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 13:06:11 条浏览
我学书法两年,中途玩了半年游戏,一年半的时间里每天保持2-3小时左右的练习。说说我的临习经验吧。
第一,选择字帖,既然是初学者,肯定是欧颜柳为主。
第二,寻找参考资料,字帖,文章,视频,相同路数的作品。
第三,精临,精临为主,不要贪图多,一周写几个字就可以了。不要觉得无聊,或者认为练习的字少,就影响进度,只要你在练习,笔力就会增加,后续练习时间是依次递减的。参考米字格,详细观察字帖笔画位置,再对比自己的笔画位置,作出相应改进。优先解决间架结构问题,然后再提升笔画的精炼程度
第四,临帖的同时,还需要多看字帖,视频,他人作品等资料以提升自身欣赏水平,这点非常关键,如果欣赏水平不足,则无法找到自己的不足,就别谈进步了,反之欣赏水平越高,发现问题的速度越快,解决问题就越及时,进步自然快。
友情提示,等各大自媒体都有相当多内容推送,可供参考,入门不是问题。
下面第一张是我练习1年时留的纪念的作品,后面是我最近练习的。对比之下进步还是很明显,现在也在做视频玩,有空可以多交流。
得往象了临,帖字好,临象了字不会差,道理就这么简单,过程或许很长,还得坚持,还得摸索临象的方法,总之由不象到象,由形似到神似并不容易。
你好,练字时,临摹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味的临摹也不一定会有效果。
因为我们平常临摹时,只是被动的临摹、描红,临摹的时候很像,可是离开字帖写作业或应用时,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记住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形态记在脑子里,以后遇到这类汉字,就按照学过的方法去书写,这样才能达到短期内迅速提高的目的。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越到这个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临帖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自己写能力,进而能畅怀达意、移情遣兴。任何一个书法老师每每谈临帖无不都是津津乐道、循循善诱,但还是有很多人临帖功夫了的,但脱离开字帖就无所适从了,这种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备受打击,甚至伤及自信心半途而废,究其原因还是对于临和创的关系没处理好。
首先,临帖必不可少但不可执迷,临帖是个技术活儿不是体力活儿,他只是你书法生活里的一个基础环节并不是全部,有些人以为只要我拿出滴水石穿,墨成池、笔成冢的决心和耐心就一定能成,所以经年累月的沉溺于临帖甚至自我陶醉,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只是把“临的像”作为终极目的,即使行草书也时刻纠结于每个点画的形态、位置、大小不敢越雷池一步,殊不知这种“描龙绣凤式”临帖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神采、意蕴”。以为创作就是建立在这种临摹形态记忆基础上的,一旦越到没临过的字就束手无策了。
书法这事离不开临帖,但绝不是简单的数量积累,更需要动脑子、多读书、善提炼、视野广、扩胸襟。欧阳中石先生说过—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单靠练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些人从来不听别人怎么说只笃信自己那一套,也从来不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只看着自己的好;更不愿意走出去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心胸狭隘。所以禁锢的思想不打破,观念不扭转临帖就是无用功。
当然,想法太多只有小聪明没有手上功夫也不行,我们拿筷子吃饭很自然很顺畅是因为我们从小天天都在练习,拿毛笔写字要达到拿筷子的状态则必须也要勤于训练,这样手部的肌肉才会产生记忆,并且临帖要深入、细致、通透,要达到烧开水的程度——要达到100度而不是60、70度,很多人朝三暮四,不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抓重点订规划,只会“跟风”趋从而没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这种失去自我的盲从让临帖也失去了导向和意义。
我个人觉得,首先临帖专精比广博要实用,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多浏览尝试一下,就好比谈女朋友没有谁一上来第一个女朋友就一定是你的结婚对象,一旦结婚了选定了就要坚定始终如一的走下去,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最终都是“一地鸡毛”。相信我们很多人临过的碑帖种类比王羲之多,因为我们现在的印刷业太发达了怎是“二王”那个时代可比,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呢?!
