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09:49:56 条浏览
美国强盗是英国的杀人犯和强奸犯的后代,他们的骨髓和基因全是强盗!
记得在2000年初,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这样一句话:在美国的护照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尊敬的美国公民,请您感到自豪,因为在您的身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
当然了,我还没见过正经的美国护照是什么样子的,也没真正见到这句话,就只是听说的。不过这个事,当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美国,是无时无刻不在为它的人民利益服务的。这么一句简单的slogan,可以唤醒很多人的爱国热情,也证明了美国对于国家利益的足够重视。
而其实,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美帝的这种国家足够强大的自豪感,我们早在几千年之前就玩剩下了。我们的大秦帝国,论霸气远比现如今的美国要更霸道;之后大汉朝,400年历史,美国至今还不到200年而已;在之后,盛唐、北宋……其实都远比现在的美国要更强大,更追求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就包括现如今,我们祖国虽然没提出什么slogan,但我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祖国对人民的支持,面对国际危机的时候,中国是最安全的国家,是保护国民最及时的国家。
因此,不管什么意识形态,那都是基于强大的国力基础上的思想意识,而当时过境迁之后,当强大的基础势力对调的时候,之前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崩塌的。
英国还曾经日不落呢,现如今也必须接受各种被瞧不起的事实。
是资本主义的制度,造成美国的霸权主义意识。不这样他们逃不出经济危机给他们带来的困境!
自然是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维。
美国人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屠杀殖民地人民的野蛮文化。
得益于每次战争,美国本土都远离战场,各国沦陷于战争互相伤害的时候,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资本,人才纷纷到美国避难,这样便成就了美国的发展和强大。
苏联解体后,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从此独霸全球。
几十年来,美国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抱着发霉的冷战思维、零和思维,为了利益拉帮结伙人为制造分裂、对抗和冲突。
下面按照时间线,列举美国的自私自利的霸权主义行为。
(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赚得盆满钵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次战争的战场主要在欧洲,分为东线和西线两个战场。
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约战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阵营。
当德国向法国狂射400万发炮弹,扬言让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绞肉机”时,美国人在干什么?
远在大西洋的美国人,在佛罗里达温暖的海滩上晒着太阳。
当德国战舰横冲直撞地闯入日德兰海域,把英国无敌舰队击沉时,美国人在干什么?
远离战场的美国西部牛仔们,正在草原驰骋,唱着“套马杆的汉子”,享受人间美好。
当英国在索姆河向德军发起冲锋,依靠6万士兵的生命才推进了3英里时,美国人在干什么?
在乔治亚州广袤的平原上,美国农场主正开着拖拉机,庆祝棉花的丰收。
直到同盟国和协约国斗得两败俱伤,各玩过火看热闹的美国人才选择端着酒杯入场。
这时候进场就可以充当压倒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救世主降临。
这就是美国,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国家。
巴黎和会
一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
最后时刻摘桃子的美国妄图和拼尽家底的英法一起瓜分世界,收到的只有来自英法的白眼。
要知道,从1894年开始,美国的工业产量就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在这些帝国主义强国中,如同你学生时代那种逢人就说自己从来不看书,每次考试考第一的同学,看着第二第三考砸了,还要说我也不看书,跟着我一起玩,真是又贼又贱。
当然,在巴黎和会上,同为战胜国的中国,更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弱国无外交”,随即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美国被英法拒绝后,非常不爽,走上了孤立主义。
一群学渣,以后各混各的。
走的时候嘴里还骂骂咧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走着瞧。
结果,不到三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爆发了。
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只宣不战,得到好处的苏联则构建了“东方战线”。
知道德国实力硬刚不了整个世界的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立刻向英法发出了和平倡议。
但英法不知道是装上了还是怎么的,不予理会。
面对英法的装蒜行为,希特勒勃然大怒。
那就打,老子本来只想要东欧,现在全都要。
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和挪威。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此时希特勒的对手,只剩下据守英伦三岛的大英帝国了。
三个月,横扫欧洲。
希特勒说,都是你们逼我的,好好和你们说话不停,非要装。
那么欧洲各国打得天翻地覆、千疮百孔之际,美国人在干什么?
