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2:01:14 条浏览
宋代书法开创了一种崇尚个人意趣的“尚意”书风,行书、草书取得了新的突破。
宋人书法明显特点就是文人气质,大量文人介入书法,极大的提升了书法的书卷气,所以书法的意趣在于文化,现代人如果传统文化不够深入,埋头苦练也终难有所成就
宋朝是中国书法史自晋唐以来又一重要的书法变革时期,宋时以唐朝尚法度的书风己走向巅峰出现了欧阳泃,颜真卿,柳公权等一大批书法家,而宋人要在前人尚法度的领域之中取得更高的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故而唯有对书法注入新的概念对其进行创新方能走得更远,在欧阳修等人的不断探索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苏轼提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理念促进了尚意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如黄庭坚在其作品之中增加了线条中的提按缩小了字与字之间的间距甚至彼此之间相互穿插。(图片来于网络)
北宋书法大家辈出,代表人物为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京)四大家集大成者!前有晋唐之风可学,后有明清才子追随,在中国书法史上位置显著,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北宋书法对笔法或用笔的要求不高,对书画作品的意境情有独钟…出现了所谓的“文人”书画,学识和个人修为对书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宋抑武尚文,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都比较高,比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丝绸、陶瓷等等方面,尤其是在真宗到徽宗之间达到最高点。北宋书风即文风,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也是大汉名族最后的风骨!对当今的书法影响巨大!
唐宋两代是我国书法的鼎盛时期,书体的演变与发展到了唐代已经完成。唐代不仅树立起楷书的典范与法则,草书同样重法度,精益求精。到了宋代,书法由唐代的重法度转向崇尚意气,杨凝式就是这个转型中的代表人物,他年轻气盛时作书放荡不羁,装疯佯狂,同样是他的作品,但风格变化很大,不局一格,这种变化为尚意书风开了先河。他的《韭花帖》笔画精到,字态温润秀气,大胆夸张的分行布白,形成宽松淡远的景象,作品显得内敛而大气。
行书作为一个种书写便捷,挥洒随意的书体,为宋代文人士大夫出身的书家所青睐,他们侧重书法的意气和性情,使行书得以创新,有了新的风貌。苏东坡就是开创“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书,无意于佳乃佳”的观点说明他的创作是自己情感所使然,客观的自然界万物是创作的素材,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当他流放到黄州,有一段复杂而又深刻的情结,在这种心境下,所写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被约束后激情的释怀,既不囿于法度,又在情理之中,完全是意气的流露,其中的法度、技巧、情理、意趣非常丰富,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以苏轼为首的宋代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各有千秋。黄庭坚的行书是以真率之心作写意之字,以磊落之胸怀统筹局部之细节,结体以擒纵致胜,其表现为“长枪大戟,手足长舒”。还有米芾,用笔沉着痛快,结体随意赋形,变化丰富多姿,而章法上字的映带成趣,大小穿插有致,疏密变化相宜,在参差、离合、连断之时,显得气韵生动。
宋代书法由晋代的“尚韵”到唐代的“尚法”
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形成了以苏东坡一派的抒发文人雅士情怀的,将笔法、意趣、才情熔于一炉的,既含蓄又放荡的“尚意”书风。
宋朝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时期,其核心特点就是尚意书法审美趣味的形成。董其昌在他的《容台别集》中写道,“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韵、法、意这三个概念划分晋、唐、宋三代的书法审美取向,至清代梁,又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所谓尚意,就是以全新的书法语言来体现其意境、意趣。
宋朝尚意书风的形成,得益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顶尖文化人的引领与实践,他们文学功底深厚,艺术修养精深,他们的书法充满书卷气,对后世书法审美追求的影响深远。
宋代的尚意书风,冲破了唐以来,法度森严的书法创作局面,学古而不泥古,东坡云“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宋朝书法突出的写意风格,让书法开始从实用的基础上,抽离出来更明显的艺术气质。从宋朝开始才有真正的书法艺术家。
图片引自网络。宋人尚意。喜欢张扬个性。书法不崇唐法,而上追魏晋。也向当代人学习。行书和草书成就最高。
宋人欲脱唐法溯晋韵,后力不逮而出宋意。要品鉴宋代书法,首先要也了解在文化艺术上,大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至大宋而登峰造极。一般封建王朝的兴替,少不了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生灵涂炭,而宋朝是“和平”建国的。宋朝是真的富啊,家家有窖醇,村村有酒肆,物质生活富足了,文化需求就迫切。宋代的词,宋代的画,宋代的瓷,都是盛世极品。
(米芾书法)一、高度的文化自信。宋代的开放包容比诸大唐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代的男人也化妆,簪花过市的男子随处可见。宋朝的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平等观念,尤可称道。越是自信,就越要彰显自我,因此宋代书法中“本我”“自我”的率真特点十分突出。宋意能够脱唐法而横空出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得益于宋朝高度的文化自信。
(蔡襄书法)二、深刻的文人烙印。宋代书法杰出的代表米、蔡、苏、黄,外加一个皇帝赵佶,多么华丽的高知阵容。“官翎与屠刀共舞”,几千年的士大夫都是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做官的,而大宋王朝还真的是文人的天堂。宋朝“崇文”思想十分厚重,宋太祖赵匡胤明立规矩――除了谋逆之罪,文人万不可杀。
细看宋人书法,或孤拔险绝,或清奇守拙,就是看不到像唐楷一样周正工妙的字。“法度”被淡释,“个性”被张场,也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文化元素与性格情怀。
(东坡书法)三、丰富的理学思想。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对宋代艺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使书法艺术从形貌向内质掘进,让书法、绘画、诗词在精神上得以相互通融,书即画、书即诗的艺术思维在宋代艺术中特征明显。宋代的画,华丽但不失清真,比如清明上河图;宋代的书,超脱而未失古法,比如苏东坡的寒食帖。如果从文化上寻找艺术源头,宋意的源头应该是程朱理学。
(黄庭坚书法)抱庸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