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在我国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2023-07-23 15:23:43 条浏览

坚持自己的一定行!




师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而时习之,理论联系实际。




应试教育




古代的家风,最值得现代人借鉴。家风是一个家族能够延续壮大的核心。大家族必有家风,有家风教育出来的孩子必有大家之气。

家风是规范家族后代的行为,礼仪,家族的关系,以及品德操守。




中国受儒家思想教育已经深入骨髓,什么以德报怨,逆来顺受,试图通过这样来感化对手,这样的方法或许能对同样受过儒家思想教育的对手有效,但对于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强盗是没有效果的。只有自身强大了,以武力震慑他,才是唯一王道。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应该是以国家荣誉,民族安全,人民团结的教育思想为主。打造一个真正的爱国,爱民的自由民主的国家。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孟母教子的方法和毅力,在现代人看来尤其值得借鉴。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开阔眼界才能帮助孩子不断提升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进步的动力。




我个人认为《曾国藩家书》,《颜氏家书》,《朱子家训》,《袁采家训》,《庞氏家训》,《诫子书》等等介绍的教育方式最值得我们借鉴。

一,《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治军、为政、修身、治学、持家、处世、理财、交友、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和他仕途春风得意背后的感觉,由于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有再上演“...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二,《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着。

三,《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着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着作。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四,《庞氏家训》

家训者所以一族人之尽归良善也。古圣贤垂教立言,班班典籍、凡所以准人情而后风俗者至明且切矣。人苟能以心体力行,范围不过,则在宗族为循良子子弟,即在乡党为端品正人。无如世风不古,习俗移人,名节稍乖,及身后犹贻口实可不慎与。与云:子弟之率不谨由父兄之教未先,倘不训而罚与不教而杀者等,耶兹于族谱即成,特编家训数则,另携谱首。词不必精深,为切于日用身家以及关乎伦常风化者,俾人人易知而易行。凡我族人,各宜致意安常,立业操勤,谨于当躬,正己修身,树宜型于后裔。树子弟之景行,维贤于焉,光辉族党矣。

一、敦孝悌;二、睦宗族;三、力本业;四、慎交友;五、和兄弟;六、训子弟;七,尚勤俭;八、戒争讼;九、端品行;十、禁非为。

五,《袁采家训》

宋代袁采的《袁氏世范》可能更比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少些道学气。清新雅致、能沁人心脾的作品总是更具有亲和力的。

《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篇,内容非常详尽。《睦亲》凡60则,论及父子、兄弟、夫妇、妯娌、子侄等各种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具体分析了家人不和的原因、弊害,阐明了家人族属如何和睦相处的各种准则,涵盖了家庭关系的各个方面。《处己》计55则,纵论立身、处世、言行、交游之道。《治家》共72则,基本上是持家兴业的经验之谈。甚至还有置办田产,要公平交易;经营商业,不可掺杂使假;借贷钱谷,取息适中,不可高息;兄弟亲属分割家产,要早印阄书,以求公正免争;田产的界至要分明;尼姑、道婆之类人等不可延请至家;税赋应依法及早交纳,等等。

六,《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讲的。这里的“行”,指道德行为,“文”,指文化知识。他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先。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强调过这一点。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王夫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动力。这些都是在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其他教育的首位。[1]

二、文行忠信同时并举

古代教育家不主张孤立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主张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思想品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他还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思想感化。也就是说,他认为《诗》三百首中,每一篇都是寓含纯正的道德教育的。荀子专门写有《乐论》,认为立乐可以“管乎人心”、“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用忠实于事实的史籍以及历代名人的高尚操行来教育后代是历代思想家的一种优良传统。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宋代司马光领衔编撰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历史事实来教育启示人们,起到“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借鉴作用。[1]

三、有志者,事竟成

古代思想家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在心为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都有“志愿”、“志向”、“理想”和努力奋斗的意思。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激励人们下决心去做合乎道德规范的事,做一个高尚的人,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朝着既定的目标,矢勤矢勇,强心强志,锲而不舍。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勉励人们要立志。孟子强调“持志”和“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并提出要培养一种“浩然之气”,要求人们奋发向上。这一点,在今天也是我们要提倡的。[1]

四、家齐而后国治

我国历来把“国”与“家”联系在一起。“家齐而后国治”,是许多古代思想家政治理论的基础。在古代不可能普遍设立学校,因此家庭历来被认为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即使有私塾,也是以家庭为基础。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更历来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在考察古代家庭教育时,从内容看,必然会涉及许多旧礼教,历代关于家训、家规之类的作品,其中糟粕多多,这里不加评述。但是古人关于家庭教育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如“母教”、“蒙养教育”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

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代思想家十分注意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所起的作用,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就是讲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王夫之还提出,如果想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之成为善良的人,就必须改造环境;如果全国的环境都得到了改善,那么全国所有的人都会变成善良的人。这些思想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1]