美国人依旧是无动于衷,保持中立。
参战那是不可能滴,做生意可以。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先是借钱给英法打仗,接着往双方阵营倒腾军火物资,童叟无欺,价格公道,有钱就能买。
接着搞出一个《租借法案》,免费或有偿地向英法及苏联等同盟国提供粮食和军事物资。
讲道理,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熬过1942年冬天的可能性非常小。
欧洲各国为了规避风险,通通把黄金搬去了美联储银行,一瞬间美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黄金。
1941年时,英法联军已经奄奄一息,面对德军的钢铁洪流处于绝对下风。
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磨破了嘴皮子,写了无数封饱含深情和热泪的信,请求美国人下场,但美国人仍旧不为所动。
打嘛,当初瓜分世界你们分得爽,现在想起我来了,拜拜了您嘞。
就在英法欲哭无泪之际,日本人感受到了丘吉尔的诚意,真是被老丘的真诚感动到了,决定帮他一把。
1941年12月7日,日本派出6艘航母,441架飞机,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
日本投降珍珠港
这一炸,想必日本人肠子都悔青了。
不仅给奄奄一息的同盟国续了命,还把自己送上了世界之巅,全世界的目光都瞄向了这个亚洲岛国。
美国总统罗斯福顾不上做生意赚钱了,合上圣经,正式对日宣战。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工业引擎全面开启,把水烧开,准备下饺子。
30万架飞机、10万辆坦克、1500艘军舰被运往各同盟国战场,外加两个核弹大礼包,彻底扭转战局。
美国人怎么会做亏本的买卖。
1944年7月,二战大局已定。
美国召集44个国家元首,在自家后院的小树林里攒了个局,号称要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奔小康。
这次会议上,美国人饱含深情地说:
“咱们以后的国际贸易,要不都用美元来结算吧,看我们金库的黄金都放不下了,如果你们想要,可以用35美元换1盎司黄金。”
在座的各位都不是傻子,瞬间沉默。
英国更是不服,以前这个世界都是老子说了算,你这是想拉山头当土皇帝?
但是想到伦敦被炸得那副惨样,便觉得没什么底气硬刚,以后重建还得靠这货啊。
于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业务,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1949年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一枝独秀的美国更是在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建。
援建确实是援建,但控制才是美国人的真实意图。
“马歇尔计划”让“黄金=美元=美金”的概念传播了出去,加深了欧洲对美元的依赖,欧洲各国大量进口美国货。
这波操作,又让美国人发了大财。
但美国低估了欧洲生产力的增速,只能让印钞机马力全开,不断印钞来稳定市场。
加上朝鲜和越南战争,让美国军费剧增,黄金储备不断外流。
欧洲那些国家就很担心35美元还能不能兑换1盎司黄金,在熬过最艰难的那段时期后,小心思来了。
咱们欧洲大部分商品都可以自给自足了,还拿着美元买美国货干嘛。
于是,欧洲开始抵制美元,发行自己的货币。
法国人最先反击,时任总统戴高乐用23亿美元换了2000吨黄金。
进一步压缩美国的黄金储备。
这还嫌不过瘾,他又召开新闻发布会说:
“美国金库里金子快没了,大家快去兑换,先到先得,晚到木得!”
这一嗓子犹如惊雷,让全世界为之一颤。
疯狂的挤兑潮如期而至,大家高喊:不要美金,要黄金!
美国总统尼克松急了,耍赖说:
“我宣布,美元不能兑换黄金了!”