有的人练了几十年自诩遍临天下名帖,但有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帖一头扎进去也就两三年就出成绩了,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观念和认识。
二是临帖和创作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相互印证的关系。有人认为临不好怎么能去创作呢,于是就变成了“抄帖匠”醉心其中,聪明的人往往是通过创作去发现自己缺少什么,哪里有问题和不足,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通过临帖或读帖来解决,这种以创作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更高效。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对请索”就是这样一种学习方法。
三是要以创作的状态去临帖,以临帖的状态去创作。这不是说临帖可以由着自己胡来,而是说要放松状以一种自然书写的状态临帖,那种描画的刻板的“复印机”式临帖最终只能得到一些碎片化的记忆而已。
任何阶段的临帖都应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临帖是和古人的对话而不是只听古人怎么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大多数名家临帖是不会在形态大小上追求与原帖的相似。神龙本《兰亭序》被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那是因为它是“双钩本”并非临本,而历史上所有名家的临本都带有书家自身风貌,而创作中则不能一味的自由奔放,仍应保持着临帖中的严谨和法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临摹不至于僵死,创作不至于流俗。
四是临帖和抄书并行是好办法。这里的抄书不同于创作,而是类似于集字创作的方法,比如你现在临王羲之《圣教序》就可以同时集所临王字去抄录一些诗词短文书论,这样能随时把所学应用到实践,换个角度来审视临帖效果。我就很喜欢用A4复印纸抄书,很舒服!很惬意!很练笔!
总之,临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任何阶段脱离开创作谈临摹都是无意义的,悟性高低往往也是在处理两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为什么练了很久还是写不好?这是汉字书法学习中最常见的问题。
为什么呢?其实是受了传统书学理念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通过长期、大量地临帖古人作品,就能体悟出书法妙道,然后融合诸多风格自成一体。但其实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首先,学习书法要掌握笔画规范和结构规律才行,这个是基础。但是古人是大概到了明朝开始才有人总结出这些规范和规律,而且至今也不是普遍认识。大多数还在靠个人体悟去找寻汉字书写的奥秘。打个比方,写汉字就像组合家俱,把家俱的各种部件按照说明书一步步组合就能完成一个合格家俱,这个说明书就是结构规律,每个家俱的部件就是汉字中的规范笔画。
其次,这个笔画和结构也不是唯一的。楷行草三体有着不同的笔画和结构体系,而且每个体系中还因人而异地有着不同的风格。
最后回头耒看,学习汉字书法先要有个找规范找规律的念头,一笔一画有要求,偏旁部首有标准,间架结构有说法,盲目临帖是不会有进步的。在掌握足够的技能包之后再去形成自已的风格,在规律的基础上去发挥。
先找找问题在哪里?方法还是眼光问题?
临摹的方法
精临:从基础笔画到间架结构,要求一丝不苟临像。
窍门:拍照,把自己的字和字贴的范字放到photoshop里面,图层选择正片叠底,可以清晰的看出差别在哪里!针对不足强化。
不断比较修正,试着不看字帖写,再比较,看自己能准确写出来吗?能记住该字的样子吗。能做到,那基本算是入贴了。
眼光欣赏水平问题:随着临帖通常自己的眼光也在提高,而且要比手上功夫提高的快,俗称眼高手低^_^。要给自己信心,对比一下以前的字应该能看出进步了。
管窥以上,请方家指正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练习的字帖字体,如果你学习的就是不易用于平时书写的隶书草书,那就到平时工作生活中,由于时间有限,特别是做会议记录,写出来的字就和毕恭毕敬练习字帖就大相径庭。如果你平时练的是比较适用于工作学习的行楷,那还是可以写出一手好字的。
书法不缺劲力缺毅力。
什么是书法?
汉字取法楷书的书写方法!
篆隶行草个性低于楷:颜柳欧赵!
宋体字毫无个性千篇一律雷同。
“楷书等于印刷”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书法永远不会退出实用成纯艺术:例如绘画落款,苏轼“楷如立”的意义是:
书法有法即美如祭侄稿。
与无楷“丑书不丑”有关系吗?
