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中国古代的教育普及率如何?

2023-07-23 15:24:39 条浏览

古代穷人上不起学,故有囊萤夜读、凿壁偷光之典。汉代文人稀缺,登高能赋者,可以为大夫。东晋以前士大夫及贵族阶层掌管政治,官员皆出于名门望族。隋朝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唐朝推广,宋代盛行。宋徽宗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元代未有科举考试,明朝复兴,清朝至于巅峰。清朝状元只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编修,七品芝麻官。




我国古代教育自秦汉奠基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已走向全面繁荣。教育的发达和唐代的文学、艺术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盛唐文化景象。进人宋代,我国古代教育更加成熟,精细,达到更高的发展形态。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加上人们对儒家经学,尤其是对汉代的章句之学普遍失望,导致了经学的相对衰落和玄学的蓬勃兴起,文化呈多元激荡的局面,这一时势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教学内容。这个时期教育总的特点是官学时兴时废,教育事业的延续主要是依靠私学、家学。魏晋是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时期,为了保证士族优先做官的权利,魏文帝时期实行了有利于著姓大族的“九品中正制”,也就是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依据管内人物的品行定为一至九等,实际上是按门第高低将人们评定为九等,按等选用。这对“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门阀制度的形成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晋代的中央官学分为国子学和太学。国子学只限于五品以上的贵族子弟人学,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而太学学生成分比较复杂,多为平民子弟。魏晋时期重视贵族子弟教育轻视平民教育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教育与选官制度结合,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在经过200年的动乱之后,人们对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都有了新的看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北朝对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使教育有了复苏和新的发展。当时的教育虽以北朝为盛,但从教学内容上看,南朝教育更有特点。宋文帝当政时出现了“元嘉之治”,官学教育也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宋文帝于元文学馆。四馆并列,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开创了玄、儒、史、文四科教育并立的局面。这不仅冲破了自汉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的局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而且由于学馆是以私学为基础的,它打破了晋代教育的僵局,为广大寒门之士敞开了教育大门。

这在教育史上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虽在总体上呈衰落的景象,但仍出现了许多值得后世继承的教育特色和成效。如在教育目标方面,倡导“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出现了律、书、算、文、医等实用学科的学校,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官学的不景气,且讲究门第,大批学子不能进官学读书,许多名儒顺势讲学,私学规模迅速扩大,质量和规模超过官学。与此相连的家庭教育也得到重视,出现了许多儒家世家,家训、家诫等有关家教的著述大量出现。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他主张家教要从幼儿期开始,家教的主要内容是语言、道德和立志,其方法应是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这些主张都是很有见地的,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成果对唐代教育走向全面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隋代虽然短暂,但其官制和法律的改革,不仅对唐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唐代的教育同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唐代经济繁荣,政治相对开明,各项文化事业都很发达,这为唐代教育的全面发展莫定了厚实的基础。唐代统治者实行宽容的文化政策,在意识形态上奉行儒释(佛)道三者并行的政策。儒家自巍晋以来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一度处于衰微之势,隋唐统治者已意识到儒家思想在巩固统治中的作用,开始再度积极提倡儒家的礼乐教化。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与儒士精英一起制定了唐朝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鼓励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还令人编撰《五经正义》,颁行天下,不仅令人传习,而且还以此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措施不仅统一了儒家学说,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以后的唐代统治者又整顿礼仪,制成《大唐开元IL),使人们从思想到行动都要遵守儒家的教条。特别有意义的是唐代虽然尊崇儒学,但并不独尊濡学,而是并重佛教和道教。儒、佛、道的相互斗争,相互融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共同促成了唐代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一文化格局对教育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代除了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教育体系属于核心地位外,另外还有学习道教的崇玄馆,开创了道举取士。儒、道、佛三家在教学形式方法上都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吸收,使那时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杂揉融合、兼容并蓄的特点。

唐代复兴汉代教育的传统,同时又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教育成果.使学校教育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官学发展成三个教育系统:普通教育系统、特殊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普通教育系统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大学,律学、书学、算学属专科学校。这六学都由中央国子监领导。国子学设博士2人,助教1人,招学生300人,只招三品以上官员及国公的子孙。太学设博士3人,助教3人,招学生500人,学生限于五品以上官员及郡县公的子孙。四门学设博士、助教各6人,招学生1300人,招收对象为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及庶民中的俊异者。律学、书学、算学放宽招生条件,凡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及庶族地主中有志者均可人学。

唐朝还设立特殊教育系统,以满足一等贵族子弟的教育需求。门下省设张文馆,东宫设崇文馆,祠部设崇贤馆,只招收皇室近亲,皇太后近亲,皇后近亲,宰相、一品功臣的子孙。另外,唐朝的职业教育也有相当的规模。中央设有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太仆寺、校书郎。太医署下设医学、针灸、按摩、咒禁四个专业。医学专业包括五科:7年制的体疗科;;5年制的疮肿科;;5年制的少小科;;2年制的耳目口齿科;2年制的角法科。药学和药园设在一起,学生在学医学知识的同时要识别各种药物,掌握药材的种植和收采、贮存、制造、加工等技术,最后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习成绩及治疗效果来分配工作。从教育发展史上看,这种实科教育制度比西方发达国家早了1000年左右。




整体我认为是不高的@趣话历史那些事儿

这话怎么说呢?

我看还是得按照朝代来吧

先说说先秦,本人文科生马上高考就当12分解读题了,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意义啥的我能说尽量都说了,还望各位大哥大姐多多指教!