尼克松
自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
但美国不允许自己失去已有的国际地位,不能让美元丢掉世界货币的作用。
因此,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人又换了一招。
一枝独秀的美国更是在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建。
(二)拱火中东,薅全球羊毛,靠石油让美国经济再次腾飞
在中东有一个传说,只要你的运气不是特别差,随便在广袤的沙漠里铲一铲子,就会有黑色的液体往外冒。
当懵懂的本地人还在求神拜佛时,西方资本家乘沙尘而来,他们告诉当地人,这些东西你们拿着没用,还破坏环境,我们来帮你们处理。
真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还是得多读书啊。
很快,中东的石油开采就被欧美西方人垄断了,进而衍变出石油“七姐妹”:
皇家壳牌、英国石油、新泽西标准、加州标准、莫比尔、德士古、海湾石油……
在这“七姐妹”中,美国人独占五席,垄断了中东60%的石油开采权。
商人逐利,资本嗜血。
原本中东各国被西方国家忽悠着喝口汤就可以满足,但嗜血的资本家贪得无厌。
他们想尽办法打压是有采购价,汤都不想给当地人喝,只想给口汤渣子吃。
这让中东各国无法忍受,欺人太甚,干他丫的。
第一个揭竿而起的是伊拉克,它发了条朋友圈说:
“石油是中东人民的资产,应属于当地国家,外国人不能干涉。”
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纷纷点赞转发。
他们拉了个微信群,名为“中东石油维权大本营”,大家在群里踊跃发言,决定团结一致,共御外敌,赶走资本家。
宁可拿石油浇地,也不让西方人拿走。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几个中东产油国决定组队,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他们对外发布联合声明:
“我们的石油,价格我们自己定。”
这样一来,中东国家迈出了“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第一步。
随着欧佩克成员国越来越多,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严重受损。
美国人眉头一皱,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绝不能让中东各国大团结,必须搞点事。
于是,美国小弟以色列强势登场。
美国凭借这步阴招,硬是在逐渐形成一块铁板的阿拉伯世界楔入一颗钉子。
于是,这片土地开始天天干仗,几十年来战火不断。
美国一个小弟搅和的整个中东鸡犬不宁,可气的是无论单挑还是群殴,中东各国还拿他没办法。
背靠大树,就是硬。
中东各国一看打架打不过,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阴招谁不会呢。
为了报复美国,阿拉伯国家宣布上涨石油价格,同时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
油价的暴涨对依靠廉价石油起家的美国产生了极大冲击,瞬间要了美国人的老命。
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GDP下降4.7%。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的盟友见势不妙也当起了墙头草。
处于经济重建关键时期的西欧和日本很快向欧佩克屈服,纷纷和美国撇清关系,他们大喊:“阴招都是美国向你们使的,和我们无关,给条生路吧。”
日本很狂很跳,美国心想西欧不好收拾,你还不好搞,暗地里把日本写进小本本,磨刀霍霍,日后算账。
这场石油危机后,巨额的财富如滚滚江水涌入中东。
一夜之间,中东产油国就从赤贫过渡到了暴富,群名正式改为“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仅1974年,欧佩克的石油收入就达到1100亿美元,成为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财富转移。
这次石油危机大大出乎了美国、西欧和日本的预料,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
美国既憋屈又恼火,下定决心必须解决油患问题。
于是美国把沙特拉到身边,带着沙特王室参观了一遍自己的军火库,边看边说:
“看我的航母大不大,核弹长不长,飞机帅不帅,再看看我这把大砍刀是不是又大又长。”
沙特听得心惊胆战,对美国的目的也是心知肚明,于是陪着笑脸说:
“大哥,有啥事直说呗。”
美国磨着砍刀说:“要求不多,石油可以涨价,但一定要用美元结算。”
沙特出门前就知道美国是为了石油,想着已经薅了美国的一把虎毛,见好就收吧。
沙特在群里通知了大家,欧佩克各成员国也纷纷答应适时让步,逼急了美国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让步再次把美元扶上了霸主地位。
从此世界各国进口石油,只能先用商品换来大量美元,再拿去中东买石油。
中东产油国则通过卖石油,赚来大把美刀,除了疯狂炫富,还把钱拿来投资,而投资最好的渠道就是美国银行和美国股市,这样钱又回到了美国。
而美国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印钞机马力全开印钞就是了,然后去全世界采购商品,让全世界服务美国。
这就是石油美元环流,美国经济再次起飞。
从此开启了薅全球羊毛的时代。
(三)利用经济陷阱,让拉美国家失去十年机遇
美国薅羊毛的第一站,瞄准了隔壁拉美小弟。
我们都知道,现如今的几大洲的国家,除了非洲国家就数拉丁美洲国家最穷了。
为什么呢?
