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事业单位面试78分什么水平?

2025-02-11 17:02:05 条浏览

不要相信分数,一切看排名。分数只是参考。




事业单位面试一般分数集中在75-85分之间,属于常见的分数。笔试分数和面试分数所占比例一般为各占50%,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要求不尽相同。一般面试分数较高的考生,信息采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会相对强一些,跟应聘岗位的匹配度会更高




事业单位面试78分什么水平?这一个问题还真的需要斟酌一下,因为不同的面试形式,不同地区的面试分数会有一地的差异。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岗位,显得不怎么样;换而言之,可能就是第一名也有可能。

普遍来看,事业单位面试分数都比较集中在80分前后,因而78分是比较常见的分数,竞争性不大。不过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和面试比较多的情况是五五开,因而面试的不足,可以通过笔试去弥补,反之亦可!

最后,祝愿您能一路过关斩将,赢得岗位!!!




本人坐标河南,我姐妹前段时间递补进面某市直单位,进去之后和进面的第一名相差一点几分,这个分差想要逆袭是很容易的,难就难在她递补进去准备面试的时间很短,而且和第一名的那个女生报的同一个机构(她事先知道这个女生也在这个机构),我后来知道了都想骂她。

她最后面试成绩考了78分,逆袭失败。考试当天晚上我俩在一起吃饭就谈到这事,她说她考试的时候遇到一个题目,我把题目放在下面,大家看一下你会怎么回答

面试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一下怎么回答?

我先说我这朋友在考场上怎么说的,她说“把公章拿过来,放到村里”

放到村里?放到?村里?村里?

我当时真的是佩服,就这人家还考了78,由此可想而知那些80分的大概是什么水平。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其实分数很大程度上代表不了能力什么的,它是根据全场考生的水平来打的分数。

很多人担心第一个进场分数会低,其实我们面试打分是前三个人面试完了以后根据他们的总体表现来分别打分,后面的人的分数都会以这个为标准,如果比他们之中表现最好的还好,那就会按照表现给高分,如果比他们中间表现的最差的还差,那就打低分。

其实造成大家分数拉不开的主要原因就是培训机构的影响,只要参加事业单位面试的99%的人都会报培训班的,包括很多本来不想报班的人,在这种大背景下都不得不报班。而市面上的培训机构都大差不差,我当时在机构模拟的时候就发现了:大家都是背的一样的模板,毫不夸张的说思路什么的都像复制粘贴一样,就连进场问好都一样。

我一共参加两次面试,第一次差零点几分逆袭失败,第二次全场第二守擂成功,两次面试的区别就是第一次报班背的老师教的模板,第二次自学且学习了搭建框架的方法。

关于面试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一、关于报面试地面班

我自己是报过班的,也承认地面班确实有用,特别是对于面试小白来说能省去很大的搜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把全部的砝码押在面试班是绝对不行的。

面试班不是教育机构,包括现在市面上的很多辅导班都是资本在运作,这也是为什么这段时候开始打压各种辅导班的原因。

我帮大家捋一下,现在市面上的机构大致就分为不过全退(最贵)、不过退一部分(略贵)和不过不退(相对便宜)这三种。不管报什么班对于机构来说他们都是稳赚不赔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就是几乎决定未来几十年的事情,任何一个走到面试的人都不会说我就是考着玩玩,既然到了这一步,大家都是挤破了头想要上岸的。

我之前做的销售,不算是内向的人,第一次进面的时候我一直计划的就是不报班,自己学习。但是当我听说我们岗位的其他人都报班以后,之前的心理建设全都崩塌了(我太没出息了)马不停蹄地报了班。

按部就班的跟着老师学基础、背模板、练习、模拟,而且自从我报了班以后就不自觉的只想依赖着老师的安排,就算有时候觉得可能有些地方我觉得存在一系问题也不想去辩解。其实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思想:报了班以后如果再学网课或者自己计划,那不是就说明钱白花了吗?

面试机构最有竞争力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实战模拟,不用自己去找考友,不用麻烦朋友,在机构就能提供一个最真实的模拟环境,可以及早的感受进考场的氛围。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上班也有几年了,在这种场合应该不会紧张,但是实际上还是会有点怂。后面模拟的次数多了,这种紧张的情绪会缓解很多,而且随机应变能力也能在模拟当中锻炼出来。

二、关于答题模板

我本人的亲身经历,不管什么答题模板都不要太过依赖,特别是第一次进面的朋友们,别相信机构的那种只要背背就能得高分的话(虽然我知道没几个人能真的做到),还是我前面的朋友,她备考时间一共是七天,报的我们当地最大的机构,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报名的时候机构专门向她强调的今年不学模板,要打造千人千面,结果最后背的还是模板。

我自己真实的经历,第一次进面的时候,老师在讲基础知识的时候是按照一个一个专题来的,每个专题都是先给出一个答题的模板思路,然后对照着练习题把模板一个个套进去来证明模板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做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只要一看到题就会不自觉地把模板套进去,即便是不那么适用也会不受控制的去强套,因为除了这些我没学其他的了。特别是练习真题的时候,真题的难度是比我平时练习的高好几个水平的,当时已经临近考试,心态真的特别崩。

