模仿,慢慢地在模仿中超越。莫兰蒂曾经在采访中提到,“一个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基本都是在练习老一代艺术家的风格准则,知道他成熟到足以将自己的风格付诸形式为止。”对此康石石的理解是——在借鉴中寻找自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绘画生涯中都有一段时光,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学会了很多画面表达的形式,追求一种“看起来很厉害”的画面效果。往往在过后看这段时期的作品,会觉得带有一股浓浓的“学生气”,或者说是“刻意而为”的尴尬气息。
换句话说,学生腔初始阶段,还散发着考学战场幸存者的余热。
经历了艺考洗礼的朋友,最拿手的就是练了一年的静物和石膏像。这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入门法宝,属于初阶学生气作品。这幅画小心翼翼地还原了物品最“精确的形状”,描绘了几乎每一个细节,并且慷慨地为物品的亮部都点上了色彩相近的白色高光。在外人看起来,这种简单的明暗对比会使得物体非常“立体”。光亮的质感会让画看起来有类似照片的质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阶段2:追求精准
画多了静物,很多人也会希望学习大师,用精选的颜色,塑造一种很节制的用色和造型。但是在模仿过程中,很多同学为了追求效果,会忽略很多实际问题,比如色块较散,环境色看似统一,还加了“高级灰“,其实颜色很乱,显得画面轻飘飘,东西要散架。
再来看看开头提到的莫兰迪的静物画。画家有很多种,如果说马蒂斯在画里加上了很多的对情绪、心理、文化的思考,那莫兰迪算是一个更纯粹的静物画画家,他在每幅画里找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不同的关系当中找寻一种确定(certainty)。
画中的瓶瓶罐罐是鲜艳色彩上再盖上苍白的颜色,微微透出底下的底色让他的瓷器有一种明亮感。色彩关系之间非常舒服又稳定。形体也很扎实稳定,这得益于他对静物不断的观察。基于观察他的静物边线、同色系的微妙色彩,痕迹等等都有了变化。所有的这些形成了他画面的一种静谧隐秘的气质。
夏尔丹的静物画也是自带气质。看夏尔丹的画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他对于所绘物体本身的结构和画面的整体布局都把握得很好。光是他画面的关键,氛围的营造也很悠然宁静且轻盈。这种绘画的美感,无法按标准分析,是大量绘画和天份加在一起的产物。
根本原因,还是很多人只能模仿其形,却不探究画家这样做的原因。
阶段3:画面的形式
当学生度过了上述追求精准的阶段,便开始注重画面的形式,以及一些绘画技法带来的不明觉厉的视觉效果。比如画线不封口,大笔一挥留下一个飞扬的笔刷痕迹结尾,三种颜色黑白、红(这时一般人物的嘴和衣服是红色的,背景为黑白突出红色的饱和感)以及人物画脸画一半等等老法师操作。
以下是部分实际作品为例:
这幅画所有颜料用类似抽象表现主义的泼洒、肆意涂抹的方式置于画布上,右半部分半写实地勾勒出了一半人脸。看似很艺术的元素都具备了,有意境,又有很大手笔的泼贱效果,情感很丰富。首先看到这个狰狞的表情,我感觉作者也许意在表达一种混乱和惊恐的情绪,但是看颜色却一言难尽,几乎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颜色,几乎不经调色(色相)就直接跃然画布之上。
这么纯而明朗的颜色又和这种情绪不符。再看人物五官,鼻子的比例好像过小,如果不是照着真人画的那么这个创作画里的鼻子造型与这个话的整体表达十分不合适。图上的阴影处似乎是用了黑色,油画作品中黑色是个很微妙的颜色,直接使用容易显脏。整个画面虽然颜色多但是并没有用颜色塑造出有张力的结构关系。两边的滴落颜料也有些对称,让这种随意感被打破,缺少一种收和放的对比或者纯粹的放的张力或收的意境。这种看似一顿操作猛如虎,实则空洞的画作,也透露着一股自以为是的学生腔。
这张画用的就是黑白灰构图,突出一种严肃感和色彩对比张力。抛开造型问题使得面部呆滞不说,那第三只眼睛非常出戏,超现实没超越过去的既视感。头发和边缘强行处理成很随意的过度和不收不放的即兴痕迹,与主题毫无关联。
EdvardMunch也画过类似的人物,画面中线条都被处理的扭曲密集的排列着,给人以一种焦虑压迫感。颜色饱和(原作颜色更亮),和排列在一起的线条衬托出很强烈的情绪,仿佛在末世。人物五官淡去,人和景共同传达出一种毁灭的力量或是痛苦感。
另外还有这种厚涂套路(法),直接将有重量感的颜料涂抹在画布上创造出一种厚实的质感,一般选用看似有象征意义的背影,侧面等。
彩色光画法,操作为图中不设固有色的亮部暗部,而由彩虹色彩按冷暖分为两部分,所有的颜色关系靠这些颜色构建。画面色彩缤纷,看着有偏光的感觉,视觉效果很有特点。同样是老法师(学生)的不二之选。
以上这些作品,其实就是题主所说的“学生腔”,总结来看:
所谓的学生腔,是指在画画之前先于内容而想到形式的空洞,是只想到形式其他因素茫然的不敢逾矩,他们往往更在意画面本身,盲目追求艺术效果,无法把形式此等“画外之物”看淡,也间接反映出他们的生活和观念未曾建立完整。
但是,真正的艺术家是笃定的借助形式表达,是明确表达内容的大胆尝试。
最后,希望大家在画画切忌圆滑草率,因为不在细节处加以琢磨,就出不了好的作品。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学生腔”?学生画画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生腔,表现呆板,程式化,缺整体把控的流畅性。因为学生都是十多岁的孩子,刚刚从老师那儿学到了一些绘画规成,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当成定律。生怕把老师的画画技法吃不透。
对于初学画画的人来说可能是个必然的过程,在没有理解参透老师教的绘画的理论与技法的情况下,把老师教的一切都当成唯一的规则是因为“道行”还不够,没法突破“”画室里的条条框框。只有等到画画技法日渐成熟了,对绘画的理论也参透了,也就能突破“学生腔”了。但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