因为拉美国家遇人不淑,跟错了老大,掉进了美国老大部下的资本陷阱里,半条命都被忽悠没了,至今没有缓过劲来。
一个经济水平低下的落后国家,正常的发展路线应该是:
初期:出口农作物、矿石,或者快消品等廉价商品,以此来赚取大量外汇,再回头反哺国内工业,搞各种基础建设,比如:要想富,先修路。
中期:搞好基建,建立初级工业体系,出口钢铁、玻璃、等工业商品赚取大量外汇,再回头发展国内高新技术行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
后期:出口武器、芯片、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开始进行国外投资,发展金融和互联网产业。
上面三个步骤,基本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
但拉美国家不一样,因为有个好大哥,他们决定不走寻常路。
拉美国家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向老大美国借了很多外债来发展国内经济。
并投桃报李,开放了国内市场,允许大哥家的资本和商品自由进出。
等美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到拉美国家市场,刚有点起色的拉美本土企业,被一拳打回解放前。
团灭。
当然,跟随美国商品进来的,还有资本。
商人逐利,资本嗜血。
美国的资本不愿意把钱投到拉美国家的基础建设中,因为没搞头,来钱太慢。
于是他们把钱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把拉美国家的金融泡沫吹得大大的。
眼看股市和房价飙升,当地人瞬间眼红,搞什么实业,统统进来当韭菜,兄弟们冲啊,把钱扔进股市,坐等回家数钱。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拉美人民做梦都在数钱。
直到1979年,美联储宣布加息。
大量资金从拉美地区流向美国银行,只剩下被薅的没毛的羊,在高位当了接盘侠。
美国此举背后的经济逻辑是:
美联储宣布加息,在美国银行存钱或借钱的利息就会上升。
这样一来,从美国银行借钱的人或国家只能马上还钱,因为拖得越久利息越高,最后底裤都赔没了。
而没有借钱的人或国家,也会想尽办法搞些钱存进美国银行,吃高利息。
这一下彻底搞蒙了拉美国家,原本星光闪耀的“繁华经济”,在资本撤离后迅速灭灯,地产和股市的泡沫当初有多大,炸出的空白就有多大。
拉美人民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加上被遗忘的工业建设毫无进展,拉美国家失业率飙升,经济崩盘,哀嚎一片。
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人民还以为富贵在望,做梦都会数钱,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美国的资本给他们营造出来的幻觉。
梦醒即梦碎。
拉美各国面对国内破败的经济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只能想办法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最好的法子就是对外战争。
一旦赢了,不仅鼓舞人心,还能振奋国内经济的发展。
阿根廷站了出来,决定给拉美国家做个表率。
1981年,阿根廷在时任总统加尔铁里的带领下,取得了通货膨胀率600%,GDP下降11.5%的好成绩。
这个曾经的南美巴黎,世界第八大经济体的经济已经濒临崩盘。
阿根廷人民天天咒骂这群武夫乱国,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加尔铁里非常着急,他需要阿根廷人民忘记600%的通胀率,他需要阿根廷人民振作起来,就像1978年阿根廷男足夺取世界杯冠军那样,举国欢庆。
于是阿根廷和英国的历史遗留问题——马岛主权问题,被炒作成了影响国运的话题。
为了维持执政的“正确性”和“延续性”,加尔铁里决定放手一搏。
他还特地跑去华盛顿拜访美国总统里根,试探性地问道:
“大哥,小弟要混不下去了,只能去打英国转移仇恨了,您觉得呢?”
里根沉默片刻:
“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俩闹矛盾,我不管。”
里根一句我不管,让加尔铁里误以为美国默许了自己打英国的想法。
加尔铁里
自以为得到了老大的支持,加尔铁里觉得自己一定能行。
大吼一声:
“二营长,把我的阿根廷炮拉出来,打!”
很快,1万阿根廷军人突袭马岛,把200名英国守军打得落花流水。
你没看错,马岛上的英国守军只有200人。
加尔铁里成了阿根廷的国家英雄,阿根廷全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就如同那年世界杯夺冠一样。
笑得像菊花绽开一样的加尔铁里赌得就是13000公里外的垂暮帝国,不会远赴重洋来阿根廷搞事。
然而,他赌输了。
英国首位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能忍。
加尔铁里需要战争转移仇恨,撒切尔夫人也需要。
她不仅要转移民众注意力,还要提高衰败大英帝国的声望。
于是英国全军出击。
这时候说不管的里根也变脸了,指责阿根廷占领马岛是可耻的侵略行为。
里根:跟谁俩呢?是吧大妹子。
撒切尔夫人:兄妹情深。
加尔铁里:小丑原来是我自己。
毫无悬念,英军胜。
这场战争的爆发,让留在拉美国家的欧美资本家彻底失去信心,那些在股市和房产泡沫破裂后,选择驻足观望的人全部撤资离开。
美国还不忘再撒把盐,美联储再次加息,拉美经济正式崩盘。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最先暴雷,第一个宣布还不起债。
紧接着,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等国纷纷宣布暴雷,都还不起债了。
1986年底,拉美各国的欠款达到1万亿美元。
此时欧美资本开始下场收割,那些破产的房地产、矿业、股票都被他们抄了。
此外,美国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借钱给拉美国家,美其名曰支援,实则趁火打劫。
IMF的条件是:拉美国家每年40%的财政收入要拿来还债,同时开放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并削减政府开支专心还债。
这是条件吗?