所以第二次进面我就非常坚定地放弃了模板,直接看的原聪面试课。

原聪老师主要就是引导我们如何展开思路,快速搭建出来高分框架。原聪老师本身有体制内的经历,所以她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站在考官的立场上,针对题干的情景告诉我们可以从哪些细节来展开,我之前练习的时候觉得无话可说很多都是因为对题干信息挖掘的不够透彻,只看到了表面的原因。

在分析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整合搭建成为框架,这样的框架是完全围绕着题干来展开的,而且全程都是自己的思路,这样的答案最容易在考场上得高分。

总的来说就是一定要注意细节,要有针对性,有逻辑。如果能给给考官一种“这小伙子/小姑娘有点东西”的感觉,基本上就稳了!

三、关于答题思维

这一条是紧接着上一条来的,我们怎样能给考官一种“这小伙子/小姑娘有点东西”的感觉?除了框架,还要从思维上下手。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什么体制内经验的,当时我在面试班对练的姐姐是在一个机关做劳务派遣,我俩练习的时候就觉得她思考问题的格局要比我大很多,这种真的是要在长期的环境熏陶下才能养成。

但是也不要有太大压力,考官不会对我们有太高的要求,他们主要考察的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想法、提出的对策有没有可行性,言谈举止这些符不符合体制内的条件。总的来说就是有没有成为公务员的潜力。

要想打开自己的答题思维,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维度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

第一,多看新闻,这个真的有用,最好是民生类的新闻,我们考试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民生类问题。

我推荐个我最常看的公主号-人民日报评论,这个几乎是所以考编考公人必看的了,里面的时政都是最新的,而且像一些社会现象或者最近出台的什么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这里面都有解说,多看一些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政府思维。

第二,多做真题,看看真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这块是如果提出相应的对策的。考官考察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来判断我们的能力。我们面试不看学历,不看奖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非常公平的。

政府思维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说白了就是站稳立场,把自己从一个普通公民变成一个真正的政府工作人员,思考问题的角度全面一点,格局大一点。

答题思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少说多做”,不是说我们在考场上少说多做,而是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说那么不切实际的空话,这个没有任何意义,一定要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处理,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细节说清楚,越具体越好。

可能有人会问:方法说这么具体,时间不够怎么办?那这就要求我们分布好答题的重难点呀。如果题目问的是“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那就要把解决对策的占比提高;如果题目问的是“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那就要把重点放在分析上。你要分清楚回答的重点,这样做的话时间是绝对够用的。

四、关于高效练习

有很多人练习的时候也非常认真,练习的数量也非常多,但是看到题目还是无话可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表达的磕磕绊绊的,语言很不流畅。

在练习这块,我有两点建议,分别是练习的方法,还有练习的注意事项。

(一)练习的方法

首先练习的数量不要涂多,特别是在前期的时候,很多人想要去赶进度,就练了很多很多题目,但是其实并没有掌握住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框架还没有牢固,这样练习反而没有效果。

真正的有效练习,就是在看到题目以后,先把框架搭建出来,然后顺着框架依次展开,这样的答案逻辑是严密的,而且有首有尾,前后呼应。口语表达一直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所以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是选择了写逐字稿的方法,先把答案写下来,然后自己对着答案说,等到做到对内容特别熟练的时候,就要脱稿复述这一步非常重要,可能刚开始有点难,但是不要着急,慢慢来,说的多了,就习惯了。

(二)注意事项

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说话速度,语速就会太快就会显得整个人特别紧张,不够从容,而且显得答案内容不够丰富。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语速放慢,边想边说,尽量保证语言流畅,但是后面练习的多了,说话速度就会提上去了。

我的方法是说答案的时候用手机录一下音,回看的时候就可以注意表达上有没有磕磕绊绊或者语气词太多这些情况。

我们面试是需要和考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以眼神的交流也非常重要,练习的时候可以对着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表情,够不够松弛。在后期可以通过录视频的方式,既可以观察自己的表情,也可以注意自己的表达,上面有没有什么问题,把录视频当成一次模拟来练习。

需要注意的就是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前面学的答题思维和答题框架运用进去,通过练习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

我第二次参加面试,本身笔试成绩没什么优势,所以面试就是背水一战的状态,加上有第一次失败的经历,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要紧张很多,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全考场的前三名,我和第一名的笔试成绩差了三分,而且我们这边的面试也是不太拉的开分数的,如果说第一名的人考到了85分,那我的面试成绩就要考到更高。

我也建议不管大家的笔试成绩是高还是低,进入面试以后,就要把心态摆正,不管怎样都要尽量把面试成绩往高了考,而不是仅仅放在超越岗位第一名的目标上,不然的话,一旦第一名的面试成绩在全场排到靠前的位置,我们就非常危险了。

总的来说就是面试成绩不具备太多的参考意义,即使是同一个地区考官的评分的标准也不一样,成绩基本上就反映了本场考生的水平,但是有的考官给分比较松,有的考考官给分比较紧,不要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这些外界因素上,努力提高自己才是硬道理。

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成功上岸,加油!




温馨提示