沈鹏“文字立”是书邪行政权力审美:
不会写楷“超越古人”!
书法基础是“识读写”!
只“用笔”无“识读”是绘画,“用笔”千古不变而非“不容易”。
有了楷书文字才能称为“书法”:
同样写蘭亭序:
有楷是书圣,无楷是书奴。
同样写祭侄稿:
颜真卿有楷是高书,沃兴华无楷是丑书。
同样是写隶书:
刘炳森有楷是书法!
张海没有楷是写字!
同样写草书:
傅山有楷是书法!
沈鹏无楷是媚书!
同样写篆书:
吴昌硕有楷是书法!
蔡大礼无楷是写字。
书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
为什么一直临摹字帖但是字不见好转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描述不详细,这个一直是从临帖开始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怎么个临摹法?每天固定练习多少时间?
临帖分临,摹,对临,通临,背临等,不知道题主是采取的哪种方法或是几种方法穿插结合着练的。临帖可分主动和背动;主动就是自个主观上去临习,釆用手,眼,脑去临帖。手就是通过大量的正确的方法去练,使手感上运笔如同拿筷子一样得心应手;眼就是要会读帖,观察自己写的和帖子中的有什么区别。脑就是要去思考,帖子上的字的笔画和结构为什么会这么去处,而自己写的又和帖子上的差别在哪儿。还要学会对自己练习以来的总结,提炼,概括。并把自己平时学到练习的字,应用到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何谓被动,被动就是主观上不是主动打心里要去临帖练习,而是应付打卡,只要自己今天写了就OK了,不管写的质量,也没有上面说的,去认真对待,和字帖进行比较,对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又或许临帖不定时,定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不会出成绩的。
不知题主是哪种情况……
下面是我平时临帖的练习,请大家点评!
本科毕业获得的是学士学位。好比描写进步到临攀阶段。下步就是攻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研究字的间架结构,偏旁部首所占的比例位置,横竖撇捺勾的艺术美,美在何处?形成烙印。但最关键的东西是记忆,记忆是写好书法的最最根本的东西。老年人超七十岁见议不要学书法,学而无果白消费钱财和时间。打打门球,户外走走步,打打太极拳较为适合。
三点体会:
1,“悟”很重要。选好字帖后,通过一段练习,通过对比,要分析自己的字和字帖上的字之间差距主要在哪,字形不准的问题,还是笔力不够的问题,还是点划质量的问题。还是这些问题都存在。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分析。如果这些问题都存在,要确定阶段性重点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每个阶段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训练。
2,“调”很重要。通过练习,要不断的揣摩,分析自己的字是否有所进步,前一阶段针对某一突出问题进行的专项练习是否取得明显的成效,要有一个判断。如果有所进步,有所改善,可以及时调整到下一个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字的练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个阶段对字的要求标准不同,训练的方法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点划练习,不能说必须练到王羲之的水平,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突出问题的针对性训练。而是针对你这个阶段的总体水平来适时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完成这个阶段目标要求。然后再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下一阶段针对存在问题的循环解决。
3,“师”很重要。如果这些方法都已经用到了,自己面临一个眼界和方法的局限而迟迟难以取得更大突破。那就必须给自己找一个更高水平的老师进行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首先你一直临说明你是有功底的,已经有笔墨技巧,和造型功底就好办,现在没有进步说明你对字帖的吸收消化还不强。
我有三个建议给你,希望能帮到你:
1:适当背临。根据字帖留给你的印象,进行背临,背临其实就是抓住大的感觉,对于字体小的细节先不要太在意,背临结束后,等到下次再对临时,要着重修改那些细节,连续进行几次,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会照顾到。
2:可以适当的做一些“集字成篇”的练习。之前我看过怀仁把王羲之的字集成在一起,用自己参照的那本字帖写成一篇古诗或者文章,最著名的集字成篇的字帖《集王圣教序》,你先看看,然后再按我说的试试,看看感觉如何。
3:意境临:这是特别接近自我创作的一步,抛开平时注重的轮廓细节等等,以呈现出的感觉进行创作,对临——意临——对临,反复多次这样的训练,你会对原贴领悟更深刻。
希望对你有用。
学习书法,临摹是必经之路,有些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临写不摹写,是无法正确掌握该帖的字形、结构和其规律的。在临写多遍仍然写不好的,要多进行摹写训练,“临摹”二字不能混为一谈,然后再临写,临摹感觉差不多了,最好再进行意临;就是凭读帖的记忆,字形结构在大脑里的印象,凭着感觉去写,可以根据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经验,写完后挂上墙,方能看出字的好坏。
很多人久临字帖不见好转,主要原因是在学习时能按帖去写,可是在平时书写时没有按照所学的字体去写,过于随意,大脑中没有碑帖的深刻印象,没有灵活掌握碑帖之法造成的。
临摹字帖而自己写字没有好转和变化,这是书法爱好者常见的疑惑。
主要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功夫还没到。书法学习是要有个过程的,学过政治吧,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质变,练字要坚持不懈;二是临帖的方法有点问题,缺少针对性。写字要带有目的性,写着玩消磨时间就随便临,要想尽快提高水平的就要讲究方法。临帖的目的是掌握字的结构和写字用笔的技巧,临帖好坏标准就是临的像不像。临帖之前要读贴,也就是搞清字帖里的关键点。临帖先临单字,字不能大,字最好和原帖一样或者稍大一些,单字练像了再临一整行,注意不要整篇通临,要专注在字帖里最精华的一两行反复临写,直到不看字帖也能写像,那就入了脑子,变成是自己的了。临帖不像说明字帖没看懂,练习不到位,或者工具纸张用的不对。把临的字和原帖放在一起一对比就知道哪里不对了,这个很重要。不要满足临帖的过程和数量,而是要重视质量和结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写不好字的主要原因是:
1、训练方法不对。比如,从起步入门就一直照着字帖写,没有专门进行前期基本功训练,也没有后期实际应用训练……相当于中途上下车。
正规系统的训练方法与套路是这样的,如图:
2、选择的字帖不对。比如,当代名家硬笔字帖,或是网上卖的字帖,无论是字体样式还是页面排版设计,都不适合初学者用于技法训练。都是商业行为,外行人弄的,买这样的字帖练习白花钱。如图…
3、笔法动作不对。硬笔书法分实用类型、艺术类型两种。据我所知,绝大多数人练的是艺术类字体,也就是笔画中带有刻意顿笔、回锋的,其实是美术字写法,只能一笔一划的慢慢写,笔法动作不连贯,一快就变形,这样的字体虽然好看,平时根本用不上,而且笔性手法兼容性不好,比如,以后练不了行书。
西瓜视频、抖音、火山小视频、快手等手机网上,那些自称铅笔书法、中性笔书法、钢笔书法的,99%都是顿笔、回锋那样的写法。殊不知,不伦不类,即没有实用性,也没有艺术性,全是用硬笔模仿毛笔字棱角分明特点的写法,充其量只是模仿秀而已。尤其是中小学生,千万不要学这样的书写技法。如图:
4、执笔姿势严重错误。如图:
5、临帖方法不科学。比如,直接照字帖写,而且,一个字写很多遍,等于错上加错。如图:
6、学用脱节。没有针对日常抄写作业等应用练习过程,字帖没有熟练呢,就急于写参展书法作品,导致书法班上写得好,回家作业用不上。说明书法老师教学理念有问题,反正家长也懂。如图:
以上是我的诊断结果,信不信由你。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希望大家能关注我,翻阅之前我发布的有关小学生练字的信息,有小视频可看,或许对您有所启发帮助。谢谢支持!
我有一套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潘氏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新模式,是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书法与写字教学〈技法训练操作规程〉,感兴趣的朋友请私聊。
密切关注写字教育发展动态,志力于书写技艺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潘茂生•寄语
为什么练字很久了,写不好汉字书法?