这明明是丧权辱国的战败条约啊。
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拉美国家“失去的十年”。
但事实上,拉美国家失去的可不止十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至今拉美经济仍然半死不活。
说起拉美这些国家的发展危机,引爆危机的导火索是美联储加息,但根本原因还是走错了路子,各国自身经济脆弱。
再直白点说,他们的老大,美国就不想让他们站起来,只是把拉美国家当成了一只待宰的羊,喂点草薅把毛,再喂点草,再薅把毛。
这可称之为新时期的“金融殖民”。
好了,拉美的韭菜差不多了。
薅完拉美,美国的下一个目标,盯上了日本。
(四)搞垮日本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成为了美国抗衡苏联的桥头堡。
日本正式成为美国的小弟。
既然是小弟,那也算是自己人。
从废墟中重建的日本,虽然满是屈辱地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但也从美国手里获得了大批军火订单。
依靠美国爸爸赏的饭,日本重工业迅速复苏。
1970年,日本的GDP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强势崛起的日本对美国的国内制造业产生重大冲击。
继摧毁拉美经济后,美国这次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日本。
战后重建的日本,憋着一口气发展经济。
凭借先进技术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向全世界分销。
赚取大量外汇后,反哺国内产业,一步步完成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速度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但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不满足于只生产廉价的商品,他们要赚大钱。
怎么赚大钱呢?
造车、造芯片、造电视、炼钢、搞机床。
特别是造车,差点搞死美国的汽车产业。
在美国往事第二篇文章里写到过,美国在中东产油国疯狂打压原油采购价,汤都不想给当地人喝。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中东产油国联合起来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他们对外发布联合声明:
“我们的石油,价格我们自己定。”
为了报复美国,他们开始疯狂拉高石油价格,同时对美国、日本和西欧实行石油禁运。
这一举措不仅让中东国家一夜之间从赤贫过渡到了暴富,还引发了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油价的暴涨让依赖廉价石油的美国损失惨重。
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GDP下降4.7%。
1979年,又迎来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两次石油危机堪称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灭顶之灾。
然而,两次石油危机却给了日本汽车咸鱼翻身的机会。
到今天大家都经常念叨,想省油,买日产。
在当时恨恨地戳中了美国汽车的痛点。从此之后,日本汽车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横扫欧美,出口量一路飙升,挤压的欧美本地汽车品牌苦不堪言。
到1980年,日本汽车超越美国,销量成为世界第一。
在世界制造业份额中,日本占据了20%的半导体、30%的汽车和50%的机床市场。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日本人杀疯了。
在金融市场上,日本当时还是美国最大的债主,持有资金量占纽交所交易量的25%。
同样是1980年,美日商贸赤字达到500亿美元。
美国无数工业产区遭受无情打击,大批工人失业,很多企业无奈破产。
杀红眼的日本决定赶尽杀绝,完全没有想着给老大一点脸面和活路。
除了重工业领域外,日本还把手伸向了轻工业市场,电视、音响、冰箱等全军出击,疯狂抢占美国市场。
没有活路的美国人怒了,开始“反-日游行”,砸车、砸冰箱、砸电视,只要是日本品牌,通通砸掉。
日本:大哥,咋还玩不起?
美国:小弟,你有点飘啊。
因此,为了复活“强大的美国”,美国决定打击报复日本。
首先是提高关税,限制日本产品的出口。
然后对日本汽车和其他电子产品进行反垄断调查,并禁止日本企业收购科技产业。
最后,逮捕日本企业高管,理由是涉嫌窃取IBM的技术。
朋友们,美国80年代用在日本身上这一套眼熟不眼熟?
是不是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
只能说,玩不过就耍赖,老无赖了。
说回日本,面对美国的一系列措施,日本对自己的地位认识得很清楚。
挨打要立正,挣扎都没有,因为没用。
日本相当配合的主动限制出口,自己降低关税,主动对美国开放市场。
但日本之前的势头太猛了,即便美国给它拉手刹,依旧止不住前进的步伐。
一时间,美国的无赖手段并没有扭转美日直接的贸易逆差。
美国意识到这些手段没啥用,于是更阴的招数来了。
美国拉着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自家酒店攒了个局。
在饭桌上美国人说:“兄弟们,大哥最近日子太苦了,要不你们货币都升升值,给大哥家的产业留点活路。”
英法德虽然心有不甘,明面上也配合。
只有日本没啥发言权,因为他是美国的小弟,大哥们说啥就是啥。
1985年9月,美英法德日在纽约广场酒店签订了《广场协议》。
主要内容是:让英法德日的货币升值。
明面配合美国的英法德三国,只是给美国搭个台看它自己唱戏,所以三家的货币都没有升值,美国也无所谓。
倒是大哥们唱戏的日本才是美国真正要收拾的对象。
作为小弟,日本不能像英法德那样阳奉阴违,只能听老大的话让日元升值。
表面上,美国的目是让日本产品卖的更贵,失去出口优势,拯救美国产品。
而日本政府觉得,日元升值了也不会动摇日本经济,听你的,升!