六、言教为后,身教为先

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不主张“言教为后,身教为先”的。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些都是在说,只有自己行得正,坐得稳,才能去要求别人,也才能令人信服。

宋代历史上以改革出名的王安石写了一篇《原教》,主张思想工作的方法重在感化。怎样来感化呢?就是要通过榜样的作用。他认为这就是从“本”入手,如果强调法令规章,采取强迫命令,这只能看作是表面形式,不会见之于实效。古代许多教育家如此重视身教,认为正己才可以正人,这确实是他们切身体验的总结,它作为思想工作的一种历史传统,应该加以珍视和发扬。[1]

七、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孔子十分强调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翟的教育方法,更注重躬行实践的原则,他十分强调言行一致,认为君子要“以身藏性”,“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况更有精辟的见解,他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在这里,他以言和行的关系作判断,将人群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人言行一致;第二等人能做不能说;第三等人能说不能做;第四等人是说得好做得坏。这对我们识别人和做思想教育工作是多么有启示呵牎直到明清时代,作为有民族气节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王夫之和农民出身的唯物主义者颜元,都强调达到优美的道德境界,必须脚踏实地,有实际行动。[1]

八、因人制宜,循序渐进

所谓“因人制宜”,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要有层次,要有重点。孔子提到了解人的基本方式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审视他的日常行为,观看他所经历的事,细察他的意志所向。这样细心地去观察,人还有什么内心活动可以隐瞒得了呢?孔子用这种“知人法”来做思想教育工作,显然能收到好的效果。这完全可以为后人所借鉴。墨翟在教育工作中也很早提出了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出要根据对方的接受能力,采取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引用各种不同的木材作比喻,主张对人要因材施教,各得其宜。为了要因人制宜,就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渐进,包括循循善诱,引而不发,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原则和方法在内。特别是思想疏导工作,古人很注意细水长流,可以从细小处简易处入手,但要从远大处艰巨处着眼,不能急于求成甚至允许重复、停滞和反复。孟子就非常反对教育培养工作只凭一时的愿望而不顾具体实际的做法。他用“揠苗助长”的故事,指出如果思想教育工作也这样做,那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荀况也认为思想教育必须日积月累,专心到致志,朝夕不息终有成功之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积累而提高的。




教课书古代多。一般鲁班带徒,边作边学式。

并不深奥,实物教学。

人人好懂。

非不动手,不见物式。

讲人不会,说而不做没用知识。

离书就忘,用时不知。




古代教育主要有八个原则:第一、行有余力则以学之第二、有志者事竟成第三、因人而制,循序渐进第四、修身养性尊循古典第五、修身齐家平天下第六、言而身教行而为本第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八、尊师重道以人为本这些都是古代教育方面值得我们现代教育借鉴的地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教育文化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我把他的一些思想分享给大家!

“有教无类”意思是:所有人都可以、应该接受教育。一个普通的、不怎么的孩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家长都应该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拿我而言,我的孩子特别不听话,但是我不能放弃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所以我们要多开导、引导、诱导自己的孩子,关键时刻要点那么一下,让他具有自我学习意识。当然我们也得有点的水平,多学习吧,家长同志们!也可以理解为“教学相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温故而知新”多复习、多回顾、多复述这样效果才好!学习旧的知识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吧!

“循序渐进”慢慢的多给自己孩子点时间让他把知识内化于自己的脑子里,多陪陪他,多鼓励少批评!

“藏息相辅”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多带孩子爬爬山,涉涉水!学的多了也不行!

“豫时孙摩”教育孩子要早点,2-5岁是个很关键的时期,言传身教,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朗诵、背诵是很重要的。很多优秀的学习方法都是先让孩子朗诵、被诵!不需要理解意思!等到他完全映在自己的脑子里了,再去讲解其中的意思。特别是国学,林语堂说英语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学习!大段背诵,慢慢理解回顾!

我能力浅薄,道家、墨家、佛家也有一些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不妨网上搜索一下!

 

 




古人对待读书的态度更值得当代大学生作为楷模。可是我们现在却是等老师进教室时,慌忙随手拿出一本书,放声朗读,等四周的人看一看,才发现拿错了书,真是为有这样聪明的人而感到惊叹:什么是废寝忘食,什么是挑灯夜战,这样的词语不是我们说出来的,而是古人说出来的。我们现在的确需要这样的词来加以点缀,因为我们的青春正在流淌着伤心的眼泪,发出哀求的呻吟。青春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有珍惜的义务,却无浪费的权利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我国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里,古代关于教育问题是非常重视的,虽然也有很多封建,落后的地方,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仍有很多。

首先是对教育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视。最出名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一心想要培养孩子成才。最开始是住在办丧事打地方附近。孩子们整天就学着怎么抬人,吹吹打打,学大人的样子“办丧事”,孟母一看这样不行啊。就搬家了。这次搬到周围是做生意的地方。儿子又学着称秤,算账,卖东西了,这也不是孟母希望的。最后孟母搬到学校附近,周围就只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次孩子就学会了,读书,朗读,写字。总算达到孟母让孩子学习的目的,于是就住下来,再也不搬家了。