先秦,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国为实现强国统一天下的人才需求,政权下移和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各个学派各抒己见形成了当时的思想解放的盛况,孔子开办私墅,20条腊肉就当学费了,7000个弟子???那这腊肉是不是都得堆成山了???我真觉得论语是不是夸大其词了,还有那个孔子家语。当然那时候学在民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垄断的局面,为士阶层崛起做了一个物质铺垫。文化程度是有一定提高的。学术下移使得平民阶层能够有机会进行文化学习,提高文化修养。

秦代打击各方面文化的发展,强制所有人都得学习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形成了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专制局面,不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但是有利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沿袭了商鞅变法的措施制度,贱游学之人。所以教育普及率应该是有所下降的,所有书籍一律禁绝除了一些应用科学类的书籍,比如农业指导书籍,不违农时的需要嘛。况且把秦始皇搞得焚书坑儒还不是因为那些招摇撞骗的方士嘛,装逼结果自己凉凉了。所以秦代教育普及率不会很高,而且严刑峻法专制导致人心慌慌,最后又因为自己的发配边疆过于严苛两代皇帝就草草结束了。法家的思想专制给汉朝开了个好头,太初历的编纂参与者汉武帝可高兴坏了。

汉代因为7年楚汉战争以及连年反抗秦朝统治的战争,为了恢复国力而开展了修养生息政策,同时刘邦开始就恢复了民间书籍的重新整理收集,有一本尚书得以经过战乱后得以重见天日。文景之治则更提倡民间人民提供书籍给国家,郡国并行制下的汉朝,在各大小诸侯王身边都聚集了一些学术人士,学风逐渐高涨,曾经先秦的各个学派再一次开始风靡,但是对老百姓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直到汉武帝酎金夺爵,推恩令等一系列削弱诸侯王的实力的措施稳定政局后,采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规范了君主的言行举止同时使得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建立了察举制和提拔平民官员,兴办太学将儒家典籍作为教科书,建立完整的学校体系传授儒学知识,教育普及率有所提升。可以说,儒学思想在汉朝开始与法律法规制定以及法律判决相结合,法律制定实施中已经有儒家思想的思想成分,并且儒家思想居于百家之一言。

我对三国时期教育不太了解,应该是不高的,也就周瑜陆逊等人受过一定教育,总体是不高的。西晋东晋以及五胡乱华时期教育普及率大概是下降的,战争让大家都在逃命,或者是隐居山林,国家动荡不安谁还有心思学习???命要紧赶紧往南方跑吧直到北魏局部统一黄河流域情况有所好转,北魏孝文帝改革效仿汉族制度颁布了一些政策鼓励教育,但是汉化毕竟需要过程,说鲜卑话不行不听就杀头,死的不明不白的。下辈子一定说中文的节奏啊!

南朝也还好点,但是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文化水平高的是没几个的,陈叔宝是吧?挺厉害的,跑路带俩妃子进水井立马被生擒。隋朝隋文帝杨坚开创了科举制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进行了完善,并实施结果修运河,高句丽嘚瑟挑衅,结果劳民伤财又一短命王朝。

隋朝凉了,唐朝来了,那这好说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775之前都很繁荣啊,科举制成为了唐朝进行官员招聘的主要途径,当然察举制啥的到清朝还存在嘞。那也是招聘官员的方式之一,人数少。科举制让寒门弟子高兴坏了,九品中正制不用实施了,有学上了有官做了,学习积极性高涨啊!所以教育普及率也会有所提高的比之前的朝代来说,但是整体的话还是说不是很高,和近代1868年明治维新相比日本的教育普及率是无法比拟的,几乎大家都会识字还有洋人讲课。

五代十国那更别提了,教育水平好不到哪里去,儿皇帝都出来了,一点没自知之明,为了权力大动干戈,脸都不要了???也就李煜能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宋朝很高的,社会安定垂拱而治,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活跃,而且王安石熙宁变法,取士之法招募人才,取得一定成效,宋朝应该是教育普及率最高的朝代了。而且宋朝大大小小多个书院也让更多人接受教育,程朱理学成为南宋官方哲学,多种不同的文化教育方式让理学兴盛,存天理灭人欲,大宋朝大儒再向百姓讲习,齐活了!汉民族准备真刀真枪跟金狗元狗死磕了!蒙宋战争49年,忽必烈心态崩了,大宋朝看起来弱嗯也挺牛逼的,全军出击宁死不屈我看行。

元朝???确定吗???1279-1368诶,教育普及率能高才怪了,动不动就是打仗,汉人还是最低级的唉,一帮人叫着拗口的名字搞汉化最后还是搞不懂,就一个瓷器发展的还行,没啥可吹嘘的。

明朝清朝一块说吧,普及率有所上升但是大家受教育程度还是不会很高的,文字狱清风不识字,唉,而且刻板的四书五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其麻木,即使顾炎武他们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认为教育普及率在中国一直都很低,总会有清醒的人,但是更多的人还在被蒙昧禁锢,被文化专制的枷锁禁锢,直到新文化运动的龙卷风到来。




普及率差的很,不足1%吧。

第一,从每年科举考试录取人数看,最多的一年,科举录取人数为300人,以录取率百分之一算,同龄读书人为30000人,以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计,人口为300万,古人年龄按60岁计,300万*60=18000万,约1.8亿,这和宋元明清人口中数接近。

第二,每年科举考试分南北两场,北方在北京,南方在南京,做为南方科考场地,夫子庙江南贡院中科考隔间是有数的,是20644间,就是说最多不会超于此数数。北方教育水平不及南方,京师贡院最高为14000间。

第三,古代科考不象现代教育,只要你是举人或者乡试高等均可参加,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七十岁犹可科考,这个3.5万科考人数的基数,如果按30倍计算读书识字人数为105万,如果此数乘以60岁,不过6030万,当和唐宋人口总数相仿。

因此,讲教育普及率低于1%,应该有理有据。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