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欧阳询行书字帖哪个好?

2024-12-28 14:16:44 条浏览

大家所知道的,欧阳询最著名的行书是千字文,但虽是行书,仍然拘谨。而这幅大家罕见的行书作品《数日不拜帖》,不一样!大家请看:

这幅作品,相对他其他作品,更加肆意,收放更俊逸,清秀挺拔,飘洒有致,每一字之落笔,由牵丝中可见,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令人耳目一新。

欧阳询(557-641),汉族,字信本,祖籍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隋时官至太常博士。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26-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台湾的诗人余光中先生著名的诗《乡愁》里说乡愁是一张邮票,是一张船票。实则对于更多的中国人而言,乡愁更是如我这一罐来自故乡的霉豆腐的食物的风味,从古至今,没有变化!甚或有人因为实在太想念故乡的一道美味,竟然可以将功名与前途皆即刻抛却,千里迢迢,赶回故乡。这个人便是西晋的名士张翰张季鹰,他所思念的美味便是他老家吴中的菰菜羹、鲈鱼脍。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张翰帖》便是记叙了这个故事:

“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後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後。荣执其(疑缺“手”字)怆然,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

此段文字见于《晋书·文苑》及《世说新语》等书中,但均属节录。方框内字残,这里是根据《晋书》填补的。

《张翰帖》共11行98字。也称《季鹰帖》、《张翰思鲈帖》,属于原《史事帖》的一部分,是欧阳询仅存的四件墨迹之一。本幅与题跋钤宋高宗赵构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的印记。由此可知此帖曾藏南宋绍兴内府,清代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帖的左边原有弘历题词,被刮去。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有著录。此帖书法字体修长,笔画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以其特有的瘦金书题跋: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言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此帖现存本为唐人钩填本,在非学术范畴内的“天下十大行书”的排名中《张翰帖》被列在《伯远帖》之后,号称为天下第五行书,也有将其排在第七位。

欧阳询的《张翰帖》大意为:张翰,字季鹰,是吴郡吴县人。品行清高而有才华,善于写文章,性情放纵不羁,当时人称他为“江东步兵”(据说他的脾气跟魏时的竹林七贤中的步兵校尉阮籍很像,阮籍人称阮步兵,因此张翰便被人为“江东步兵”)。后来张翰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你盛名享誉四海,估计很难从容而退,而我本来就是山林中人,也不希望在当世要求得多大的功名,你很善于看清当前的局势,也很有智慧考虑以后的事情。”顾荣拉着张翰的手,非常感慨。后来张翰见秋风刮起,突然思念起故乡吴地的菰菜、鲈鱼脍这些家乡美味,于是命人驾车回归故里。

在《世说新语》也有相关的记载: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世说》这一段与《张翰帖》相比,多了两句话,其一:“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大意为:“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为当官所束缚,跑到这几千里之外来谋取功名爵位呢!张翰的魏晋风度因这一句而得之!其二:“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这句话讲的是张翰当时被齐王冏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冏当时执掌大权对时局,但是张翰敏锐判断齐王将出事,果不然,不久司马冏兵败被杀死,而张翰此时正在老家喝着菰菜羹,吃着鲈鱼脍,躲过了这场篡逆同党之劫。当时的人都对张翰的这种判断时局,把握机会的能力很是赞许,这也就是《世说》把这则故事放在“识鉴”类中的原因。

辛弃疾的名句也用此典: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张翰此际的身份实际便是西晋时的北漂。其出身为吴地的望族,父亲做过吴国的大鸿胪,相当于外交部长,266年出使西晋,不辱使命,在归途中因病去世。吴国亡后,江南很多的旧朝士族后生纷纷北上到当时西晋的都城洛阳求取功名,当时的南方人皆称洛阳为北京,后来东晋建都健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其实南京一名便是东晋之时为与旧都洛阳之俗称北京相对应而来的。话说这一天,张翰正在老家苏州的金阊亭上游冶,忽听到水面的船上传来清越的琴声,循声觅去,原来是一位叫贺循的会稽(今绍兴)名士在船上操弦。二人初见便“大相知悦”。张翰便问贺循这是要去哪里?贺循答道:“要去洛阳担任新职,路过此地。”其实贺循此次是应早他而进北京的吴郡大名士陆机的推荐,要去洛阳做“太子舍人”。张翰一听此言,马上答道:“吾亦有事北京”。说完,张翰“便与贺同发”,连家里人也不通知一声。