但实际上,美国真正的意图就是像搞死拉美国家一样,给日本布下经济陷阱,狙击日本金融,彻底摧毁日本经济,曾经被日本吃下的好处都得吐出来。
可事实是,日元升值后并没有按照美国预想的剧本发展。
因为日本人太狠了,为了赚钱拼尽全力压缩成本,即便日元升值了,日本产品依然可以在出口中赚取利润。
除此之外,日本人的风险意识也很高,不炒股,不炒房。
虽然说风险越高,收益越高,但是我不爱冒险,宁可不要高收益。
这样一来,即便日本放开金融和四川,美国华尔街的巨头也拿日本人无可奈何,人家不上套啊。
看着美国依然没有占到便宜,美国总统里根急得头发都白了。
于是继续逼迫日本减税,扩大内需。
让你日本人手里多点闲钱,多买点美国货。
日本照做了,还实行了一个新政策:减税1万亿日元,投入5万亿日元扩大内需。
日本,终于玩崩了。
本就手握巨资,无处可花的日本老板们,看着制造业利润越来越低,觉得没啥搞头了,那就把钱投入股市和楼市吧,反正钱闲着也是闲着。
拉美国家怎么死的,日本人难道看不见吗?
当年美国资本把钱投入拉美国家的房地产和股市,股价和房价飙升,当地人瞬间眼红,搞什么实业,通通进去当了韭菜。
看韭菜差不多了,美联储宣布加息,拉美人民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日本人民走上了拉美人民的老路子。
无视前车之鉴,正中美国人下怀。
日本人开始携带巨款投资金融市场,没人再想着搞事业了。
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局面开始失控。
美国的资本巨头等这一刻等太久了,一股脑的开始进场,把日本的金融泡沫吹得大大的。
从1984年到1989年,五年里日本房价上涨两倍,股市上涨368%。
东京陷入癫狂,迷失的日本人感觉有着花不完的钱。
众人皆醉时,也有人间清醒。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就感到了情况不对:“明显的异常现象,所有人却都将其视作理所当然。”
1987年,野口悠纪雄在杂志上刊登了自己的文章,标题就是《用泡沫而不断膨胀的土地价格》。
然而,纸醉金迷的生活让日本人陷入疯狂,他们不在乎野口悠纪雄的担忧,纷纷无视了他的警告。
日本人甚至发起了疯狂的“收购美国计划”,洛克菲勒大厦、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相继被日本人收购。
超过6000亿美元的资产被日本人掌控。
日本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迎着狂风飘扬。
欧底庇德斯说过:“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疯狂的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老大美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从1989年开始,美联储故技重施,把10年前用在拉美国家身上那一套再次搬了出来,开始加息。
于是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大量的热钱开始逃离日本楼市和股市。
但是与拉美人民很快被薅光羊毛不同,日本太繁华了,太有钱了,加息这个戏码一时半会没薅死日本。
美国只好使出必杀技,一招釜底抽薪,扼杀了日本的经济命脉。
美国叫来日本,说要签订一个对赌协议,主要内容是:
美国赌日本股市跌,日本赌日本股市涨。
如果日本股市指数上涨,日本赢;
如果日本股市指数下跌,美国赢。
为了稳住日本,无论上涨或下跌美国都会支付给日本一笔钱,让日本有一种旱涝保收的错觉。
当时的日本股市如同喝了兴奋剂的红牛,牛气冲天,日本人想当然地认为根本不会跌。
所以,美国都没有逼迫,日本就自己签了。
于是,出现了欧美资本大团结的画面。
他们联合打压日本股市,让日元暴跌70%。
日本经济崩盘。
曾经被日本收购的美国企业,正如美国当初打算的,都吐了出来,连带着日本很多企业先后破产,被欧美资本抄底收购。
无数日本人在那一天走上天台,带着疑惑和不甘,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日本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滞不前,至今还活在当初的阴影里。
美国让拉美国家“失去了十年”,让自己的小弟日本“失去了二十年”。
真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