这是一部分爱好写字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初学汉字书法人的体会。
终究是一种急躁心理,学东西必有渐入渐行的过程。不要太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写字需要一定的悟性,换言之需要找找汉字结体、笔法的规律。不可漫迷,而无学习方法,写字是容易的,但是如何艺术性的体现,依然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怡情。有了一定的兴趣培养,需要文火慢慢来,俗话说得好熟能成巧,便很有道理。
关键读帖,一笔一画的琢磨推敲。结合临摹而先要平正勿追险峻,楷则八法必须具有。
虽然所说简单,而若要亲躬实践,须付出一定的功夫,一旦入书之境,足矣证明有了入门。
写硬笔书法,也乃结体非常重要,多找一些钢笔字帖,勤奋努力,一定有收获,对于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肯定会有更高的要求,辩证的说,知其写的不好,验证了自己有了否定之否定,是一种进步的开始。
所以,肯定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才有对自己大胆的否定。
足可证明你的更高的书墨巡山,在不断的挑战自我。
给力,也不知你的汉字书写的咋样,也就无法鉴赏评析,只有妄言片语。算是抛砖引玉,彼此相互鼓舞鞭策了。
顺祝中秋月圆,赏月之际,挥毫翰墨,一吐风雅之情性。
临摹是练字的第一步,也是非常有效的必经之路。只要持之以恒,相信书法进展一定可以神速的。
但光临摹还是不够的,还要会离开字帖,试着自己独立的写字。如果能做到离开字帖依然可以把字帖上的字完整的写出来,那才是你自己真实的水平。
另外,在临摹已经初见成效后,不能一直处于临摹状态,要有自己的特色。象蜜蜂采百花酿蜜一样,博采众长也要有自己的发挥。
当然,刚开始学写字,临摹字帖时最忌见异思迁,今天临摹这本帖,明天临摹那本帖,今天写楷书,明天写行草。象走马灯一样轮换着写。这样,是写不出好字的,初学者请务必注意。
最后,我觉得,练字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和恒心,古代大书法家,光写字和墨要用去的水,就要用去18缸。可见,想要写好字,没有其他捷径可走,老老实实临摹,同时,要常常试着去掉字帖自己写,然后就是坚持写了。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加油!
谢谢邀请!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心静如水,摒弃浮躁,是临好帖练好字的根本。临帖练字者,请记住一句话: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知道题主说的“练了很久字帖”到底有多久?半年?一年?三年?五年?
按照正常规律,如果下功夫专工一个字帖,用上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把字临出个模样来。我这里所说的“模样”,就是形似和神采。
没见到题主的临帖习作,也没见过题主对临帖练字的相关描述,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来推测,来揣摩。
“很久”,太抽象啦!
题主练习的硬笔书法吗?
无论是练毛笔字还是硬笔字,都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体的字帖坚持临摹之,不可随便换帖,因为频繁换帖是临帖练字的大忌。
按照汉字实用法则来说,若练硬笔字,还是从行书学起为好,因为行书书写速度快,实用。
练行书,建议先从古帖入门,比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也可以从当代人的硬笔字入手,比如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字帖,都是可以学的。
另外,要注重用笔和字的结构布局规律,这两点非常重要!刚开始学,就严格按照字帖上的字写,也就是说,字帖上的字怎么写,自己就怎么写。如果按照我的说法练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汉字写好。如果心不在焉,胡写乱划,那是永远也不会把汉字练好的。
临帖练字,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凡对汉字书写有极大兴趣的人,临帖练字就进步的快,反之,就进步慢。
临帖练字,忌“叶公好龙”。据了解,有的人嘴上说喜欢汉字书写和书法学习,对他人写的字也很羡慕,见到好字,心里总想学习,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这就是心口不一的表现。这样的人是学不好汉字书写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临摹书法字帖要有重要的基础,多下苦功夫,成功在于坚持到底,失败在于懈怠。没有书法的重要基础,练不了好书法,如同游戏积木一样也要牢固的底层基础,否则搭起来翻倒。有的半途而废,自以为是满足书法成绩,放弃了书法基本功扎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练不了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