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学习书法和诗词哪个更有意义?

2025-01-11 12:03:24 条浏览

以自己的取向而决定哪个更有意义。……




合起来更有意义




都有意义,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我感觉还是学书法好点。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增加技艺。




书法诗词相辅相成,儿时一起练习,一个肌肉记忆,一个思维记忆。习得有成,都是由自己的作品里反应自己的情感和思绪。方成大家。兰亭序就是因为字写得好,文章也是了得,情绪刚刚到位方成天下第一。如今字写的好的匠人多的去了,书法家一大堆,变成了一盘生意。但是真正内外兼修的少的可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书法和诗词,对于一个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应该是相得益彰的事。首先,书法写的多是诗词或名篇。其次,没有文化的熏染,书法也难以在表现出书卷气和雅韵。做一个通俗的比喻,一杯好茶,不但要茶叶好,还要水好,而且烹茶的技艺和茶器也不可或缺。

以上看法是否有道理,欢迎同好和方家各抒己见。




过去旧文化人,书法,诗词是不分家的,幼儿学,从小在私塾读经诵史写字。另外,作为书法的载体-诗词,是旧文化人必须掌握的。

现在,书法家是抄诗家,自己不会做诗,只能抄别人的。

由此可见一斑,写字也好,书法也罢,都只是技法。深层次是文化修为!诗词作为旧时文化人必须掌握的基本为人要素之一,今时之人是无法相匹美的。




根据我的理解,我按“121”的架构,帮你解答这个问题,希望你能满意。

1.第一个“1”

法与诗词同属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一名国人,应该两者都要学习和研究。我这儿说的这个“1”,就是要将书法与诗词合二为一,于相互融合中共浴其智慧之光,不断提升大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遍观中国文化史,我们看到知名的书法大家同时又都是诗词高手,象王羲之的《兰亭序》哲理深邃,苏轼的《水调歌头》开豪放之词风......。在古代,书法就是学习的一个工具,而学写诗词才是做学问,它们两者本身就无法分开。

2.我以为的“2”

国历史绵绵五千年,留下来的书法艺术和诗词歌赋数不胜数,而我们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完全将两者全部学精。所以,我提出的“2”的意思就是: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书法和诗词只选其一,重点发展,另一个只作涉猎,使之成为精学之一的有益补充。在中国古代,只留名诗而不见书法作品的也大有人在,如《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就是只留了一篇诗文而未见一字;而有“诗圣”之美誉的诗人李白,其书法作品也只是留了几字而已。在此臆想,或许让他们享有盛名的,恰是他们成就最大的部分。

3.第二个“1”

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这一个部分,我是说,当你对书法或诗词研究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层次时,要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使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的话,就要重新将书法与诗词合起来共同研究。因为很多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优秀古典诗词,而练字之际你只有深研其文才能于神上把握书法的用笔、运笔、布局之深意,这时,要想在书法与诗词上有大得突破,是一定要将其“合为一体”,以使其共同促进、相得益彰的。至此,书法与诗词均已提升到一个综合的艺术修养层面上了。其实,认真研究中国古代文人,你会发现,那些真正的大家,大都是书法、诗文俱佳之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以启发,谢谢!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