可见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能否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太重要了。而古人早就知道这一点了。

再次古人教育的哲理,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对孩子“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五不怨”:不抱怨父母无能,不抱怨父母啰嗦,不抱怨父母抱怨,不抱怨父母迟缓,不抱怨父母生病。孔子做为圣人,我国最早的老师,《春秋》里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等等。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道家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法家的法理等等。

最后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古代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去除无益不适合的部分。《诗经》、《三字经》、《笠翁对韵》、《三十六记》、《孙子兵法》、《增文广集》……等等都值得我们去重新学习。

我是穆瓣草籽,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喜欢可以点赞转发,也可以下方留言点评。




在我国古代,例如中国哲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解释社会,解释世界的目的是解释社会.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老子讲无为实际上都是讲人如何生活在社会中.佛学也是如是.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是人本位的,反映在生活中即是注重人雨人的关系.

中国哲学在人际关系的描述上是完美的,以至于历经千年仍成为人们在交际中的准则.例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式的换位思考原则;子帅正之,孰敢不正式的以身作则原则.

孔子讲礼,何谓礼,我以为是社会秩序.孔子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概括社会关系,并为其制定一定的规范.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礼.倘或这么说吧,君臣实质就是上下级关系,尽管现在上级不会像君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下级仍然要尊重甚至是服从上级.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另一个精髓是老子的无为.虽然有些消极,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节心理的良方.例如讲,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下面忘了)意思就是说天地之所以长久,圣人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把一些事情放在心里.你把它当成事它才是事,你不把它当成事,它根本就不是事.

文化具有传成性,因此古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实际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而已




在我国古代游学这种教育方式是优于我们当下的,它鼓励年青人边学习边游历,不读死书,走进名山,大川。遍访隐士贤达开阔心胸眼界,贴近百姓生活,了解社会民生,百姓疾苦。把自己所学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天下观,人生价值追求




从奴隶社会说起吧。

奴隶社会时,教育主要是教给奴隶怎样进行干活。而近代马克思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我认为现在让幼儿去大自然亲自动手做一些事情挺好的。日子渐长,独立能力就出来了。

春秋时期的孔子的《春秋》里的故事都有教育意义。例如某国人勇敢,值得我们学习。某人背信弃义,趁人之危,我们不应该学习。这都是教育现在孩子正直勇敢的故事和例子。

孔子弟子归纳的《论语》中有很多现在依然流传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见贤思齐,三人行,知之为知之。这都被记录在我们《教育学》一书中。

同时期的道家和法家都从不同角度阐述教育理念。道家教人认识挫折经营悲喜。法家教人遵守法律规则。

古人封建社会的“三纲九常”“四书五经”里写的多是“仁义礼智信”这依然是我们社会主道德价值观倡导的。

宋朝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人看书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理解事物的本质。

等等还有很多。

总之我们对比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例如,古人教育孩子时多用惩罚毒打等手段而现今倡导家长和教师应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教育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只有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智慧才值得我们学习,我记得导师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心不好的人即使在好人堆里也不会好到那里去”重要的是正已心,修已身。中国传统文化是孝道文化,一个孝顺的人不会坏到那里去。孝顺的人做什么会想到父母“不想父母伤心,不想父母蒙羞”不好的事他都做不出来。当你更深地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的智慧,你会明白“众生皆父母”。你怎会舍得伤害谁,你还不爱吗?可以让你心有爱的教育难道你会否认这不是最好的教育吗?




我泱泱华夏5000年文明史,从古至今,我国都把读书育人视为最高尚的事情,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历久弥新,教育方式也丰富多彩。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2000多年孔子所提出的教育理念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他要求对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察学生的水平来进行教导:“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在他看来,每个人的智力、性格都存在着差异,教育应以学生的不同才能和特长作为依据。《论语》中子张、子路、子夏、子贡、仲弓都曾向孔子“问政”,孔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个性予以解答,表现出对不同个性的宽容和尊重。孟子也非常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庄子则主张顺其自然,“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在他看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才能终得其所。

而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指的是分两种去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解释二:“有教无类”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学说的本质。“有教无类”的涵义不是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集团、特定群体的人可教,而是人人可教。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学,人人可学即大众之学。

“有教无类”不是某部分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的问题。孔子教导人的,不是如何挣大钱、发大财、当大官,而是人如何才称得上是人,怎样才能算作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比发财更根本、更基础、更富有根源性。要做人,就要修己。……孔子儒学的意义就在于将礼乐教化不分族类、不分老少向所有人敞开,实践“有教无类”。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理念是明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所提出来的,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行合一是教育人们认识事物不光要学习知识,仅仅学习知识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经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教育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作用,而教育又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加在一起对孩子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




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本来就不应分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要面向每一个人,邓小平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可能实现。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