张翰的北漂算不上很成功,从帖中一句“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便可明了,当然张翰毕竟是名门之后,其在北漂之时,也还是整出了一点小名堂:先是被齐王司马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后来也跻身文学界名流,《诗品》所记:“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而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这里所说“三张”其中之一便是指的是张翰。但是张翰要比起当时同为北漂的南方其他名士相比较,则算得上是郁郁不得志。带他同去北漂的贺循在西晋亡后,衣冠南渡,最终为东晋一朝创建礼仪制度,并被尊为“当世儒宗”,死后更得到皇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的无上哀荣。而在《张翰帖》中所提到的顾荣,则更是了当时不得了的大人物,虽然他没有福气和张翰一同享受“採南山厥,饮三江水”,但是他后来也是应该可以喝上地道的菰菜羹,吃上纯正的鲈鱼脍了。因为经永嘉之乱后,顾荣再度回到了南方,而且利用之前的家族关系与势力,辅助了晋元帝司马昱在南京建立起东晋的政权,并与书圣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一起,成为稳定东晋政权最为关键的人物。

欧阳询行书欣赏《张翰帖》纵:25.1cm,横:31.7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完)




欧阳询(557年——641年)是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也是整个书法史上开宗立派的楷书大师,他创造的“欧体”楷书结构森严沉稳,线条劲健爽利,结体平正险绝,布局疏朗畅通,跟开拓进取的大唐王朝的精神气象十分匹配,因此,欧阳询在当朝被誉为“楷书第一人”,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敬仰。

虽然欧阳询的楷书成就非常高,但他的行书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以楷书的笔法来写行书,其行书结体在体态上跟楷书一样是方正的,但在用笔上圆笔较多,笔画线条刚劲而不失妩媚,风格清峻犀利,打破了唐代之前行书普遍偏向于柔媚清秀的特征,开拓出了行书“刚柔并济”的特征,这对后来的影响非常大。

欧阳询传世的行书作品不多,目前能看到的有《卜商帖》、《张翰帖》、《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能代表他的行书成就最高水平的无疑是《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全文78字,大约写于贞观年间的635年左右,跟他的楷书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写于632年)创作时间间隔不长,此时的欧阳询已经年近70,书法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仲尼梦奠帖》可以看作是他的巅峰之作。

《仲尼梦奠帖》主要有两大特征:

一是结体比较修长。这个特征直接来源于他的楷书风格,他的楷书修长、挺拔、清峻,给人有一种亭亭玉立之感,他把这种特征吸收到了行书创作中,让字形显得非常舒展自然。

二是在用笔上随意自然,灵活多变,主体上以魏碑笔法入书,在笔画转折处并不藏锋,让锋芒毕露,有一种刀刻般的质感,增加了线条的厚重感,以整体上的庙堂之气,这些特点跟他的楷书是一脉相承的。




《张翰帖》是《史事帖》的一部分,《张翰帖》是欧阳询仅存的四件墨宝之一,它是唐代欧阳询最具代表性的行书作品,共11行98字。《张翰帖》被称作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位第七。。

张翰帖

张翰是西晋时的苏州人,富于才情,为人舒放不羁,旷达纵酒。他身居高官时却时常思念江南故乡,于是萌生隐退山林、远离乱世之念,后终弃官回乡。欧阳询因此写下此赞誉之作。

《张翰帖》是典型的欧体行书,与欧楷风貌具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关联。据说,宋徽宗在赏鉴此作以后,评论此贴是“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可谓贴切准确,评价中肯。

宋徽宗鉴赏《张翰帖》时还说,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应该说,宋徽宗的这段评语很中肯的,对我们欣赏《张翰帖》以及其他欧体书法,是有帮助的。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欧阳询字信本,曾做太子率更令,所以,后人又称欧阳率更。是我国唐代书法家,“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被称为“唐朝楷书第一人”。他的楷书结构森严、险峻,沉稳、劲爽,布局舒朗、清新,被称为“欧体”。

其实,欧阳询行书也是出类拔萃,名贯古今的。能代表欧阳询行书最高水平的书法作品是《季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行楷书,是欧阳询为张翰写的人物传记。主要是写了张翰字季鹰,虽为官,但是心里不快乐,总是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菰菜鲈鱼,后遂弃官归隐,终于回到故乡。

《季鹰帖》取法二王,字体修长,结字险奇,遒劲挺拔,险中求稳。此帖是欧阳询行书中的精品,是中国十大行书名帖之一。

宋徽宗赵佶观《季鹰帖》之后颇有心得,遂在此帖的后背用瘦金书为此帖题一跋。他评价此帖是“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且说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清乾隆帝评价此帖是“妙于取势,绰有余妍”。两位书家皇帝的专业的评价,对我们欣赏和学习此帖有很大参考价值。

您好,我是菩提娑哈,希望和您相互关注,相互交流。欢迎您的转发,欢迎方家指正。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